CN219115626U -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15626U CN219115626U CN202190000375.1U CN202190000375U CN219115626U CN 219115626 U CN219115626 U CN 219115626U CN 202190000375 U CN202190000375 U CN 202190000375U CN 219115626 U CN219115626 U CN 219115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wall
- exhaust
- exhaust air
- s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1/00—Arrangements of radiators, coolant hoses or pipes on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30—Means for ventilation within devices provided on the cycle, e.g. ventilation means in a battery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能够良好地控制散热器的排出风。自动二轮车具备配置于前轮(13)的后方的散热器(66)和将通过了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排出的下开口部(61c),在该自动二轮车的散热器排风构造中,在散热器(66)的后方具备覆盖散热器(66)并将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下开口部(61c)引导的排出风限制部件(85),排出风限制部件(85)具备能够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比散热器(66)靠上方处流动的后开口部(85e)。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踏板型的鞍乘型车辆,已知有在前挡泥板的后方配置散热器,在覆盖车体的下部的底罩设置有排风口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了散热器的排出风经由排风口向车体的下方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7012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车辆中,有时排出风无法从排风口完全流出而流入车辆内。例如,排出风会流入底罩与底板踏板之间的空间。特别是,若排气量大,则从散热器向后方流动的排出风的热量大,因此在该空间配置有电池等电装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对电装部件产生热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控制散热器的排出风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说明书中包含2020年3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20-063468的全部内容。
关于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配置于前轮(13)的后方的散热器(66)和将通过了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排出的排风口(61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器(66)的后方具备覆盖所述散热器(66)并将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所述排风口(61c)引导的排风壁(85),所述排风壁(85)具备能够使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比所述散热器(66)靠上方处流动的开口部(85e)。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散热器(66)的后方设置有覆盖车辆前部的后表面的前内罩(53),所述排风壁(85)的开口部(85e)朝向所述前内罩(53)的前表面。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内罩(53)以上部位于比下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配置有从所述前内罩(53)的前表面朝向车辆前方突出从而阻碍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上升的阻挡壁(143b)。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阻挡壁(143b)设置在比设于车辆前部的照明装置(141)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排风壁(85)具有与所述散热器(66)的背面对置的后壁部(85d),所述后壁部(85d)配置在从所述排风口(61c)的后缘部向上方斜前方延伸的倾斜壁(61g)的后方,所述开口部(85e)配置在比所述倾斜壁(61g)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中央框架(20)从构成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并与横向框架(94)连接,所述横向框架(94)位于所述倾斜壁(61g)的后方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所述后壁部(85d)支承于所述中央框架(20)。
实用新型效果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在散热器的后方具备覆盖散热器并将散热器的排出风向排风口引导的排风壁,排风壁具备能够使散热器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比散热器靠上方处流动的开口部,因此通过使散热器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上方流动,能够良好地控制散热器的排出风的方向,能够抑制对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根据车辆的布局的不同,会有这样的情况:难以在散热器与排风壁之间设置大的空间,散热器的排出风滞留在散热器与排风壁之间,从排风壁与排风壁的周围之间的间隙等漏出而侵入车体内的后部侧等,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通过控制散热器的排出风来抑制该情况。
