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2264U -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62264U CN219062264U CN202320240800.5U CN202320240800U CN219062264U CN 219062264 U CN219062264 U CN 219062264U CN 202320240800 U CN202320240800 U CN 202320240800U CN 219062264 U CN219062264 U CN 2190622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driven shaft
- assembly
- sleeve
- coupl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联轴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与主动轴连接;第二连杆组件,沿预设方向与第一连杆组件间隔设置,并用于与从动轴连接;以及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绕与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本申请中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之间,当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连接件在第二连杆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使得第二连杆组件仍然能够与改变位置之后的从动轴顺利连接,并使改变位置之后的从动轴能够在主动轴的带动下顺利旋转,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顺利对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背景技术
联轴装置是用于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并使之能够共同旋转,以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在实际应用中,主动轴的位置通常固定不变,而从动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当从动轴的位置改变时,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可能存在不共轴的偏心问题,使得联轴装置在对接主动轴与从动轴时因偏心而导致结构损坏,或者因偏心而导致对接失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从动轴与主动轴通过联轴装置进行对接时的偏心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接效率的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联轴装置,用于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联轴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与主动轴连接;
第二连杆组件,沿预设方向与第一连杆组件间隔设置,并用于与从动轴连接;以及
连接件,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绕与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发生偏心时,为了与从动轴顺利对接,连接件能够在第二连杆组件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即连接件能够在第二连杆组件的带动下发生一定的倾斜,以确保从动轴与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通过联轴装置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顺利连接,使从动轴跟随主动轴同步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沿预设方向分别设于连接主体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其中,第一接头绕与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与第一连杆组件之间,第二接头绕与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杆组件之间。
连接件通过第一接头与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并且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连接件能够顺利带动第二连杆组件在与预设方向相交的平面内相对第一连杆组件移动,实现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的偏心对接,提高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的对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中至少一者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且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均与预设方向垂直;
其中,第一接头借由自身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将连接主体与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
第二接头借由自身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将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当连接主体与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连接时,一方面,连接主体能够以第一接头的第一柱体或者第二柱体为转轴相对第一连杆组件发生转动,或者以第二接头的第一柱体或者第二柱体为转轴相对第二连杆组件发生转动,以实现连接主体在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偏心连接,提高偏心设置的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对接稳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中的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相互垂直,当第一连杆组件在主动轴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向旋转时,连接主体能够跟随第一连杆组件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并且将该旋转运动顺利传递至第二连杆组件上,最终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传递至从动轴上,从而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顺利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子件及第二子件,第一子件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子件上,第一子件背离第二子件的一端与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子件用于与主动轴或从动轴连接。
基于此,能够通过第一子件与第二子件之间沿预设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增加第一连杆组件或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从而弥补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因偏心设置而导致距离增大的问题,提高联轴装置与从动轴及主动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件为连杆,第二子件为第一套管,部分连杆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一套管内。
第一子件与第二子件通过连杆与第一套管相互套设的方式实现连接,能够使两者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从而简化联轴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管的内壁与连杆的外周中的一者上设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凹槽,第一套管的内壁与连杆的外周中的另一者上设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凸条,凹槽与凸条卡接配合,以沿连杆的周向对连杆限位。
通过设置相互卡接配合的凹槽与凸条,在不影响连杆与第一套管沿预设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能够限制连杆与第一套管沿周向发生相对转动,以便于连杆与第一套管之间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轴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在垂直于预设方向的平面内可移动地设置。
