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5105U -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5105U
CN219075105U CN202223599233.7U CN202223599233U CN219075105U CN 219075105 U CN219075105 U CN 219075105U CN 202223599233 U CN202223599233 U CN 202223599233U CN 219075105 U CN219075105 U CN 219075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hooked
ceramic tile
core
mou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2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5992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5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5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5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在所述背模芯的背模芯背面上伸出齿状的若干背勾齿,以成型出带有背勾的瓷砖,并从瓷砖的侧面进行推动,使瓷砖方便地完成脱模工作。这种带背勾的瓷砖在铺贴时,可与粘结材料勾齿形成稳固的互扣结构。这种物理性的互扣结构力与粘结材料粘接力结合在一起,可明显提高瓷砖在铺贴面上的附着力。

Description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瓷砖,包含抛光砖、微晶石砖、仿古砖、石英砖、岩板砖、大理石砖、釉面砖、外墙砖、内墙砖、马赛克砖、玻化砖、地面砖、墙面砖、瓷片砖、陶瓷砖、抛釉砖、通体砖等各种名称的品种。这些瓷砖需要通过备料、压制成型、烧结等生产工序来制成。在压制成型工序中常采用两种工艺:一是正打工艺,压制模具的上模为面模芯下模为背模芯,压制工作时,面模芯正面与背模芯背面相对着分别成型出坯体的正面与背面(烧制后即为瓷砖的正面与背面)。脱模过程中,在坯体升出下模腔上平面、且面模芯升离坯体后,位压机进口边的推坯机构(含有动力)上的坯体推杆才把坯体朝压机出口边推动,直至推至压机出口外。所述坯体推杆的前端可以含有缓冲体(如含有橡胶、海绵、柔性塑料或弹簧等),所述的坯体推杆缓冲体抵触坯体时将会内缩(往往可内缩10毫米至30毫米),脱离坯体后内缩的缓冲体又将复原;二是反打工艺,压制模具的上模为背模芯下模为面模芯,压制工作时,背模芯背面与面模芯正面相对着分别成型出坯体的背面与正面(烧制后即为瓷砖的背面与正面)。脱模过程中,在坯体升出下模腔上平面、且垂直着上升的背模芯凸纹已出模后(指背模芯背面的凸纹脱离对应的坯体背面凹槽后),位压机进口边的推坯机构(含有动力)上的坯体推杆(其前端亦可以含有缓冲体)才把坯体朝压机出口边推动,直至推至压机出口外。在压制成型过程中,面模芯、背模芯或推坯机构上的坯体推杆的移动速度、移动力量及工作时点都是可控可调的。
也有的生产工艺是,坯体在压机内压制成型后,由手工将其移出。
传统的瓷砖铺贴方式是依靠粘结材料(如水泥砂浆、瓷砖胶)粘接力的单一作用,使瓷砖附着在铺贴面上,其附着力较小。铺贴上的瓷砖常会出现松动、空鼓、中间拱起、周边翘起、从墙上或天花板上掉落等状况。如在瓷砖的背面设置背勾,也就是在瓷砖背面的凹槽中设置倒勾结构,就可与粘结材料形成互扣关系。在粘结材料粘接力与互扣结构力的结合下,可明显提高瓷砖在铺贴面上的附着力。但快速、顺畅、低成本地脱模,是制作带背勾瓷砖工艺中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消除或部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在所述背模芯的背模芯背面上伸出齿状的若干背勾齿,以成型出带有背勾的瓷砖,并从瓷砖的侧面进行推动,使瓷砖快速、顺畅地完成脱模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模芯从背模芯背面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方向伸出齿状的背勾齿若干,所述的背勾齿有背勾齿出模面和背勾齿背勾面;以与背模芯后面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共同构成夹角a,所述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与背模芯背面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每个背勾齿与背模芯背面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的出模面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处宽度大;设置于模具中的背模芯的背模芯背面与水平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朝向背模芯前面。