在上述结构中,在散热器的后方设置有覆盖车辆前部的后表面的前内罩,排风壁的开口部朝向前内罩的前表面,因此能够使从开口部排出的散热器的排出风沿着前内罩向上方流动,能够抑制对配置于车辆前部上部侧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前内罩以上部位于比下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散热器的排出风沿着前内罩向上方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对被配置在车辆前部上部侧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配置有从前内罩的前表面朝向车辆前方突出从而阻碍散热器的排出风的上升的阻挡壁,因此能够使散热器的排出风的上升延迟,从而能够在散热器的排出风到达车辆上方之前降低散热器的排出风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对车辆上方的热影响。例如,能够抑制对把手周围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阻挡壁设置在比设置于车辆前部的照明装置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通过利用阻挡壁在比照明装置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改变散热器的排出风的行进路线,能够抑制流向照明装置的散热器排出风的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排风壁具备与散热器的背面对置的后壁部,后壁部配置于从排风口的后缘部向上方斜前方延伸的倾斜壁的后方,开口部配置于比倾斜壁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散热器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和车体上方分开流动。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中央框架从构成车架的前端部的前立管向下方延伸并与横向框架连接,该横向框架位于倾斜壁的后方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后壁部支承于中央框架,因此能够利用车架的一部分来支承排风壁,无需特别地设置排风壁的支承部。另外,由于中央框架配置于倾斜壁的后方,因此不会因中央框架而阻碍向车体下方流动的散热器的排出风的流动,能够使散热器的排出风顺畅地向车体下方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散热器及其周围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排出风限制部件和底罩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散热器、排出风限制部件及其周围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排出风限制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将自动二轮车的前部的车宽方向中央沿前后方向纵向切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的左侧视图。
自动二轮车10在车架11的前端部经由前叉12而支承有前轮13,在车架11的下部经由动力单元14支承有后轮15。
自动二轮车10是跨在配置于车架11的上方的座椅16上而行驶的鞍乘型车辆。
车架11具备前立管18、左右一对下框架19A、左右一对底架19B、中央框架20、左右一对后架21、以及左右一对底板架22。
前立管18构成车架11的前端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后倾。左右的下框架19A从前立管18的下部的左右分别向下方斜侧方延伸。
左右的底架19B从在左右的下框架19A的下端部分别具备的弯曲部19C的后端一体地向后方延伸。中央框架20从前立管18的上部在比左右的下框架19A靠后的位置向下方斜后方延伸。左右的后架21分别从左右的底架19B各自的后部向后方斜上方延伸。左右的底板架2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位于比左右的底架19B靠上方的位置,左右的底板架22将左右的各下框架19A与左右的各后架21前后连接,对后面详述的底板踏板56进行支承。
前叉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前立管18,在上端部安装有把手31,在下端部经由车轴32支承前轮13。前轮13被从上方安装于前叉12的前挡泥板33覆盖。
动力单元14经由连杆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左右的底架19B的后端部,动力单元14由构成前部的发动机35和一体地设置于发动机35的后部的无级变速器36构成。
覆盖车架11的车体罩46具备前罩51、左右一对前侧罩52、前内罩53、底板踏板56、左右一对底板侧裙部57、中央罩58、左右一对车体侧罩59、把手罩60、以及底罩61。
前罩51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8及其周边。左右的前侧罩52与前罩51的下缘部连续地设置,从侧方及后方覆盖前叉12的上部并且与前罩51的左右端连接并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腿部。前内罩53从后方覆盖左右的下框架19A及中央框架20,并在散热器66的后方以上部位于比下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底板踏板56从腿部护罩54的下端部向下方及后方延伸而作为驾驶员的脚踏板。左右的底板侧裙部57从底板踏板56的左右缘部向下方延伸。
中央罩58从底板踏板56的后端延伸至座椅16的前端部的下方。
左右的车体侧罩59从底板踏板56及中央罩58在座椅16的侧缘的下方向车体后方延伸。把手罩60覆盖把手31的中央部。
底罩61配置在左右的底板侧裙部57各自的下缘之间,从下方覆盖车体下部。
在左右的下框架19A之间配置有散热器66。另外,下框架19A也可以是1根部件。
图2是表示散热器66及其周围的立体图,是从斜前方观察的图。
左右的下框架19A分别在下端部具备向后方弯曲的弯曲部19C,在左右的弯曲部19C之间架设有下前部横向框架81。
在左右的下框架19A之间的、下前部横向框架81的上方,散热器66以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的方式配置。
