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903U -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6903U
CN219066903U CN202221910751.3U CN202221910751U CN219066903U CN 219066903 U CN219066903 U CN 219066903U CN 202221910751 U CN202221910751 U CN 202221910751U CN 219066903 U CN219066903 U CN 21906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tening
wheel
core
machine according
wind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07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G·福特
耿丹
李进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tronic Cordless GP
Original Assignee
Techtronic Cordless G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tronic Cordless GP filed Critical Techtronic Cordless GP
Priority to CN2022219107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6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轴承固定揉平轮,使得揉平轮在工作时受力支撑点较长,以避免揉平轮在转动时容易出现跳动的问题,进而提高揉平端面的平整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揉平部为圆柱体结构的揉平轮以解决揉平时卷芯端部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掉粉的问题,以及通过设置预收口轮以解决揉平过程中卷芯材料外翻,造成外壳短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开始普遍采用了全极耳式正、负极,即在正极集流体(通常为铝箔)上涂布正极浆料时在一端边缘预留一部分不涂布浆料的区域(正极光箔区),在负极集流体(通常为铜箔)上涂布负极浆料时在一端边缘预留一部分不涂布浆料的区域(负极光箔区)。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卷芯卷绕体后,正极光箔区的箔形体形成正极的极耳位端面,负极光箔区的箔形体形成负极的极耳位端面。极耳位端面需与集流板焊接在一起,以便电池的电流从集流板输出。由于极耳位端面的箔形体厚度薄(6~30微米),柔软易变形,与集流板焊接时,施加压力会使整个箔形体变弯或变形,导致卷芯卷绕体的极耳位端面直径变大或外凸,造成卷芯卷绕体无法装入电池外壳或与电池外壳导通而短路,而且直接施加压力在箔形体的端面,会导致端面变形不平整,端面的局部区域无法与集流板接触焊接,导致焊接面积小,焊接强度低,电池内阻大,因此有必要在集流板焊接前对卷芯卷绕体的极耳位端面进行揉平整形。
现有卷芯揉平机器,由于揉平轮在转动时容易发生跳动,即出现轴线偏离预定方向的情况,会导致揉平端面不够平整。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卷芯揉平机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使用多个轴承固定揉平轮,使得揉平轮在工作时受力支撑点较长,以解决揉平轮在转动时容易出现跳动的问题,进而提高揉平端面的平整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揉平部为圆柱体结构的揉平轮以解决揉平时卷芯端部中心部分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掉粉的问题;以及通过设置预收口轮以解决揉平过程中卷芯材料外翻,造成外壳短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包括揉平轮、转盘和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基座本体和设置于第一基座本体中的轴承,所述揉平轮通过至少两个轴承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基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至少两个轴承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相连,其中两个轴承隔开地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两个端部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轮还包括用于揉平卷芯的揉平部,所述揉平部为圆柱体结构且该圆柱体结构的外周面为用于揉平卷芯的揉平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轮还包括用于收紧卷芯端部的收紧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揉平部之间的夹取部,所述夹取部设置有用于夹取揉平轮的夹取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取部为直径大于所述揉平部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收紧部为连接夹取部和揉平部的环形斜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轮为一体成型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揉平轮的材料为陶瓷、不锈钢或钨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揉平部的直径为6-20毫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紧部的斜面与所述揉平面形成的倾斜角为100至160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顶针,用于支承所述卷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所述两个揉平轮的揉平部相对设置且共轴线,所述顶针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两个揉平轮的揉平部之间,所述顶针的轴线与所述揉平部的轴线相垂