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0642U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40642U CN220440642U CN202322060993.9U CN202322060993U CN220440642U CN 220440642 U CN220440642 U CN 220440642U CN 202322060993 U CN202322060993 U CN 202322060993U CN 220440642 U CN220440642 U CN 2204406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inner ring
- main
- coupl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轴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根主轴,包括连接轴、万向连接组件和转动连接组件;万向连接组件连接于连接轴的轴向一端,用于将连接轴与其中一根主轴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转动连接组件连接于连接轴的轴向另一端,用于将连接轴与其中另一根主轴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上述轴连接装置,通过万向连接组件可将相邻两根主轴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可实现相邻两根主轴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适应大坡度、高低起伏不平等复杂地形,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通过转动连接组件可将相邻两根主轴可轴向相对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主轴的扭矩释放,相邻两根主轴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适应复杂地形的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光资源条件较好且地势平坦的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的土地正在成为光伏发电站建设的主要场地。传统单轴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轴轴线通常在一条直线上,主轴是连续的,转对及所有内力沿着主轴长度方向连续传递,主要适用于平坦和相对平坦的场地,不具备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若在复杂地形上应用单轴光伏跟踪支架,通常施工时需要大量的切割、填充平整作业或增加立柱打入深度,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导致光伏项目的经济性显著下降。另外,随着光伏组件尺寸的增大、单串光伏组件数量的增多,承载光伏组件的跟踪支架随之变得更长更宽,因此推出多点驱动光伏跟踪支架来应对大尺寸光伏组件带来的挑战。
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及运输,通常将主轴分成若干段,然后在光伏电站现场对主轴进行拼接安装。主轴间连接结构通常采用抱箍螺栓连接结构或者现场焊接等刚性连接形式。
然而,对于多点驱动光伏跟踪支架,若主轴之间为刚性连接,对电机控制系统的同步性控制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相邻主轴转动不同步,特别是某个电机出现异常,将直接导致一端主轴被扭坏的现象,进而引起支架、组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光伏跟踪支架不具备适应复杂地形能力,以及对主轴控制系统的同步性控制要求很高,转动不同步易导致主轴被扭坏,进而引起支架、组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第一方面,一种轴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根主轴,包括:
连接轴;
万向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一端,用于将所述连接轴与其中一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转动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另一端,用于将所述连接轴与其中另一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用于连接所述主轴,所述内圈嵌设于所述外圈的内环,所述内圈与所述连接轴连接;且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与所述内圈的外周面球面接触,所述内圈可绕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中心球面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包括多个外圈结构块,所述外圈结构块具有凹弧面,多个所述外圈结构块拼接形成所述外圈,多个所述凹弧面拼接围成所述外圈的内环面;和/或,
所述内圈包括多个内圈结构块,所述内圈结构块具有凸弧面,多个所述内圈结构块拼接形成所述内圈,多个所述凸弧面拼接形成所述内圈的外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轴套用于连接所述主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和所述转动连接组件的轴向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和/或,
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轴向转动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外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跟踪支架,包括:
多根主轴,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装置,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均通过所述轴连接装置连接。
第三方面,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跟踪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跟踪支架的主轴上的光伏组件。
上述轴连接装置,适用于复杂地形下多点驱动的光伏系统跟踪支架,通过设置万向连接组件,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的万向调节,可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坡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大坡度、高低起伏不平等复杂地形的场景应用,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组件,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可轴向相对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主轴的扭矩释放,相邻两根主轴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从而对主轴转动同步性无要求,直接避免在转动不同步时主轴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对主轴控制器同步性无要求,无需控制器的高精度同步性控制,可以减少控制器开发成本;而且轴连接装置为机械结构,生产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另外,当某个驱动机构出现损坏时,无需对整排跟踪支架停机维修,只需对损坏的驱动机构停机,其余驱动部分的跟踪支架不受影响,大大减小因系统维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内圈结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100、轴连接装置;
1、连接轴;11、限位部;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12、圆轴端;13、方轴端;
2、万向连接组件;20、球面副;21、外圈;211、内环面;212、外圈结构块;213、凹弧面;214、螺钉孔;22、内圈;221、外周面;222、连接孔;223、内圈结构块;224、凸弧面;225、矩形槽;23、第一连接件;231、第一内腔;232、第一凸台;233、第一套管部;234、条形孔;
3、转动连接组件;31、轴套;311、凸边;32、第二连接件;321、第二内腔;322、第二凸台;323、第二套管部;
