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0615U - 水平环流滤池 - Google Patents

水平环流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0615U
CN219050615U CN202223013348.3U CN202223013348U CN219050615U CN 219050615 U CN219050615 U CN 219050615U CN 202223013348 U CN202223013348 U CN 202223013348U CN 219050615 U CN219050615 U CN 219050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zone
horizontal
filtering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33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崭华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33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0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0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0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环流滤池,包括: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具有污水进水口和清水口;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适于对流经的水体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清水口的上游;环流过滤区,与所述污水进水口连通,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游,所述环流过滤区至少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相接触的水平扫流层,所述水平扫流层的水体在流经所述过滤组件时至少具有水平切向分力,适于将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上游侧沿所述过滤组件的顶壁冲刷至水平扫流层下游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冲刷位于过滤组件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使其不会过早堆积在过滤组件表层,能够延长水平环流滤池的清洁周期、降低清洁频率、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水平环流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环流滤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环流滤池。
背景技术
在水平环流滤池中,经常会采用石英砂作为污水过滤的材料。石英砂过滤是利用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石英砂过滤,有效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的一种水处理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中,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都是采用污水自上而下的过滤方式,此时位于滤层上方的污水在通过滤层的同时会不断的冲击滤层,沿高度方向,位于上方的滤层会首先受到污水中污染物的堵塞,随着过滤操作的不断进行,滤层自上而下被堵塞的区域将不断增加。为了确保滤层的过滤效率,通常需要对滤层进行频繁的反向冲洗操作以实现对滤层的净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水平环流滤池,在滤层的上下两端分别可以形成上部旋流区和下部旋流区,在上部旋流区和下部旋流区中,污水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上进行旋转流动。然后在向上或向下进入到滤层中,通过滤层的冲洗后从滤层内形成清水并排出。
通常上述的设置方式,由于污水在滤层的表面呈环状不断地转动,与垂直进入到滤层的常规方式相比,水平流动的污水会将位于滤层表面的污染物冲开,使得污物不会过早的进入到滤层中并堵塞滤层。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污水自身仍是在水平区域内不断进行循环往复的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位于滤层表面的污染物会在有限的空间内循环,且总量会不断增加,当到达一定数量后仍将发生沉积,此时仍会对位于其一侧的滤层进行堵塞,从而影响后续的污水净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中,污水在水平区域内呈环状流动、容易对滤层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净化操作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环流滤池,该水平环流滤池包括:
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具有污水进水口和清水口;
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适于对流经的水体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清水口的上游;
环流过滤区,与所述污水进水口连通,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游,所述环流过滤区至少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相接触的水平扫流层,所述水平扫流层的水体在流经所述过滤组件时至少具有水平切向分力,适于将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上游侧沿所述过滤组件的顶壁冲刷至水平扫流层下游侧。
可选地,沿水体的运输方向,所述环流过滤区还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升区、缓流区和下降区:
所述水平扫流层、上升区、缓流区和下降区依次连通;
环流过滤区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平扫流层的上游侧,且流入的水体可依次流经水平扫流层、上升区、缓流区和下降区,实现水体在环流过滤区内部的环流,适于分离水体中的污染物。
可选地,所述上升区内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
