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3759U -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 Google Patents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3759U
CN219043759U CN202223399258.2U CN202223399258U CN219043759U CN 219043759 U CN219043759 U CN 219043759U CN 202223399258 U CN202223399258 U CN 202223399258U CN 219043759 U CN219043759 U CN 21904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re
clamping
periphery
core piece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92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浩
边同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anz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anz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anz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anz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92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属于车床夹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车床夹具在使用中,一般的车床夹具只能对应夹持一种型号的工件,适用范围较低的问题;包括:轴芯件、测量棒、夹持主弹性套、夹持隔套、夹持副弹性套、移动锥环、端盖和主椎套;所述测量棒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测量棒分别插接连接在轴芯件的后端外周;所述夹持主弹性套固定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后端;所述夹持隔套过盈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所述夹持副弹性套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前端;所述移动锥环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前端;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轴芯件的前端;所述主椎套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的夹持,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技术背景
在使用车床对零件进行车削时,一般需要使用夹具对零件进行夹持,然后夹具带动工件转动实现零件的加工,现有的车床夹具多种多样,在面对圆筒状零件的加工时,一般使用支撑工件内壁的方法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现有申请号为:CN201610090988.4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弹性夹具。该薄壁零件弹性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圆筒形的弹性套、拉杆和倒圆台形的拉头,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圆台形的凸台,凸台设有中心孔,所述的弹性套位于凸台和拉头之间,弹性套两端分别设有与凸台和拉头相适配的凹槽,拉杆依次穿过凸台和弹性套后与拉头连接。通过拉杆拉动拉头,使弹性套的两端均匀的弹性变形,将薄壁零件胀紧,夹紧力均匀作用在整个零件的内壁上,保证零件夹持牢固的同时,使零件不发生变形,保证加工质量。松动拉杆时,在弹性套自身收缩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能使弹性套快速的恢复原状,从而松开零件,使零件能顺利的从夹具上取下。
基于上述,现有的车床夹具在使用中,由于工件型号种类较多,一般的车床夹具只能对应夹持一种型号的工件,适用范围较低,导致需要使用多种机床夹具,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当夹持不同型号的工件时,还需要对原先的夹具进行更换,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以解决现有的车床夹具在使用中,由于工件型号种类较多,一般的车床夹具只能对应夹持一种型号的工件,适用范围较低,导致需要使用多种机床夹具,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当夹持不同型号的工件时,还需要对原先的夹具进行更换,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包括:轴芯件、测量棒、夹持主弹性套、夹持隔套、调整环、夹持副弹性套、移动锥环、端盖、工件和主椎套;
所述测量棒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测量棒分别插接连接在轴芯件的后端外周;
所述夹持主弹性套固定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后端,并且夹持主弹性套的内壁为圆锥状结构,夹持主弹性套的外周设置有多组条形槽结构;
所述夹持隔套过盈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
所述调整环固定连接在夹持隔套的外周;
所述夹持副弹性套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前端,并且夹持副弹性套的内壁为圆锥状结构,夹持副弹性套的外周设置有多组条形槽结构;
所述移动锥环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前端,并且移动锥环为圆锥状结构,移动锥环设置在夹持副弹性套的内部;
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轴芯件的前端,并且端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孔结构;
所述工件设置在轴芯件的外周,并且工件为圆筒状结构;
