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7870U -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7870U
CN219057870U CN202223303974.6U CN202223303974U CN219057870U CN 219057870 U CN219057870 U CN 219057870U CN 202223303974 U CN202223303974 U CN 202223303974U CN 219057870 U CN219057870 U CN 21905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ng
parting bead
semi
box body
sta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39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彬
姚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39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7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包括:隔条匣,所述隔条匣包括匣体,所述匣体的顶部具有隔条进口,所述匣体的底部具有隔条出口与推送口;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位于所述匣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自所述推送口的一侧推动所述隔条以使所述隔条从所述隔条出口的一侧离开所述匣体。本申请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可以存放隔条,并在需要的时候使隔条自动离开匣体,所以工人只需要控制隔条匣的设置位置以使隔条下落至合适的位置,或者调整隔条的码放位置即可,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隔条码放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生产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利用了该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半自动板材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木质地板的生产过程的多个步骤中需要将木质板材(坯料、半成品或成品地板)码放成材堆置于托盘上,每个板材层之间由隔条间隔。目前,首先由人工在托盘上码放第一层板材,随后在垂直于第一板材长度方向上间隔的码放数根(例如3~5条)隔条形成第一个隔条层,再后在第一个隔条层上码放第二层板材,重复以上直至完成整个材堆的码放。如此操作工作效率极低。隔条多采用硬阔叶材实木制成或铝合金材料制成,所以隔条和板材的质量都相对较重,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的隔条码放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包括:
隔条匣,所述隔条匣包括匣体,所述匣体的顶部具有隔条进口,所述匣体的底部具有隔条出口与推送口;
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位于所述匣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自所述推送口的一侧推动所述隔条以使所述隔条从所述隔条出口的一侧离开所述匣体。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口、所述隔条出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匣体的两个侧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匣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对端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边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形成所述隔条出口,所述推送口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口包括间隔开设的两个,所述推送口通过切割所述端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角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一对分别由所述端板垂直弯折形成的子侧板。
作为优选,该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还包括码放平台,所述码放平台位于所述隔条匣的下方,能够承接自所述隔条匣下落的所述隔条。
作为优选,所述码放平台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其升降的升降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还包括阻挡单元,所述阻挡单元设置于所述隔条匣的前端面能够转动地在所述隔条出口处形成阻挡或解除阻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了上述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板材的半自动码放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平面与所述隔条匣的底部始终具有板材厚度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位于所述隔条匣的长度方向的后方,且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隔条匣的长度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是皮带输送机。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可以存放隔条,并在需要的时候使隔条自动离开匣体,所以工人只需要控制隔条匣的设置位置以使隔条下落至合适的位置,或者调整隔条的码放位置即可,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隔条码放的工作效率。
2、通过将第一侧板设置包括一对分别由端板垂直弯折形成的子侧板的结构,从而一对子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观察开口,可以便于观察隔条的剩余数量,以及在出现隔条卡于匣体内无法顺利下落时整理隔条。
3、本申请的半自动板材码放装置,工人只需要调整隔条、板材的放置位置即可,不需要从事搬运等重体力的劳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幅提高了码放材堆的工作效率。
4、通过将输送单元设置于隔条匣的长度方向的后方,并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与隔条匣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推送板材的过程中造成隔条的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半自动板材码放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推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第一种工作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第二种工作方法示意图。
