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9397U -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9397U
CN219079397U CN202223460416.0U CN202223460416U CN219079397U CN 219079397 U CN219079397 U CN 219079397U CN 202223460416 U CN202223460416 U CN 202223460416U CN 219079397 U CN219079397 U CN 219079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release film
double
layer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04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建彬
吕建国
毕林明
杨慧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04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9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9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9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所述双面网格胶带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与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凸起的网墙;所述网墙的宽度为20‑30μm,高度为2‑7μm。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具有厚度薄、粘度高以及排气性良好的优势,还能消除静电,并且网格胶面贴合产品后网格能够快速消失,贴敷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尺寸设计逐渐趋于薄型化,电子产品对于胶带的使用量和贴合面积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胶带由于胶层为光面结构,当贴合面积过大时,则会出现大量的贴合气泡,从而影响电子结构的设计高度以及粘结强度。同时,传统的网格双面胶带具备排气的特点,随着电子产品转向薄型化发展,网格胶面难以压出清晰的网格形状,进而影响排气性能以及胶带的贴合效果。
此外,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双面胶带在贴合在模切过程中产生静电,易于吸附异物,导致对电子元件产生破坏等不良效果。商业化的网格胶带尽管具有优异的排气性能,但胶层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会使胶与被贴物的接触面积减小,降低网格胶带粘性。且由于胶带本身厚度限制,贴合后无法通过胶层自身流动使排气通道消失,经过高温后易产生分层问题。
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高粘性的网格胶带,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排气性能和流平性能,还能够消除在模切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具有厚度薄、粘度高以及排气性良好的优势,还能消除静电,并且网格胶面贴合产品后网格能够快速消失,贴敷性好。
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网格胶带,所述双面网格胶带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
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与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凸起的网墙;
所述网墙的宽度为20-30μm,高度为2-7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网墙的宽度为20-30μm,例如可以为20μm、21μm、22μm、23μm、24μm、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30μm;高度为2-7μm,例如可以为2μm、3μm、4μm、5μm、6μm、7μm。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控双面胶带中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墙的具体尺寸,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贴合性能,网格胶面在贴合产品后网格能够快速消失,并且无气泡生成。此外,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表面的网格是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在复合过程中辊印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将上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与具有网格的抗静电压敏胶层进行复合,通过调控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离型力和胶层的组成进而改变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离型膜层、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依次层叠复合,制备得到的双面网格胶带具有网格清晰、快速流平、厚度薄以及粘性高的优势。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3-50μm,例如可以为23μm、25μm、28μm、30μm、32μm、35μm、38μm、40μm、42μm、45μm、48μm、5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为单面离型膜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厚度为7-9μm,例如可以为7μm、7.2μm、7.5μm、7.8μm、8μm、8.2μm、8.5μm、8.8μm、9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按照重量份计示例性的包括以下组分:高分子聚合物70~90份、抗静电剂0.1~1份、增粘树脂10~30份、固化剂0.01~2份和溶剂100~200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分子聚合物的重量份数为70~90份,例如可以为70份、72份、75份、78份、80份、82份、85份、88份、90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抗静电剂的重量份数为0.1~1份,例如可以为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增粘树脂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例如可以为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8份、30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化剂的重量份数为0.01~2份,例如可以为0.01份、0.03份、0.05份、0.08份、0.1份、0.5份、0.8份、1份、1.2份、1.5份、1.8份、2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溶剂的重量份数为100~200份,例如可以为100份、110份、120份、130份、140份、150份、160份、170份、180份、190份、200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示例性的包括聚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天然橡胶、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或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抗静电剂示例性的包括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或亲水性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示例性的包括硬脂酞胺、丙基二甲基召一轻乙基硝酸盐、烷基磺酸钠、乙氧基月桂酷胺或甘油单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水性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示例性的包括甲氧基聚乙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醇、环氧氯丙烷、季铵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聚乙二醇-聚酰胺类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增粘树脂示例性的包括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天然树脂示例性的包括松香树脂和/或萜稀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中,松香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脂松香、妥尔油松香、木松香或松香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萜稀树脂包括但不限于a-萜烯树脂、p-萜烯树脂或萜烯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合成树脂示例性的包括古马隆-茆树脂、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C5/C9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树脂、烷基酚醛树脂或二甲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化剂示例性的包括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吡啶及其衍生物、咪唑及其衍生物、金属盐螯合物类化合物、甲基二硅氧烷或含氢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剂示例性的包括丙酮、丁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丙二醇单甲醚或二丙二醇甲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6~9μm,例如可以为6μm、6.5μm、7μm、7.5μm、8μm、8.5μm、9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材层示例性的可以为以PET薄膜为基材,在PET薄膜的其中一侧印刷黑色油墨,其中,PET薄膜的厚度为4μm-5μm,黑色油墨的厚度为2μm-4μm。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两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109,例如可以为105、106、107、108、109