可选的,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朝向背模芯侧面。
可选的,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朝向背模芯前面及朝向背模芯侧面。
一种背勾瓷砖,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中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成型而来;所制作的背勾坯体(或瓷砖)的坯体(或瓷砖)背面开有背勾槽若干,所述的背勾槽有背勾槽出模壁和背勾槽背勾壁;以与坯体(或瓷砖)后面相连的棱起始的的坯体(或瓷砖)背面与所述的背勾槽出模壁共同构成夹角c,所述的夹角c为钝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与坯体(或瓷砖)背面共同构成的夹角d为锐角;每个背勾槽在坯体(或瓷砖)背面上的开口宽度e中及每个背勾槽的背勾槽出模壁宽度f中,近坯体(或瓷砖)后面处宽度较远坯体(或瓷砖)后面处宽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在所述背模芯的背模芯背面上伸出齿状的若干背勾齿,以成型出带有背勾的瓷砖,并从瓷砖的侧面进行推动,使瓷砖快速、顺畅地完成脱模工作。所述背勾能与粘结材料勾齿形成稳固的互扣结构。这互扣结构力能阻止瓷砖往铺贴面的垂直方向外移,也就是可阻止铺贴在地面的瓷砖往地面上方移动,可阻止铺贴在墙面的瓷砖往墙面外侧移动,可阻止铺贴在天花板的瓷砖往下方移动。特别是勾尖向上时的粘结材料勾齿对勾尖向下的瓷砖背勾所形成的勾挂作用,可强力阻止上墙瓷砖的坠落。这种物理性的互扣结构力与粘结材料粘接力的结合,将可提高瓷砖在铺贴面上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背勾齿1.2上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的背模芯背面1.1结构示意图。图中,朝向背模芯前面1.4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勾齿出模面1.2.1相连构成的背勾齿尖缘1.2.3既可为直线缘也可为弧线缘;每个背勾齿1.2与背模芯背面1.1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1.2的出模面1.2.1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大;图中还设置了箭头朝向背模芯前面1.4的单箭头箭号10标识;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背模芯背面1.1上齿状的背勾齿1.2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4.1方向伸出;以与背模芯后面1.3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1.1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1.2.1共同构成夹角a,夹角a为钝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所述的夹角a与夹角b之和大于180度;图中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背勾齿1.2上的两个背勾齿背勾面1.2.2分别朝向位于背模芯1两侧的背模芯侧面1.5的背模芯背面1.1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的凸纹1.6,有的包绕背勾齿1.2,有的将背勾齿1.2与背勾齿1.2之间部分阻隔;每个背勾齿1.2与背模芯背面1.1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1.2的出模面1.2.1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大;图中还显示了箭头分别朝向两个背模芯侧面1.5的双箭头箭号11标识;
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图中,背模芯背面1.1上齿状的背勾齿1.2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4.1方向伸出;以与背模芯后面1.3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1.1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1.2.1共同构成夹角a,夹角a为钝角;
