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2482U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52482U CN219052482U CN202320182674.2U CN202320182674U CN219052482U CN 219052482 U CN219052482 U CN 219052482U CN 202320182674 U CN202320182674 U CN 202320182674U CN 219052482 U CN219052482 U CN 219052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limiting plate
- mounting bracket
- tab
- pole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34—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过辊组件包括:过辊;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套设于过辊的一端;限位板,限位板设于安装支架且沿过辊的周向延伸,限位板与过辊的周壁之间具有供电池极片的极耳穿过的间隙,限位板用于对极耳进行限位以控制极耳的变形,安装支架的背向电池极片的端部具有开口,开口连通间隙。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辊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和限位板,利用限位板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通过设置开口,可以通过开口看到间隙,不仅方便安装和调试,而且方便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问题的排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卷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的极耳成型之后,其形状类似翅膀,结构强度较低,当电池极片在高速卷绕时,特别是极耳运行至过辊处,由于重力、应力、风阻等因素会使极耳出现翻折、塌边、月牙痕等现象,并且极耳的上述现象会随着电芯卷绕速度的加快、极耳高度的增加、极耳厚度的变薄等因素而加剧,制约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以及工艺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过辊组件,所述过辊组件可以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过辊组件的卷绕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辊组件,包括:过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套设于所述过辊的一端;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且所述限位板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过辊的周向延伸,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过辊的周壁之间具有供电池极片的极耳穿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限位以控制所述极耳的变形;其中,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辊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和限位板,电池极片的极耳可以在限位板的引导下进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在电池极片运动过程中,限位板可以对极耳进行限位,从而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通过设置开口,可以通过开口看到间隙,从而可以检查限位板与过辊、电池极片之间的尺寸,不仅方便安装和调试,而且方便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问题的排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防止限位板与极耳发生干涉,保证电池极片的极耳可以进入限位板与过辊的间隙,并能够沿着过辊的周向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的根部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10mm,或者,等于10mm,可以防止电池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限位板发生干涉,防止电池极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尺寸为50mm-115mm。通过限制上述尺寸,使限位板可以覆盖极耳的至少一部分,保证极耳可以伸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这样限位板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的根部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为W,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W1与所述W的比值大于5。通过上述范围,可以防止电池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限位板发生干涉,防止电池极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凸部的侧壁贴合。通过在安装支架上设置限位凸部,限位凸部可以作为限位板的安装基准,从而可以限制限位板发生扭曲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板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采用多个紧固件将限位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可以保证限位板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限位板从安装支架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过辊的周向间隔布置。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限位板在过辊的周向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限位板在过辊的周向上脱离安装支架,从而避免极耳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包括头部、导向部和抚平部,所述头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抚平部在预设方向上排布且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头部和所述抚平部之间,所述抚平部沿所述过辊的周向延伸,其中,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抚平部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过辊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头部沿靠近所述导向部的方向朝靠近所述安装支架的方向延伸。即使极耳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内;当极耳在切入导向部与过辊之间的间隙时,导向部可以及时抑制极耳的变形,避免极耳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的远离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5mm-30mm,进一步保证极耳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及时抑制极耳的变形,避免极耳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形成弧形板部,所述弧形板部的半径为20mm-40mm。通过限定弧形板部的半径满足上述范围,进一步保证极耳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及时抑制极耳的变形,避免极耳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形成平直板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2mm;和/或,所述导向部的长度为20mm-60mm。通过限定导向部的尺寸满足上述条件,并结合头部的尺寸等,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使极耳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辊的外周壁具有沿其轴向排布的第一周面和第二周面;其中,所述第一周面靠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且低于所述第二周面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台阶面,所述限位板正对所述第一周面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周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电池极片适于与所述第二周面配合。通过在过辊上设置台阶面,使第一周面可以避开极耳,这样电池极片在运转过程中,过辊不会使极耳发生变形,并且还可以保证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满足特定的尺寸要求,从而使限位板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使极耳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与所述极耳的根部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为0至3mm。