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2065U -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2065U
CN219062065U CN202320367632.6U CN202320367632U CN219062065U CN 219062065 U CN219062065 U CN 219062065U CN 202320367632 U CN202320367632 U CN 202320367632U CN 219062065 U CN219062065 U CN 219062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fan
air duct
air
duc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76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锦
潘文康
康瑞祥
刘高源
王鑫
叶似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76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2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2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2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具有出风腔,且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插接于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支架和顶盖,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底部,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顶盖均与所述出风格栅可拆卸地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出风格栅可与风道本体进行插接相连,连接方式简单,且不需单独的连接结构对出风格栅和风道本体进行固定,保证出风效果,提高拆装效率。

Description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的风道结构和具有该风道结构的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高档的无叶风扇的出现提升了整个风扇行业的档次,居家使用不仅能够送来舒适的风量,而且还会给我们的家居环境带来很好的装饰效果,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并且与传统落地风扇相比具有不占地省空间和送风柔和的特点,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相关技术中,由于无叶风扇的出风风道和出风格栅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制成,需要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进行安装固定,但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会导致出风风道与出风格栅之间的气流流动受到影响,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的风道结构,将出风格栅与风道本体进行插接配合,简化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减小对出风气流的干扰,保证有效出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具有出风腔,且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插接于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支架和顶盖,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底部,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顶盖均与所述出风格栅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出风格栅可与风道本体进行插接相连,连接方式简单,且不需单独的连接结构对出风格栅和风道本体进行固定,保证出风效果,提高拆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具有敞开端,所述出风格栅从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出风格栅包括中间主体部和两个侧板部,所述中间主体部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部之间,所述侧板部与所述风道本体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插接空间包括中间区域和两个侧滑动插槽,所述中间主体部位于所述中间区域内,两个所述侧板部一一对应地插接限位于两个所述侧滑动插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侧滑动插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挡板和抵压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包括弯折相连的限位部和抵压部,所述侧板部对应的所述侧滑动插槽的抵压部与所述抵压挡板之间,且所述侧板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空间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侧板部的端部边沿处设有配合缺口,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卡接于所述配合缺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出风口形成于两个所述侧滑动插槽的抵压挡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本体和所述出风格栅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结构,所述出风格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
所述风扇和上述的风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风道结构处于伸出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风扇100,
风道结构1,风道本体11,出风腔111,插接空间112,左侧滑动插槽113,右侧滑动插槽114,限位挡板115,限位部1151,抵压部1152,抵压挡板116,出风口117,出风格栅12,中间主体部121,左侧板部122,右侧板部123,配合缺口124,第一连接部125,第二连接部126,安装支架13,上安装支架131,下安装支架132,下螺钉过孔133,顶盖14,上螺钉过孔141,
机体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结构1,该风道结构1的出风格栅12和风道本体11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会影响出风效果。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结构1,包括:风道本体11、出风格栅12、安装支架13和顶盖14。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结构1适用于风扇100,且风扇100可为立式无叶风扇100,风扇100包括机体2,风道结构1安装于机体2且相对于机体2可活动,如图1所示,风道结构1位于机体2内,如图2所示,风道结构1从机体2的顶部伸出。