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卷芯揉平机器还包括用于收紧卷芯端部的预收口轮和第二基座,所述预收口轮通过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预收口轮与所述第二基座可转动地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收口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盘的转轴呈角度设置以在进给的时候先于所述揉平轮接触所述卷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转盘靠近卷芯一面为基准,所述卷芯与所述预收口轮的接触点高于所述卷芯与所述揉平轮的接触点2-3毫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收口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盘的转轴之间的角度为20-60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卷芯揉平机器环绕所述顶针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和两个所述预收口轮,且所述两个揉平轮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预收口轮相对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座可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平移以从外侧向内侧收紧卷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卷芯揉平机器还设置有用于吸走卷芯粉尘的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与所述转盘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吸尘筒体,所述转盘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筒体安装在所述转盘上并与所述吸尘口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筒体设置有用于伸入所述揉平轮和/或预收口轮的凹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揉平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示意图;
图2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基座的具体结构;
图3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立体拆解图,其中示出了多个轴承与连接部的位置关系;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揉平轮的示意图;
图5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揉平轮与顶针的位置关系;
图6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预收口轮及其与揉平轮位置关系;
图7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吸尘结构的具体结构;
图8为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吸尘结构的背面结构;
图9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卷芯
1揉平轮
11连接部
12揉平部
121揉平面
13夹取部
131夹取槽
14收紧部
2转盘
3第一基座
31第一基座本体
32轴承
4顶针
5预收口轮
6第二基座
7吸尘结构
71吸尘底盘
711吸尘口
712顶针固定口
72吸尘筒体
721凹口
A卷芯揉平轮
B揉平端部
C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向术语、位置术语,应当被理解为是相对性的方向、位置,而非绝对性的方向、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向术语、位置术语可以参照图1-图8所示的示例性结构做出解释。
如图9所示,现有电池卷芯揉平机器仅设置一个轴承C连接卷芯揉平轮A和第一基座本体,然而确保卷芯揉平轮A轴线方向保持不变以保证揉平端面的平整度非常重要,若仅设置一个轴承,则卷芯揉平轮A在转动时容易出现跳动(轴线偏离预定方向)的情况。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参考图1-图3,所述揉平轮1的连接部11通过至少两个轴承32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31相连;所述至少两个轴承32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为三、四、五、六个等,优选为两个。一种情况下,至少两个轴承32紧靠排布于连接部11的一端,该种情况下揉平轮1仍可能出现转动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至少两个轴承32的其中两个隔开地靠近所述连接部11的两个端部设置,例如其中两个轴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的两端,和/或所述至少两个轴承32中距离最远的两个轴承32的间距为大于10毫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合适的间距。如此设置可以使连接部11整体均沿着固定不动的轴线运动,所述连接部11的两端可以是距离连接部11端部有较小的距离或者正好位于连接部11的端部,优选距离连接部11端部的距离小于两端的轴承32的间距。另一种情况下,若两端轴承32间距足够大,也可以确保连接部11沿着预定轴线稳定的旋转,该种方式下,只限定至少两个轴承32中距离最远的两个轴承32的间距也可以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上设置,揉平轮在工作时受力支撑点长,跳动减小,提高卷芯揉平端面的平整度。
