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4892U - 一种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94892U CN219094892U CN202223412385.1U CN202223412385U CN219094892U CN 219094892 U CN219094892 U CN 219094892U CN 202223412385 U CN202223412385 U CN 202223412385U CN 219094892 U CN219094892 U CN 2190948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plate
- bearing
- synchronous wheel
- wheel
- synchron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转轴检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旋转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转轴检测机构效率低,无法批量转动配合检测等问题,其包括支撑板、旋转模组和第一同步轮、第一张紧轮和驱动组件;旋转模组包括载具、第二同步轮及与第一轴承装配的轴;第一轴承的部分穿通支撑板固定连接,该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载具和第二同步轮;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旋转模组;相邻两旋转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轮;所述支撑板延伸出有连接件上装配第一同步轮,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同步轮正反转动,通过同步带的作用使得第二同步轮正反转动,从而带动载具正反转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产品检测设备,辅助检测相机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属于耳机转轴检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使用耳机的人群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使得耳机的生产量增大。耳机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相机配合检测夹持耳机转轴的旋转设备对耳机转轴全面检测,保证产品的合格率,现有技术中配合耳机转轴检测的旋转设备,不能对多个耳机转轴同时进行检查,使得耳机转轴的检测效率降低,无法满足大批量耳机转轴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能够放置多个耳机转轴进行同时进行转动,方便相机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旋转模组和第一同步轮、第一张紧轮和驱动组件;
所述旋转模组包括载具、第二同步轮及与第一轴承装配的轴;所述第一轴承的部分穿通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支撑板的顶面的轴与所述载具连接;位于支撑板底面的轴与第二同步轮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旋转模组;相邻两所述旋转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轮;所述支撑板延伸出有连接件;第一同步轮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同步轮正反转动,通过同步带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同步轮正反转动,从而带动载具正反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载具包括第一连接座、底座和置物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底座底部;位于支撑板顶面的轴上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座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置物座上设有多个凹槽,用于夹放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部分穿通所述支撑板,螺栓穿通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延伸出有多个安装件;用于与外部设备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挡片;感应器通过支座固定在支撑板上;当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载具转动时,带动所述挡片转动;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经过的所述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带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外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支板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第二张紧轮;两所述第二张紧轮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的上方,用于避免同步带与所述支板相互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旋转模组中的轴承部分穿通支撑板,并固定在支撑板上,轴承内的轴两端分别和载具、第二同步轮连接,第二同步转动是能够带动载具转动;电机组件驱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将力通过同步带传动到多个旋转模组中各自的第二同步轮上,实现第二同步轮的转动,带动载具转动,从而实现多个载具承载多件产品通过外部设备上的相机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同步轮装配在支撑板上延伸出的连接件上,驱动组件通过支板连接在连接件上,使得旋转机构有较好的整体性,方便旋转机构搬移更换工作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位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旋转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旋转模组;3、第一同步轮;4、第一张紧轮;5、驱动组件;6、第二张紧轮;7、同步带;
11、连接件;12、安装件;13、支座;14、支板;15、感应器;21、载具;22、第二同步轮;23、第一轴承;24、第一轴承座;41、第二轴承;42、第二轴承座;51、减速机;52、电机;53、安装座;
211、第一连接座;212、底座;213、置物座;214、凹槽;215、挡片;231、第二连接座。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1、旋转模组2和第一同步轮3、第一张紧轮4和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第一同步轮3转动,使得连接在第一同步轮3、第一张紧轮4、旋转模组2上的同步带7转动,促使旋转模组2随其转动。支撑板1对旋转模组2起到支撑作用。
具体的,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旋转模组2包括载具21、第二同步轮22和第一轴承23。第一轴承23的部分穿通支撑板1,且固定在支撑板1上。第一轴承23内装配的轴延伸至支撑板1顶面的一端与载具21固定连接,延伸至支撑板1底面的一端与第二同步轮22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支撑板1间隔设置多个旋转模组2,两相邻旋转模组2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张紧轮4。第一张紧轮4装配在第二轴承的轴上,螺栓穿通第二轴承41的第二轴承座42将第一张紧轮4固定在支撑板1上。支撑板1上延伸出一个连接件11,用于将第一同步轮3装配在该连接件11上。旋转模组2、第一张紧轮4和第一同步轮3装配在支撑板1上后,将同步带7绕过第一同步轮3和每个第二同步轮22和第一张紧轮4。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同步轮3正反转动时,同步带7受力带动第二同步轮22正反转动。第一张紧轮4能够促使同步带7与第二同步轮22更好的啮合,使得第二同步轮22在第一同步轮3的作用的下稳定运行。第二同步轮22正反转动带动载具21正反转动。外部设备上设置有检测相机,检测载具21上的产品是否合格,产品随载具21正反转动,使得检测相机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