其中,风道本体11具有出风腔111,且风道本体11具有与出风腔111连通的出风口117。如图3所示,风道本体11构造为长条状,出风腔111形成于风道本体11内,且出风腔111的延伸方向与风道本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出风腔111也构造为长条形腔。出风口117形成于出风腔111的一侧,以使出风腔111的一侧的多个位置处可通过实现出风作用,如图3所示,出风口117在出风腔111的左侧敞开,以使出风腔111的左侧形成为出风侧。
在实际安装时,出风格栅12插接于出风口117处,安装支架13安装于风道本体11的底部,顶盖14安装于风道本体11的顶部,且安装支架13和顶盖14均与出风格栅12可拆卸地相连,从而使得出风格栅12与风道本体11能够灵活地拆装,在出风格栅12插接于风道本体11之后,可将安装支架13与顶盖14分别与出风格栅12的底部和顶部进行固定,从而将出风格栅12固定安装于风道本体11上,实现风道结构1的安装。其中,安装支架13可为设置为两个,如两个安装支架13分别为上安装支架131和下安装支架132,上安装支架131安装于下安装支架132的上方,且出风格栅12的下端与上安装支架131相连,下安装支架132与机体2相对固定。
也就是说,在实际安装时,出风格栅12与风道本体11可采用插接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即在安装过程中,二者之间不需设置单独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即不会设置单独的连接结构对出风口117处的出风效果产生影响,不仅利于快速连接装配,且利于保证风道结构1的出风效果,同时,在后续对出风格栅12进行拆卸、维修和更换时,操作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结构1,出风格栅12可与风道本体11进行插接相连,连接方式简单,且不需单独的连接结构对出风格栅12和风道本体11进行固定,保证出风效果,提高拆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7处形成有插接空间112,插接空间112具有敞开端,出风格栅12从敞开端插入插接空间11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出风腔111沿风道本体11的竖向延伸,同时出风口117形成于出风腔111的一侧,即出风口117整体也构造为沿竖向延伸,以使风道结构1可在竖向时的多个位置出风。
同样的,插接空间112形成于出风口117处,且插接空间112的上端和下端均可为敞开端,以使插接空间112也构造为沿竖向延伸的空间,由此,在将出风格栅12插接至插接空间112时,可将出风格栅12从插接空间112的上端插入,也可从插接空间112的下端插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中,将插接空间112设于出风口117处,利于通过出风格栅12对出风口117处的气流进行过滤以及引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格栅12包括中间主体部121和两个侧板部,中间主体部121连接于两个侧板部之间,侧板部与风道本体11限位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侧板部连接于中间主体部121的两端,其中,中间主体部121设有过流孔,以使出风腔111内的气流可经过中间主体部121的过流孔流出出风口117。
其中,两个侧板部均与风道本体11限位配合,以使出风格栅12的两侧插接于风道本体11,即在出风格栅12插接于风道本体11或从风道本体11中拆卸时,两个侧板部可同时与插接空间112的两侧壁滑动配合,由此,可使得出风格栅12的两侧均平稳地滑动,避免插接过程中出现出风格栅12朝单侧倾斜导致无法平顺滑动的问题,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进一步地,插接空间112包括中间区域和两个侧滑动插槽,中间主体部121位于中间区域内,两个侧板部一一对应地插接限位于两个侧滑动插槽内,以使两个侧板部在两个侧滑动插槽中滑动,实现两侧滑动安装,同时,中间主体部121可在中间区域内进行出风作用。
具体地,如图5所示,插接空间112的左侧和右侧均形成有一个侧滑动插槽,即左侧滑动插槽113和右侧滑动插槽114,其中,两个侧板部分别为左侧板部122和右侧板部123,以在实际安装时,将左侧板部122滑动插接于左侧滑动插槽113内以在插接空间112的左侧进行滑动安装,同时将右侧板部123滑动插接于右侧滑动插槽114内以在插接空间112的右侧进行滑动安装,由此,可使得出风格栅12的左右两侧均平稳地插接以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滑动插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挡板115和抵压挡板116,限位挡板115包括弯折相连的限位部1151和抵压部1152,侧板部对应的侧滑动插槽的抵压部1152与抵压挡板116之间,且侧板部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部1151与插接空间112的内壁之间,以使侧板部稳定地安装于侧滑动插槽内,避免滑动过程中从侧滑动插槽内滑出。
具体地,如图5所示,侧滑动插槽靠近出风口117的一侧形成有抵压挡板116,同时在侧滑动插槽远离出风口117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挡板115。其中,左侧滑动插槽113的抵压挡板116与右侧滑动插槽114的抵压挡板116在左右方向上正对设置,同时,左侧滑动插槽113的限位挡板115和右侧滑动插槽114的限位挡板115在左右方向上错开分布,且右侧滑动插槽114相对于左侧滑动插槽113倾斜,且右侧滑动插槽114的长度大于左侧滑动插槽113。
其中,左侧滑动插槽113的限位挡板115可对左侧板部122的内端进行限位止挡,同时,右侧滑动插槽114的限位挡板115可对右侧板部123的内端进行限位止挡,从而使得出风格栅12稳定地插接于插接空间112内,实现出风格栅12的稳定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部的端部边沿处设有配合缺口124,限位部1151的至少部分卡接于配合缺口124内,即限位挡板115与风道本体1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侧板部的厚度,以使侧板部的端部通过配合缺口124与限位挡板115限位配合,从而增大侧板部与限位挡板115的配合深度,从而更利于保证侧板部稳定地插接于侧滑动插槽内,保证出风格栅12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7形成于两个侧滑动插槽的抵压挡板116之间,换言之,风道本体11在出风口117处的两各侧板形成于两个侧滑动插槽的抵压挡板116,由此,不需在风道本体11上设置单独的结构与限位挡板115进行连接配合,从而减少风道本体11上的结构的数量,降低风道本体11的设置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空间11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插接空间112的上端和/或下端构造为敞开端,即可将插接空间112的上端设置为敞开端,以使出风格栅12可从插接空间112的上端插入;或者可将插接空间112的下端设置为敞开端,以使出风格栅12可从插接空间112的下端插入;或者,插接空间112的上端和下端均可为敞开端,在将出风格栅12插接至插接空间112时,可将出风格栅12从插接空间112的上端插入,也可从插接空间112的下端插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结构设计灵活,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灵活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本体11和出风格栅12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制成,如风道本体11采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整体可以挤出成型,最大程度保证风道内光滑,避免产生噪音等问题,且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格栅可采用其它材料,如采用热固性塑料等,以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格栅12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125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126,第一连接部125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顶盖14可拆卸地相连,第二连接部126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安装支架13相连,即第一连接部125和第二连接部126均可设置为至少一个,如设置为两个、三个伸至更多个。