参考图4,揉平轮1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基座3的连接部11和用于揉平卷芯100的揉平部12,所述揉平部12为圆柱体结构且该圆柱体结构的外周面为用于揉平卷芯的揉平面121。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揉平部12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可以使揉平面121与揉平轮1为平行配合,减小工作时的阻力,保证揉平面的均匀性,避免或缓解了中心部分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掉粉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结构的轴线与揉平轮1旋转轴线共线,而圆柱体外周面(即揉平面121)的延伸方向与圆柱体结构的轴线、以及揉平轮1旋转轴线平行,从而使圆柱体结构的外周面与圆柱体结构的轴线平行旋转,保证了揉平面与卷芯端部接触的均匀性,防止或减少受力不均(尤其是中心部分受力过大)而掉粉。
除了揉平部12之外,本实用新型对揉平轮1其他部分的结构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揉平轮1被动地由卷芯100端部带动旋转即可,在此种运动方式下,揉平轮1同时可以由第一基座3带动向着朝向卷芯100一侧移动,实现旋转下对卷芯100的揉平。
请继续参考图4,为了方便夹取揉平轮1与第一基座3进行安装与连接,揉平轮1还设置有夹取部13。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取部13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与揉平部12之间,所述夹取部13设置有用于夹取揉平轮1的夹取槽131。夹取槽131用于方便机械手的夹取,可以根据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在夹取部13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夹取槽131,该夹取槽131为凹陷结构且带有适应机械手的表面,例如为平面。通过夹取槽的设置,可以使揉平轮被夹取地更紧,方便与第一基座3安装固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取部13由连接部11形成。例如,夹取槽131直接设置在连接部11上。
现有技术中,卷芯100一般卷制而成,卷芯的层与层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卷芯100的端部呈现蓬松的状态,若在此时由揉平轮1给予卷芯100的端部较大切向的揉压作用力,卷芯中的靠外侧的层/膜会出现从卷芯端部中外翻的可能性,造成在卷芯放置于外壳中的时候卷芯的电极与外壳存在短路的可能。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揉平部12与所述夹取部13之间设置有用于收紧卷芯100端部的收紧部14。所述收紧部14用于从卷芯100端部的外周侧给予卷芯100的径向方向的作用力,使卷芯100端部中的靠外侧的层/膜向中心方向稍微偏压,防止卷芯中的层/膜从卷芯端部向外翻。
本实用新型对收紧部14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收紧作用即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夹取部13为直径大于所述揉平部12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收紧部14为连接夹取部13和揉平部12的环形斜面。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夹取部13与揉平部12的直径大小不同而形成的过渡区域来实现对卷芯100端部的收紧,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环形斜面先于揉平面121倾斜地作用在卷芯100端部的外周边上,使卷芯100端部靠外层的层/膜向中心方向偏压,防止卷芯中的层/膜从卷芯端部向外翻。所述收紧部14与所述揉平面形成的斜面的倾斜角为100-160度(以锐角计为20-80度)之间,优选为120-140度(以锐角计为40-60度)。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角度。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揉平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实现与第一基座3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揉平轮为一体成型的圆柱体结构,揉平轮可以采用铸造、模具成型、机加工等常规制造方法得到。由于卷芯100端部卷芯使用铝箔、铜箔等集流体,揉平轮与上述集流体接触揉平的过程中应有较好的硬度以及强度,防止破损或掉屑,因此,优选揉平轮的材料为陶瓷、不锈钢或钨钢,也可以是其他坚硬的材料。另外,根据卷芯100尺寸的不同,揉平轮的尺寸可以进行调整,以实现卷芯100的揉平即可,一种实施方式,以电池卷芯直径为21毫米为例,所述揉平部12的直径可以为6-20毫米;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是,上述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卷芯直径的尺寸调整揉平部的直径;至于揉平部的长度、夹取部的尺寸以及连接部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连接、夹取等需要进行设置。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揉平轮1沿着轴向的平移和被动旋转,如图5所示,还设置有顶针4,用于支承所述卷芯100,例如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揉平轮1的揉平部12一端以可拆卸地固定卷芯100。具体工作时,转盘2一方面可以进行旋转,另一方面还可以沿着卷芯100的方向行进,转盘2的旋转可以通过与转盘2相连的转轴所驱动,该转轴可以进一步直接连接电机或间接通过联轴器等连接部件连接至电机,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驱动旋转。转盘2可以进一步连接可以平移的轨道进行直线移动,从而从端部靠近卷芯100的一端。在实际工作中,卷芯100可以沿着轴向水平放置,并由夹具夹取而沿着轨道移动至揉平轮1的揉平部11的揉平面121的侧面处,以便于与揉平面121接触,而转盘2沿着轴向水平放置,并沿着直线的轨道在旋转下带动揉平轮1向卷芯100的端部移动直至揉平面121与卷芯100的端部接触,实现卷芯100的揉平。在这个过程中,顶针4旋转着插入卷芯100中间的空心轴中,实现卷芯100的固定,由于卷芯100并不旋转,而顶针4和揉平轮1均相对卷芯100旋转,可以在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顶针4渐渐进入卷芯100中,防止直接插入顶针4而导致的卷芯100隔膜翻边,同时揉平轮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揉平。