200、主轴;3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装置,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跟踪支架中相邻的两根主轴的端部,跟踪支架用以支撑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具体设置时,跟踪支架通过多根主轴支撑光伏组件,通过多个驱动机构驱动多根主轴转动。
当前的跟踪支架的多根主轴之间为刚性连接,多个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多根主轴同步转动以使得主轴带动光伏组件转动。不同驱动机构驱动不同主轴不完全同步时,会造成主轴上承受较大的扭矩,易造成主轴被扭坏的现象。另外,刚性连接的多根主轴轴线需要在一条直线上,不具备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连接装置,以适应复杂地形,同时又能释放扭矩,满足复杂地形下多驱系统跟踪支架的应用需要。
参阅图1至图5,图1至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轴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装置100,用于连接两根主轴200,轴连接装置100包括连接轴1、万向连接组件2和转动连接组件3,万向连接组件2连接于连接轴1的轴向一端,用于将连接轴1与其中一根主轴200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转动连接组件3连接于连接轴1的轴向另一端,用于将连接轴1与其中另一根主轴200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200可以为光伏系统跟踪支架的主轴200,跟踪支架包括多根主轴200,且多根主轴200沿主轴20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跟踪支架还包括多个立柱和驱动机构,多个立柱用以支撑多根主轴200,多个驱动机构与多根主轴200分别连接,通过多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多根主轴200相对立柱转动。轴连接装置100作为一个连接件,用以将两根主轴200轴向连接;具体安装跟踪支架时,任意相邻的两根主轴200的端部均通过轴连接装置100连接;轴连接装置100可以对主轴200远离立柱的自由端进行支撑,通过轴连接装置100将两根主轴200连接起来,可以提高跟踪支架整体刚度,增加跨距。
具体地,轴连接装置100包括连接轴1、万向连接组件2及转动连接组件3,连接轴1的一端与两根主轴200中的一根的端部通过万向连接组件2连接,连接轴1的另一端与两根主轴200中的另一根的端部通过转动连接组件3连接。
通过万向连接组件2将连接轴1与其中一根主轴200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在万向连接组件2处可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万向调节,从而可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坡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大坡度、高低起伏不平等复杂地形的场景应用。
通过转动连接组件3将连接轴1与其中另一根主轴200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将相邻两根主轴200轴向转动连接,使得相邻两根主轴200之间可以轴向相对转动,可相互之间解除扭矩的传递,从而避免相邻的两根主轴200转动不同步时扭矩相互影响而造成主轴200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起到扭矩释放的作用,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之间的扭矩互不影响。
本实施例的轴连接装置100,适用于复杂地形下多点驱动的光伏系统跟踪支架,通过设置万向连接组件2,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200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万向调节,可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坡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大坡度、高低起伏不平等复杂地形的场景应用,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组件3,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200可轴向相对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主轴200的扭矩释放,相邻两根主轴200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从而对主轴200转动同步性无要求,直接避免在转动不同步时主轴200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对主轴200控制器同步性无要求,无需控制器的高精度同步性控制,可以减少控制器开发成本;而且轴连接装置100为机械结构,生产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另外,当某个驱动机构出现损坏时,无需对整排跟踪支架停机维修,只需对损坏的驱动机构停机,其余驱动部分的跟踪支架不受影响,大大减小因系统维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
本实施例的轴连接装置100,有效解决传统光伏跟踪支架不具备适应复杂地形能力,以及对主轴控制系统的同步性控制要求很高,转动不同步易导致主轴被扭坏,进而引起支架、组件损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万向连接组件2包括外圈21和内圈22,外圈21用于连接主轴200,内圈22嵌设于外圈21的内环,内圈22与连接轴1连接;且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与内圈22的外周面221球面接触,内圈22可绕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中心球面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外圈21呈环形,外圈21的外环与主轴200连接,具体可为外圈21与主轴200直接连接,也可为外圈21通过连接件与主轴200间接连接;内圈22嵌设在外圈21的内环中,内圈22与连接轴1连接,并且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与内圈22的外周面221均为球面;具体地,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与内圈22的外周面221两者之一为球形凹面、两者之另一为球形凸面,球形凹面与球形凸面相贴合球面接触并能相对滑动,即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与内圈22的外周面221间球面滑动接触;而内圈22的外周面221沿着外圈21的内环面211滑动,使得内圈22可绕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中心球面转动,从而外圈21与内圈22通过球面滑动接触实现相对任意方向转动,使得连接轴1与主轴200也可以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外圈21与内圈22构成球面副20,在球面副20处实现相邻主轴200的万向调节,可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坡度调节,从而适应复杂地形的应用;同时,内圈22与外圈21之间的相对滑动还能实现扭矩释放功能,从而轴连接装置100的两端均能实现扭矩释放功能,使得相邻两根主轴200转动互不影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外圈21的内环面211为球形凹面,内圈22的外周面221为球形凸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内圈22设有连接孔222;如图3和图5所示,内圈22通过连接孔222套设连接于连接轴1的外部。
具体地,内圈22与连接轴1固定连接,例如连接轴1与连接孔222过盈配合。通过内圈22与外圈21间的相互滑动带动连接轴1任意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万向连接组件2包括还第一连接件23,第一连接件23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连接轴1与第一连接件23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从而将连接轴1与主轴200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3与主轴200可拆卸连接,方便轴连接装置100和跟踪支架的拆装维护,结构简单。