导流板,设置在所述上升区内并与所述上升区的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适于对水体进行向上导流。
可选地,所述本体还具有反冲洗水出口,所述反冲洗水出口与所述环流过滤区连通,在反向冲洗时,水体可依次流经所述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并通过反冲洗水出口排出到本体外。
可选地,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
第一挡砂板,与所述导流板的底侧连接,所述第一挡砂板的下端朝向所述本体的侧壁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
第二挡砂板,与所述导流板的顶侧连接,所述第二挡砂板的顶端朝向所述本体的中心方向延伸。
可选地,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
清水区,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下游,并与所述清水口连通,适于收集并排出经所述过滤组件过滤的水体。
可选地,所述清水区包括:
第一清水区,适于收集经所述过滤组件过滤的水体;
第二清水区,位于第一清水区的下游,并与所述第一清水区和清水口均连通,所述第二清水区高于所述环流过滤区设置;
过滤状态下,过滤后的水体可经第一清水区和第二清水区,由清水口排出;反洗状态下,第二清水区的水体适于在关闭所述污水进水口和清水口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清水区、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并由反冲洗水出口排出到所述本体外。
可选地,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
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所述清水区内,并与所述过滤组件对应设置,适于向所述过滤组件提供反洗水。
可选地,所述环流过滤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环流过滤区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与所述环流过滤区相连通。
可选地,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
混凝区,与所述污水进水口连通并位于所述环流过滤区的上游,适于对通入的水体混凝处理。
可选地,所述混凝区的侧壁上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将所述混凝区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舱室,水体在流经混凝区时可撞击所述扰流板,适于在混凝区加药时使水体与药物进行混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污水从污水进水口进入到本体内部的环流过滤区,由于过滤组件上部的水平扫流层水体具有水平切向分力,因此能够将位于过滤组件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的上游侧沿过滤组件的顶壁冲刷至下游侧,而不会过早堆积在过滤组件表层,能够延长水平环流滤池的清洁周期、降低清洁频率、节约能耗。同时,水平扫流层的部分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渗入过滤组件进行过滤,由于水平扫流层对污水进行水平扫流,因此可延长过滤周期,使过滤产生的清水水质更好、连续性更好、产水量大。
此外,由于过滤周期得到延长,因此对于过滤组件自身的要求也降低,此时过滤组件自身可以不必设置过深也可以完成在长时间的净化操作。从而有助于控制整个设备的体积,有助于控制成本并降低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污水中的污染物可不断地在环流过滤区参与循环流动,通过设置环流过滤区,能够增大过滤组件上部的纳污空间、提高水平环流滤池的纳污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导流通道的设置,能够对水体进行向上流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水体在上升过程中出现短流。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水平环流滤池进行反向冲洗,水体可将堵塞在过滤组件中的污染物、以及环流过滤区内容纳的污染物一同冲洗并排出到本体外,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挡砂板,在进行反冲洗时,流入导流通道内的部分滤料层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第一挡砂板回落至过滤组件内靠近第一挡砂板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二挡砂板,反冲洗时流到环流过滤区内的滤料层,在反冲洗结束后可沿第二挡砂板和导流通道回落至过滤组件内靠近第一挡砂板的一侧,避免全部的滤料层集中回落到过滤组件的正上方,从而保证滤料层的平整度、以及后期过滤效果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采用设备自反洗方式,反洗状态下关闭污水进水口和清水口,第二清水区的水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清水区、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反向冲洗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水力擦洗堵塞在过滤组件中的污染物,使滤料层膨胀;同时,将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内的污染物排出本体外。自反洗方式无需额外设置水力提升装置即可对设备实现反冲洗,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节约能耗。
7.本实用新型中在环流过滤区上游设置混凝区,在水体内有微污染的情况,可在混凝区内投加药剂,污水在流经混凝区时可撞击扰流板,从而与药物充分混合;在不需要加药时,混凝区可作为较大的配水仓进行均匀进水。
8.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实施方式和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平环流滤池采用外源压力的反洗方式,反洗时,通过水力提升装置,如水泵,向反冲洗布水管内压送外部清水,反冲洗布水管向清水区内布水,并依次流经过滤组件和环流过滤区,以实现反冲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平环流滤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水平环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污水进水口;12、清水口;13、反冲洗水出口;