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二连杆组件在垂直于预设方向的平面内移动,从而有效弥补从动轴在动态旋转过程中的位置偏差,使得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之间顺利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轴装置还包括框体,框体具有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连杆组件穿设于第一侧壁,第二连杆组件穿设于第二侧壁,连接件位于框体内部;
其中,调节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侧壁上。
由此,框体上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能够固定第一连杆组件与主动轴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的连接端在预设方向上的距离,使得第一连杆组件能够快速与主动轴对接,并且第二连杆组件能够快速与从动轴对接,提高联轴装置的对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壁朝向框体内部延伸形成安装壁;
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套管及弹性件,第二套管沿预设方向穿设于通孔内,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套管,另一端连接安装壁;
其中,第二连杆组件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套管内。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之间的偏心动态对接,从而提高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对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安装壁的内壁中的一者上凸设有凸柱,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安装壁的内壁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筒体,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凸柱及筒体上;
其中,凸柱的直径小于筒体的内径。
由此,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柱与筒体,并将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凸柱及筒体上,提高弹簧在第二套管与安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设备,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如上所述的联轴装置,联轴装置中的第一连杆组件与主动轴连接,联轴装置中的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连接。
上述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第一连杆组件与主动轴连接,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连接,并且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之间。当从动轴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与主动轴不共轴时,连接件在第二连杆组件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倾斜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之间,使得第二连杆组件仍然能够与改变位置之后的从动轴顺利连接,并使改变位置之后的从动轴能够在主动轴的带动下顺利旋转,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顺利对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联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联轴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子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子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联轴装置;10、第一连杆组件;20、第二连杆组件;30、连接件;40、调节组件;50、框体;11、第一子件;12、第二子件;31、连接主体;32、第一接头;33、第二接头;41、第二套管;42、弹性件;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111、凸条;121、凹槽;321、第一柱体;322、第二柱体;411、筒体;521、通孔;522、安装壁;5221、凸柱;a、预设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联轴装置是用于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并使之能够共同旋转,以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当联轴装置连接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时,控制主动轴做旋转运动,主动轴带动联轴装置旋转,联轴装置进一步带动从动轴旋转,从而实现从动轴跟随主动轴同步旋转。
在实际应用中,主动轴可能需要带动不同的从动轴做同步旋转运动,或者从动轴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此过程中,主动轴属于静态旋转,即主动轴为定点定位旋转。而从动轴则属于动态旋转,即从动轴为非定点定位旋转,其存在位置偏差。因此,联轴装置需要实现主动轴的静态旋转与从动轴的动态旋转之间的传动对接,以使两者能够同步旋转。
其中,通过联轴装置对主动轴与从动轴进行对接时,当从动轴在动态旋转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差时,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容易出现偏心问题。然而,目前的联轴装置多为固定连接,从而导致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对接失败,或者通过联轴装置对偏心设置的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进行对接时可能会损坏联轴装置的结构。
基于以上考虑,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联轴装置,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主动轴连接,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从动轴连接,并且将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及第二连杆组件之间。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出现偏心问题时,连接件可以带动与从动轴传动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在与预设方向相交的平面内相对第一连杆组件移动,从而使得偏心设置的从动轴与主动轴能够顺利对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同步旋转运动。
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轴装置100,用于连接主动轴(图中未示出)与从动轴(图中未示出)。其中,联轴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杆组件10、第二连杆组件20以及连接件30,第一连杆组件10用于与主动轴连接。第二连杆组件20沿预设方向a与第一连杆组件10间隔设置,并用于与从动轴连接。连接件30沿预设方向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绕与预设方向a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轴是指与动力源驱动连接,并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的部件。从动轴是指,能够在主动轴的带动下跟随其同步旋转的部件。当联轴装置100连接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时,第一连杆组件10与主动轴连接,并在主动轴的带动下旋转。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连接,从而带动从动轴跟随主动轴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预设方向a平行于主动轴及从动轴的轴线方向。由此,可以通过第一连杆组件10与主动轴连接、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连接,从而实现从动轴跟随主动轴做同步旋转运动的目的。
