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2612U -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32612U CN217532612U CN202220482628.XU CN202220482628U CN217532612U CN 217532612 U CN217532612 U CN 217532612U CN 202220482628 U CN202220482628 U CN 202220482628U CN 217532612 U CN217532612 U CN 217532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nner
- water
- liquid
- flow channel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冷却液集成模块包括流道板、泵组件、阀组件和控制盒,流道板具有用于分配冷却液的流道网;泵组件和阀组件均安装于流道板上,泵组件通过流道网与阀组件相连;控制盒安装于流道板,泵组件的电控单元和阀组件的电控单元均安装在控制盒内。本实用新型提高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具有结构紧凑,布置空间小,电控单元集成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热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冷却液侧的零部件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的零部件安装占用布置空间大,同时其中的电控单元分布散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冷却液集成模块,该冷却液集成模块具有结构紧凑,布置空间小,电控单元集成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包括流道板、泵组件、阀组件和控制盒,所述流道板具有用于分配冷却液的流道网;所述泵组件和所述阀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流道板上,所述泵组件通过所述流道网与所述阀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盒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泵组件的电控单元和所述阀组件的电控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通过将泵组件和阀组件集成在流道板上,连通泵组件和阀组件的流道网也集成在流道板内,由此减少了各部件的布置空间。而且,通过将泵组件和阀组件的垫块单元均集成在一个控制盒内,电控单元集成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组件包括第一水泵,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水阀,所述流道网包括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一回液流道,所述第一水泵串接在所述第一出液流道上,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一回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相连,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一回液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驱系统的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泵组件包括第二水泵,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二出液流道、第三出液流道和第二回液流道,所述第二回液流道包括成星形连接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冷凝器串接在所述第一流道上,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三出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一低温散热器的第十二接口和第七接口,所述第三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暖风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一中间流道和第三回液流道,所述第一中间流道与所述第十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中的两个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串接,所述第三回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一出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三回液流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二低温散热器的第十一接口和第十三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所述泵组件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三出液流道、第二中间流道和第四回液流道,所述第三水泵串接在所述第三出液流道或所述第四回液流道上,所述第三出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三出液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池换热器的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均设在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所述流道板的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水阀、所述第二电子水阀和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电子水阀和所述第二电子水阀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所述流道板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电子水阀设置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所述冷凝器邻近所述第一电子水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三中间流道,所述第三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三中间流道具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电池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四中间流道,所述第四中间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四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的两个流道分别与所述第四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串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网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液流道连通的第五中间流道,所述第五中间流道具有与第一膨胀水壶连接的第八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网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六中间流道,所述第六中间流道具有与第二膨胀水壶连接的第六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冷却液集成模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的冷却液流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的又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流道板;101、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第四接口;105、第五接口;106、第六接口;107、第七接口;108、第八接口;109、第九接口;1010、第十接口;1011、第十一接口;1012、第一出液流道;1013、第二出液流道;1014、第三出液流道;1015、第一回液流道;1016、第二回液流道;10161、第一流道;10162、第二流道;10163、第三流道;1017、第三回液流道;1018、第四回液流道;1019、第一中间流道;1020、第二中间流道、1021、第三中间流道;1022、第四中间流道;1023、第五中间流道;1024、第六中间流道;20、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40、第三水泵;50、第一电子水阀;60、第二电子水阀;70、第一水水换热器;701、第一出水口;702、第二出水口;80、第二水水换热器;90;控制盒;110、冷凝器;1101、第一制冷剂接口;1102、第二制冷剂接口;120、第一温度传感器;130、第二温度传感器;140、第三温度传感器;150、第四温度传感器;160、第五温度传感器;170、第一膨胀水壶;180、第二膨胀水壶;190、暖风组件;200、电池换热器;210、电池;220、第一低温散热器;230、第二低温散热器;240、电驱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包括流道板10、泵组件、阀组件和控制盒90。流道板10具有用于分配冷却液的流道网。泵组件和阀组件均安装于流道板10上,泵组件通过流道网与阀组件相连。控制盒90安装于流道板10,泵组件的电控单元和阀组件的电控单元均安装在控制盒90内。其中,控制盒90可以通过CAN FD(Controller Area Networkwith Flexible Data-Rate,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与整车进行通讯,实现泵组件和阀组件的控制和诊断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通过将泵组件和阀组件集成在流道板10上,连通泵组件和阀组件的流道网也集成在流道板10内,由此减少了各部件的布置空间。而且,通过将泵组件和阀组件的垫块单元均集成在一个控制盒90内,电控单元集成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泵组件包括第一水泵20,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水阀50,流道网包括第一出液流道1012和第一回液流道1015。第一水泵20串接在第一出液流道1012上,第一出液流道1012和第一回液流道1015通过第一电子水阀50相连,第一出液流道1012和第一回液流道1015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驱系统240的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010。由此,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系统均集成在流道板10上,占用空间小,电控效率高。