2、过滤组件;21、滤料层;22、过滤帽;
3、环流过滤区;31、水平扫流层;32、上升区;33、缓流区;34、下降区;351、第一倒角板;352、第二倒角板;353、第三倒角板;
4、导流结构;41、导流板;411、导流通道;42、第一挡砂板;43、第二挡砂板;
5、清水区;51、第一清水区;52、第二清水区;53、清水连通管;
61、反冲洗布水管;62、反洗排水槽;
7、混凝区;71、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环流滤池,该水平环流滤池包括本体1、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具体地,本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具有污水进水口11和清水口12,污水从污水进水口11通入到本体1内部,经过滤组件2处理得到的清水由清水口12排到本体1外部;过滤组件2设置在本体1内,适于对流经的水体进行过滤,过滤组件2设置在清水口12的上游;环流过滤区3与污水进水口11连通,环流过滤区3位于过滤组件2的上游,环流过滤区3至少包括与过滤组件2相接触的水平扫流层31,水平扫流层31的水体在流经过滤组件2时至少具有水平切向分力,适于将位于过滤组件2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沿过滤组件2的顶壁冲刷至水平扫流层31的下游侧。
如图1中箭头所示,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位于本体内背离中心区域的外侧位置,水平扫流层31的下游侧位于本体的中心区域,随着过滤操作的进行,污染物将从外侧位置向中心区域进行不断流动并在中心区域附近进行沉积。
如此设置,污水从污水进水口11进入到本体1内部的环流过滤区3,由于过滤组件2上部的水平扫流层31水体具有水平切向分力,因此能够将位于过滤组件2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沿过滤组件2的顶壁冲刷至下游侧,而不会过早堆积在过滤组件2的表层,能够延长水平环流滤池的清洁周期、降低清洁频率、节约能耗。同时,水平扫流层31的部分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渗入过滤组件2进行过滤,由于水平扫流层31对污水进行水平扫流,因此可延长过滤周期,使过滤产生的清水水质更好、连续性更好、产水量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的本体1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混凝土结构制成的池体,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优选地,本体1为钢结构制成。可选地,污水通过重力流或者压力流进入本体1内进行过滤。
可选地,过滤组件2包括滤料层21。可选地,滤料层21为石英砂或其他过滤材料。可选地,过滤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滤料层21底部的过滤帽22。
可选地,沿水体的运输方向,环流过滤区3还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水平扫流层31、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依次连通;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设置在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且流入的水体可依次流经水平扫流层31、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实现水体在环流过滤区3内部的环流,适于分离水体中的污染物。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污水中的污染物可不断地在环流过滤区3参与循环流动,通过设置环流过滤区3,能够增大过滤组件2上部的纳污空间、提高水平环流滤池的纳污能力。
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朝向本体1的中心方向,且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小于本体1的进水口,以使得污水呈近似平行过滤组件2上表层的方式高速流入环流过滤区3,以形成水平扫流层31;根据伯努利原理,环流过滤区3下降区34的水体在落入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水体会保持与进水时的方向,即,与水平扫流层31水体的流动方向保持一致。可选地,上升区32的侧壁下端靠近水平扫流层31下游侧设置,并与过滤组件2连接形成第一倒角板351,该第一倒角板351具有朝向上方的斜面,能够使水体流经水平扫流层31的下游侧时,顺着第一倒角板351上的斜面流向上升区32。可选地,上升区32的侧壁上端倾斜设置有第二倒角板352,下降区34的侧壁上端倾斜设置有第三倒角板353,使得水体能够顺利地从上升区32流向缓流区33,并由缓流区33流向下降区34,从而使得水体在环流过滤区3内部形成一个环状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缓流区33指的是:在上升区32向上流动的水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流速相对减慢,水体在经上升区32侧壁的第二倒角板352后改变方向并流向下降区34的上游侧,上升区32的下游侧与下降区34的上游侧之间的区域即为缓流区33。
可选地,上升区32内设置有导流结构4,导流结构4包括导流板41,导流板41设置在上升区32内并与上升区32的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411,导流通道411适于对水体进行向上导流。导流通道411的设置,能够对水体的向上流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水体在上升过程中出现短流。
随着过滤时间的推移,环流过滤区3内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高;另外,在长期过滤操作后,由于污染物堵塞在过滤组件2内,导致过滤效果降低。因此,需要对水平环流滤池进行清洗,常用的清洗方式为对设备进行反向冲洗。
可选地,本体1还具有反冲洗水出口13,反冲洗水出口13与环流过滤区3连通,在反向冲洗时,水体可依次流经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并通过反冲洗水出口13排出到本体1外。通过对水平环流滤池进行反向冲洗,水体可将堵塞在过滤组件2中的污染物、以及环流过滤区3内容纳的污染物一同冲洗并排出到本体1外,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相较于常规设计,本实施例采用水平扫流的过滤方式,由于过滤周期得到延长,因此对过滤组件2自身的要求也降低,可减少所需的滤料层21厚度,由于滤料层21厚度的减少,可降低本体1的高度,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同时,由于滤料层21厚度的减少,可减少反冲洗水的用量,反洗持续时间短,节约能耗。