图6为图4的D-D剖面图。图中,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图中的两个背勾齿背勾面1.2.2分别朝向位于背模芯1两侧的背模芯侧面1.5;
图7为背勾齿1.2上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自位于背模芯1两侧的背模芯侧面1.5起并延续至背模芯前面1.4的背模芯背面1.1结构示意图。图中,朝向背模芯前面1.4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勾齿出模面1.2.1相连构成的背勾齿尖缘1.2.3既可为直线缘也可为弧线缘;每个背勾齿1.2与背模芯背面1.1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1.2的出模面1.2.1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大;图中还设置了箭头分别朝向两个背模芯侧面1.5及朝向背模芯前面1.4的三箭头箭号12标识;
图8为图7的E-E剖面图。图中,背模芯背面1.1上齿状的背勾齿1.2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4.1方向伸出;以与背模芯后面1.3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1.1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1.2.1共同构成夹角a,夹角a为钝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所述的夹角a与夹角b之和大于180度;图中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
图9为图7的F-F剖面图。图中,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图中的两个背勾齿背勾面1.2.2分别朝向位于背模芯1两侧的背模芯侧面1.5;
图10为由图7、图8及图9中的背模芯背面1.1成型出的坯体(或瓷砖)背面2.1结构示意图。图中,每个背勾槽2.2在坯体(或瓷砖)背面2.1上的开口宽度e中及每个背勾槽2.2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宽度f中,近坯体(或瓷砖)后面2.3处宽度较远坯体(或瓷砖)后面2.3处宽度大;图中还显示了箭头分别朝向两个坯体(或瓷砖)侧面2.5及朝向坯体(或瓷砖)前面2.4的三箭头箭号12标识;当瓷砖铺贴在墙上时,只要有其中一个箭头的方向是朝上的,就可以使嵌入瓷砖背勾槽2.2内的粘结材料勾齿6.1对瓷砖背勾2.1.1产生勾挂作用,强力阻止瓷砖坠落;
图11为图10的G-G剖面图。图中,以与坯体(或瓷砖)后面2.3相连的棱起始的坯体(或瓷砖)背面2.1与所述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共同构成夹角c,所述的夹角c为钝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或瓷砖)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为锐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或瓷砖)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部分为坯体(或瓷砖)背勾2.1.1;所述的夹角c与夹角d之和大于180度;
图12为图10的H-H剖面图。图中,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为锐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部分为坯体(或瓷砖)背勾2.1.1;图中还显示,剖面中的背勾槽2.2为双燕尾槽结构。
图13为背勾瓷砖通过粘结材料6铺贴在墙壁铺贴面7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共同构成的瓷砖背勾2.1.1与嵌入瓷砖背勾槽2.2内的粘结材料勾齿6.1互扣着、勾挂着,这种互扣关系、勾挂关系不但可阻止瓷砖2往墙壁铺贴面7外侧方向也就是水平方向箭头8所示方向移动,还可阻止瓷砖2往下方也就是向下方向箭头9所示方向下坠;
图14为正打工艺中,背模芯后面1.3与下模腔后壁5.1同侧安装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由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构成的坯体背勾2.1.1;图中面模芯3已升离坯体2一段距离,抵触着坯体后面2.3的坯体推杆4已将背勾槽2.2部分推离背勾齿1.2,背勾齿1.2与坯体背勾2.1.1已失去互扣关系,随着坯体推杆4的继续推动,坯体2将被推出压机出口边外;