此外,由于预设方向a平行于从动轴及主动轴的轴向,即连接件30能够沿从动轴及主动轴的径向相对第一连杆组件10或者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
初始状态下,主动轴、第一连杆组件10、连接件30、第二连杆组件20以及从动轴均共轴。当动态旋转的从动轴因发生位置偏差而与主动轴偏心时,导致从动轴与主动轴不共轴。
此时,为了将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连接,需要将第二连杆组件20跟随从动轴的位置进行移动。移动之后,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共轴,第一连杆组件10与主动轴共轴,且第二连杆组件20与第一连杆组件10之间不共轴。
由于连接件30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因此,连接件30能够相对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发生转动,以使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顺利与从动轴连接。
由此,连接件30的第二连接端发生一定转动,使得连接件30的轴线分别与主动轴及从动轴的轴线相交,从而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顺利对接,使得从动轴能够在联轴装置100的连接作用下,跟随主动轴同步旋转。
通过上述结构,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发生偏心时,为了与从动轴顺利对接,连接件30能够在第二连杆组件20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即连接件30能够在第二连杆组件20的带动下发生一定的倾斜,以确保从动轴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通过联轴装置100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顺利连接,使从动轴跟随主动轴同步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0包括连接主体31及沿预设方向a分别设于连接主体31两端的第一接头32与第二接头33。其中,第一接头32绕与预设方向a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31与第一连杆组件10之间,第二接头33绕与预设方向a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31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
具体地,连接主体31可以设置为一连接杆,且在初始状态下,即从动轴与主动轴共轴时,连接杆的轴向平行于预设方向a,即第一接头32及第二接头33沿连接杆的轴向分别设置于连接杆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从动轴与主动轴共轴,即第二连杆组件20、第一连杆组件10以及连接主体31均共轴。当从动轴发生位置偏移时,导致第二连杆组件20与第一连杆组件10不共轴。
此时,第一接头32相对连接主体31或者相对第一连杆组件10旋转,第二接头33相对连接主体31或者相对第二连杆组件20旋转。最终导致连接件30发生倾斜,并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10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的顺利对接。
连接件30通过第一接头32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并通过第二接头33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连接件30能够在第二连杆组件20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实现第一连杆组件10与第二连杆组件20的偏心对接,提高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时的对接效率。
请一并参看图1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32与第二接头33中至少一者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柱体321及第二柱体322,且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均与预设方向a垂直。其中,第一接头32借由自身的第一柱体321及第二柱体322将连接主体31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借由自身的第一柱体321及第二柱体322将连接主体31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接头32及第二接头33可以设置为相同结构的万向接头,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结构的万向接头,均可实现连接主体31与第一连杆组件10或者连接主体31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中的第一柱体321可以穿设于第二柱体322设置,即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共同构造形成十字形结构的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
此时,第一接头32中的第一柱体321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一接头32中的第二柱体322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的第一柱体321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的第二柱体322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中的第一柱体321沿自身轴向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柱体322的中间位置连接,即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共同构造形成T形结构的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
此时,第一接头32中第一柱体321背离第二柱体322的一端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一接头32中的第二柱体322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第一柱体321背离第二柱体322的一端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的第二柱体322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
在再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中的第一柱体321沿自身轴向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柱体322沿自身轴向的一端连接,即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共同构造形成L形结构的第一接头32或第二接头33。
此时,第一接头32中第一柱体321背离第二柱体322的一端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一接头32中第二柱体322背离第一柱体321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组件10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第一柱体321背离第二柱体322的一端与连接主体31转动连接,第二接头33中第二柱体322背离第一柱体32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组件20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的连接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实施例,其他能够实现第一接头32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31与第一连杆组件10之间,或者第二接头33转动连接于连接主体31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的结构也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之间也可以相对转动设置,即第一柱体321可以沿自身轴向转动设置于第二柱体322上,或者第二柱体322可以沿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于第一柱体321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连接主体31通过第一接头32及第二接头33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时,一方面,连接主体31能够以第一接头32的第一柱体321或者第二柱体322为转轴相对第一连杆组件10发生转动,或者以第二接头33的第一柱体321或者第二柱体322为转轴相对第二连杆组件20发生转动,以实现连接主体31在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的偏心连接,提高偏心设置的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对接稳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接头32及第二接头33中的第一柱体321与第二柱体322相互垂直连接,当第一连杆组件10在主动轴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向旋转时,连接主体31能够跟随第一连杆组件10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并且将该旋转运动顺利传递至第二连杆组件20上,最终通过第二连杆组件20传递至从动轴上,从而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顺利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子件11及第二子件12,第一子件11沿预设方向a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子件12上,第一子件11背离第二子件12的一端与连接件30转动连接,第二子件12用于与主动轴或从动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下,从动轴与主动轴共轴。