可选地,导流结构4还包括第一挡砂板42,第一挡砂板42上端与导流板41的底侧连接,下端朝向本体1的侧壁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挡砂板42,在进行反冲洗时,流入导流通道411内的部分滤料层21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第一挡砂板42回落至过滤组件2内靠近第一挡砂板42的一侧。
可选地,导流结构4还包括第二挡砂板43,第二挡砂板43的下端与导流板41的顶侧连接,顶端朝向本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二挡砂板43,反冲洗时流到环流过滤区3内的滤料层21,在反冲洗结束后可沿第二挡砂板43和导流通道411回落至过滤组件2内靠近第一挡砂板42的一侧,避免全部的滤料层21集中回落到过滤组件2的正上方,从而保证滤料层21的平整度、以及后期过滤效果的稳定性。
可选地,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清水区5,清水区5位于过滤组件2的下游,并与清水口12连通,适于收集并排出经过滤组件2过滤的水体。可选地,经反冲洗得到的反冲洗水,排放至其他水平环流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清水区5包括第一清水区51和第二清水区52,第一清水区51适于收集经过滤组件2过滤的水体;第二清水区52位于第一清水区51的下游,并与第一清水区51和清水口12均连通,第二清水区52高于环流过滤区3设置;过滤状态下,过滤后的水体可经第一清水区51和第二清水区52,由清水口12排出;反洗状态下,第二清水区52的水体适于在关闭污水进水口11和清水口12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清水区51、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并由反冲洗水出口13排出到本体1外。
本实施例采用设备自反洗方式,反洗状态下关闭污水进水口11和清水口12,第二清水区52的水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清水区51、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以反向冲洗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水力擦洗堵塞在过滤组件2中的污染物,使滤料层21膨胀;同时,将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内的污染物排出本体1外。自反洗方式无需额外设置水力提升装置,如水泵,即可对设备实现反冲洗,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节约能耗。
可选地,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混凝区7,混凝区7与污水进水口11连通并位于环流过滤区3的上游,适于对通入的水体混凝处理。可选地,混凝区7的侧壁上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扰流板71,扰流板71将混凝区7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舱室,水体在流经混凝区7时可撞击扰流板71,适于在混凝区7加药时使水体与药物进行混合。
在环流过滤区3上游设置混凝区7,当水体内有微污染时,可在混凝区7内投加药剂,污水在流经混凝区7时可撞击扰流板71,从而与药物充分混合;在不需要加药时,混凝区7可作为较大的配水仓进行均匀进水。
可选地,环流过滤区3和过滤组件2对应形成一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设置为多组,多组过滤单元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本体1内。相应地,污水进水口11、清水口12以及反冲洗水出口13也对应设置为多个。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区7设置为多个,并与过滤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混凝区7环绕设置在环流过滤区3的外周,下降区34的外侧壁和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混凝区7。可选地,混凝区7的底端形成有水平流通通道,以供混凝区7内部的水体经该水平流通通道,以近似平行过滤组件2上表层的方式高速流入环流过滤区3。可选地,混凝区7的两相对侧壁的底端对应设置有一壁板,两个相对设置的壁板之间形成该水平流通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组过滤单元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以使得位于过滤单元上下两侧的第一清水区51和第二清水区52之间在本体1内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清水区5与各环流过滤区3均连通,可实现同时对多个环流过滤区3一并进行反洗,以提高该水平环流滤池整体设备的反冲洗效率。
可选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附图中未显示,沿本体宽度方向上两个环流过滤区3为一组,沿本体1长度方向清水区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清水区5与一组环流过滤区3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当其他环流过滤区3不需要反洗时,可单独对某一组环流过滤区3进行反冲洗,而无需对所有的环流过滤区3进行同时反洗,当对其中一组环流过滤区3进行反冲洗时,不会影响其他组环流过滤区3进行过滤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反冲洗水出口13与环流过滤区3的顶壁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在反清洗时,水体可由该管道从环流过滤区3排出本体1。