其中,第一连接部125和第二连接部126均可构造为螺钉柱,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可构造为螺钉,以使出风格栅12可分别与顶盖14、安装支架13相对固定。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出风格栅12的上端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部125,两个第一连接部125均具有朝上敞开的螺纹孔,以在顶盖14与出风格栅12的上端接触之后,可使得两个螺钉贯穿顶盖14的上螺钉过孔141以伸至两个螺钉柱的螺纹孔内实现螺纹连接,实现顶盖14与出风格栅12的连接固定,且便于拆卸和更换。同样地,如图3所示,在出风格栅12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二连接部126,两个第二连接部126均具有朝下敞开的螺纹孔,以在安装支架13与出风格栅12的下端接触之后,可使得两个螺钉贯穿安装支架13的下螺钉过孔133以伸至两个螺钉柱的螺纹孔内实现螺纹连接,实现安装支架13与出风格栅12的连接固定,且便于拆卸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结构1,出风格栅12可与风道本体11进行插接相连,连接方式简单,且不需单独的连接结构对出风格栅12和风道本体11进行固定,保证出风效果,提高拆装效率。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具有出风腔,且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出风口;
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插接于所述出风口处;
安装支架和顶盖,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底部,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风道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顶盖均与所述出风格栅可拆卸地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具有敞开端,所述出风格栅从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包括中间主体部和两个侧板部,所述中间主体部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部之间,所述侧板部与所述风道本体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空间包括中间区域和两个侧滑动插槽,所述中间主体部位于所述中间区域内,两个所述侧板部一一对应地插接限位于两个所述侧滑动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动插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挡板和抵压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包括弯折相连的限位部和抵压部,所述侧板部对应的所述侧滑动插槽的抵压部与所述抵压挡板之间,且所述侧板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空间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的端部边沿处设有配合缺口,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卡接于所述配合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形成于两个所述侧滑动插槽的抵压挡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和所述出风格栅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10.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
CN202320367632.6U 2023-02-28 2023-02-28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Active CN219062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632.6U CN219062065U (zh) 2023-02-28 2023-02-28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632.6U CN219062065U (zh) 2023-02-28 2023-02-28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2065U true CN21906206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7632.6U Active CN219062065U (zh) 2023-02-28 2023-02-28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2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9250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062065U (zh) 风扇的风道结构和风扇
CN213019969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526014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5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41636U (zh) 一种风道壳体、上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09761802U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5526634A (zh) 轴流柜机
CN217685409U (zh) 空调器
CN217844074U (zh) 一种新型取暖器箱体
CN21526014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2930176U (zh) 一种内循环风暖主机
CN2164812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734665U (zh) 一种具有模块化安装结构的直筒式电吹风
CN217900025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526014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841591U (zh) 一种导风罩及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27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5336977U (zh) 一种立式双风道空调器风道结构以及立式双风道空调器
CN215372701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9981422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1301996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6346781U (zh) 桌面空调器
CN21479151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