此时,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值。当从动轴的位置发生偏移,即从动轴沿自身径向移动一定距离时,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
因此,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偏心设置时,为了弥补两者之间距离增大的问题,使第一子件11沿预设方向a相对第二子件12移动,即使得第一连杆组件10和/或第二连杆组件20在预设方向a上的长度增加,以便于第一连杆组件10能够更好地与主动轴对接,或者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更好地与从动轴对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连杆组件10及第二连杆组件20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子件11及第二子件12。此时,当从动轴与主动轴因偏心设置而导致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第一连杆组件10与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均可以增加。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第一连杆组件10包括第一子件11及第二子件12,即当从动轴与主动轴因偏心设置而导致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第一连杆组件10的长度增加,而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不变。或者仅第二连杆组件20包括第一子件11及第二子件12,即当从动轴与主动轴因偏心设置而导致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增加,而第一连杆组件10的长度不变。
基于此,能够通过第一子件11与第二子件12之间沿预设方向a上的相对移动,增加第一连杆组件10和/或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从而弥补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因偏心设置而导致距离增大的问题,提高联轴装置100与从动轴及主动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件11为连杆,第二子件12为第一套管,部分连杆沿预设方向a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一套管内。
部分连杆沿预设方向a套设于第一套管内,即连杆与第一套管之间存在一段重叠部分。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减小该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增加第一连杆组件10或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从而弥补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所增加的距离。
可以理解地,连杆及第一套管可以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圆柱结构,也可以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矩形柱状结构,当连杆沿自身轴向套设于第一套管内时,均能够实现在预设方向a上的相对移动,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子件11与第二子件12通过连杆与第一套管相互套设的方式实现连接,能够使两者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从而简化联轴装置100的整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子件11与第二子件1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连接结构,例如在第一子件11及第二子件12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沿预设方向a延伸的滑槽与滑块,当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第一子件11与第二子件12之间同样能够在外部的拉力作用下沿预设方向a相对移动,从而增大第一连杆组件10或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弥补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增大的距离。
请一并参看图1、图4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管的内壁与连杆的外周中的一者上设有沿预设方向a延伸的凹槽121,第一套管的内壁与连杆的外周中的另一者上设有沿预设方向a延伸的凸条111,凹槽121与凸条111卡接配合,以沿连杆的周向对连杆限位。
具体地,在第一套管的内壁开设沿预设方向a延伸的凹槽121,并在连杆的外周设置沿预设方向a延伸的凸条111。当连杆及第一套管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圆柱结构时,凸条111卡合于凹槽121内,在预设方向a上,凸条111与凹槽12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从而不影响连杆与第一套管在预设方向a上的移动。而在连杆的周向上,相互卡接配合的凹槽121与凸条111能够对连杆进行限位,限制连杆与第一套管沿周向发生相对移动。
由此,当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与主动轴连接,并跟随主动轴同步转动时,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连杆能够在对应的第一套管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向顺利转动,以便于将该旋转运动顺利传递至与之连接的连接件30上。而当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二套管41与从动轴连接,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连杆在连接件30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向转动时,与之连接的第一套管能够跟随连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将该旋转运动顺利传递至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上,最终实现主动轴带动从动轴旋转的目的。
此外,凹槽121与凸条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凹槽121与凸条111设置为多个时,分别沿第一套管及连杆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相互卡接配合的凹槽121与凸条111,在不影响连杆与第一套管沿预设方向a的移动的基础上,能够限制连杆与第一套管沿周向发生相对转动,以便于连杆与第一套管之间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轴装置100还包括调节组件40,第二连杆组件20沿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调节组件40上,调节组件40在垂直于预设方向a的平面内可移动地设置。
具体地,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可转动地设于调节组件40上,以便于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在与之连接的连杆的带动下相对调节组件40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与调节组件40之间可以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两者相对转动。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与调节组件4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在此不做赘述。