优选地,过滤单元设置为均布在本体1内的四组,设置的混凝区7为四个,与过滤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环绕设置在过滤组件2的外周。当然,过滤单元的组数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并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与实施例1的其余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环流过滤区3和过滤组件2对应形成一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设置为多组,多组过滤单元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本体1内。混凝区7设置为一个,多组过滤单元环绕设置在混凝区7的外周。可选的,多个下降区34的外侧壁形成混凝区7。本体1上的污水进水口11与混凝区7的入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可选的,第一清水区51和第二清水区52之间连通设置有清水连通管53,可选的,清水连通管53设置在本体1外。当然,清水连通管53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内,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能够达到实施例1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与实施例1的其余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环流滤池还包括反冲洗布水管61,反冲洗布水管61设置在清水区5内并与过滤组件2对应设置,适于向过滤组件2提供反洗水。可选地,反冲洗布水管61的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可在反洗时向过滤组件2均匀布水。可选地,所述环流过滤区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环流过滤区3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所述反冲洗布水管61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中心部位并与所述环流过滤区3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清水区5设置在本体1下部,在过滤时,过滤后的水体能够从本体1下部的清水区5由清水口12排出;同时,本实施例采用外源压力的反洗方式,反洗时,通过水力提升装置,如水泵,向反冲洗布水管61内压送外部清水,反冲洗布水管61向清水区5内布水,并依次流经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以实现反冲洗。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环流过滤区3的顶部相互连通,反冲洗布水管61与多个环流过滤区3均连通,通过反冲洗布水管61可实现对多个环流过滤区3同时进行反洗,以提高该水平环流滤池整体设备的反冲洗效率。
可选地,相邻两个环流过滤区3之间形成有反洗排水槽62,反洗排水槽62与环流过滤区3和反冲洗水出口13均连通,可收集并排出经反洗后相邻两个环流过滤区3内的反冲洗水;优选地,反洗排水槽62由相邻两个环流过滤区3的相对侧壁形成。可选地,本体1上的反冲洗水出口13与反洗排水槽6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当然,反冲洗水出口13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上与环流过滤区3相连通的的顶壁或侧壁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1或2所能达到的其他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达到,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与实施例3的其余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多组过滤单元环绕设置在混凝区7的外周。可选的,多个下降区34的外侧壁形成混凝区7。本体1上的污水进水口11与混凝区7的入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均采用外源压力的反洗方式,同样能够达到实施例3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与实施例1至4的其余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体1的形状既可以为如图1至图5所示的正方体、长方体,还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圆柱体,本实施例对本体1的形状不做限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环流滤池与实施例1至6的其余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混凝区7的进水口低于混凝区7的出水口设置,混凝区7的出水口与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相对设置,以使得流经混凝区7的污水由混凝区7上部的出水口释放,并流入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参与过滤。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具有污水进水口(11)和清水口(12);
过滤组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适于对流经的水体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所述清水口(12)的上游;
环流过滤区(3),与所述污水进水口(11)连通,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2)的上游,所述环流过滤区(3)至少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2)相接触的水平扫流层(31),所述水平扫流层(31)的水体在流经所述过滤组件(2)时至少具有水平切向分力,适于将位于所述过滤组件(2)上部位置的污染物,从水平扫流层(31)上游侧沿所述过滤组件(2)的顶壁冲刷至水平扫流层(31)下游侧;
所述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朝向本体(1)的中心方向,且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小于污水进水口(11),适于使污水呈平行过滤组件(2)上表层流入环流过滤区(3),以形成水平扫流层(31);
所述环流过滤区(3)的周壁呈棱柱形结构,所述棱柱形结构各边棱对应设置倒角板,适于对水流进行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沿水体的运输方向,所述环流过滤区(3)还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
所述水平扫流层(31)、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依次连通;
环流过滤区(3)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平扫流层(31)的上游侧,且流入的水体可依次流经水平扫流层(31)、上升区(32)、缓流区(33)和下降区(34),实现水体在环流过滤区(3)内部的环流,适于分离水体中的污染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区(32)内设置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包括:
导流板(41),设置在所述上升区(32)内并与所述上升区(32)的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411),所述导流通道(411)适于对水体进行向上导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具有反冲洗水出口(13),所述反冲洗水出口(13)与所述环流过滤区(3)连通,在反向冲洗时,水体可依次流经所述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并通过反冲洗水出口(13)排出到本体(1)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4)还包括:
第一挡砂板(42),与所述导流板(41)的底侧连接,所述第一挡砂板(42)的下端朝向所述本体(1)的侧壁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导流结构(4)还包括:
第二挡砂板(43),与所述导流板(41)的顶侧连接,所述第二挡砂板(43)的顶端朝向所述本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水区(5),位于所述过滤组件(2)的下游,并与所述清水口(12)连通,适于收集并排出经所述过滤组件(2)过滤的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5)包括:
第一清水区(51),适于收集经所述过滤组件(2)过滤的水体;
第二清水区(52),位于第一清水区(51)的下游,并与所述第一清水区(51)和清水口(12)均连通,所述第二清水区(52)高于所述环流过滤区(3)设置;
过滤状态下,过滤后的水体可经第一清水区(51)和第二清水区(52),由清水口(12)排出;反洗状态下,第二清水区(52)的水体适于在关闭所述污水进水口(11)和清水口(12)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清水区(51)、过滤组件(2)和环流过滤区(3),并由反冲洗水出口(13)排出到所述本体(1)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冲洗布水管(61),设置在所述清水区(5)内,并与所述过滤组件(2)对应设置,适于向所述过滤组件(2)提供反洗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流过滤区(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环流过滤区(3)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所述反冲洗布水管(61)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中心部位并与所述环流过滤区(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凝区(7),与所述污水进水口(11)连通并位于所述环流过滤区(3)的上游,适于对通入的水体混凝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环流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7)的侧壁上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扰流板(71),所述扰流板(71)将所述混凝区(7)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舱室,水体在流经混凝区(7)时可撞击所述扰流板(71),适于在混凝区(7)加药时使水体与药物进行混合。
CN202223013348.3U 2022-11-11 2022-11-11 水平环流滤池 Active CN219050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3348.3U CN219050615U (zh) 2022-11-11 2022-11-11 水平环流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3348.3U CN219050615U (zh) 2022-11-11 2022-11-11 水平环流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0615U true CN21905061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3348.3U Active CN219050615U (zh) 2022-11-11 2022-11-11 水平环流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0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9176B2 (en) Modular integrated water-purifying device
CN111437636A (zh) 一种ss多层混合流沉淀装置及其沉淀方法
CN202015528U (zh) 逆流连续砂滤器
CN110272150A (zh) 一种絮凝旋流沉淀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298488A (zh) 便于排泥的悬浮过滤系统
CN207137521U (zh) 一种沉淀及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1752601U (zh) 纤维滤布转盘过滤装置
CN102258903B (zh) 一种设置倒t型过滤网进行多重过滤的过滤装置
CN219050615U (zh) 水平环流滤池
CN21100471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1890787U (zh) 双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08541845U (zh) 一种用于过滤悬浮物的活性砂过滤器
CN217661690U (zh) 一种防板结的过滤净水装置
CN1325138C (zh) 一种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CN103833164B (zh) 污水沉淀过滤池
WO2018103534A1 (zh) 水平流连续砂滤设备及其水处理工艺
CN115845485A (zh) 水平环流滤池
CN203564831U (zh) 一种连续型砂滤装置
CN220714901U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滤液回用装置
CN206262178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连续动态过滤器
CN1242827C (zh) 一种移动床过滤器
CN2640571Y (zh) 一种连续运行式过滤器
CN219815581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系统
CN108654155A (zh) 一种活性砂过滤器
CN11005426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