所述主椎套滑动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轴芯件包括有:限位孔、连接块、轴芯定位孔和定位销;
所述限位孔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孔分别开设在轴芯件的后端外周,并且两组限位孔的水平方向设置有一定间距;
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轴芯件的外周后端,并且连接块与夹持主弹性套固定连接;
所述轴芯定位孔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轴芯定位孔分别开设在轴芯件的外周;
所述定位销为圆柱状结构,定位销设置在轴芯定位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棒包括有:限位挡块;
所述限位挡块固定连接在测量棒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副弹性套包括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一连接孔开设在夹持副弹性套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锥环包括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二连接孔开设在移动锥环的内部,并且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连接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有:复位弹簧、夹持弹簧和连接螺栓;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端盖的后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轴芯件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弹簧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弹簧的一端均与端盖的后端固定连接,两组夹持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移动锥环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螺栓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螺栓均固定连接在端盖的前端,并且连接螺栓分别与主椎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椎套包括有:驱动锥块、主椎定位孔和连接螺纹孔;
所述驱动锥块为圆锥台状结构,驱动锥块固定连接在主椎套的后端;
所述主椎定位孔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主椎定位孔分别开设在主椎套的外周;
所述连接螺纹孔开设在主椎套的上端,并且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螺纹孔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棒的设置,通过测量棒插入限位孔的不同,实现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的限位功能,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方便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椎套和移动锥环的设置,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时,此时将工件放置到轴芯件的外周,然后使用车床上的顶针向后挤压端盖,端盖向后移动带动移动锥环向后移动,移动锥环向后移动带动夹持主弹性套向外扩展,同时端盖向后移动还带动移动锥环向后移动,移动锥环向后移动带动夹持副弹性套向外扩张,夹持副弹性套和夹持主弹性套向外扩张实现对工件内壁的挤压固定,方便了对工件的固定,而且可以通过更换移动锥环和夹持副弹性套的固定位置来实现对不同型号的工件的夹持,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夹具的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隔套的设置,夹持隔套实现了对工件中间位置的支撑作用,提高了零件在进行车削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方便了对工件的固定,实现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的夹持,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夹具的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零件在进行车削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芯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副弹性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椎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隔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锥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轴芯件;101、限位孔;102、连接块;103、轴芯定位孔;104、定位销;2、测量棒;201、限位挡块;3、夹持主弹性套;4、夹持隔套;5、调整环;6、夹持副弹性套;601、第一连接孔;7、移动锥环;701、第二连接孔;8、端盖;801、复位弹簧;802、夹持弹簧;803、连接螺栓;9、工件;10、主椎套;1001、驱动锥块;1002、主椎定位孔;1003、连接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包括:轴芯件1、测量棒2、夹持主弹性套3、夹持隔套4、调整环5、夹持副弹性套6、移动锥环7、端盖8、工件9和主椎套10;
测量棒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测量棒2分别插接连接在轴芯件1的后端外周;
夹持主弹性套3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后端,并且夹持主弹性套3的内壁为圆锥状结构,夹持主弹性套3的外周设置有多组条形槽结构;
夹持隔套4过盈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
调整环5固定连接在夹持隔套4的外周;