当从动轴发生位置偏移时,调节组件40能够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在垂直于预设方向a的平面内移动,即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在从动轴的径向上移动,以使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顺利与从动轴对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连杆组件20沿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调节组件40上,因此,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跟随与之连接的连接件3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将该转动顺利传递至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上。
调节组件40能够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在垂直于预设方向a的平面内移动,从而有效弥补从动轴在动态旋转过程中的位置偏差,使得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之间顺利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轴装置100还包括框体50,框体50具有沿预设方向a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1及第二侧壁52,第一连杆组件10穿设于第一侧壁51,第二连杆组件20穿设于第二侧壁52,连接件30位于框体50内部。其中,调节组件4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侧壁52上。
具体地,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侧壁51,以便于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与主动轴连接之后,在主动轴的带动下同步旋转。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与第一侧壁51之间可以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两者相对转动。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与第一侧壁5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从动轴与主动轴在预设方向a上的距离往往保持不变,从动轴发生位置偏移时,通常是沿自身径向发生一定的移动。基于此,通过固定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52在预设方向a上的距离,并且将第一连杆组件10穿设于第一侧壁51,将第二连杆组件20穿设于第二侧壁52,使得第一连杆组件10能够快速与主动轴对接,并且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快速与从动轴对接,提高联轴装置100的对接效率。
请一并参看图1、图2、图6以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52上开设有通孔521,通孔521的孔壁朝向框体50内部延伸形成安装壁522。调节组件40包括第二套管41及弹性件42,第二套管41沿预设方向a穿设于通孔521内,弹性件42的一端连接第二套管41,另一端连接安装壁522。其中,第二连杆组件20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套管41内。
一方面,第二连杆组件20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套管41内,从而实现第二连杆组件20与第二套管41之间的转动连接。另一方面,第二套管41能够通过弹性件42实现与安装壁522之间的弹性连接。当从动轴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在平行于第二侧壁52的方向上,第二套管41能够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在弹性件42的弹性连接作用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杆组件20能够顺利与从动轴对接。
此外,当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分离时,第二套管41还能够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恢复至原始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之间的偏心动态对接,从而提高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对接效率。
请一并参看图7及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管41的外周壁与安装壁522的内壁中的一者上凸设有凸柱5221,第二套管41的外周壁与安装壁522的内壁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凸柱5221配合的筒体411。弹性件42包括弹簧,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凸柱5221及筒体411上。其中,凸柱5221的直径小于筒体411的内径。
具体地,在安装壁522的内壁上凸出设置凸柱5221,并在第二套管41的外周壁上设置与凸柱5221配合的筒体411。当第二套管41沿预设方向a穿设于通孔521内时,凸柱5221与筒体411位置对应。此时,弹簧的相对两端能够分别套设于凸柱5221及筒体411上,从而使得弹簧在第二套管41与筒体4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凸柱5221的直径小于筒体411的内径,即当凸柱5221及筒体411的高度设置为超过安装壁522的内壁与第二套管41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时,凸柱5221能够套设于筒体411内。由此,凸柱5221与筒体411能够进一步地沿自身径向对第二套管41进行限位,提高第二套管41与安装壁522之间的稳定性。
由此,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柱5221与筒体411,并将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凸柱5221及筒体411上,提高弹簧在第二套管41与安装壁5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5221及筒体411的数量均包括至少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各凸柱5221及各筒体411沿第二套管41的周向或者沿通孔5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具体地,凸柱522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并且沿通孔5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安装壁522的内壁上。相对应地,筒体41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并且沿第二套管4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二套管41的外周壁上。
可以理解地,弹簧的数量与凸柱5221及筒体411的数量相匹配,即弹簧的数量也设置为四个,并且每一个弹簧套设于对应的凸柱5221与筒体411上。
由此,在弹簧的弹性连接作用下,第二套管41能够在平行于第二侧壁52的平面内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移动,以便能够更好地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对接。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凸柱5221与筒体41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四个以上,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与上述联轴装置相同的构思,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设备,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如上所述的联轴装置100,联轴装置100中的第一连杆组件10与主动轴连接,联轴装置100中的第二连杆组件20与从动轴连接。
本申请具体使用时,将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第一套管与主动轴驱动连接,使第一套管在主动轴的带动下绕自身轴向旋转。此时,套设于第一套管内的连杆跟随第一套管同步旋转,并将该旋转运动通过连接主体31传递至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连杆及第一套管上,最终通过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上,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的对接。