具体地,第一电子水阀50用于控制第一出液流道1012和第一回液流道1015的连通,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路分别与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010连接后,第一水泵20驱动冷却液在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路内的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流道网还包括与第一出液流道1012连通的第五中间流道1023,第五中间流道1023具有与第一膨胀水壶170连接的第八接口108。由此有效避免电驱系统240的循环管路压力过大而造成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冷凝器110,冷凝器110安装于流道板10,泵组件包括第二水泵30,流道网还包括第二出液流道1013、第三出液流道1014和第二回液流道1016。
第二回液流道1016包括成星形连接的第一流道10161、第二流道10162和第三流道10163,第二水泵30和冷凝器110串接在第一流道10161上,第二出液流道1013和第三出液流道1014通过第一电子水阀50与第一流道10161相连,第二出液流道1013和第二流道10162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一低温散热器220的第十二接口和第七接口107,第三出液流道1014和第三流道10163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暖风组件190的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由此,车辆中用于实现暖风和冷风功能的第二水泵30和冷凝器110也集成在流道板10上,集成化程度更高,占用车辆内部布置空间更小。
具体地,冷凝器110具有第一制冷剂接口1101和第二制冷剂接口1102,冷凝器110在实现暖风功能时放热,在实现冷风功能时吸热。在需要实现冷风功能时,第一电子水阀50实现第二出液流道1013和第一流道10161的连通。在需要实现暖风功能时,第一电子水阀50连通第三出液流道1014和第一流道10161,暖风组件190包括串接的加热器和暖风芯体,在第二水泵30的驱动下,冷却液首先由第三出液流道1014进入加热器进行加热,随后经过暖风芯体放热,最后依次进入第三流道10163和第一流道10161,实现暖风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流道网还包括与第一流道10161连通的第六中间流道1024,第六中间流道1024具有与第二膨胀水壶180连接的第六接口106。由此有效避免实现暖风功能和冷风功能的循环管路压力过大而造成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水水换热器70,第一水水换热器70安装于流道板10,流道网还包括第一中间流道1019和第三回液流道1017。第一中间流道1019与第十接口1010连通,第一水水换热器70中的两个流道分别与第一中间流道1019和第二出液流道1013串接,第三回液流道1017通过第一电子水阀50与第一出液流道1012相连,第三回液流道1017和第一中间流道1019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二低温散热器230的第十一接口1011和第十三接口。
即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路可以与第一出液流道1012、第一中间流道1019、第二低温散热器230和第三回液流道1017实现散热循环。在实现冷风功能时,由于冷凝器110吸热,第二出液流道1013内冷却液温度大于电驱系统240内冷却液温度,通过设置第一水水换热器70,可以将第二出液流道1013内冷却液的热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30排出,由此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通过设置第二低温散热器230,在冷风功能停止工作时,也实现对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路内冷却液的快速降温,提高了对电驱系统240的冷却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流道板10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0,第一温度传感器120串接在第一流道10161上。在进行冷风功能时,控制盒90能够实现对第一温度传感器120的信号采集和温度计算,进而控制是否启动第二低温散热器230。由此保证冷风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控效率。
或者,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流道板10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0,第二温度传感器130串接在第一回液流道1015上。控制盒90能够实现对第二温度传感器130的信号采集和温度计算,并根据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路内温度高低控制是否启动第二低温散热器230。由此保证电驱系统240冷却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控效率。
而且,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流道板10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40,第三温度传感器140串接在第三回液流道1017上。控制盒90能够实现对第三温度传感器140的信号采集和温度计算,在开启冷风功能并开启第二低温散热器230时,可以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140检测的温度判断第二低温散热器230的开启是否会影响电驱系统240的正常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十二接口和第十三接口分别为第一水水换热器70上的第一出水口701和第二出水口702。由此减少了流道板10上接口的设计数量,冷却液集成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60,泵组件还包括第三水泵40,流道网还包括第三出液流道1014、第二中间流道1020和第四回液流道1018。第三水泵40串接在第三出液流道1014或第四回液流道1018上,第三出液流道1014通过第一电子水阀50与第四回液流道1018相连,第二中间流道1020通过第二电子水阀60与第四回液流道1018相连,第二中间流道1020和第三出液流道1014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池换热器200的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
即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换热器200的冷却系统也集成在流道板10上,冷却液集成模块的集成化程度更高。而且,流道网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与电池换热器200实现热交换,进而实现对电驱系统240的冷却管道内冷却液温度的调节。
如图1所示,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流道板10上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50,第四温度传感器150串接在第一出液流道1012上。即控制盒90能够实现对第四温度传感器150的信号采集和温度计算,由此,控制盒90能够控制电池换热器200的冷却循环运行以实现对电驱系统240的冷却循环中冷却液的温度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40和第三水泵50均设在流道板10的同一侧,且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40和第三水泵50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流道板10的边沿。
由此,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40和第三水泵50的安装方便,在流道板10上的集成化程度高。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40和第二水泵50邻近流道板10的侧面,以便于三者上的第五接口105、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与外部管道相连。
具体地,流道板10为长方形板,第一方向为流道板10的长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子水阀50、第二电子水阀60和第一水泵30设置于流道板10的同一侧,第一电子水阀50和第二电子水阀60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流道板10的中部。
即第一电子水阀50和第二电子水阀60在流道板1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水泵30并列向相邻设置,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集成模块的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110和第一电子水阀50设置于流道板10的同一侧,冷凝器110邻近第一电子水阀50。具体地,冷凝器110的至少部分在流道板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电子水阀50依次排列,冷凝器110的另一部分在流道板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水泵40依次排列,由此冷却液集成模块的集成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道网还包括第三中间流道1021,第三中间流道1021通过第二电子水阀60与第四回液流道1018相连,第三中间流道1021具有第三接口103,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用于与电池210相连。由此,电池换热器200与电池210串接,实现对电池210温度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集成模块的集成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80,第二水水换热器80安装于流道板10,流道网还包括第四中间流道1022,第四中间流道1022与第三接口103连通,第四中间流道1022通过第二电子水阀60与第四回液流道1018相连,第二水水换热器80的两个流道分别与第四中间流道1022和第三流道10163串接。
由此,在冬天或温度较低以开启暖风功能时,可以通过第二水水换热器80提高电池210的冷却循环中冷却液的温度,进而提高电池210所在空间的温度,保证电池210的工作性能,冷却液集成模块的功能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流道板10上的第五温度传感器160,第五温度传感器160串接在第三流道10163上。控制盒90能够实现对第五温度传感器160的信号采集和温度计算,由此灵活控制第二电子水阀60连通和断开第四中间流道1022和第四回液流道1018,保证对电池210所在空间的温度的灵活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冷却液集成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冷却液集成模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具有用于分配冷却液的流道网;