图15为反打工艺中,背模芯后面1.3与下模腔后壁5.1同侧安装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由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构成的坯体背勾2.1.1;图中的背模芯背面1.1已略微升离坯体背面2.1,抵触着坯体后面2.3的坯体推杆4亦将坯体2少许推移,使得背勾槽2.2部分脱离背勾齿1.2,背勾齿1.2与坯体背勾2.1.1已失去互扣关系;随着背模芯背面1.1的继续升离,坯体2被推移的距离将增大,直至被推出压机出口边外。
图中:1、背模芯;1.1、背模芯背面;1.2、背勾齿;1.2.1、背勾齿出模面;1.2.2、背勾齿背勾面;1.2.3、背勾齿尖缘;1.3、背模芯后面;1.4、背模芯前面;1.4.1、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5、背模芯侧面;1.6、凸纹;2、坯体(或瓷砖);2.1、坯体(或瓷砖)背面;2.1.1、坯体(或瓷砖)背勾;2.2、背勾槽;2.2.1、背勾槽出模壁;2.2.2、背勾槽背勾壁;2.3、坯体(或瓷砖)后面;2.4、坯体(或瓷砖)前面;2.5、坯体(或瓷砖)侧面;3、面模芯;4、坯体推杆;5、下模腔;5.1、下模腔后壁;6、粘结材料;6.1、粘结材料勾齿;7、墙壁铺贴面;8、水平方向箭头;9、向下方向箭头;10、单箭头箭号;11、双箭头箭号;12、三箭头箭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4。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模芯1从背模芯背面1.1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4.1方向伸出齿状的背勾齿1.2若干,所述的背勾齿1.2有背勾齿出模面1.2.1和背勾齿背勾面1.2.2;以与背模芯后面1.3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1.1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1.2.1共同构成夹角a,所述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自位于背模芯1两侧的背模芯侧面1.5起并延续至背模芯前面1.4;所述的夹角a与夹角b之和大于180度;每个背勾齿1.2与背模芯背面1.1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1.2的出模面1.2.1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大;设置于模具中的背模芯1的背模芯背面1.1与水平面平行。
所制作的背勾坯体2中,坯体背面2.1开有背勾槽2.2若干,所述的背勾槽2.2有背勾槽出模壁2.2.1和背勾槽背勾壁2.2.2;以与坯体后面2.3相连的棱起始的的坯体背面2.1与所述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共同构成夹角c,所述的夹角c为钝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为锐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部分为坯体背勾2.1.1;所述的夹角c与夹角d之和大于180度;每个背勾槽2.2在坯体背面2.1上的开口宽度e中及每个背勾槽2.2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宽度f中,近坯体后面2.3处宽度较远坯体后面2.3处宽度大。
一种应用背模芯制作背勾瓷砖的方法,包含备料、布料、压制成型、烧结等制作工序。压制成型工序中,用前述的背模芯成型出前述的坯体2;所述背模芯后面1.3与下模腔后壁5.1同侧安装,背模芯前面1.4与下模腔前壁同侧安装;并采用上模为面模芯3、下模为背模芯1的正打工艺;脱模过程中,在坯体2升出下模腔5上平面、面模芯3升离坯体2后,推坯机构中的坯体推杆4将对坯体2的坯体后面2.3抵触、推动,先使坯体2的背勾槽2.2脱离背勾齿1.2,后继续将坯体2往压机出口方向推动。
实施例2: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是:采用的是上模为背模芯1、下模为面模芯3的反打工艺,坯体推杆4的前端含有缓冲体;脱模过程中,与背模芯1、面模芯3同步上升的坯体2升出下模腔5上平面,在背模芯背面1.1未离开坯体背面2.1时,坯体2上的坯体后面2.3便受到前端含有缓冲体的坯体推杆4的抵触、推动力,所述抵触、推动力源自坯体推杆前端设置的缓冲体产生的弹力;当背模芯背面1.1有升离坯体背面2.1的动作时,坯体推杆前端的缓冲体产生的弹力将同步跟进,使坯体2朝压机出口方向移动,从而使坯体2的背勾槽2.2脱离背勾齿1.2,当背模芯背面1.1的背勾齿1.2的最低点高于坯体背面2.1时,源自推坯机构中的动力将持续推动坯体2往压机出口方向移动。