可选的,为了便于耳机转轴的转动检测,如图5所示,载具21设计包括第一连接座211、底座212和职务座。第一连接座211固定连接在底座212的下方,对应的轴上装配有第二连接座231,螺栓穿通第一连接座211和第二连接座231将载具21固定在轴上。底座212上设置有置物座213,该置物座213上开设有多个凹槽214,能够方便转轴嵌入其凹槽214内进行固定。
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轴承23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4,第一轴承23的部分穿通支撑板1后,通过第一轴承座24抵靠在支撑板1底面,并将螺栓穿通该第一轴承座23和支撑板1使得轴承稳定地固定在支撑板1上。
如图4所示,支撑板1上还延伸出有多个安装件12,该安装件12上开始有装配孔,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时,通过装配孔固定在外部设备上,便于外部设备与该旋转机构稳定连接,配合使用。
在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11上装置有挡片215,在支撑板1上通过支座13固定连接有感应器15。驱动组件5驱动,使得载具21转动时,挡片215经过感应器15,感应器15感应到挡片215转动。使用时,将挡片215挡住感应器15的状态设置为原点,驱动组件5驱动载具21正向转动180度,相机对产品进行检测;驱动组件5驱动载具21反向转动180,即,挡片215挡住感应器15。这时,载具又到了原点位置,相机对产品进行检查。
如图2所示,本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2和减速机51,减速机51的转轴装配在与第一同步轮3内,连接第一同步轮3一端的外侧设有安装座53。第一同步轮3的两侧设有支板14固定在连接件11上,螺栓穿通安装座53和支板14,将驱动组件5装配在支撑板1上。为了防止同步运行时,不和支板14相互干涉摩擦。在第一同步轮3的上方位置,有两个第二张紧轮6装配在连接件11上,且第二张紧轮6与第一张紧轮4的装配方式相同。同步带7在两个第二张紧轮6的作用下,回收在支板14内侧,不与支板14干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旋转模组和第一同步轮、第一张紧轮和驱动组件;
所述旋转模组包括载具、第二同步轮及与第一轴承装配的轴;所述第一轴承的部分穿通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支撑板顶面的轴与所述载具连接;位于支撑板底面的轴与第二同步轮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旋转模组;相邻两所述旋转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轮;所述支撑板延伸出有连接件;第一同步轮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同步轮正反转动,通过同步带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同步轮正反转动,从而带动载具正反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第一连接座、底座和置物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底座底部;位于支撑板顶面的轴上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座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置物座上设有多个凹槽,用于夹放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的部分穿通所述支撑板,螺栓穿通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延伸出有多个安装件;用于与外部设备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挡片;感应器通过支座固定在支撑板上;当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载具转动时,带动所述挡片转动;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经过的所述挡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带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外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支板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第二张紧轮;两所述第二张紧轮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的上方,用于避免同步带与所述支板相互干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2385.1U CN21909489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旋转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2385.1U CN21909489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旋转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94892U true CN219094892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5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12385.1U Active CN21909489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旋转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94892U (zh) |
-
2022
- 2022-12-20 CN CN202223412385.1U patent/CN2190948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41009U (zh) | 一种双半片电池片效率检测装置 | |
CN113182993B (zh) | 一种五金索具加工用打磨机床 | |
CN219094892U (zh) | 一种旋转机构 | |
CN213058882U (zh) | 水平转运装置 | |
CN213678440U (zh) | 物流分拣设备 | |
CN210213925U (zh) | 电池模组装配的旋转机构以及规整旋转机构 | |
CN211112534U (zh) | 自动圆下摆缝纫机纠偏装置 | |
CN210943898U (zh) | 一种电池片定位装置及电池片传输装置 | |
CN216582510U (zh) | 一种高效输送带 | |
CN207104199U (zh) | 电池焊接机的电池夹紧旋转机构 | |
CN216836072U (zh) | 检测装置 | |
CN215613278U (zh) | 基于RaspberryPi的PCB缺陷板高质高效检测仪 | |
CN206047392U (zh) | 焊接生产线 | |
CN215235997U (zh) | 一种电池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2362254U (zh) | 一种涂布不良品检测系统 | |
CN111958217B (zh) | 一种用于装配逆变器的接电模块与底板的机器人以及装配方法 | |
CN211517264U (zh) | 测量仪角度定位台 | |
CN217806787U (zh) | 一种锂电池的第一输送机构 | |
CN219696427U (zh) | 旋转搬运装置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 |
CN219620105U (zh) | 一种皮带输送机构 | |
CN215885061U (zh) | 一种稳定输送的工业智能传送装置 | |
CN212109939U (zh) | 一种用于轮毂加工的检具 | |
CN217457718U (zh) | 一种太阳式翻板机及电路板生产线 | |
CN219872406U (zh) | 圆柱型电芯读码机构 | |
CN118130497B (zh) | 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