散热器66具备贮存有对发动机35(参照图1)进行冷却的冷却水的上罐66a和下罐66b、以及配置在上罐66a及下罐66b各自之间的芯66c。上罐66a配置于散热器66的上端,下罐66b配置于散热器66的下端。
以包围散热器66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以及后方的方式配置有排出风限制部件85,该排出风限制部件85为对通过了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方向进行限制的排风壁。
底罩61的前部通过卡合而固定于散热器66的下方的下前部横向框架81。
图3是表示排出风限制部件85及底罩61的立体图,表示从图2的状态省略了车架11及散热器66的状态。
排出风限制部件85具备上壁部85a、下壁部85b、左右的侧壁部85c以及后壁部85d,通过这些上壁部85a、下壁部85b、左右的侧壁部85c以及后壁部85d覆盖散热器66(参照图2)。
底罩61在前部具备上下贯通的作为排风口的下开口部61c。
底罩61具备从平坦的底壁61d向上方延伸的前壁61e、左右一对侧壁61f、61z以及前高后低地倾斜的作为倾斜壁的倾斜后壁61g,这些前壁61e、左右的侧壁61f、61z以及倾斜后壁61g形成下开口部61c。
侧壁61f、61z延伸到比前壁61e靠上方的位置。倾斜后壁61g具备供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一侧(右侧)的侧壁部85c的后缘部前后通过的缝隙(未图示)。
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一侧(右侧)的侧壁部85c配置在底罩61的一侧(右侧)的侧壁61f的车宽方向内侧,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另一侧(左侧)的侧壁部85c配置在底罩61的另一侧(左侧)的侧壁61z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左侧的侧壁部85c与底罩61的左侧的侧壁61z之间配置有与散热器66(参照图2)连接的多个散热器配管82。
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壁部85d配置在底罩61的倾斜后壁61g的后方,在图4的说明中详述的作为开口部的后开口部85e配置在比倾斜后壁61g靠上方的位置。
图4是表示散热器66、排出风限制部件85及其周围的立体图,是从斜后方观察的图。
左右的底架19B通过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的作为横向框架的下后部横向框架94而连接。下后部横向框架94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在下后部横向框架94的车宽方向中央的最上部94a连接有中央框架20的下端部。散热器66和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大部分配置在中央框架20的前方。
排出风限制部件85在后壁部85d的上部具备后开口部85e和分别设置于后开口部85e的上缘部及下缘部的上固定部85f及下固定部85g。
后开口部85e位于比倾斜后壁61g(参照图3)靠上方的位置,能够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散热器66的后方以及比散热器66靠上方处流动。
上固定部85f由构成后壁部85d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的上后壁部85h、85j构成,左右的上后壁部85h、85j的内缘部彼此卡合而固定于中央框架20。下固定部85g由在后开口部85e的下缘部处横向较长的中央部一体地设置于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带部85k构成,带部85k卷绕于中央框架20,带部85k的两端部相卡合而固定于中央框架20。
图5是表示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立体图,表示从图4所示的状态省略了车架11、底罩61、储液箱88及散热器66的状态。
上固定部85f的左侧的上后壁部85h在下缘部具备配置散热器66的吸水口(未图示)的缺口部85x。
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上壁部85a由左右一对的左上壁部85m及右上壁部85n构成,左上壁部85m及右上壁部85n各自的内侧缘部彼此卡合。左上壁部85m及右上壁部85n在各自的内侧缘部形成有半圆状的缺口部85p,中央框架20(参照图4)穿过由左右的缺口部85p形成的孔部85q。另外,右上壁部85n具备供散热器66(参照图2)的注水口(未图示)通过的贯通孔85r。
在左上壁部85m及右上壁部85n各自的外侧缘部设置有一体地向下方弯曲的外侧延长部85s(仅图示一个外侧延长部85s)。左右一对外侧延长部85s沿着左右的侧壁部85c(仅图示一个侧壁部85c)延伸。
左右的侧壁部85c及左右的外侧延长部85s分别开设有纵向较长的缝隙85w。缝隙85w是供设置于散热器66的两侧面的板状的被安装部(未图示)通过的部分,侧壁部85c以及外侧延长部85s各自的缝隙85w在车宽方向上重叠。通过将被安装部插入缝隙85w中,能够保持排出风限制部件85,能够抑制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振动。
左上壁部85m及右上壁部85n在各自的前缘部具备向上方弯曲的上凸缘部85t,左右的外侧延长部85s在各自的前缘部具备向侧方弯曲的横凸缘部85u(仅图示一个横凸缘部85u),上凸缘部85t与横凸缘部85u形成为一体。
后壁部85d在下缘部形成有缺口部85v,多个散热器配管82穿过缺口部85v。
图6是将自动二轮车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中央沿前后方向纵向切断的剖视图。
在散热器66的前方配置有百叶窗111。百叶窗111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地配置的多个叶片111a,对取入到散热器66中的空气的流动的方向进行限制。在此,使空气的流动朝向后方斜下方向。
在底板踏板56的下方且底罩61的上方,在下后部横向框架94的后方配置有电装部件116。
另外,在散热器66的后方配置有底罩61的下开口部61c。底罩61的前壁61e的上端61p位于比散热器66的芯66c的下端66j靠下方的位置。
倾斜后壁61g包括:在下后部横向框架94的正前方上下延伸的倾斜壁上部61q;在下后部横向框架94的下方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倾斜壁下部61r;以及在下后部横向框架94的前方弯曲而将倾斜壁上部61q及倾斜壁下部61r彼此连接的倾斜壁弯曲部61s。倾斜壁上部61q的上端61t位于风扇马达114的后方。
上述的下开口部61c和由前壁61e、左右的侧壁61f、61z(参照图3)以及倾斜后壁61g包围的空间118形成供散热器66的排出风通过的排风路120。