夹持副弹性套6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前端,并且夹持副弹性套6的内壁为圆锥状结构,夹持副弹性套6的外周设置有多组条形槽结构;
移动锥环7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前端,并且移动锥环7为圆锥状结构,移动锥环7设置在夹持副弹性套6的内部;
端盖8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前端,并且端盖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孔结构;
工件9设置在轴芯件1的外周,并且工件9为圆筒状结构;
主椎套10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
其中,轴芯件1包括有:限位孔101、连接块102、轴芯定位孔103和定位销104;
限位孔1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孔101分别开设在轴芯件1的后端外周,并且两组限位孔101的水平方向设置有一定间距;
连接块102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后端,并且连接块102与夹持主弹性套3固定连接;
轴芯定位孔1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轴芯定位孔103分别开设在轴芯件1的外周;
定位销104为圆柱状结构,定位销104设置在轴芯定位孔103的内部,在使用中,通过测量棒2插入限位孔101的不同,实现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9的限位功能,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
其中,测量棒2包括有:限位挡块201;
限位挡块201固定连接在测量棒2的外周,在使用中,限位挡块201实现了对工件9的限位功能。
其中,夹持副弹性套6包括有:第一连接孔601;
第一连接孔601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一连接孔601开设在夹持副弹性套6的内部,在使用中,当需要对夹持副弹性套6的位置进行定位时,此时将第一连接孔601与轴芯定位孔103对齐,并插入定位销104,实现对夹持副弹性套6位置的调整。
其中,移动锥环7包括有:第二连接孔701;
第二连接孔701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二连接孔701开设在移动锥环7的内部,并且第二连接孔701的孔径大于第一连接孔601的孔径,在使用中,当需要对移动锥环7的位置进行定位时,此时将第二连接孔701的后端与第一连接孔601的后端对齐,并插入定位销104,实现对移动锥环7位置的调整,并且第二连接孔701由于孔径较大,移动锥环7可以实现前后滑动。
其中,端盖8包括有:复位弹簧801、夹持弹簧802和连接螺栓803;
复位弹簧801的一端与端盖8的后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01的另一端与轴芯件1的前端固定连接;
夹持弹簧8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弹簧802的一端均与端盖8的后端固定连接,两组夹持弹簧802的另一端均与移动锥环7的前端固定连接;
连接螺栓8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螺栓803均固定连接在端盖8的前端,并且连接螺栓803分别与主椎套10螺纹连接,在使用中,当需要对工件9进行夹持时,此时将工件9放置到轴芯件1的外周,然后使用车床上的顶针向后挤压端盖8,端盖8向后移动带动主椎套10向后移动,主椎套10向后移动带动夹持主弹性套3向外扩展,同时端盖8向后移动还带动移动锥环7向后移动,移动锥环7向后移动带动夹持副弹性套6向外扩张,夹持副弹性套6和夹持主弹性套3向外扩张实现对工件9内壁的挤压固定,方便了对工件9的固定。
其中,主椎套10包括有:驱动锥块1001、主椎定位孔1002和连接螺纹孔1003;
驱动锥块1001为圆锥台状结构,驱动锥块1001固定连接在主椎套10的后端;
主椎定位孔10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主椎定位孔1002分别开设在主椎套10的外周;
连接螺纹孔1003开设在主椎套10的上端,并且连接螺栓803螺纹连接在连接螺纹孔1003的内部,在使用中,当主椎套10向后移动时,主椎套10向后移动带动驱动锥块1001向后移动,驱动锥块1001向后移动带动夹持主弹性套3向外扩展,实现驱动功能。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首先,通过测量棒2插入限位孔101的不同,实现了对不同型号的工件9的限位功能,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
然后,当需要对移动锥环7的位置进行定位时,此时将第二连接孔701的后端与第一连接孔601的后端对齐,并插入定位销104,实现对移动锥环7位置的调整,并且第二连接孔701由于孔径较大,移动锥环7可以实现前后滑动。
最后,当需要对工件9进行夹持时,此时将工件9放置到轴芯件1的外周,然后使用车床上的顶针向后挤压端盖8,端盖8向后移动带动主椎套10向后移动,当主椎套10向后移动时,主椎套10向后移动带动驱动锥块1001向后移动,驱动锥块1001向后移动带动夹持主弹性套3向外扩展,同时端盖8向后移动还带动移动锥环7向后移动,移动锥环7向后移动带动夹持副弹性套6向外扩张,夹持副弹性套6和夹持主弹性套3向外扩张实现对工件9内壁的挤压固定,方便了对工件9的固定。

Claims (7)

1.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轴芯件(1)、测量棒(2)、夹持主弹性套(3)、夹持隔套(4)、调整环(5)、夹持副弹性套(6)、移动锥环(7)、端盖(8)、工件(9)和主椎套(10);所述测量棒(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测量棒(2)分别插接连接在轴芯件(1)的后端外周;所述夹持主弹性套(3)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后端,并且夹持主弹性套(3)为带有条形槽的圆锥状结构;所述夹持隔套(4)过盈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所述调整环(5)固定连接在夹持隔套(4)的外周;所述夹持副弹性套(6)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前端,并且夹持副弹性套(6)的内壁为圆锥状结构,夹持副弹性套(6)的外周设置有多组条形槽结构;所述移动锥环(7)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前端;所述端盖(8)