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0565U - 一种内镜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0565U
CN219070565U CN202223034592.8U CN202223034592U CN219070565U CN 219070565 U CN219070565 U CN 219070565U CN 202223034592 U CN202223034592 U CN 202223034592U CN 219070565 U CN219070565 U CN 219070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groove
endoscope
tube
rota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45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熹
蔡顺天
林震群
黄泽辉
张毅娜
胡柳丹
王珊娜
黄国榕
刘雯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0345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0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0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0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附件,其设于内镜的镜身,其包括透明帽、转动环、器械管和牵引丝,镜身前端套设有透明帽,转动环转动地套设在透明帽周面上;器械管连接在转动环外侧面;转动环的周向设有牵引槽,牵引丝沿牵引槽长度方向设置,牵引丝与牵引槽壁面连接,牵引丝的两端均延伸到牵引槽外部。通过拉拽牵引丝的两端,使得与牵引丝连接的转动环沿透明帽转动,进而实现器械管的转动;在切除手术中,由镜身具有的器械通道内伸入的切除刀对肿物进行切除,同时器械管内伸入夹具,由夹具夹持肿物,之后将器械管转动至远离切除刀的方向,此时的肿物被抬起,切除刀可以方便地对肿物连接的粘膜进行切割。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附件。
背景技术
在切除肿物的手术中,以申请号为201480024521.9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采用在镜身一侧固定设置一个管(器械管),通过在该器械管内伸入捕捉部(夹钳)来将肿物夹起以方便镜身内置入的高频电刀(切除刀)切除;而肿物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可能存在多方向上,则需要操作者将镜身转动并校正夹钳位置才能将其夹取,在实际操作中颇为复杂,受限于旋转角度及实际操作情况,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想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切除手术操作,实现切除肿物的同时牵引抬起肿物的内镜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镜附件,其设于内镜的镜身上,包括透明帽、转动环、器械管和牵引丝,所述镜身前端套设有透明帽,所述转动环转动地套设在透明帽周面上;所述器械管连接在转动环外侧面;所述转动环的周向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丝沿牵引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牵引丝与牵引槽壁面连接,所述牵引丝的两端均延伸到牵引槽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内设有凸出的固定块,所述牵引丝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器械管与固定块对应的转动环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上沿其环向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环套设于转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C形,所述牵引槽的C形开口的朝向远离镜身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的C形开口与转动槽的槽壁相对。
进一步地,还包括牵引管,所述牵引管沿镜身延伸;所述牵引管与透明帽连接,所述牵引丝设于牵引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远离镜身前端的一面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连通转动槽;所述牵引管插设于插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管为双腔牵引管;所述牵引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腔牵引管内的不同管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拉拽牵引丝的两端,使得与牵引丝连接的转动环沿透明帽转动,进而实现器械管的转动;尤其在切除手术中,由镜身具有的器械通道内伸入的切除刀对肿物进行切除,同时器械管内伸入夹具,由夹具夹持肿物,之后将器械管转动至远离切除刀的方向,此时的肿物被抬起,切除刀可以方便地对肿物连接的粘膜进行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镜附件装配于内镜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镜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镜附件的转动环与牵引丝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镜附件的转动环和透明帽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镜身;2、透明帽;21、转动槽;22、插口;
3、转动环;31、牵引槽;32、固定块;
4、器械管;5、牵引丝;6、牵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内镜附件,其设于内镜的镜身1,包括透明帽2、转动环3、器械管4和牵引丝5,
所述镜身1前端套设有透明帽2,所述转动环3转动地套设在透明帽2周面上;所述器械管连接在转动环外侧面;
所述转动环3的周向设有牵引槽31,所述牵引丝5沿牵引槽3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牵引丝5与牵引槽31壁面连接,所述牵引丝5的两端均延伸到牵引槽31外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拉拽牵引丝5的两端,使得与牵引丝5连接的转动环3沿透明帽2转动,进而实现器械管4的转动;尤其在切除手术中,由镜身1具有的器械通道内伸入的切除刀对肿物进行切除,由透明帽2将肿物顶起,同时器械管4内伸入夹具,由夹具夹持肿物,之后将器械管4转动至远离切除刀的方向,此时的肿物被抬起,切除刀可以方便地对肿物连接的粘膜进行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31内设有凸出的固定块32,所述牵引丝5与固定块32连接;所述器械管4与固定块32对应的转动环3部分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凸出的固定块32与牵引丝5及器械管4对应连接,加强牵引丝5、器械管4分别与转动环3的可靠连接;同时器械管4与牵引丝5和转动环3的连接位置相对,方便对器械管4转动位置进行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2上沿其环向设有转动槽21,所述转动环3套设于转动槽21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转动槽21的设置,方便转动环3的固定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3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C形,所述牵引槽31的C形开口的朝向远离镜身1前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牵引槽31的C形布置及其C形开口朝向的设置,使得牵引丝5能够沿着镜身1延伸至转动环3处,并由牵引槽31的C形开口伸入,以完成牵引丝5在牵引槽31内的固定安装;在牵引丝5被拉动时,牵引槽31的C形开口则作为转动环3转动时对牵引丝5的让位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槽31的C形开口与转动槽21的槽壁相对。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牵引槽31的C形开口与转动槽21槽壁的相对设置,能够减少外界杂质侵入牵引槽31内而影响牵引丝5的拉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牵引管6,所述牵引管6沿镜身1延伸;所述牵引管6与透明帽2连接,所述牵引丝5设于牵引管6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牵引管6供牵引丝5移动,减少对患者体内组织的干涉,同时隔离牵引丝5,保证牵引丝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2远离镜身1前端的一面上设有插口22;所述插口22连通转动槽21;所述牵引管6插设于插口22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透明帽2上的插口22与牵引管6的插接,实现快速对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管6为双腔牵引管6;所述牵引丝5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腔牵引管6内的不同管腔。