图5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2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板材的半自动码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隔条匣,200、推送单元,300、码放平台,400、升降单元,500、隔条,600、板材,700、输送单元,800、阻挡单元,110、匣体,120、隔条进口,130、隔条出口,140、推送口,210、安装座,220、气杆,810、挡杆,820、微型电机,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所示的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包括隔条匣100和推送单元200。隔条匣100包括匣体110、开设于匣体110的顶部隔条进口120、开设于匣体110的底部具有隔条出口130与推送口140,隔条500从隔条进口120被放入匣体110中。推送单元200位于匣体110的一侧,并自推送口140的一侧推动隔条500以使隔条500从隔条出口130的一侧离开匣体110。
借由上述结构,该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可以存放隔条500,并在需要的时候使隔条500自动离开匣体110,所以工人只需要控制隔条匣100的设置位置以使隔条500下落至合适的位置,或者调整隔条500的码放位置即可,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隔条500码放的工作效率。
具体来说,匣体110包括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一对端板114,第一侧板112的下边与底板111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形成隔条出口130,推送口140则开设在第二侧板113的底部,从而隔条进口120位于匣体110的顶部,推送口140、隔条出口130分别开设于匣体110的两个侧板112,113的底部。匣体110可以是通过将设定形状的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一对端板114首尾焊接形成。匣体110也可以是由一个整块的金属板通过多次扳折形成。扳折后,切割端板114、底板111、第二侧板112的连接角以形成推送口140,再切割第二侧板113的底部以形成隔条出口130。这种情况下,推送口140包括两个。当然的,推送口140可以通过切割开设在第二侧板的底部的任意位置上,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与此同时,选择后一种制作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的,第一侧板112包括一对分别由端板垂直114弯折形成的子侧板。一对子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观察开口,可以便于观察隔条500的剩余数量,以及在出现隔条500卡于匣体110内无法顺利下落时整理隔条500。
隔条匣100的规格应当与隔条500的规格一致。一般的,隔条500的规格约为18mm(宽)×18mm(厚)×1000mm(长),所以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3之间应当至少具有18mm的间距,一对端板114之间应当至少具有1000mm的间距以容纳隔条500。为避免隔条500卡于匣体110内无法顺利下落,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mm,一对端板114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05mm。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的顶边至地板111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能够匣体110内能够放置的隔条500的数量,优选的,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的顶边至地板111之间的距离是800mm。基于上述规格,所以隔条进口120的规格是20mm(宽)×1005mm(长)。隔条出口130的长度是1005mm,高度应当略大于一根隔条500的厚度但小于两根隔条500的厚度之和,例如25mm。与隔条出口130相同的,推送口140的高度应当略大于一根隔条500的厚度,例如25mm(高)×30mm(长)。
推送单元200包括数量与推送口140的数量相同的数个气杆单元、以及同时控制数个气杆单元的开关,气杆单元包括通过螺接或焊接固定在第二侧板113背面的安装座210、通过安装座210螺接安装的气杆220,气杆220的伸缩端能够在推送口140中伸缩。本实施例中,匣体110上开设有2个推送口140,所以在对应位置设置有2个气杆单元。开关是现有技术的,与多个气杆单元电性连接,能够控制多个气杆同时伸缩。
本实施例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第一种工作方法参照图3所示。隔条匣100通过螺接固定安装在架体或墙体(图中未示出)上,码放平台300位于隔条匣100的下方,用于承接自隔条匣100中下落的隔条500,例如现有技术的托盘。首先,将隔条500放入隔条匣100中;随后,通过开关控制2个气杆220推出3次以从隔条匣100中下落3根隔条500;再后,工人将3根隔条500移至需要的码放位置以形成隔条层;最后,在隔条层上码放一层板材,并重复前述下落隔条500和码放板材600的步骤。
本实施例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第二种工作方法参照图4所示。将3个隔条匣100按照需要的间距,该间距是两根隔条500之间的放置间距,一般为300mm,通过螺接固定安装在架体或分别安装在墙体(图中未示出)上。码放平台300位于隔条匣100的下方,码放平台300的放置位置与隔条匣100具有对应关系,即隔条匣100位于其中隔条500应当落于码放平台300的位置的正上方。首先,将隔条500放入3个隔条匣100中;随后,通过开关控制2个气杆220推出1次以从隔条匣100中下落1根隔条500,3个隔条匣100则下落3根间距的隔条500;再后,工人将3根隔条500的下落位置稍作整理;最后,在隔条层上码放一层板材,并重复前述下落隔条500和码放板材600的步骤。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回看图1并结合图5所示,隔条匣100的前端面设置有能够转动地在隔条出口130处形成阻挡或解除阻挡的阻挡单元800。具体地,阻挡单元800包括两组,分别与气杆220一一对应设置,包括挡杆810和驱动档杆810转动的微型电机820。微型电机820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板112上,档杆810通过平键连接套设在微型电机820的输出轴上。
实施例2
参照图6所示,该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还包括用于升降码放平台300的升降单元400。升降单元400是现有技术的,例如剪叉式升降机,码放平台300放置于升降单元400的升降平台上。
工作时,将3个隔条匣100按照需要的间距,该间距是两根隔条500之间的放置间距,一般为300mm,通过螺接固定安装在架体或分别安装在墙体上。码放平台300放置于升降单元400的升降平台上并位于隔条匣100的下方,码放平台300的放置位置与隔条匣100具有对应关系。首先,将隔条500放入3个隔条匣100中,通过升降单元400提升码放平台300,码放平台300的码放平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板材600和隔条500厚度之和,例如40mm;随后,通过开关控制2个气杆220推出1次以从隔条匣100中下落1根隔条500,3个隔条匣100则下落3根间距的隔条500形成隔条层;再后,在隔条层上码放板材形成第一个板材层;最后,通过升降单元400下降码放平台300直至板材层的表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40mm,重复前述下落隔条500、码放板材600、下降码放平台300的步骤。或者,下落3根间距的隔条500形成隔条层之后通过升降单元400下降码放平台300直至隔条层的表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再次变为40mm,然后码放形成第一个板材层、再次下落隔条500,重复前述下落隔条500、码放板材600、下降码放平台300的步骤。