排风路120配置于下后部横向框架94及倾斜后壁61g(详细而言,倾斜壁下部61r)的下方。
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壁部85d的下部配置在底罩61的倾斜后壁61g(详细而言,是倾斜壁上部61q)与中央框架20的下部和下后部横向框架94之间。由于中央框架20位于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方,因此能够防止排出风限制部件85向后方偏移。
关于如箭头A所示从散热器66的前方经由百叶窗111进入散热器66的空气,该空气如箭头B所示,成为散热器排出风,在散热器66的后方,详细而言,在排风路120中沿着倾斜后壁61g向后方斜下方流动。然后,空气进一步从下开口部61c向底罩61的外部排出,在底壁61d的下方向后方流动。通过散热器66的后倾,散热器排出风容易向后方斜下方流动。
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开口部85e朝向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
在车辆前部的前立管18的周围配置有作为照明装置的前照灯141、排风抑制部件143等。
排风抑制部件143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壁部143a,壁部143a沿着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配置。壁部143a一体地具备从其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作为阻挡壁的前方延伸壁部143b。
壁部143a配置在前内罩53的前方,前方延伸壁部143b阻碍沿着前表面53a上升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流动,使排出风进一步向上方的上升延迟。
另外,前方延伸壁部143b也可以与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一体成型。
图中所示的标号144是通过前方延伸壁部143b的下端的水平线,前方延伸壁部143b配置在比前照灯141的下端141a靠上方的位置。
散热器66的一部分的排出风如箭头C所示,碰到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壁部85d而上升,从后开口部85e流出,或者如箭头D所示,直接从后开口部85e流出,如箭头E所示,沿着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上升。由于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温度较高,因此容易上升。
而且,上升后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被排风抑制部件143的前方延伸壁部143b阻碍上升,因此如箭头F所示,绕过前方延伸壁部143b而上升。
在此期间,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温度及上升速度逐渐降低,因此散热器66的排出风难以向前照灯141、电装部件142流动,并且抑制了对前照灯141、电装部件142造成的热影响。而且,在散热器66的排出风上升至把手31(参照图1)附近时,抑制了对把手31周围的仪表等电装部件的热影响。
就算是在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上壁部85a设置有开口部的情况下,从开口部向上方流出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从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离开而上升,因此所述排出风一边向前后左右扩散一边上升。由此,散热器66的排出风容易向前照灯141、电装部件142流动,容易对前照灯141、电装部件142造成热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后开口部85e设置于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壁部85d,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以沿着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的方式上升,抑制了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扩散。配置于车辆前部上部的前照灯141、各种电装部件等的大多数从前表面53a离开,因此通过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沿着前表面53a,散热器66的排出风难以与前照灯141、各种电装部件等接触。
另外,通过利用成为挡板的前方延伸壁部143b使沿着前表面53a上升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速度降低,从而以在车辆前部上部的较高位置设置的把手31的周围的电状部件等也不产生热影响的方式进行应对。
另外,前方延伸壁部143b配置于比前照灯141的下端141a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绕过前方延伸壁部143b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车辆前方上升,也能够防止直接朝向前照灯141,能够抑制对前照灯141的热影响。
如上述图4及图6所示,作为踏板式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10具备配置在前轮13的后方的散热器66和将通过了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排出的下开口部61c,在该自动二轮车10的散热器排风结构中,在散热器66的后方具备覆盖散热器66并将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下开口部61c引导的排出风限制部件85,排出风限制部件85具备能够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向比散热器66靠上方处流动的后开口部85e。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上方流动,能够良好地控制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方向,能够抑制对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此外,如图1及图6所示,在散热器66的后方设置有覆盖车辆前部的后表面的前内罩53,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后开口部85e朝向前内罩53的前表面53a。