通过限制台阶面与极耳的根部之间的距离满足上述范围,保证极耳可以伸入限位板与过辊之间的间隙,这样限位板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周面与所述第二周面的高度差为0.1mm-0.5mm。通过限定第一周面与第二周面的高度差满足上述尺寸要求,使限位板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使极耳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朝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端部延伸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间隙。通过设置开口和避让槽,可以通过开口看到间隙,从而可以检查限位板与过辊、电池极片之间的尺寸,不仅方便安装和调试,而且方便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问题的排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布置。这样可以在不同位置处检查限位板与过辊、电池极片之间的尺寸,进一步方便安装、调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检查和问题的排除。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过辊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过辊组件,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极片设于过辊组件;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过辊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过辊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过辊组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极片未设于过辊组件;
图6为图5中所示的过辊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过辊组件100,
过辊10,第一周面101,第二周面102,台阶面103,
安装支架20,限位凸部21,第一连接孔22,避让槽23,开口24,
限位板30,第二连接孔301,头部31,导向部32,抚平部33,
间隙40,
电池极片50,极耳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卷绕工艺是电芯制造的主流工艺,其通过固定卷针的卷绕,将分条后的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按照顺序卷绕挤压成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或方形,再放在方壳或圆柱的金属外壳中,极片的大小、卷绕的圈数等参数根据电池设计容量来进行确定,具有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池极片的极耳成型之后,其形状类似翅膀,结构强度较低,当电池极片在高速卷绕时,特别是极耳运行至过辊处,由于重力、应力、风阻等因素会使极耳出现翻折、塌边、月牙痕等现象,并且极耳的上述现象会随着电芯卷绕速度的加快、极耳高度的增加、极耳厚度的变薄等因素而加剧,制约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以及工艺的发挥。
为了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过辊组件,通过在过辊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和限位板,在电池极片的运动过程中,利用限位板可以控制极耳的变形,使极耳恢复正常的形貌。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过辊组件可以用于,但不限于用于卷绕机等卷绕装置,还可以用于辊压装置、模切装置等其他需要对极耳整形的装置中。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极片50设于过辊组件100。过辊组件100包括过辊10、安装支架20和限位板30。
安装支架20套设于过辊10的一端,限位板30设于安装支架20,并且限位板30的至少一部分沿过辊10的周向延伸,限位板30与过辊10的周壁之间具有间隙40,间隙40可以供电池极片50的极耳51穿过,限位板30用于对极耳51进行限位,以控制极耳51的变形。
其中,安装支架20的背向电池极片50的端部具有开口24,开口24连通间隙40。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辊10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20和限位板30,电池极片50的极耳51可以在限位板30的引导下进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在电池极片50运动过程中,限位板30可以对极耳51进行限位,从而控制极耳51的变形,具体地,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51的变形,使极耳51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51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通过设置开口24,可以通过开口24检查限位板30与过辊10、电池极片50之间的尺寸,不仅方便安装和调试,而且方便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问题的排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一侧与安装支架20连接。
具体地,限位板30在展开状态下,定义限位板30的长度方向沿图1和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限位板30的宽度方向沿图1和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
限位板30在弯曲状态下,限位板30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大致沿过辊10的周向延伸,限位板30的宽度方向沿过辊10的轴向延伸,限位板3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限位板30的左侧)与安装支架20连接。
也就是说,限位板3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安装支架20连接,限位板3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过辊10间隔开设置,使限位板30形成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的悬臂结构,防止限位板30与极耳51发生干涉,保证电池极片50的极耳51可以进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的间隙40,并能够沿着过辊10的周向运转。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俯视图。极耳51的根部与限位板30之间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距离W为大于0mm且小于10mm,或者,等于10mm。
举例而言,极耳51的根部与限位板30之间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距离W可以为3mm、6mm、8mm、10mm等。通过限制极耳51的根部与限位板30之间的距离满足上述范围,可以防止电池极片5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限位板30发生干涉,防止电池极片50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尺寸W1为50mm-115mm,例如,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尺寸W1可以为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115mm等。
由此,通过限制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尺寸满足上述范围,使限位板30可以覆盖极耳51的至少一部分,保证极耳51可以伸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这样限位板30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51的变形,使极耳51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51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51的根部与限位板30之间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距离为W,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1,W1与W的比值大于5。通过限制W1与W的比值满足上述范围,可以防止电池极片5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限位板30发生干涉,防止电池极片50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变形。
参照图1,并请进一步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极片50未设于过辊组件100。安装支架20的外周壁具有限位凸部21,限位凸部21沿安装支架20的周向延伸,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一侧适于与限位凸部21的侧壁贴合。通过在安装支架20上设置限位凸部21,限位凸部21可以作为限位板30的安装基准,从而可以限制限位板30发生扭曲变形。
其中,安装支架20可以采用铝材制成,限位板3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仅可以保证限位板3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防止限位板30的材料对极耳51造成不良影响。