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前端,并且端盖(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孔结构;所述工件(9)设置在轴芯件(1)的外周,并且工件(9)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主椎套(10)滑动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件(1)包括有:限位孔(101)、连接块(102)、轴芯定位孔(103)和定位销(104);所述限位孔(1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孔(101)分别开设在轴芯件(1)的后端外周,并且两组限位孔(101)的水平方向设置有一定间距;所述连接块(102)固定连接在轴芯件(1)的外周后端,并且连接块(102)与夹持主弹性套(3)固定连接;所述轴芯定位孔(1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轴芯定位孔(103)分别开设在轴芯件(1)的外周;所述定位销(104)为圆柱状结构,定位销(104)设置在轴芯定位孔(103)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棒(2)包括有:限位挡块(201);所述限位挡块(201)固定连接在测量棒(2)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副弹性套(6)包括有:第一连接孔(601);所述第一连接孔(601)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一连接孔(601)开设在夹持副弹性套(6)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锥环(7)包括有:第二连接孔(701);所述第二连接孔(701)为圆柱状槽结构,第二连接孔(701)开设在移动锥环(7)的内部,并且第二连接孔(701)的孔径大于第一连接孔(601)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8)包括有:复位弹簧(801)、夹持弹簧(802)和连接螺栓(803);所述复位弹簧(801)的一端与端盖(8)的后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01)的另一端与轴芯件(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弹簧(8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弹簧(802)的一端均与端盖(8)的后端固定连接,两组夹持弹簧(802)的另一端均与移动锥环(7)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8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螺栓(803)均固定连接在端盖(8)的前端,并且连接螺栓(803)分别与主椎套(10)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椎套(10)包括有:驱动锥块(1001)、主椎定位孔(1002)和连接螺纹孔(1003);所述驱动锥块(1001)为圆锥台状结构,驱动锥块(1001)固定连接在主椎套(10)的后端;所述主椎定位孔(10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主椎定位孔(1002)分别开设在主椎套(10)的外周;所述连接螺纹孔(1003)开设在主椎套(10)的上端,并且连接螺栓(803)螺纹连接在连接螺纹孔(1003)的内部。
CN202223399258.2U 2022-12-19 2022-12-19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Active CN21904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9258.2U CN219043759U (zh) 2022-12-19 2022-12-19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9258.2U CN219043759U (zh) 2022-12-19 2022-12-19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3759U true CN219043759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2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9258.2U Active CN219043759U (zh) 2022-12-19 2022-12-19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3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2515B (zh) 一种长筒类零件外圆加工专用夹具
CN201253765Y (zh) 双推内撑外圆定心夹具
CN203281915U (zh) 一种长筒类零件外圆加工专用夹具
CN104191296A (zh) 一种加工薄壁件内孔和端面的后拉抱紧式车夹具
CN112570741A (zh) 一种新型切削夹具
CN219043759U (zh) 多品种车床快换夹具
CN204584316U (zh) 一种弹性夹头
CN113182546A (zh) 自定心卡盘及管切割用固定工装
CN214814928U (zh) 一种用于方体零件加工的专用夹具
CN202062138U (zh) 高精度螺旋锥齿轮自动定心夹紧装置
CN206764409U (zh) 一种轴承套弹性筒夹
CN215698088U (zh) 自定心卡盘及管切割用固定工装
CN214392373U (zh) 一种新型切削夹具
CN211967181U (zh) 一种装配用台虎钳
CN211052564U (zh) 一种基于环形锻件的自定心液压卡盘
CN210414257U (zh) 不锈钢管加工用夹具
CN212504578U (zh) 一种用于平板玻璃切割装置的自动换刀机构
CN211439078U (zh) 一种可固定多种加工件的五轴数控机床夹持装置
CN219901197U (zh) 卡钳体的端面驱动夹具
CN218341578U (zh) 轴套类零件钻铣用夹具
CN219074916U (zh) 一种内撑定位夹具
CN201516558U (zh) 一种可弹出工件的有缝筒夹
CN214868914U (zh) 一种电瓶车配件加工多工位定位工装夹具装置
CN220388005U (zh) 一种数控加工铣头连接座
CN219747545U (zh) 一种单锥度轴加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