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2669U -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2669U
CN219112669U CN202223061374.3U CN202223061374U CN219112669U CN 219112669 U CN219112669 U CN 219112669U CN 202223061374 U CN202223061374 U CN 202223061374U CN 219112669 U CN219112669 U CN 219112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
small
product
hole
materia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13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超
张吴斌
王伟
杨学坤
汪建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ingguo Dongbo Faste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ingguo Dongbo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ingguo Dongbo Fast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ingguo Dongbo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13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2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2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2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碟簧冲压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下模,上模底端设置有呈直线依次设置的小孔冲头、小产品倒角冲头、小产品落料冲头、大孔冲头、大产品倒角冲头、大产品落料冲头;下模顶端设置有料带传送通道,料带传送通道内设置有与小孔冲头相适配的小孔冲压腔,料带传送通道内贯穿下模开设有与小产品落料冲头相适配的小产品落料孔,料带传送通道内设置有大孔冲压腔,料带传送通道内贯穿下模开设有大产品落料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生产两种(或多种)不同规格的碟簧产品,大规格的产品内径与小规格产品外径有一定间隙即可采用本模具方案,提高了模具生产效率,一模可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同时还节约材料,最大化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钢材、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锌基合金、低熔点合金、铝青铜、高分子材料等等。
目前,如图1的小规格碟簧以及如图2所示的大规格碟簧,在冲压生产时,都是采用专门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一种模具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碟簧,生产效率低,且模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下模,其中:
上模底端设置有呈直线依次设置的小孔冲头、小产品倒角冲头、小产品落料冲头、大孔冲头、大产品倒角冲头、大产品落料冲头,小孔冲头的直径小于大孔冲头的直径;
下模顶端设置有料带传送通道,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小孔冲头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孔冲头相适配的小孔冲压腔,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小产品落料冲头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开设有与小产品落料冲头相适配的小产品落料孔,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大孔冲头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孔冲头相适配的大孔冲压腔,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大产品落料冲头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开设有与大产品落料冲头相适配的大产品落料孔。
优选的,上模底端位于大产品落料冲头远离大产品倒角冲头一侧位置还设置有切废料刀。
优选的,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小产品倒角冲头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产品倒角冲头相适配的小产品倒角芯子。
优选的,料带传送通道内与大产品倒角冲头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产品倒角冲头相适配的大产品倒角芯子。
优选的,上模底端位于小孔冲头与小产品倒角冲头之间位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孔冲头,料带传送通道内与两个引导针孔冲头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引导针孔冲腔。
优选的,上模底端位于小产品倒角冲头与小产品落料冲头之间、小产品落料冲头与大孔冲头之间、大孔冲头与大产品倒角冲头之间、大产品倒角冲头与大产品落料冲头之间位置、大产品落料冲头与切废料刀之间位置均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下模顶端与各引导针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与引导针相适配的定位孔。
优选的,料带传送通道内位于大产品落料孔上游位置还设置有产品空站槽。
优选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还设置有上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的止挡板、上脱板,止挡板、上托板上与小孔冲头、小产品倒角冲头、小产品落料冲头、大孔冲头、大产品倒角冲头、大产品落料冲头均贯穿开设有避让孔。
优选的,下模下方设置有与小产品落料孔对接的小产品导料管,小产品导料管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小产品码料管。
优选的,下模下方设置有与大产品落料孔对接的大产品导料管,大产品导料管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大产品码料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可同时生产两种(或多种)不同规格的碟簧产品,大规格的产品内径与小规格产品外径有一定间隙即可采用本模具方案,提高了模具生产效率,一模可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同时还节约材料,最大化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产品一致性好,性能稳定,可以获得理想的碟簧尺寸精度;
通过设置小产品导料管和小产品码料管方便收集小产品,通过大产品导料管和大产品码料管方便收集大产品,可以有效防止混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小规格碟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规格碟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碟簧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碟簧冲压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100、下模200,其中:
上模100底端设置有呈直线依次设置的小孔冲头101、小产品倒角冲头102、小产品落料冲头103、大孔冲头104、大产品倒角冲头105、大产品落料冲头106,小孔冲头101的直径小于大孔冲头104的直径;
下模200顶端设置有料带传送通道201,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孔冲头101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孔冲头101相适配的小孔冲压腔202,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相适配的小产品倒角芯子206,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200开设有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相适配的小产品落料孔203,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孔冲头104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孔冲头104相适配的大孔冲压腔204,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相适配的大产品倒角芯子207,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200开设有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相适配的大产品落料孔205。
通过以上描述,本模具可同时生产两种(或多种)不同规格的碟簧产品,大规格的产品内径与小规格产品外径有一定间隙即可采用本模具方案,提高了模具生产效率,一模可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同时还节约材料,最大化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参照图3,具体地,为方便收集小规格碟簧产品,下模200下方倾斜设置有与小产品落料孔203对接的小产品导料管700,小产品导料管700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小产品码料管500,小产品码料管500竖直设置在小产品落料孔203下方并用于接收小产品落料孔203处落下的小产品;
为方便收集大规格碟簧产品,下模200下方倾斜设置有与大产品落料孔205对接的大产品导料管800,大产品导料管800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大产品码料管600,大产品码料管600竖直设置在大产品落料孔205下方并用于接收大产品落料孔205处落下的大产品;
通过设置小产品导料管700和小产品码料管500方便收集小产品,通过大产品导料管800和大产品码料管600方便收集大产品,可以有效防止混料。
参照图4,在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切除废料,上模100底端位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远离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一侧位置还设置有切废料刀107。
参照图4、图5,在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加工,上模100底端位于小孔冲头101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之间位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孔冲头108,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两个引导针孔冲头108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引导针孔冲腔208;
上模100底端位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之间、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与大孔冲头104之间、大孔冲头104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之间、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之间位置、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与切废料刀107之间位置均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109,下模200顶端与各引导针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与引导针相适配的定位孔209;
通过以上设置,在模具每冲压一次,各引导针109都会穿过料带a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对料带a进行定位,防止料带a跑偏,确保加工精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位于大产品落料孔205上游位置还设置有产品空站槽210。
参照图3,在具体实施例中,上模100与下模200之间还设置有上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的止挡板300、上脱板400,止挡板300、上脱板400上与小孔冲头101、小产品倒角冲头102、小产品落料冲头103、大孔冲头104、大产品倒角冲头105、大产品落料冲头106均贯穿开设有避让孔。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料带a放置在料带传送通道201内并沿着料带传送通道201输送前进,料带a移动至小孔冲头101位置时,小孔冲头101对料带a进行冲压,从而在料带a上形成小产品内孔,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引导针孔冲头108位置时,两个引导针孔冲头108对料带a进行冲压,从而在料带a上形成两个引导针孔,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位置时,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两侧引导针109穿过料带a上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与小产品倒角芯子206的共同作用下对料带a进行小产品倒角加工,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位置时,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两侧引导针109穿过料带a上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小产品落料冲头103在料带a上冲有小产品内孔的位置冲压出小产品,并且小产品落入小产品落料孔203内,沿着小产品导料管700落入到小产品码料管500上,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大孔冲头104位置时,大孔冲头104两侧引导针109穿过料带a上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大孔冲头104对料带进行冲压,从而在料带a上形成大产品内孔,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位置时,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两侧引导针109穿过料带a上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与大产品倒角芯子207的共同作用下对料带a进行大产品倒角加工,料带a继续前进;
当料带a移动至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位置时,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两侧引导针109穿过料带a上的引导针孔插入到定位孔209内,大产品落料冲头106在料带a上冲有小产品内孔的位置冲压出大产品,并且大产品落入大产品落料孔205内,沿着大产品导料管800落入到大产品码料管600上,料带a继续前进;