实施例3: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5。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是:脱模过程中,与背模芯1、面模芯3同步上升的坯体2升出下模腔5上平面,在背模芯背面1.1未离开坯体背面2.1时,坯体2上的坯体后面2.3便受到前端含有缓冲体的坯体推杆4的抵触、推动力,所述抵触、推动力源自推坯机构中的动力及坯体推杆4前端设置的缓冲体产生的弹力之合力;所述的推坯机构中的动力可设置小些,当背模芯背面1.1有升离坯体背面2.1的动作时,推坯机构中的动力及坯体推杆前端的缓冲体产生的弹力之合力将同步跟进,使坯体2持续朝压机出口方向移动,先是使坯体2的背勾槽2.2脱离背勾齿1.2,继而将坯体2推出压机出口外。
实施例4: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5。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是:采用的是上模为背模芯1、下模为面模芯3的反打工艺,坯体推杆4的前端未设置缓冲体;脱模过程中,与背模芯1、面模芯3同步上升的坯体2升出下模腔5上平面,在背模芯背面1.1未离开坯体背面2.1时,坯体2上的坯体后面2.3便受到前端未设置缓冲体的坯体推杆4的抵触、推动力,所述抵触、推动力源自推坯机构中的动力,只是宜将此时的动力设置得小些,使其不足以将坯体2推裂。当背模芯背面1.1有升离坯体背面2.1的动作时,前端未设置缓冲体的坯体推杆4的抵触、推动力将同步跟进,使坯体2持续朝压机出口方向移动,先是使坯体2的背勾槽2.2脱离背勾齿1.2,继而将坯体2推出压机出口外。在背模芯背面1.1上的背勾齿1.2的最低点升至坯体背面2.1高度的行程中,设置背模芯1的升离速度低于坯体推杆4对坯体后面2.3的推动速度。
说明:
1.本实用新型六面体的背模芯1的六个面中,设置有齿状的背勾齿1.2的为背模芯背面1.1,与背模芯背面1.1相对面的为背模芯正面(图中未示出),其余位周边的四个面中,背模芯后面1.3与背模芯前面1.4相对面,与背模芯后面1.3和背模芯前面1.4相邻的两个面为背模芯侧面1.5;背模芯背面1.1分别与背模芯后面1.3、背模芯前面1.4及两个背模芯侧面1.5经棱相连。
2.由背模芯1成型出的坯体(或瓷砖)2中,与背模芯1的背模芯后面1.3、背模芯前面1.4及两个背模芯侧面1.5对应、同侧的面分别为坯体(或瓷砖)后面2.3、坯体(或瓷砖)前面2.4及两个坯体(或瓷砖)侧面2.5。
3.在压制模具的下模腔5侧面的四个壁中,近压机进口边及压机出口边的两壁分别为下模腔后壁5.1及下模腔前壁(图中未示出),与下模腔后壁5.1和下模腔前壁相邻的为相对着的两个下模腔侧壁(图中未示出);并设置,下模腔后壁5.1与背模芯后面1.3同侧,下模腔前壁与背模芯前面1.4同侧,两个下模腔侧壁各自与两个背模芯侧面1.5同侧。4.背模芯背面1.1上的各背勾齿1.2间的间隔距离可相同,或可不尽相同。
5.图1、图4、图7等各附图中,背模芯背面1.1仅列出少量背勾齿1.2作为示意。实际应用中背模芯背面1.1上的背勾齿1.2数量不等,可以是数个(如用于制作5厘米宽10厘米长的外墙小瓷砖时),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如用于制作120厘米宽240厘米长的较大瓷砖时)。
6.瓷砖背面的标识中,标注单箭头箭号10、双箭头箭号11及三箭头箭号12的箭头朝向,不仅是为了保证瓷砖铺贴时各砖面图案纹理的流畅度,更是为了保障瓷砖上墙时勾尖向下的瓷砖背勾2.1.1可被勾尖向上的粘结材料勾齿6.1勾挂而不会坠落的重要需求。因为,当瓷砖上墙时,只要有其中一个箭头的方向是朝上的,就可以使嵌入瓷砖背勾槽2.2内的粘结材料勾齿6.1对瓷砖背勾2.1.1产生勾挂作用。
7.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或背模芯侧面1.5中,所述的朝向并非完全正对着朝向,而是有所偏斜。也就是,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所朝向的背模芯前面1.4或背模芯侧面1.5有倾斜角。
8.本实用新型的出模方式可称为侧推式出模方式。

Claims (5)

1.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模芯(1)从背模芯背面(1.1)朝背模芯前面延长面(1.4.1)方向伸出齿状的背勾齿(1.2)若干,所述的背勾齿(1.2)有背勾齿出模面(1.2.1)和背勾齿背勾面(1.2.2);以与背模芯后面(1.3)相连的棱起始的背模芯背面(1.1)与所述的背勾齿出模面(1.2.1)共同构成夹角a,所述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与背模芯背面(1.1)共同构成的夹角b为锐角;每个背勾齿(1.2)与背模芯背面(1.1)的交界面宽度m中及每个背勾齿(1.2)的出模面(1.2.1)宽度n中,近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较远背模芯后面(1.3)处宽度大;设置于压制模具中的背模芯(1)的背模芯背面(1.1)与水平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侧面(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勾齿背勾面(1.2.2)朝向背模芯前面(1.4)及朝向背模芯侧面(1.5)。