揉平轮1相对于第一基座3能够旋转,可以减少揉平轮1与卷芯100端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掉屑,因此揉平轮1与第一基座3之间可以通过各种联轴部件相连,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基座3包括第一基座本体31和设置于第一基座本体31中的轴承32,所述揉平轮1的连接部11通过所述轴承32与第一基座本体31可转动地相连。在实际工作时,第一基座本体31作为揉平轮1与转盘3的连接结构,可以具有各种形式和安装方式,例如为通过螺栓连接或卡合连接。至少地,第一基座本体31中应有设置或连接轴承32的结构,例如容纳轴承32的穿孔,轴承3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基座本体31中,而揉平轮1的连接部11与轴承32可转动地相连,从而在沿着周向受到来自卷芯100端部的作用力时,可以实现被动旋转。
揉平轮1与顶针4共同限定了容纳卷芯100的区域,由于卷芯100为中空结构,因此可以插入顶针4实现卷芯100的固定,而在插入顶针4之前的卷芯100端部区域,应增加与揉平轮1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即在保留一定相对运动空间的情况下,揉平轮1应尽可能地靠近顶针4。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电池卷芯揉平机器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1,所述两个揉平轮1的揉平部12相对设置且共轴线,所述顶针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两个揉平轮1的揉平部12之间,所述顶针4的轴线与所述揉平部12的轴线相垂直。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揉平轮1相对设置,可以尽可能地增大揉平轮1与卷芯100的作用面积,防止揉平轮1之间的安装干涉,同时避让顶针4的设置空间。
如前所述,为了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收紧,揉平轮1可以设置有收紧部14,该收紧部14可以优先与卷芯100的端部外周(或周缘)接触,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收紧。然而,在不与揉平轮1接触的卷芯100部分,卷芯100仍旧会处于松散状态,从而在后续与揉平轮1接触时来不及收拢而导致卷芯100中的靠外侧的层/膜可能从卷芯端部中外翻,可能造成短路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卷芯100的收拢,如图6所示,所述卷芯揉平机器还包括用于收紧卷芯100端部的预收口轮5,所述预收口轮5通过第二基座6设置于所述转盘2上,所述预收口轮5与所述第二基座6可转动地相连。预收口轮5的作用在于先于揉平轮1接触卷芯100的端部外周,实现卷芯100的收拢,防止卷芯中铝箔集流体等层/膜从卷芯端部中外翻。一种优选的布置方式,所述卷芯100与所述转盘2共轴,所述预收口轮5设置于所述卷芯100与转盘2之间,且预收口轮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盘2的转轴呈角度设置以在进给的时候先于所述揉平轮1接触所述卷芯100,所述角度可以是在10-80度之间,优选是20-60度之间,更优选是30-40度之间;以所述转盘2靠近卷芯100一面为基准,所述卷芯100与所述预收口轮5的接触点高于所述卷芯100与所述揉平轮1的接触点2-3毫米,由于预收口轮5与卷芯100端部接触且收拢卷芯100的端部,二者为线接触,所述接触点为预收口轮5最先与卷芯100接触的点。在该种布置方式中,预收口轮5为倾斜布置(其轴线相对于卷芯100的轴线),并且从卷芯100的端部内侧倾斜着向外侧延伸,可以单独地或与揉平轮1的收紧部14配合地形成多个面与卷芯100的端部接触,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收拢。一种进一步优化的布置方式,所述卷芯揉平机器环绕所述顶针4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1和两个所述预收口轮5,且所述两个揉平轮1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预收口轮5相对设置。该种布置方式中,揉平轮1与预收口轮5呈现十字分布,在四个方向最大限度地形成与卷芯100的端部接触的面,最大可能地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收拢。
在设置预收口轮5的情况下,卷芯100的端部可以很好地被收紧,然而,在生产中,有时会出现卷芯100的端部过于松散而导致卷芯100的端部一接触预收口轮5即发生向外向上翻边的情况,导致电池不良率提高。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优选的布置方式,所述第二基座6可沿所述转盘2的径向平移以从外侧向内侧收紧卷芯100,该种情况下,预收口轮5最开始可以不位于卷芯100的移动路径上,卷芯100可以预先移动至预收口轮5的内侧而不与预收口轮5接触,之后,预收口轮5在第二基座6的带动下沿着转盘2的径向平移,以从卷芯100的径向外侧朝向卷芯100移动,并与卷芯100的端部接触,实现卷芯100端部的收拢,从而避免了卷芯100的端部过于松散而接触预收口轮5即发生向外向上翻边的现象,提高了产品成品率。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基座6可以在平移机构带动下进行移动,该移动可以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进行,平移机构可以例如电机、气缸等本领域常规的线性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在卷芯揉平过程中,某一些情况下可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粉尘,例如卷芯端部掉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粉尘对电池性能以及后续工艺的影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电池卷芯揉平机器还设置有用于吸走卷芯100粉尘的吸尘结构7,所述吸尘结构7与所述转盘2相连。本实用新型对吸尘结构7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并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吸走粉尘即可,可以包括抽气装置和与抽气装置相连的吸尘口。为了实现高吸尘效率,可以将吸尘结构7的吸尘口对准卷芯100的端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所述吸尘结构7包括吸尘筒体72,所述转盘2开设有吸尘口711,所述吸尘筒体72安装在所述转盘2上并与所述吸尘口711连通。一些情况下,吸尘结构7还可以包括吸尘底盘71,该吸尘底盘71或与转盘2一体成型或嵌设于所述转盘2中,所述吸尘底盘71上可以开设有所述吸尘口711。本实施方式一方面最大化利用转盘2的结构,将吸尘筒体72设置在转盘2中,形成位于卷芯100端部的出尘通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吸尘口对准以及覆盖可能产生粉尘的卷芯100端部的区域,提高吸尘的效率。一种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所述吸尘底盘71(转盘2)设置有固定顶针4的顶针固定口712,所述吸尘口711为多个且环绕所述顶针固定口712开设;所述吸尘筒体72设置有用于伸入所述揉平轮1和/或预收口轮5的凹口721。该实施方式兼顾考虑了顶针4的固定和吸尘口711的位置,使顶针4不影响吸尘的效率。另外,所设置的多个吸尘口711可以进一步提高吸尘的效率。