泵组件和阀组件,所述泵组件和所述阀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流道板上,所述泵组件通过所述流道网与所述阀组件相连;以及
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泵组件的电控单元和所述阀组件的电控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包括第一水泵,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水阀,所述流道网包括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一回液流道,所述第一水泵串接在所述第一出液流道上,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一回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相连,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一回液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驱系统的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泵组件包括第二水泵,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二出液流道、第三出液流道和第二回液流道,所述第二回液流道包括成星形连接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冷凝器串接在所述第一流道上,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三出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一低温散热器的第十二接口和第七接口,所述第三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暖风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一中间流道和第三回液流道,所述第一中间流道与所述第十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中的两个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串接,所述第三回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一出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三回液流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第二低温散热器的第十一接口和第十三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所述泵组件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三出液流道、第二中间流道和第四回液流道,所述第三水泵串接在所述第三出液流道或所述第四回液流道上,所述第三出液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三出液流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电池换热器的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均设在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所述流道板的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水阀、所述第二电子水阀和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电子水阀和所述第二电子水阀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邻近所述流道板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电子水阀设置于所述流道板的同一侧,所述冷凝器邻近所述第一电子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三中间流道,所述第三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三中间流道具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电池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网还包括第四中间流道,所述第四中间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四中间流道通过所述第二电子水阀与所述第四回液流道相连,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的两个流道分别与所述第四中间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串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网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液流道连通的第五中间流道,所述第五中间流道具有与第一膨胀水壶连接的第八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网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六中间流道,所述第六中间流道具有与第二膨胀水壶连接的第六接口。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液集成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82628.XU CN21753261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82628.XU CN21753261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32612U true CN217532612U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2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82628.XU Active CN217532612U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326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8284A (zh) * | 2023-05-04 | 2023-06-02 | 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 |
WO2024179530A1 (zh) * | 2023-02-28 | 2024-09-06 |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
-
2022
- 2022-03-07 CN CN202220482628.XU patent/CN2175326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9530A1 (zh) * | 2023-02-28 | 2024-09-06 |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
CN116198284A (zh) * | 2023-05-04 | 2023-06-02 | 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 |
CN116198284B (zh) * | 2023-05-04 | 2023-10-03 | 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06494B (zh) | 用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 |
CN217532612U (zh) | 冷却液集成模块和车辆 | |
CN113276628A (zh) | 热管理集成单元、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113232487B (zh) |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 |
CN113246688B (zh) |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 |
JP2015508867A (ja) | デュアルラジエータエンジン冷却モジュール−シングル冷却液ループ | |
CN218489420U (zh) |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110173336A (zh) | 一种新组合的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 | |
CN113232488A (zh) |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 |
CN114161997A (zh) | 双电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113580872B (zh) |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 |
CN113246687A (zh) |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 |
CN21665965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 |
CN113071285B (zh) | 副水箱总成和热管理系统 | |
KR20240004814A (ko) | 차량 열 관리 시스템 및 차량 | |
CN112002925A (zh) | 燃料电池汽车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828158A (zh) | 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和车辆 | |
CN219534643U (zh) | 动力电池温控板及车辆 | |
CN218505614U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
CN216545651U (zh) | 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2637090U (zh) |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 |
CN219634937U (zh) |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19382150U (zh) | 热管理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 |
CN219076949U (zh) |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220220392U (zh) |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和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