参照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0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2,限位板30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301,限位板30与安装支架20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每个紧固件穿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2和第二连接孔301。
由此,通过采用多个紧固件将限位板30固定在安装支架20上,可以保证限位板30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限位板30从安装支架20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连接孔301沿过辊10的周向间隔布置。对应地,多个第一连接孔22沿安装支架20的周向间隔布置。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周向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限位板30在过辊10的周向上脱离安装支架20,从而避免极耳51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参照图2,并请进一步参照图4和图6,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侧视图,其中,电池极片50设于过辊组件100。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侧视图,其中,电池极片50未设于过辊组件100。限位板30包括头部31、导向部32和抚平部33,头部31、导向部32和抚平部33在预设方向上排布,导向部32连接在头部31与抚平部33之间,抚平部33沿过辊10的周向延伸,导向部32和抚平部33中的每一个与过辊10之间具有间隙40,头部31沿靠近导向部32的方向朝靠近安装支架20的方向延伸。
也就是说,限位板30的头部31相对于导向部32和安装支架20朝外翘曲,这样,即使极耳51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31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内;当极耳51在切入导向部32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时,导向部32可以及时抑制极耳51的变形,避免极耳51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其中,抚平部33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与过辊10的中心轴线同轴布置的圆弧板部,使抚平部33的圆弧板部与过辊10之间限定出具有固定尺寸的间隙40,抚平部33可以进一步对极耳51进行抚平、矫正。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31的远离导向部32的一端与电池极片50在电池极片5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1为15mm-30mm,例如H1可以为15mm、20mm、25mm、30mm等。
由此,通过限定H1满足上述范围,进一步保证极耳51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31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内,从而及时抑制极耳51的变形,避免极耳51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31形成弧形板部,弧形板部的半径R为20mm-40mm。例如,弧形板部的半径R为20mm、25mm、30mm、35mm、40mm等。
由此,通过限定弧形板部的半径R满足上述范围,进一步保证极耳51发生变形也可以在头部31的引导下顺利地导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内,从而及时抑制极耳51的变形,避免极耳51发生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32形成平直板部,导向部32与电池极片50平行设置,导向部32与电池极片50在电池极片5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为1mm-2mm,导向部32与电池极片50在电池极片5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H可以为1mm、1.5mm、2mm等。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32形成平直板部,导向部32的长度L为20mm-60mm。例如,导向部32的长度L可以为20mm、30mm、40mm、50mm、60mm等。
由此,通过限定导向部32的尺寸满足上述条件,并结合头部31的尺寸等,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51,使极耳51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参照图5,并请进一步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的侧视图,其中,电池极片50设于过辊组件100。过辊10的外周壁具有第一周面101和第二周面102,第一周面101和第二周面102沿过辊10的轴向排布,第一周面101靠近安装支架20设置,并且第一周面101低于第二周面102,从而在第一周面101和第二周面102之间限定出台阶面103,限位板30正对第一周面101,并且限位板30与第一周面101之间具有间隙40,电池极片50适于与第二周面102配合。
由此,通过在过辊10上设置台阶面103,使第一周面101可以避开极耳51,这样电池极片50在运转过程中,过辊10不会使极耳51发生变形,并且还可以保证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满足特定的尺寸要求,从而使限位板30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51,使极耳51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面103与极耳51的根部之间在过辊10的轴向上的距离L1为0mm至3mm。
也就是说,极耳51的根部可以位于第一周面101,即极耳51的根部超出台阶面103,极耳51的根部也可以位于第二周面102,即台阶面103超出极耳51的根部,极耳51的根部还可以位于与台阶面103对齐的位置。
通过限制台阶面103与极耳51的根部之间的距离L1满足上述范围,保证极耳51可以伸入限位板30与过辊10之间的间隙40,这样限位板30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51的变形,使极耳51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51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周面101与第二周面102的高度差L2为0.1mm-0.5mm。例如,第一周面101与第二周面102的高度差L2可以为0.1mm、0.2mm、0.3mm、0.4mm、0.5mm等。通过限定第一周面101与第二周面102的高度差L2满足上述尺寸要求,使限位板30可以抑制和纠正变形的极耳51,使极耳51可以恢复正常形貌,改善极耳塌边、月牙印、极耳翻折。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0的外周壁具有避让槽23,避让槽23朝安装支架20的背向电池极耳的端部延伸,以在安装支架20的端部形成开口24,避让槽23连通开口24与间隙40。
也就是说,开口24可以形成可视窗,通过设置开口24和避让槽23,可以通过开口24看到间隙40,从而可以通过开口24检查限位板30与过辊10、电池极片50之间的尺寸,不仅方便安装和调试,而且方便工作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问题的排除。
其中,开口24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对应地,避让槽23可以形成沿安装支架20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槽23包括多个,多个避让槽23沿安装支架20的周向间隔布置。对应地,开口24包括多个,多个开口24沿安装支架20的周向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开口24和多个避让槽23,从而可以在不同位置处检查限位板30与过辊10、电池极片50之间的尺寸,进一步方便安装、调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检查和问题的排除。
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卷绕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卷绕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过辊组件10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过辊组件100,可以抑制和纠正极耳51的变形,使极耳51恢复正常的形貌,改善极耳51塌边、月牙印、翻折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卷绕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辊;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套设于所述过辊的一端;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且所述限位板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过辊的周向延伸,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过辊的周壁之间具有供电池极片的极耳穿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限位以控制所述极耳的变形;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根部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10mm,或者,等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尺寸为50mm-1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根部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为W,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W1与所述W的比值大于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凸部的侧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板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过辊的周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头部、导向部和抚平部,所述头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抚平部在预设方向上排布且所述导向部连接在所述头部和所述抚平部之间,所述抚平部沿所述过辊的周向延伸,