优选地,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4~16μm,例如可以为14μm、14.2μm、14.5μm、14.8μm、15μm、15.2μm、15.5μm、15.8μm、16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组成和含量与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控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的组成和含量,进而能够增加双面网格胶带和被贴物的结合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30~150μm,例如可以为130μm、132μm、135μm、138μm、140μm、142μm、145μm、148μm、150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中非离型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109,例如可以为105、106、107、108、109
优选地,所述网墙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或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网墙的横截面形状为菱形,横向网墙与纵向网墙交叉位置的夹角为5°-85°。
优选地,所述双面网格胶带的总厚度为180~234μm,例如可以为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34μ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制备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第一离型膜层一侧,干燥后与基材层的印刷面一侧进行一次复合,而后将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侧,干燥后将其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格面进行二次复合,熟化后得到所述双面网格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次复合的过程具体为对贴合橡胶辊下方的胶面层进行辊压,对具有网格且贴近钢棍上方的第二网格离型膜进行辊压,使所述胶面层和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经过辊压复合,使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具有网格的一面与所述胶面层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胶面层位于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贴合的压力为0.4~0.5Mpa,例如可以为0.4Mpa、0.41Mpa、0.42Mpa、0.43Mpa、0.44Mpa、0.45Mpa、0.46Mpa、0.47Mpa、0.48Mpa、0.49Mpa、0.5Mpa。
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格贴合制造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胶面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均经过导辊后再分别经过橡胶辊和钢辊辊压。胶面层通过橡胶辊,对贴合于橡胶辊下方的胶面层进行辊压;第二网格离型膜通过钢辊,对具有网格且贴合在钢辊上方的第二网格离型膜进行辊压,橡胶辊在钢辊的正上方,橡胶辊的直径和钢辊的直径相同,橡胶辊逆时针转动,钢辊顺时针转动。此外,橡胶辊的正上方设置有主动钢棍,主动钢棍顺时针转动且主动钢棍的直径大于橡胶辊的直径。
在橡胶辊和钢辊的辊压过程中,使胶面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经过辊压复合,使第二网格离型膜具有网格的一面与胶面层贴合,其中,胶面层位于第二网格离型膜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熟化的温度为50℃,时间为72h。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通过调控双面胶带中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墙的具体尺寸,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贴合性能,网格胶粘贴合产品无气泡产生,且网格能够快速消失。
第一离型膜层、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依次层叠复合,制备得到的双面网格胶带具有网格清晰、快速流平、厚度薄以及粘性高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网格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网格胶带的开始贴合的效果图;
图2-2为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网格胶带的贴合后的效果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网格贴合工艺流程图;
其中,1-第一离型膜层,2-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3-基材层,4-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5-第二网格离型膜层,6-胶带,7-导辊,8-胶面,9-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格离型面,10-导辊,11-主动钢辊,12-橡胶辊,13-双面网格胶带,14-钢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单面离型膜层1、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基材层3(以PET薄膜为基材,在PET薄膜的其中一侧印刷黑色油墨,其中,PET薄膜的厚度为4.5μm,黑色油墨的厚度为3μm)、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与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凸起的网墙,网墙的宽度为25μm,高度为4μm,网墙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方形,横向网墙与纵向网墙交叉位置的夹角为90°。
第一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35μm,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8μm,基材层3的厚度为7μm,基材层3两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7,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5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140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中非离型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7
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网格胶带具有快速流平的优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双面网格胶带的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计,聚丙烯酸树脂8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5份、萜烯酚树脂2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0.05份和乙酸乙酯15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按照重量份计,将聚丙烯酸树脂8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5份、萜烯酚树脂2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0.05份和乙酸乙酯15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将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第一离型膜层一侧,干燥后与基材层的印刷面一侧进行一次复合,而后将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侧,干燥后将其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格面进行二次复合,具体为对贴合橡胶辊下方的胶面层进行辊压,对具有网格且贴近钢棍上方的第二网格离型膜进行辊压,使胶面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经过辊压复合,使第二网格离型膜具有网格的一面与胶面层以0.45Mpa的压力进行贴合,在50℃熟化72h后得到双面网格胶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单面离型膜层1、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基材层3(以PET薄膜为基材,在PET薄膜的其中一侧印刷黑色油墨,其中,PET薄膜的厚度为4μm,黑色油墨的厚度为2μm)、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与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凸起的网墙,网墙的宽度为20μm,高度为2μm,网墙的横截面的形状为菱形,横向网墙与纵向网墙交叉位置的夹角为60°。
第一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23μm,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7μm,基材层3的厚度为6μm,基材层3两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4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130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中非离型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双面网格胶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计,将聚丙烯酸树脂7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1份、萜烯酚树脂1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0.01份和乙酸乙酯10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按照重量份计,将聚丙烯酸树脂7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1份、萜烯酚树脂1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0.01份和乙酸乙酯10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将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第一离型膜层一侧,干燥后与基材层的印刷面一侧进行一次复合,而后将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侧,干燥后将其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格面进行二次复合,具体为对贴合橡胶辊下方的胶面层进行辊压,对具有网格且贴近钢棍上方的第二网格离型膜进行辊压,使胶面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经过辊压复合,使第二网格离型膜具有网格的一面与胶面层以0.4Mpa的压力进行贴合,在50℃熟化72h后得到双面网格胶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单面离型膜层1、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基材层3(以PET薄膜为基材,在PET薄膜的其中一侧印刷黑色油墨,其中,PET薄膜的厚度为5μm,黑色油墨的厚度为4μm)、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与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凸起的网墙,网墙的宽度为30μm,高度为7μm,网墙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方形,横向网墙与纵向网墙交叉位置的夹角为90°。