具体地,外圈21共轴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3,内圈22共轴连接于连接轴1,内圈22与外圈21能够相对任意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连接轴1与第一连接件23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23内具有第一内腔231,外圈2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腔23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圈21可以是一个整体直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23的第一内腔231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圈21包括多个外圈结构块212,外圈结构块212具有凹弧面213,多个外圈结构块212拼接形成外圈21,多个凹弧面213拼接围成外圈21的内环面211。通过设置外圈21为包含多个外圈结构块212的分体结构,外圈21可以由多个外圈结构块212合并成一个整体后固定在第一连接件23的第一内腔231中,便于安装外圈21,方便拆装维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圈21由2个外圈结构块212拼合而成。外圈结构块212上还设有螺钉孔214,外圈21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第一连接件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连接轴1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11,限位部11用于限定连接轴1与万向连接组件2和转动连接组件3的轴向相对移动。限位部11起到轴向限位作用,通过设置限位部11限定连接轴1与万向连接组件2和转动连接组件3的轴向相对移动,便于连接轴1与万向连接组件2和转动连接组件3的轴向安装定位,还可以限位相邻主轴200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限位部11包括沿连接轴1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限位部111与内圈22抵压接触,实现连接轴1与万向连接组件2的轴向限位;第二限位部112与转动连接组件3抵压接触,实现连接轴1与转动连接组件3的轴向限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轴1为阶梯轴,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为连接轴1的两个朝向相反的阶梯面,可以起到轴向安装定位的作用,同时阶梯面还可以提高轴连接装置100的抗弯能力。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轴1的两端均为圆轴。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轴1的一端为圆轴端12、另一端为方轴端13,连接轴1通过圆轴端12与转动连接组件3可轴向转动地连接,方轴端13与内圈22的连接孔222固定连接,即内圈22的连接孔222为方孔,方轴端13通过球面副20支撑在第一连接件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圈22可以是整体结构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内圈22包括多个内圈结构块223,内圈结构块223具有凸弧面224,多个内圈结构块223拼接形成内圈22,多个凸弧面224拼接形成内圈22的外周面221。通过设置内圈22为包含多个内圈结构块223的分体结构,便于安装内圈22,方便拆装维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内圈结构块223上与凸弧面224相背离的一侧设置矩形槽225,矩形槽225用于卡在连接轴1的方轴端13上,2个内圈结构块223相扣合对接形成内圈22,两个矩形槽225围成方形的连接孔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11和图12所示,转动连接组件3包括轴套31,轴套31套设于连接轴1外部,且连接轴1与轴套31间隙配合;轴套31用于连接主轴200。
在本实施例中,轴套31用于连接主轴200,具体可为轴套31与主轴200直接连接,也可为轴套31通过连接件与主轴200间接连接;连接轴1穿设于轴套31内,且间隙配合,连接轴1与轴套31可实现相对转动,从而通过轴套31将连接轴1与主轴200可轴向转动地连接,进而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互不影响,实现扭矩释放的作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转动连接组件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2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连接轴1与第二连接件32可轴向转动地连接,从而将连接轴1与主轴200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32与主轴200可拆卸连接,方便轴连接装置100和跟踪支架的拆装维护,结构简单。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32具有第二内腔321,轴套31固定安装在第二内腔321中,连接轴1通过轴套31转动支撑在第二连接件3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3所示,第一连接件23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一凸台232,第一内腔231设置于第一凸台232内。第二连接件32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23的结构大致相同,即第二连接件32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二凸台322,第二内腔321设置于第二凸台322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内腔231为设置于第一连接件23的轴向一端的凹槽。
如图5、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内腔321为设置于第二连接件32的轴向一端的台阶孔;对应地,如图12所示,轴套31的轴向一端设有凸边3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23用于套设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外部;和/或,第二连接件32用于套设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3和/或第二连接件32为外套管形式,可以套在主轴200的端部外部;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32套在主轴200外部,可以设置主轴200的外径规格统一,便于连接件设计以及满足标准化设计要求,通过改变主轴200的壁厚适应不同的风压要求,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32可以匹配不同规格的主轴200安装,减少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32的加工种类,减少零件种类,便于现场安装,降低成本。
具体地,如图13至图15所示,第一连接件23包括第一套管部233,第一套管部233能够套设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外部。
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二套管部323,第二套管部323能够套设连接于主轴200的端部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至图17所示,第一连接件23和/或第二连接件32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234,例如条形孔234可以为腰型孔,第一连接件23和/或第二连接件32通过条形孔234与主轴20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通过设置条形孔234,紧固件300穿设于条形孔234,可将第一连接件23和/或第二连接件32与主轴200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结构简单,而且条形孔234便于补偿主轴200轴线方向的打桩偏差,以满足实际项目的打桩偏差,进一步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跟踪支架,包括多根主轴200以及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装置100,多根主轴200沿主轴200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任意相邻的两根主轴200的端部均通过轴连接装置1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跟踪支架适用于光伏系统中,多根主轴200沿轴向依次拼接,任意相邻的两根主轴200的端部均通过轴连接装置100连接。