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后开口部85e排出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沿着前内罩53向上方流动,能够抑制对配置在车辆前部上部侧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此外,如图6所示,前内罩53以上部位于比下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沿着前内罩53向上方流动,能够抑制对配置在车辆前部上部侧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此外,配置有从前内罩53的前表面朝向车辆前方突出从而阻碍散热器66的排风的上升的前方延伸壁部143b。
根据该结构,能够延迟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上升,能够在散热器66的排出风到达上方的把手31(参照图1)周围之前降低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对把手31周围的电装部件等的热影响。
另外,前方延伸壁部143b设置在比设置于车辆前部的前照灯141的下端141a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方延伸壁部143b在比前照灯141的下端141a靠上方的位置改变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前进路径,抑制流向前照灯141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量。
另外,如图3及图6所示,排出风限制部件85具备与散热器的背面对置的后壁部85d,后壁部85d配置于从下开口部61c的后缘部向上方斜前方延伸的倾斜后壁61g的后方,后开口部85e配置于比倾斜后壁61g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和车体上方分开流动。由此,能够良好地控制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方向。
另外,如图1、图4及图6所示,中央框架20从构成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并与下后部横向框架94连接,下后部横向框架94位于倾斜后壁61g的后方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后壁部85d支承于中央框架20。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车架11的一部分来支承排出风限制部件85,不需要特别地设置排出风限制部件85的支承部。另外,由于中央框架20配置于倾斜后壁61g的后方,因此不会因中央框架20而阻碍向车体下方流动的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流动,能够使散热器66的排出风顺畅地向车体下方流动。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应用于自动二轮车10的情况,也能够应用于包括自动二轮车10以外的车辆的鞍乘型车辆。
标号说明
10: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1:车架;
13:前轮;
18:前立管;
20:中央框架;
53:前内罩;
61c:下开口部(排风口);
61g:倾斜后壁(倾斜壁);
66:散热器;
85:排出风限制部件(排风壁);
85d:后壁部;
85e:后开口部(开口部);
94:下后部横向框架(横向框架);
141:前照灯(照明装置);
143b:前方延伸壁部(阻挡壁)。
Claims (7)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配置于前轮(13)的后方的散热器(66)和将通过了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车体下方排出的排风口(61c),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热器(66)的后方具备覆盖所述散热器(66)并将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向所述排风口(61c)引导的排风壁(85),
所述排风壁(85)具备能够使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一部分朝向比所述散热器(66)靠上方处流动的开口部(85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热器(66)的后方设置有覆盖车辆前部的后表面的前内罩(53),所述排风壁(85)的开口部(85e)朝向所述前内罩(53)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内罩(53)以上部位于比下部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配置有从所述前内罩(53)的前表面朝向车辆前方突出从而阻碍所述散热器(66)的排出风的上升的阻挡壁(143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壁(143b)设置在比设于车辆前部的照明装置(141)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壁(85)具有与所述散热器(66)的背面对置的后壁部(85d),所述后壁部(85d)配置在从所述排风口(61c)的后缘部向上方斜前方延伸的倾斜壁(61g)的后方,所述开口部(85e)配置在比所述倾斜壁(61g)靠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央框架(20)从构成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并与横向框架(94)连接,所述横向框架(94)位于所述倾斜壁(61g)的后方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所述后壁部(85d)支承于所述中央框架(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3468 | 2020-03-31 | ||