进一步地,当从动轴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导致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此时,根据从动轴的位置移动第二套管41,使之带动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移动,以便于将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第一套管与从动轴连接。
与此同时,由于从动轴与主动轴偏心设置,导致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二连杆组件20中的连杆与第一套管沿预设方向a相对移动,使得第二连杆组件20的长度增加。和/或第一连杆组件10中的连杆与第一套管沿预设方向a相对移动,使得第一连杆组件10的长度增加,以弥补因为从动轴偏心而增加的距离。
此外,在连杆与第一套管相对移动的同时,连接主体31以第一接头32的第一柱体321或者第二柱体322为转轴相对第一连杆组件10发生转动,或者以第二接头33的第一柱体321或者第二柱体322为转轴相对第二连杆组件20发生转动,使得连接主体31倾斜设置于第一连杆组件10与第二连杆组件20之间。由此,实现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动态对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联轴装置,用于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与所述主动轴连接;
第二连杆组件,沿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间隔设置,并用于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绕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绕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接头绕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的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中至少一者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且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均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借由自身的所述第一柱体及所述第二柱体将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借由自身的所述第一柱体及所述第二柱体将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子件及第二子件,所述第一子件沿所述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子件上,所述第一子件背离所述第二子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件用于与所述主动轴或所述从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件为连杆,所述第二子件为第一套管,部分所述连杆沿所述预设方向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与所述连杆的外周中的一者上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与所述连杆的外周中的另一者上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卡接配合,以沿所述连杆的周向对所述连杆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在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的平面内可移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装置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具有沿所述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框体内部;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朝向所述框体内部延伸形成安装壁;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套管及弹性件,所述第二套管沿所述预设方向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壁;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壁的内壁中的一者上凸设有凸柱,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壁的内壁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筒体,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凸柱及所述筒体上;
其中,所述凸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的内径。
11.一种传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装置,所述联轴装置中的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联轴装置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40800.5U CN219062264U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40800.5U CN219062264U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62264U true CN219062264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4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40800.5U Active CN219062264U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62264U (zh) |
-
2023
- 2023-02-17 CN CN202320240800.5U patent/CN2190622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170964A1 (en) | Drilling tool and device with self-maintained axial vibrations | |
CN106483813A (zh) | 显影盒 | |
CN101495769A (zh) | 多级扭转联轴器 | |
CN210830134U (zh) | 折叠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
CN219062264U (zh) | 一种联轴装置及传动设备 | |
US1155896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IL267763A (en) | Bending axis | |
CN117900797B (zh) | 屏幕折叠铰链的装配方法 | |
JP6216410B2 (ja) | シャフト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並びにシャフト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によって二つのシャフトを連結する方法及び保守方法 | |
CN209097012U (zh) | 无人机及倾转机构 | |
CN106763255B (zh) | 大挠性可伸缩联轴器 | |
CN111677777A (zh) | 可偏移式联轴器 | |
JPH0414057A (ja) | 複写機の駆動用軸継手 | |
JPH06193640A (ja) | 駆動力伝達用カップリング | |
CN209687942U (zh) | 驱动器及其一体式联轴器 | |
CN209943370U (zh) | 一种挠性联轴器 | |
CN220440642U (zh)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
CN209762044U (zh) | 一种连接装置及联轴器 | |
CN219911639U (zh) | 一种弹性驱动机构 | |
CN111812953A (zh) | 一种旋转力接收件 | |
CN217682912U (zh) | 一种弹性补偿型联轴器 | |
CN220248714U (zh) | 直线联轴器 | |
CN216158148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密炼机联轴器 | |
CN219733927U (zh) | 一种转轴结构及折叠设备 | |
CN109780072A (zh) | 驱动器及其一体式联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