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双腔牵引管6的设置,使得牵引丝5两端穿过不同的管腔,以避免在同一管腔的情况下,牵引丝5两端拉动使得牵引丝5中部缠绕而影响操作。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在切除肿物的手术中,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镜身1一侧固定设置一个器械管4道,通过在该器械管4道内伸入夹钳来将肿物夹起以方便镜身1内置入的切除刀切除;而肿物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可能存在多方向上,则需要操作者将镜身1转动并校正夹钳位置才能将其夹取,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旋转角度及实际操作情况,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想要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内镜附件,其设于内镜的镜身1,包括透明帽2、转动环3、器械管4和牵引丝5。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镜身1前端套设有透明帽2,所述透明帽2上沿其环向设有转动槽21,所述转动环3可转动地套设于转动槽21内,所述转动环3一侧与器械管4连接;所述转动环3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牵引槽31,所述牵引槽3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C形,所述牵引槽31的C形开口的朝向远离镜身1前端;所述牵引槽31的C形开口与转动槽21的槽壁相对以封闭牵引槽31,减少外界杂质侵入影响牵引丝5的拉动及转动环3的转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牵引管6沿镜身1延伸;所述透明帽2远离镜身1前端的一面上设有插口22;所述插口22连通转动槽21;所述牵引管6插设于插口22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牵引丝5设于牵引管6内。具体地,所述牵引管6为双腔牵引管6,所述牵引丝5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腔牵引管6内的不同管腔;所述牵引丝5沿牵引槽3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牵引槽31内设有凸出的固定块32,所述牵引丝5与固定块32连接;所述器械管4与固定块32对应的转动环3部分连接。具体地,所述转动环3对应器械管4的部分设有卡环,所述卡环设有开口,所述器械管4卡接于卡环内。通过固定块32与牵引丝5及器械管4相对应的设置,提高牵引丝5和器械管4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连接有牵引管6的透明帽2对接与内镜镜身1的前端,在将内镜伸入患者体内后,到达待切割组织部分;通过对牵引管6内的牵引丝5的两端进行拉动,使得移动的牵引丝5带动转动环3转动,进而使得器械管4转动,直到器械管4转动至待切割组织部分的远离切割部位一侧,以需要对待切割组织部分的下侧切割为例,器械管4转动至待切割组织部分的上侧;此后分别在内镜镜身1的通道内伸入切割刀具,在器械管4内伸入夹具,由夹具将待切割组织部分夹持并上提,使得切割组织部分的下侧裸露便于观察切除。
同样地,该装置也可以调整器械管4的转动位置,使其作为双钳道内镜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镜附件,通过拉拽牵引丝的两端,使得与牵引丝连接的转动环沿透明帽转动,进而实现器械管的转动;尤其在切除手术中,由镜身具有的器械通道内伸入的切除刀对肿物进行切除,同时器械管内伸入夹具,由夹具夹持肿物,之后将器械管转动至远离切除刀的方向,此时的肿物被抬起,切除刀可以方便地对肿物连接的粘膜进行切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内镜附件,其设于内镜的镜身,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帽、转动环、器械管和牵引丝,所述镜身前端套设有透明帽,所述转动环转动地套设在透明帽周面上;所述器械管连接在转动环外侧面;所述转动环的周向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丝沿牵引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牵引丝与牵引槽壁面连接,所述牵引丝的两端均延伸到牵引槽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槽内设有凸出的固定块,所述牵引丝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器械管与固定块对应的转动环部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帽上沿其环向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环套设于转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C形,所述牵引槽的C形开口的朝向远离镜身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槽的C形开口与转动槽的槽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管,所述牵引管沿镜身延伸;所述牵引管与透明帽连接,所述牵引丝设于牵引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帽远离镜身前端的一面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连通转动槽;所述牵引管插设于插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管为双腔牵引管;所述牵引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腔牵引管内的不同管腔。
CN202223034592.8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内镜附件 Active CN219070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592.8U CN219070565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内镜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592.8U CN219070565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内镜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0565U true CN219070565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4592.8U Active CN219070565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内镜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0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1755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216933145U (zh) 一次性纤维支气管镜及可转向吸痰装置
CN219070565U (zh) 一种内镜附件
JP2003220022A (ja) 内視鏡
CN108969048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可视化肝后隧道分离止血钳
CN207024116U (zh) 一种消化内镜治疗辅助机器人与消化内镜
CN212788658U (zh) 一种用于消化道异物取出的装置
CN110420004B (zh) 一种经口手术用开口器
CN219699883U (zh) 一种可牵拉内镜附件装置
CN217244516U (zh) 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器
CN208693332U (zh) 一种适用于消化内镜检查的活检取样钳
CN111419165A (zh) 单孔腹腔镜胆道镜鞘管
CN210301192U (zh) 一种内镜操作辅助装置
CN219594710U (zh) 多用途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用病变暴露装置
CN111166464A (zh) 一种内镜组织切割刀
CN218075981U (zh) 可调弯电刀导管用调节手柄
CN215079031U (zh) 一种用于建立胸骨后空间的手术器械
CN218279595U (zh) 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7792962U (zh) 一种蛇骨弯曲控制机构
CN215306559U (zh) 消化内镜外滑套结构异物安全收纳抓捕器
CN219374754U (zh) 内窥镜
CN213310140U (zh)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
CN216495561U (zh) 一种手动可控抓捕器
CN219847566U (zh) 一种可转向带光源吸引器
CN216090666U (zh) 用于耳内镜手术的电钻钻杆及钻头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