料带a移动至切废料刀107位置时,切废料刀107将废料切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100)、下模(200),其中:
上模(100)底端设置有呈直线依次设置的小孔冲头(101)、小产品倒角冲头(102)、小产品落料冲头(103)、大孔冲头(104)、大产品倒角冲头(105)、大产品落料冲头(106),小孔冲头(101)的直径小于大孔冲头(104)的直径;
下模(200)顶端设置有料带传送通道(201),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孔冲头(101)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孔冲头(101)相适配的小孔冲压腔(202),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200)开设有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相适配的小产品落料孔(203),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孔冲头(104)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孔冲头(104)相适配的大孔冲压腔(204),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相对应位置贯穿下模(200)开设有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相适配的大产品落料孔(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0)底端位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远离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一侧位置还设置有切废料刀(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相适配的小产品倒角芯子(20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相适配的大产品倒角芯子(20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0)底端位于小孔冲头(101)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之间位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孔冲头(108),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与两个引导针孔冲头(108)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引导针孔冲腔(2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0)底端位于小产品倒角冲头(102)与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之间、小产品落料冲头(103)与大孔冲头(104)之间、大孔冲头(104)与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之间、大产品倒角冲头(105)与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之间位置、大产品落料冲头(106)与切废料刀(107)之间位置均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引导针(109),下模(200)顶端与各引导针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与引导针相适配的定位孔(209)。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料带传送通道(201)内位于大产品落料孔(205)上游位置还设置有产品空站槽(210)。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0)与下模(200)之间还设置有上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的止挡板(300)、上脱板(400),止挡板(300)、上脱板(400)上与小孔冲头(101)、小产品倒角冲头(102)、小产品落料冲头(103)、大孔冲头(104)、大产品倒角冲头(105)、大产品落料冲头(106)均贯穿开设有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200)下方倾斜设置有与小产品落料孔(203)对接的小产品导料管(700),小产品导料管(700)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小产品码料管(500)。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碟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200)下方倾斜设置有与大产品落料孔(205)对接的大产品导料管(800),大产品导料管(800)底端对接有竖直布置的大产品码料管(600)。
CN202223061374.3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Active CN219112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1374.3U CN2191126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1374.3U CN2191126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2669U true CN21911266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1374.3U Active CN2191126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2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7613U (zh) 连续模及误送检测装置
CN110479867A (zh) 一种连续送料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
CN209021041U (zh) 一种用于旋转变压器定转子铁芯冲压的级进模
CN102327972A (zh) 一种高速传输usb铁壳模具
CN207857685U (zh) 金属料带冲剪机构
CN219112669U (zh) 一种碟簧冲压模具
CN214814116U (zh) 冲制卷边一体成型模具
CN210676585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切筋成型装置
CN112108565A (zh) 一种双向打扁产品结构及其打扁工艺
CN108421935B (zh) 一种半导体产品的自动冲切成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18555324U (zh) 一种冲压双向翻边盖板的连续冲模机构
CN202137265U (zh) 一种转接头包方端子模具
CN111515301B (zh) 一种直角挂板加工设备及冲压系统
CN211539215U (zh) 一种合页成型下模结构
CN112808880A (zh) 一种平开合页冲压设备
CN208600563U (zh) 一种风扇定子的矽钢片生产用的级进模具
CN217570462U (zh) 冲裁成型同步模具及生产线
CN220760760U (zh) 电池组桥接件局面变薄连续冲压模具
CN208600624U (zh) 一种金银制品弯扣快速成型机构
CN220216426U (zh) 一种组合冲孔模具
CN218638372U (zh) 一种连杆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9443078U (zh) 一种圆管无芯冲切模具
CN219378666U (zh) 一种盖板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6461199U (zh) 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钣金件级进模
CN216540457U (zh) 工件冲压折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