揉平轮1轴线与转盘2转轴是否设置垂直对揉平效果会产生影响,若揉平轮1倾斜于转盘2转轴,同时也倾斜于卷芯100的端面,则会导致卷芯100端面受力不均匀而产生掉粉现象。并且,揉平轮1的设置不仅与第一基座本体31相关,还与转盘2相关,为了实现揉平轮1的精准安装,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盘2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揉平轮1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上,该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揉平轮1预先设置在第二盘体上,并且调整好揉平轮1相对于第二盘体的位置之后,再将第二盘体安装到第一盘体上,此时仅需调整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相对位置和倾斜角度即可,无需再调整揉平轮1与第二盘体的相对位置,之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可以采用螺栓等紧固件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揉平电池卷芯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前述的揉平轮1或前述的卷芯揉平机器进行揉平卷芯。在知悉前述揉平轮1和卷芯揉平机器结构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结构实现揉平卷芯。
在此引入一种优选的揉平电池卷芯的方法,但是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揉平轮1或卷芯揉平机器的应用。结合图1-图8所示,卷芯揉平机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转盘2以及设置于转盘2一侧的揉平轮1等部件,相对设置的转盘2的揉平轮1一侧分别对着卷芯100的两端,以同时实现对卷芯100两端的揉平。实际工作中,卷芯100先由加持装置带动至相对转盘2之间,之后转盘2在转动下带动揉平轮1向卷芯100端部一侧平移,直至与卷芯100端部接触,此时顶针4旋转着插入卷芯100中部空间。在设置收紧部14和/或预收口轮5的情况下,收紧部14和/或预收口轮5先与卷芯100端部接触,并实现卷芯100端部收拢。之后,揉平轮1的揉平面121接触卷芯100端部,从而对卷芯100端部进行揉平,同时揉平轮1和预收口轮5在卷芯100端部的作用下旋转发生转动,对卷芯同时收紧及揉平,提高卷芯100端部的揉平质量。随着转盘2平移以及卷芯100端部的揉平,顶针4继续插入卷芯100中,直至卷芯100端部被揉平,则向卷芯100端部的外侧移动转盘2,使顶针4等部件与卷芯100脱离,此时卷芯100由夹持装置带离转盘2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以上教导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2)

1.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揉平轮(1)、转盘(2)和第一基座(3),所述第一基座(3)包括第一基座本体(31)和设置于第一基座本体(31)中的轴承(32),所述揉平轮(1)通过至少两个轴承(32)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轮(1)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基座(3)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通过至少两个轴承(32)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31)相连,其中两个轴承(32)隔开地靠近所述连接部(11)的两个端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轮(1)还包括用于揉平卷芯(100)的揉平部(12),所述揉平部(12)为圆柱体结构且该圆柱体结构的外周面为用于揉平卷芯的揉平面(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轮(1)还包括用于收紧卷芯(100)端部的收紧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轮(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与揉平部(12)之间的夹取部(13),所述夹取部(13)设置有用于夹取揉平轮(1)的夹取槽(1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形成有夹取部(13),所述夹取部(13)设置有用于夹取揉平轮(1)的夹取槽(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部(13)为直径大于所述揉平部(12)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收紧部(14)为连接夹取部(13)和揉平部(12)的环形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轮(1)为一体成型的圆柱体结构;
