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2871U -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2871U
CN219112871U CN202223411259.4U CN202223411259U CN219112871U CN 219112871 U CN219112871 U CN 219112871U CN 202223411259 U CN202223411259 U CN 202223411259U CN 219112871 U CN219112871 U CN 219112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parts
side wall
cooling device
workbench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12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b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b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b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b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12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2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2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2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壳体,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输送的传送带,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带动传送带上下移动调节位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壳体上端贯穿设有延伸至壳体内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的吹风件,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壳体内并位于吹风件下方的制冷件,所述吹风件吹出的风通过制冷件制冷后对传送带上的汽车零部件进行风冷散热。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使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整体的均匀冷却,而且能够对气流的温度进行降低,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而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的主要零部件主要是通过熔化铝锭,在进行铸造成型,在铝锭的熔化过程中需要熔化炉或是溶解炉对其进行熔化,熔化后的铝液在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形成汽车零部件坯体,再对坯体进行精加工,成为成品,铝液铸造成型后,形成汽车零部件坯体,而经高温铸造而成的零部件坯体具有较高的温度,需要及时降温。
如申请号为:CN202220540003.4,申请名称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的申请文件,包括雾化喷淋架,所述雾化喷淋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收集架……但该申请文件中,由于雾化喷淋架和导风架均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导致该装置仅能够对汽车零部件上侧进行冷却,汽车零部件底部冷却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冷风难以将汽车零部件上附着的水珠完全吹离汽车零部件表面,导致后续可能还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烘干工作,影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不仅能够使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整体的均匀冷却,而且能够对气流的温度进行降低,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而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壳体,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输送的传送带,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带动传送带上下移动调节位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壳体上端贯穿设有延伸至壳体内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的吹风件,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壳体内并位于吹风件下方的制冷件,所述吹风件吹出的风通过制冷件制冷后对传送带上的汽车零部件进行风冷散热,所述工作台前后侧壁上共同设有位于制冷件下方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底部的伺服电机,所述工作台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传送带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块侧壁上,两个所述滑槽内顶部上均转动连接有贯穿工作台底部并延伸至工作台下方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与其相对的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两个螺纹杆之间均绕设有第一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吹风件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端的风机,所述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盒,所述分流盒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风机出风端贯穿壳体和分流盒顶部并延伸至分流盒内部。
优选地,所述制冷件包括安装在壳体后侧壁上的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上设有贯穿壳体侧壁延伸至壳体内并位于分流盒下方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延伸端贯穿壳体内侧壁并重新连接至制冷设备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位于分流盒下方,所述导流管呈多个S形分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内后侧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前侧壁上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移动板后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移动板并与最边缘的一个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均绕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工作台前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第一夹持板相对的从动件。
优选地,所述从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内前侧壁上的多个第二转动杆,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第一夹持板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升降机构升降将汽车零部件输送至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启动气缸使移动板向第二夹持板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共同将汽车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驱动电机使多个第一夹持板转动,进而能够使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整体的均匀冷却。
2、通过风机使气流进入分流盒内部,在多个通孔的分流作用下使气流均匀向下吹动,制冷设备将冷却液通过导流管循环流动,使气流的温度降低,经过冷却的气流能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能够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而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不仅能够使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整体的均匀冷却,而且能够对气流的温度进行降低,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而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流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壳体;3、传送带;4、制冷设备;5、导流管;6、伺服电机;7、螺纹杆;8、第一传动带;9、第二传动带;10、滑槽;11、滑块;12、风机;13、分流盒;14、气缸;15、移动板;16、第一转动杆;17、驱动电机;18、第一夹持板;19、第二转动杆;20、第二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4,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壳体2,工作台1内设有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输送的传送带3,传送带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传送带3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放置标识,汽车零部件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标识内,能够使汽车零部件准确位于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之间,工作台1上设有带动传送带3上下移动调节位置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的伺服电机6,工作台1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0,两个滑槽10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为矩形且与滑槽10相适配,能够使滑块11始终保持竖直滑动,传送带3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块11侧壁上,两个滑槽10内顶部上均转动连接有贯穿工作台1底部并延伸至工作台1下方的螺纹杆7,螺纹杆7均贯穿与其相对的滑块11并与其螺纹连接,伺服电机6输出轴与两个螺纹杆7之间均绕设有第一传动带8,在两个第一传动带8的带动下能够使两个螺纹杆7保持同步转动,能够使传送带3两端始终保持同一高度,保障传送带3的水平性,两个第一传动带8交错设置;