第一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50μm,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9μm,基材层3的厚度为9μm,基材层3两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9,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6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150μm,第二网格离型膜层5中非离型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9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双面网格胶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计,将聚丙烯酸树脂9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9份、萜烯酚树脂3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2份和乙酸乙酯20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按照重量份计,将聚丙烯酸树脂90份、聚酰胺类共聚物抗静电剂0.9份、萜烯酚树脂30份、二异氰酸酯固化剂2份和乙酸乙酯200份进行混合,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
将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第一离型膜层一侧,干燥后与基材层的印刷面一侧进行一次复合,而后将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侧,干燥后将其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格面进行二次复合,具体为对贴合橡胶辊下方的胶面层进行辊压,对具有网格且贴近钢棍上方的第二网格离型膜进行辊压,使胶面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经过辊压复合,使第二网格离型膜具有网格的一面与胶面层以0.5Mpa的压力进行贴合,在50℃熟化72h后得到双面网格胶带。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为不具有网格的离型膜层,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网墙的宽度为10μm,高度为1μm,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网墙的宽度为40μm,高度为10μm,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控双面胶带中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网墙的具体尺寸,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贴合性能,网格胶面在贴合产品后网格能够快速消失,并且无气泡生成。此外,本实用新型将上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与具有网格的抗静电压敏胶层进行复合,通过调控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离型力和胶层的组成进而改变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网格胶带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和第二网格离型膜层;
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与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相对的表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凸起的网墙;
所述网墙的宽度为20-30μm,高度为2-7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3-50μm;
所述第一离型膜层为单面离型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静电压敏胶层的厚度为7-9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6~9μm;
所述基材层两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抗静电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4~16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30~1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离型膜层中非离型面的表面抗静电值为105-10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墙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或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网格胶带的总厚度为180~234μm。
10.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网格胶带。
CN202223460416.0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Active CN219079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0416.0U CN219079397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0416.0U CN219079397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9397U true CN219079397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8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0416.0U Active CN219079397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9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6372B1 (de) Haftklebemassen zur Verklebung von Druckplatten
DE102009011163A1 (de) Klebeband, insbesondere zur Verklebung von Photovoltaik-Modulen
CN110564332B (zh) 一种弹性压敏胶层、压敏胶带及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
JP6456864B2 (ja) 基材レス両面粘接着シートもしくは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60035704A (ko) 아크릴 폼 점착 테이프
US20160312074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tapes and articles therefrom
DE102015215247A1 (de) Haftklebstoff auf Basis von Acrylnitril-Butadien-Kautschuken
WO2015112532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tapes and articles therefrom
EP2445981B1 (de) Sebum-beständige polyacrylathaftklebebänder für fensterverklebungen in mobilfunktelefonen
CN104204126A (zh) 用于晶圆加工薄膜的粘合剂组合物
DE102014204015A1 (de) Mehrschicht-Verbund mit hoher innerer Dämpfung
CN114555747A (zh) 热熔胶组合物、胶带以及胶带的制造方法
CN219079397U (zh) 一种双面网格胶带和电子产品
EP2684927A2 (de) Kantenschutzband
DE102017214851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hermisch vernetzbaren Polymerschmelzen durch Aufkonzentration von Polymerlösungen und deren gleichzeitiges Abmischen mit modifizierenden Flüssigkeiten in einem Planetwalzenextruder
EP1832637A1 (de) Selbstklebemasse und ihre Verwendung
DE102013202032A1 (de) Geschäumtes Klebeband
CN111962335A (zh) 一种网格离型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953A (zh) 一种耐高温蜂窝芯条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79732B (zh) 一种环氧粘合剂、聚酰亚胺覆盖膜及印刷网板
JP4984603B2 (ja) 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DE102017214850A1 (de) Verfahren zum Einarbeiten von Feststoffen zur Herstellung thermisch sensitiver Polymere in einem Planetwalzenextruder
DE102012214401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armoduls
EP2226851B1 (de) Klebeband, insbesondere zur Verklebung von Photovoltaik-Modulen
EP3265524B1 (en) Compositions and adhesive articles comprising porous polymeric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coating substr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