5.一种背勾瓷砖,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成型而来;其所制作的背勾坯体或瓷砖(2)的坯体或瓷砖背面(2.1)开有背勾槽(2.2)若干,所述的背勾槽(2.2)有背勾槽出模壁(2.2.1)和背勾槽背勾壁(2.2.2);以与坯体或瓷砖后面(2.3)相连的棱起始的坯体或瓷砖背面(2.1)与所述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共同构成夹角c,所述的夹角c为钝角;所述的背勾槽背勾壁(2.2.2)与坯体或瓷砖背面(2.1)共同构成的夹角d为锐角,每个背勾槽(2.2)在坯体或瓷砖背面(2.1)上的开口宽度e中及每个背勾槽(2.2)的背勾槽出模壁(2.2.1)宽度f中,近坯体或瓷砖后面(2.3)处宽度较远坯体或瓷砖后面(2.3)处宽度大。
CN202223599233.7U 2022-12-11 2022-12-11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Active CN219075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33.7U CN219075105U (zh) 2022-12-11 2022-12-11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33.7U CN219075105U (zh) 2022-12-11 2022-12-11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5105U true CN219075105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233.7U Active CN219075105U (zh) 2022-12-11 2022-12-11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5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2814B1 (en) Method for dry casting concrete blocks
CN111283850B (zh) 防脱落瓷砖成型模具
WO2005084900A1 (en) Dividable paving slabs
CN219075105U (zh) 一种制作背勾瓷砖的背模芯及其所制作的背勾瓷砖
EP1273408A3 (en) Method for loading ceramic tile forming moulds, relative mea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tiles obtained thereby
CA2854650C (en) Masonry block with taper
CN115805644A (zh) 一种背勾瓷砖及其制作方法及所用的背模芯
CN116787581A (zh) 一种背勾瓷砖及其制作方法及所用的模具
CN2748545Y (zh) 表面具有凹凸花纹的建筑隔墙板、成型装置及制模机
CN111283851B (zh) 防脱落瓷砖四方模具
CN111251424B (zh) 防脱落瓷砖生产用模具
CN212146902U (zh) 一种预制构件模具组
CN212399903U (zh) 一种燕尾槽式瓷砖的加工模具及瓷砖
CN215702592U (zh) 防脱落瓷砖收缩成型模具及防脱落瓷砖
CN212948352U (zh) 防脱落瓷砖收缩模具及防脱落瓷砖
CN219043959U (zh) 一种用于制作洞石瓷砖的压制模具
CN2832480Y (zh) 一种陶瓷制品成型模芯
CN113681689A (zh) 一种双边燕尾槽瓷砖上模芯及制成瓷砖
CN104191500A (zh) 波纹曲边原生态仿真面瓷砖制作模具
CN218488678U (zh) 一种双边燕尾槽瓷砖上模芯及制成瓷砖
CN212948337U (zh) 防脱落瓷砖一字形收缩模具及防脱落瓷砖
CN214981819U (zh) 一种新型陶瓷砖压机模具结构
CN220179627U (zh) 一种燕尾成型模具
CN219650191U (zh) 一种异形免烧压制砖及其成型模具
CN218138829U (zh) 陶粒砌砖生产用定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