壳体2上端贯穿设有延伸至壳体2内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的吹风件,吹风件包括安装在壳体2上端的风机12,壳体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盒13,分流盒13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等间距分布,使气流能够通过导流管5之间的缝隙均匀向下流动,风机12出风端贯穿壳体2和分流盒13顶部并延伸至分流盒13内部;
壳体2的后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壳体2内并位于吹风件下方的制冷件,吹风件吹出的风通过制冷件制冷后对传送带3上的汽车零部件进行风冷散热,制冷件包括安装在壳体2后侧壁上的制冷设备4,制冷设备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制冷设备4与导流管5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制冷设备4上设有贯穿壳体2侧壁延伸至壳体2内并位于分流盒13下方的导流管5,导流管5延伸端贯穿壳体2内侧壁并重新连接至制冷设备4侧壁上;
导流管5位于分流盒13下方,导流管5呈多个S形分布设置,能够扩大导流管5在壳体2内部的流动面积,保障气流的冷却效果;
工作台1前后侧壁上共同设有位于制冷件下方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内后侧壁上的气缸14,气缸14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移动板15前侧壁上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16,多个第一转动杆1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8,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相对侧壁均安装有橡胶软垫,增加摩擦力的同时能够避免对汽车零部件造成损伤,放置标识位于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之间,移动板15后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输出轴贯穿移动板15并与最边缘的一个第一转动杆16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转动杆16之间均绕设有第二传动带9,多个第二传动带9交错设置,工作台1前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第一夹持板18相对的从动件;
从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前侧壁上的多个第二转动杆19,多个第二转动杆19靠近第一夹持板18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20,在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对汽车零部件的夹持状态下,能够使第二夹持板20始终与第一夹持板18保持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时,启动传送带3,将多个汽车零部件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标识内,启动伺服电机6,两个在第一传动带8的带动下能够使两个螺纹杆7保持同步转动,在螺纹啮合作用和滑槽10与滑块11的导向作用相互配合下能够使传送带3竖直上升,能够使多个汽车零部件位于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之间,启动气缸14使移动板15向第二夹持板20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夹持板18与第二夹持板20共同将汽车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伺服电机6反向转动螺纹杆7,使传送带3与汽车零部件脱离,启动驱动电机17,通过驱动电机17使多个第一夹持板18转动,在夹持状态下能够使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
在此过程中,启动12风机,使外部气流进入分流盒13内部,在多个通孔的分流作用下使气流均匀向下流动,制冷设备4将冷却液通过导流管5循环流动,使气流的温度降低,经过冷却的气流能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能够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而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冷却完成后,反向上述操作,使零部件重新放置在传送带3上并输送至工作台1一端,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冷却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输送的传送带(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带动传送带(3)上下移动调节位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壳体(2)上端贯穿设有延伸至壳体(2)内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的吹风件,所述壳体(2)的后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壳体(2)内并位于吹风件下方的制冷件,所述吹风件吹出的风通过制冷件制冷后对传送带(3)上的汽车零部件进行风冷散热,所述工作台(1)前后侧壁上共同设有位于制冷件下方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的伺服电机(6),所述工作台(1)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0),两个所述滑槽(10)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传送带(3)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块(11)侧壁上,两个所述滑槽(10)内顶部上均转动连接有贯穿工作台(1)底部并延伸至工作台(1)下方的螺纹杆(7),两个所述螺纹杆(7)均贯穿与其相对的滑块(11)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与两个螺纹杆(7)之间均绕设有第一传动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件包括安装在壳体(2)上端的风机(12),所述壳体(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盒(13),所述分流盒(13)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风机(12)出风端贯穿壳体(2)和分流盒(13)顶部并延伸至分流盒(1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包括安装在壳体(2)后侧壁上的制冷设备(4),所述制冷设备(4)上设有贯穿壳体(2)侧壁延伸至壳体(2)内并位于分流盒(13)下方的导流管(5),所述导流管(5)延伸端贯穿壳体(2)内侧壁并重新连接至制冷设备(4)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5)位于分流盒(13)下方,所述导流管(5)呈多个S形分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内后侧壁上的气缸(14),所述气缸(14)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前侧壁上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16),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8),所述移动板(15)后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输出轴贯穿移动板(15)并与最边缘的一个第一转动杆(16)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6)之间均绕设有第二传动带(9),所述工作台(1)前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第一夹持板(18)相对的从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前侧壁上的多个第二转动杆(19),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杆(19)靠近第一夹持板(18)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20)。
CN202223411259.4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112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259.4U CN21911287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259.4U CN21911287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2871U true CN219112871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1259.4U Active CN21911287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2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14379U (zh) 一种感应式自动淬火处理系统
CN114672623A (zh) 一种具有转运机构的合金热处理装置
CN21911287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CN113059146B (zh) 一种基于汽车铸造件的可调节冷却装置
CN115464866A (zh) 一种吹膜机膜泡双侧风冷装置
CN211759275U (zh) 激光切割设备
CN208869489U (zh) 冷却装置和玻璃热弯机
CN210282939U (zh) 一种急冷定型稳泡装置
CN215752482U (zh) 一种全自动热处理转移装置
CN217764109U (zh) 一种摊凉机翻料吹凉装置
CN212920402U (zh) 吸塑机的加热装置
CN210703250U (zh) 一种焊接自动冷却线
CN111687390A (zh) 一种多向式压铸件冷却装置
CN219802672U (zh) 一种pcb板过炉治具冷却装置车
CN213701734U (zh) 一种可堆叠的汽车铸件冷却架
CN215481089U (zh) 一种铝箔卷退火后冷却的装置
CN213919641U (zh) 一种船舶钢结构加工用热铆焊接装置
CN114347410A (zh) 一种塑料注塑产品快速冷却下料装置
CN220619040U (zh) 一种轧辊热处理喷淬装置
CN213103979U (zh) 一种磨具冲压设备
CN218507859U (zh) 铁路弹条冷却处理装置
CN220903881U (zh) 一种用于分流模具的快速冷却装置
CN113388720B (zh) 一种数控卧式高频淬火机床
CN219664777U (zh) 一种大型铝板高效整平机
CN214528695U (zh) 一种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