其中,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抚平部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过辊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头部沿靠近所述导向部的方向朝靠近所述安装支架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远离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5mm-3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形成弧形板部,所述弧形板部的半径为20mm-40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形成平直板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2mm;和/或,所述导向部的长度为20mm-60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的外周壁具有沿其轴向排布的第一周面和第二周面;
其中,所述第一周面靠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且低于所述第二周面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台阶面,所述限位板正对所述第一周面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周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电池极片适于与所述第二周面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与所述极耳的根部之间在所述过辊的轴向上的距离为0至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面与所述第二周面的高度差为0.1mm-0.5mm。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周壁具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朝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端部延伸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过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布置。
18.一种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辊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674.2U CN219052482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PCT/CN2023/086665 WO2024164422A1 (zh) | 2023-02-10 | 2023-04-06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674.2U CN219052482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52482U true CN219052482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2674.2U Active CN219052482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52482U (zh) |
WO (1) | WO202416442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967154U (zh) * | 2018-03-08 | 2018-10-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极耳抚平装置及卷绕设备 |
CN208226022U (zh) * | 2018-06-25 | 2018-12-11 | 苏州迈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极片过辊导向装置及电芯卷绕设备 |
CN209217126U (zh) * | 2018-11-27 | 2019-08-06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过辊装置及卷绕机 |
CN209641752U (zh) * | 2018-12-25 | 2019-11-15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过辊装置及卷绕机 |
CN210110915U (zh) * | 2019-07-15 | 2020-02-21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极耳抚平装置及使用该极耳抚平装置的极片卷绕设备 |
CN112201837A (zh) * | 2020-10-27 | 2021-01-08 | 上海骄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极耳防折装置及卷绕机 |
CN214957260U (zh) * | 2021-01-14 | 2021-11-30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极耳抚平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
CN113193165B (zh) * | 2021-05-28 | 2023-06-06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
CN215785802U (zh) * | 2021-07-14 | 2022-02-11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极耳抚平装置 |
CN216928662U (zh) * | 2021-12-09 | 2022-07-08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抚平机构与卷绕设备 |
CN217641484U (zh) * | 2022-06-28 | 2022-10-21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防止极耳于卷绕中翻折的过辊装置 |
-
2023
- 2023-02-10 CN CN202320182674.2U patent/CN219052482U/zh active Active
- 2023-04-06 WO PCT/CN2023/086665 patent/WO2024164422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64422A1 (zh) | 2024-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052482U (zh) | 过辊组件以及卷绕装置 | |
CN111261805B (zh) | 纽扣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 |
CN213601922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 |
CN215496344U (zh) | 一种气体电压互感器铝屏蔽罩 | |
CN216120511U (zh) | 用于电芯的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芯 | |
CN213150966U (zh) | 一种电池极耳及电芯 | |
CN208753419U (zh) | 一种锂电池极耳压花辊 | |
CN213150814U (zh) | 一种电池生产用压辊及辊压装置 | |
CN219867374U (zh) | 一种盖板内框成型板 | |
CN20743103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一体冲压成型模具 | |
CN21375519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开放式显示器外壳 | |
CN221947432U (zh) | 一种电磁开关插头及电磁开关 | |
CN207683631U (zh) | 一种汽车门槛内板总成 | |
CN21447767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 | |
CN221851607U (zh) | 压花辊、压花装置及卷绕机 | |
CN217950940U (zh) | 一种铆接积层铁芯 | |
CN219821108U (zh) | 一种电动车轮毂 | |
CN216980707U (zh) | 用于电池的外壳和电池 | |
CN217681172U (zh) | 一种一体式冲压铰链 | |
CN109382792B (zh) | 一种改变吊具开口角度的工具 | |
CN221170520U (zh) | 衬套总成和车辆 | |
CN209375258U (zh) | 易冲压硅钢片 | |
CN218745786U (zh) | 一种用于连接轮毂的焊接片 | |
CN218559082U (zh) | 轮毂电机 | |
CN214028112U (zh) | 一种汽车控制臂衬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