所述揉平轮(1)的材料为陶瓷、不锈钢或钨钢。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部(12)的直径为6-2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部(14)的斜面与所述揉平面(121)形成的倾斜角为100至16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顶针(4),用于支承所述卷芯(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1),所述两个揉平轮(1)的揉平部(12)相对设置且共轴线,所述顶针(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两个揉平轮(1)的揉平部(12)之间,所述顶针(4)的轴线与所述揉平部(12)的轴线相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卷芯揉平机器还包括用于收紧卷芯(100)端部的预收口轮(5)和第二基座(6),所述预收口轮(5)通过第二基座(6)设置于所述转盘(2)上,所述预收口轮(5)与所述第二基座(6)可转动地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预收口轮(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盘(2)的转轴呈角度设置以在进给的时候先于所述揉平轮(1)接触所述卷芯(1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转盘(2)靠近卷芯(100)一面为基准,所述卷芯(100)与所述预收口轮(5)的接触点高于所述卷芯(100)与所述揉平轮(1)的接触点2-3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预收口轮(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盘(2)的转轴之间的角度为20-6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揉平机器环绕所述顶针(4)间隔设置有两个揉平轮(1)和两个所述预收口轮(5),且所述两个揉平轮(1)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预收口轮(5)相对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6)可沿所述转盘(2)的径向平移以从外侧向内侧收紧卷芯(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揉平机器还设置有用于吸走卷芯(100)粉尘的吸尘结构(7),所述吸尘结构(7)与所述转盘(2)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结构(7)包括吸尘筒体(72),所述转盘(2)开设有吸尘口(711),所述吸尘筒体(72)安装在所述转盘(2)上并与所述吸尘口(711)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体(72)设置有用于伸入所述揉平轮(1)和/或预收口轮(5)的凹口(721)。
2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卷芯揉平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揉平轮(1)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上。
CN202221910751.3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Active CN21906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751.3U CN21906690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751.3U CN21906690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6903U true CN21906690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0751.3U Active CN21906690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6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6495A (zh) * 2023-01-16 2023-05-16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揉平头和圆柱电芯揉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6495A (zh) * 2023-01-16 2023-05-16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揉平头和圆柱电芯揉平装置
CN116116495B (zh) * 2023-01-16 2024-02-27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揉平头和圆柱电芯揉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4248B (zh) 一种电芯端面揉平装置
CN112133952A (zh) 一种自动收尘的机械揉平头及其电芯揉平装置
CN219066903U (zh)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CN112234241B (zh) 一种揉平轮、机械揉平头、电芯揉平装置及其揉平方法
CN213071193U (zh) 一种机械揉平头及其电芯揉平装置
CN208451335U (zh) 转盘式内抛机的工件转动机构
CN117476995A (zh) 用于揉平电池卷芯的揉平轮和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CN117747901A (zh) 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机器
CN219807546U (zh) 张力辊机构及辊压装置
US20200338627A1 (en) Automobile wheel hub shaping device
CN111069392A (zh) 风机配件的无芯模旋压工艺
CN113399720B (zh) 一种外机匣蜂窝环弧块铣加工夹具及方法
CN214079319U (zh) 一种卡盘结构
CN219534590U (zh) 一种揉平机构及揉平装置
CN213317865U (zh) 一种双工位的旋转工装
CN218461870U (zh) 一种外圆磨削零件自动定位对中夹紧装置
CN213425028U (zh) 一种自动收尘的机械揉平头及其电芯揉平装置
CN113500305B (zh) 激光切边机的凸轮夹紧装置
CN116116495B (zh) 一种揉平头和圆柱电芯揉平装置
CN206869481U (zh) 节圆夹具
CN201419195Y (zh) 可调型开卷机
CN111298928B (zh) 一种生物制药灵芝孢子研磨装置
CN112720036B (zh) 一种水处理用水泵多工位加工逐步进给装置
CN110587002A (zh) 一种刀片自旋转铣刀盘
CN219212774U (zh) 一种用于闸瓦加工的多工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