实施例3
参照图7所示的一种利用了实施例2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板材的半自动码放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700,本实施例中,输送单元700是皮带输送机。输送单元700的输送平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部之间至少具有板材600厚度的间距,例如输送平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部之间具有25mm的间距。输送单元700的输送平面同时与码放平台300的码放平面齐平并连接。优选的,输送单元700的输送方向与隔条匣10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输送单元700位于隔条匣100的长度方向的后方。
工作时,首先,将隔条500放入3个隔条匣100中,通过升降单元400提升码放平台300使其码放平面(此时为码放平台300的顶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40mm;随后,通过开关控制2个气杆220推出1次以从隔条匣100中下落1根隔条500,3个隔条匣100则下落3根间距的隔条500形成隔条层;再后,板材600通过输送单元700输送并平推送至隔条层(此时的码放平面)上形成第一个板材层,推送方向为自隔条500的长度一端至另一端,这样可以避免推送板材600的过程中造成隔条500的移动;最后,通过升降单元400下降码放平台300直至板材层的表面与隔条匣10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再次变为40mm,下落隔条500、推送板材600、下降码放平台300的步骤。在此过程中,工人只需要调整隔条500、板材600的放置位置即可,不需要从事搬运等重体力的劳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幅提高了码放材堆的工作效率。
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条匣,所述隔条匣包括匣体,所述匣体的顶部具有隔条进口,所述匣体的底部具有隔条出口与推送口;
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位于所述匣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自所述推送口的一侧推动所述隔条以使所述隔条从所述隔条出口的一侧离开所述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口、所述隔条出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匣体的两个侧板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对端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边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形成所述隔条出口,所述推送口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口包括间隔开设的两个,所述推送口通过切割所述端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角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一对分别由所述端板垂直弯折形成的子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还包括码放平台,所述码放平台位于所述隔条匣的下方,能够承接自所述隔条匣下落的所述隔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平台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其升降的升降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还包括阻挡单元,所述阻挡单元设置于所述隔条匣的前端面能够转动地在所述隔条出口处形成阻挡或解除阻挡。
9.一种利用了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的半自动板材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平面与所述隔条匣的底部始终具有板材厚度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自动板材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位于所述隔条匣的长度方向的后方,且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隔条匣的长度方向一致。
CN202223303974.6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Active CN21905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3974.6U CN219057870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3974.6U CN219057870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7870U true CN219057870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3974.6U Active CN219057870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7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3858B2 (en) Metal plate loading/unloading and cut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7214750B (zh) 全自动珍珠棉切割一体机
CN105014138A (zh) 板材自动送料、切料、排料和码料的设备
CN113573483B (zh) Pcb棕化板自动预叠设备
CN111285088A (zh) 一种堆板自动送料机
US5664767A (en) Method of stacking continuously arriving sheets
CN111628206A (zh) 一种电芯极片叠片机构
CN219057870U (zh) 一种隔条的半自动码放机构及其装置
CN211378390U (zh) Pcb铝片下料机构
CN211110236U (zh) 一种连接输送设备
CN112456111A (zh) 一种集自动上料和切割一体的板材运输机
CN110933845A (zh) Pcb铝片下料机构
CN217349569U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式料仓装置
CN217072711U (zh) 一种竹板材自动化刨切装置
CN112318857B (zh) 一种阳模真空吸附成型机
CN212625164U (zh) 变压器铁心预叠装置
JPH08187615A (ja) 板状体の切断集積装置
JPH0829520B2 (ja) シートパレ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11668010A (zh) 变压器铁心预叠装置
CN108296562B (zh) 一种钢板切割工作台
CN213111561U (zh) 一种铝扣板的码垛装置
CN109760123B (zh) 一种树脂材料棱角处理装置
CN214086670U (zh) 一种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加工用码垛装置
CN215755062U (zh) 一种门扇型材开料自动堆放装置
CN220781876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折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