PCT/JP2021/002490 WO2021199616A1 (ja) | 2020-03-31 | 2021-01-25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排風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15626U true CN219115626U (zh) | 2023-06-02 |
Family
ID=7792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90000375.1U Active CN219115626U (zh) | 2020-03-31 | 2021-01-25 |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31948B2 (zh) |
CN (1) | CN219115626U (zh) |
WO (1) | WO202119961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90166B2 (ja) * | 1999-12-17 | 2009-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
JP2006044334A (ja) * | 2004-07-30 | 2006-02-16 | Tokyo R & D Co Ltd | エンジン駆動二輪車のヒーターシステム |
JP4881648B2 (ja) * | 2006-04-19 | 2012-02-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TWM397921U (en) * | 2010-06-24 | 2011-02-11 | Kwang Yang Motor Co | Air duct device for a motorcycle radiator |
JP2013019383A (ja) * | 2011-07-13 | 2013-01-31 | Suzuki Motor Corp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JP5916456B2 (ja) * | 2012-03-22 | 2016-05-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用排風構造 |
US9663155B2 (en) * | 2013-07-31 | 2017-05-30 | Honda Motor Co., Ltd. | Motorcycle body cover construction |
JP6329476B2 (ja) * | 2014-03-19 | 2018-05-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
2021
- 2021-01-25 CN CN202190000375.1U patent/CN219115626U/zh active Active
- 2021-01-25 WO PCT/JP2021/002490 patent/WO20211996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1-25 JP JP2022511572A patent/JP7431948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31948B2 (ja) | 2024-02-15 |
JPWO2021199616A1 (zh) | 2021-10-07 |
WO2021199616A1 (ja) | 2021-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4761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レギュレータ冷却構造 | |
TWI590973B (zh) | Fairing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 |
TWI576263B (zh) | 跨騎型車輛 | |
JP4586438B2 (ja) | 不整地走行車両の前部構造 | |
US8905419B2 (en) | Rea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US9004211B2 (en) | Radiator exhaust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US8776923B2 (en) |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JP2006069404A (ja) | 車両 | |
US20130249238A1 (en) | Windbreak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CA2443539C (en) | Coo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605575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 |
CN219115626U (zh) |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排风结构 | |
JP2012017085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748020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US11639098B2 (en) | Straddle vehicle | |
US8863881B2 (en) | Fuel tank and radiator layout structur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 |
CN217778846U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721730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46564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TWI584986B (zh) | 跨騎型車輛 | |
JP2018204534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4928980B2 (ja) | 側車付車両 | |
JP2020040521A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カバー構造 | |
CN115195915B (zh) | 跨乘式车辆 | |
WO2021192212A1 (ja) | パワー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