如在跟踪支架包含两根主轴200时,对应一个轴连接装置100;在跟踪支架包含三根主轴200时,对应轴连接装置100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轴连接装置100将任意相邻的两根主轴200连接,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200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万向调节,可以实现相邻两根主轴200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坡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大坡度、高低起伏不平等复杂地形的场景应用,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可以将相邻两根主轴200可轴向相对转动地连接,实现相邻主轴200的扭矩释放,相邻两根主轴200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从而对主轴200转动同步性无要求,直接避免在转动不同步时主轴200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对主轴200控制器同步性无要求,无需控制器的高精度同步性控制,可以减少控制器开发成本;而且生产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另外,当某个驱动机构出现损坏时,无需对整排跟踪支架停机维修,只需对损坏的驱动机构停机,其余驱动部分的跟踪支架不受影响,大大减小因系统维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200为管状结构。具体可为方管、圆管或者其他形状的管状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由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跟踪支架,以及设置在跟踪支架的主轴200上的光伏组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轴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根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轴;
万向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一端,用于将所述连接轴与其中一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转动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另一端,用于将所述连接轴与其中另一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可轴向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用于连接所述主轴,所述内圈嵌设于所述外圈的内环,所述内圈与所述连接轴连接;且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与所述内圈的外周面球面接触,所述内圈可绕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中心球面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包括多个外圈结构块,所述外圈结构块具有凹弧面,多个所述外圈结构块拼接形成所述外圈,多个所述凹弧面拼接围成所述外圈的内环面;和/或,
所述内圈包括多个内圈结构块,所述内圈结构块具有凸弧面,多个所述内圈结构块拼接形成所述内圈,多个所述凸弧面拼接形成所述内圈的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轴套用于连接所述主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和所述转动连接组件的轴向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和/或,
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轴向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外部;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端部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9.一种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主轴,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装置,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主轴的端部均通过所述轴连接装置连接。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跟踪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跟踪支架的主轴上的光伏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60993.9U CN220440642U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60993.9U CN220440642U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40642U true CN220440642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8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60993.9U Active CN220440642U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40642U (zh) |
-
2023
- 2023-08-01 CN CN202322060993.9U patent/CN2204406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5412B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结构 | |
WO2024139406A1 (zh) | 一种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
US11539325B2 (en) | Variable terrain solar tracker | |
CN220440642U (zh) |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
CN203617485U (zh) | 一种浮动连接器 | |
KR20160024755A (ko) | 커플링 | |
CN106763255B (zh) | 大挠性可伸缩联轴器 | |
CN202360622U (zh) | 新型大行程柔性虎克铰 | |
CN218064192U (zh) | 一种弧度锁 | |
CN115167535B (zh) | 一种用于光伏平单轴跟踪支架的轴承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8076766U (zh) | 光纤适配器 | |
CN221003557U (zh) | 一种万向节及光伏跟踪系统 | |
CN102563568A (zh) | 一种可调节安装尺寸的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 | |
CN221221053U (zh) | 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及光伏系统 | |
CN22200627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输送辊道 | |
CN218063133U (zh) |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鼓型齿联轴器 | |
CN205260660U (zh) | 转矩传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 | |
CN218718304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传动轴总成 | |
CN218408410U (zh) | 一种调隙齿轮 | |
CN216691900U (zh) | 一种耐高温的轴承连接结构 | |
CN214314910U (zh) | 一种简易式直连轴结构 | |
CN106337881B (zh) | 用于互相垂直轴的联轴器 | |
CN214412650U (zh) | 一种滚柱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及单排独立驱动式光伏跟踪支架 | |
CN218431767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无人机防护机构 | |
CN221283079U (zh) |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