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7000U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7000U
CN219077000U CN202222920281.5U CN202222920281U CN219077000U CN 219077000 U CN219077000 U CN 219077000U CN 202222920281 U CN202222920281 U CN 202222920281U CN 219077000 U CN219077000 U CN 219077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water pump
interface
communicated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02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新
刘东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02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7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7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7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所述水壶的壶体由隔板分隔出互相独立的三个壶体,在所述壶体的内部还设置多条连通管道;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一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一壶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还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接口及与该第一水泵第二接口相连通的连通管道连通至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外壁的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二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二壶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三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三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三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三壶体内部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分别通过两条连通管道连通至所述第二壶体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原理如图1所示。
随着当代汽车的电动化趋势,电机、动力电池、乘员舱空调系统都需要各自的水路系统来实现热量分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增加了水泵、水壶、板式换热器、三通阀、水管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需要布置在机舱内。随着机舱内的零部件越来越多,零部件布置起来也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整车装配时的难度,使得装配效率降低。而且,由于水泵数量的增加,水泵产生的噪音问题也日益困扰着用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水壶、板式换热器、和三通阀,所述水壶的壶体由隔板分隔出互相独立的第一壶体、第二壶体、第三壶体,在所述壶体的内部还设置多条连通管道;
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一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一壶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还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接口及与该第一水泵第二接口相连通的连通管道连通至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外壁的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二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二壶体内部连通;
所述第三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三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三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三壶体内部连通;
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分别通过两条连通管道连通至所述第二壶体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一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空调箱进水口;
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空调箱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一壶体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加热器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外接加热器进水口和外接动力电池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二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
所述第二水泵的第二接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三壶体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散热器出水口;
所述第三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三合一进水口,所述第三水泵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三合一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将现有技术中的三个水壶整合为包含独立空间的第一壶体、第二壶体、第三壶体的水壶,并将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板式换热器、和三通阀均与所述水壶整体设置,通过上述装置的高度集成使机舱零部件的布置变得容易,同时在整车装配时大幅减少了与整车的安装点,装配起来简单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而且,将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集成在水壶上,可以有效吸收水泵产生的噪音,起到了降低水泵噪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的水壶分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包括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三水泵13、水壶9、板式换热器15、和三通阀16。其中,所述水壶9的壶体由隔板分隔出互相独立的第一壶体91、第二壶体92、第三壶体93,在所述水壶9的内部还设置多条连通管道(图中未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各条连通管路彼此独立,在下文中,均以各连通管道的两端连接的元件对各连通管道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水泵11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91的外壁,并通过第一水泵接口(图中未示)与所述第一壶体9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1还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接口(图中未示)及与该第一水泵第二接口相连通的连通管道连通至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91外壁的所述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图中未示。
所述第二水泵12设置于所述第二壶体92的外壁,并通过第二水泵接口(图中未示)与所述第二壶体92内部连通。
所述第三水泵13设置于所述第三壶体93的外壁,并通过第三水泵接口(图中未示)与所述第三壶体93内部连通。
所述板式换热器15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91的外壁,并分别通过两条连通管道(图中未示)连通至所述第二壶体92和所述三通阀16的第二接口(图中未示)。所述板式换热器15还设置有外接加热器进水口3和外接动力电池出水口4。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还在所述第一壶体91的底部设置有外接空调箱进水口2,所述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图中未示)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空调箱进水口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还在所述第一壶体91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加热器出水口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二壶体92的底部设置有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5,所述第二水泵12的第二接口(图中未示)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所述第三壶体93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散热器出水口7,同时,在所述第三壶体93的底部设置有外接三合一进水口6,所述第三水泵13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三合一进水口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中,将现有技术中的三个水壶整合为包含独立空间的第一壶体91、第二壶体92、第三壶体93的水壶9,并将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三水泵13、板式换热器15、和三通阀16均设置于所述水壶9的外壁,进而通过设置于水壶9内的多条互相独立的连通管道按照预先设置的水流通路将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三水泵13、板式换热器15、和三通阀16进行连通,通过上述装置的高度集成使机舱零部件的布置变得容易,同时在整车装配时大幅减少了与整车的安装点,装配起来简单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而且,将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三水泵13集成在水壶9上,可以有效吸收水泵产生的噪音,起到了降低水泵噪音的作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列部件及连接方式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水泵、换热器、或者三通阀,并将水壶按照实际需求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空间,只需确保上述的水泵、换热器、或者三通阀设置于水壶的外壁(并不限定水泵、换热器、或者三通阀仅能设置于水壶外壁的唯一指定位置)并能够通过水壶内部的互相独立的连通管道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连通即可。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水壶、板式换热器、和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的壶体由隔板分隔出互相独立的第一壶体、第二壶体、第三壶体,在所述壶体的内部还设置多条连通管道;
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一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一壶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还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接口及与该第一水泵第二接口相连通的连通管道连通至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外壁的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二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二壶体内部连通;
所述第三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三壶体的外壁,并通过第三水泵接口与所述第三壶体内部连通;
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外壁,并分别通过两条连通管道连通至所述第二壶体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空调箱进水口;
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空调箱进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壶体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加热器出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外接加热器进水口和外接动力电池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
所述第二水泵的第二接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动力电池进水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壶体的侧壁连通设置有外接散热器出水口;
所述第三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三合一进水口,所述第三水泵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至所述外接三合一进水口。
CN202222920281.5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Active CN219077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281.5U CN219077000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281.5U CN219077000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7000U true CN219077000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0281.5U Active CN219077000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7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67631A1 (zh)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和电动车辆
CN105863896B (zh) 整体式egr冷却器
EP1892492A3 (fr) Module d'échange de chaleur, notamment pour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radiateur principal et un radiateur secondaire, et système comprenant ce module
CN11354795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及其热管理系统
WO2022057378A1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车用冷却系统
CN108895880B (zh) 一种用于汽车换热单元集流管内的分流结构
CN2190770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装置
CN113650528A (zh)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11137102A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客车顶置空调机组
CN217532612U (zh)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CN113071285B (zh) 副水箱总成和热管理系统
CN102259572B (zh) 汽车采暖装置
CN115782529A (zh) 空调系统及其内部换热器、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辆
WO2021134480A1 (zh) 一种冷却装置
WO2022266945A1 (zh) 多通道冷却管路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模块和电动车辆
CN215284321U (zh) 集成式热管理组件及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48742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3271900U (zh) 一种用于重型汽车液力缓速器的节温器盖
CN2156212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冷却管路系统
CN215850707U (zh) 用于电动车的集成散热器、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9618874U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8208346U (zh) 双连接面空调管路高压板
CN211106842U (zh) 紧凑型电动汽车用二氧化碳空调热泵系统
CN217361721U (zh) 一种电池热交换器集成化总成装置
CN220528459U (zh) 热管理模块的流道板、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