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6627U - 一种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6627U
CN219036627U CN202222726245.5U CN202222726245U CN219036627U CN 219036627 U CN219036627 U CN 219036627U CN 202222726245 U CN202222726245 U CN 202222726245U CN 219036627 U CN219036627 U CN 219036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unting plate
gas
distributor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62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争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62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6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6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6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分火器安装板与引射管的连接方式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燃气灶包括分火器、引射管和安装板,引射管与分火器连接,引射管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套设于引射管,且至少部分安装板嵌设于限位槽内,分火器设置于安装板。射管的限位槽可对安装板限位,从而可使得安装板可固定于引射管,这样可通过引射管和安装板的结构设计使两者固定,从而规避了安装板与引射管通过焊接连接而可能导致引射管被烧穿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燃烧装置,其通过点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生成火焰,以对放置于燃气灶上的待加热件如锅具进行加热。燃气灶具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处均可生成火焰,以使燃气灶可生成中心火焰和外侧火焰。
相关技术中,分火器安装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引射管,这样可能造成因焊接而烧穿引射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包括:
分火器;
引射管,与所述分火器连接,所述引射管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和
安装板,套设于所述引射管,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板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分火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气灶中,分火器与引射管连接,引射管可向分火器内输入燃气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引射管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可套设于引射管,并且安装板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引射管的限位槽内,引射管的限位槽可对安装板限位,从而可使得安装板可固定于引射管,这样可通过引射管和安装板的结构设计使两者固定,从而规避了安装板与引射管通过焊接连接而可能导致引射管被烧穿损坏的问题。分火器可设置于安装板,这样可使得引射管与安装板共同支撑分火器,从而使得分火器与引射管连接的情况下可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管包括管体和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间隔套设于所述管体,所述限位槽位于两个所述凸台之间。
通过设置两个间隔的凸台形成来形成限位槽,可使得引射管的管体的各部分管壁厚度保持一致,从而使得管体的结构可靠性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相背的两板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凸台相抵。
通过使安装板与两个凸台相抵,可使得安装板固定于引射管的限位槽内,防止安装板在两个凸台之间晃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与所述管体为一体结构且一体成型。
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备凸台和管体可使得引射管的结构一体性和可靠性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通过镦压工艺形成所述凸台。
通过镦压工艺在管体上制备两个凸台,可便于将安装板安装于两个凸台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通过所述弯管段与所述第二弯管段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直管段的轴线相交。
通过将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轴线设置为相交,可使得引射管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管还包括防划部,所述管体具有出气口,所述防划部设置于所述出气口。
通过设置防划部可防止安装分火器和引射管时划伤操作人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划部为设置于所述出气口的卷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还套设于两个所述引射管,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板嵌设于两个所述引射管的所述限位槽内。
通过设置两个引射管可使得两个引射管同时支撑固定安装板,以使安装板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火器具有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两个所述引射管分别与所述内燃烧气道和所述外燃烧气道连通。
通过在分火器内设置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可使得分火器处生成的火焰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引射管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分火器的内燃烧气道和外燃烧气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分火器,110-内燃烧气道,120-外燃烧气道,
200-引射管,210-管体,211-第一直管段,212-第二直管段,213-弯管段,220-凸台,230-限位槽,240-防划部,250-出气口,
30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分火器100、引射管200和安装板300,该燃气灶的结构还可应用于其它的燃烧装置中。
应理解的是,燃气灶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料气体而生成火焰的装置,燃料气体通入至燃气灶内,并且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点燃后可形成火焰,因此,燃气灶需要与燃气管路连接,以向燃气灶输入燃料气体,并且燃气灶还需要开设用于使空气进入的空气口,使得空气可与燃料气体混合以形成混合气体。
其中,安装板300为本申请的燃气灶的基础构件,安装板300可以为本申请的燃气灶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本申请的分火器100设置于安装板300,安装板300支撑于分火器100,从而使得分火器100可固定,当然本申请的燃气灶的其它部件也可设置于安装板300。
分火器100内设置有气路,燃料气体和空气混合后所形成的混合气体可进入至分火器100内,并分布于分火器100的气路中,将分火器100的气路中的混合气体点燃可形成火焰。当然,还可直接向分火器100内注入燃料气体,使燃料气体分布于分火器100的气路的过程中与空气混合,这样也可达到使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目的。
引射管200为燃气灶的供气机构,引射管200与分火器100连接,并且引射管200还与燃气管路连通,燃气管路可将燃料气体输入至引射管200内。燃料气体进入至引射管200后,最后进入至分火器100内。引射管200可开设一次空气口,燃气灶外部的空气可通过一次空气口进入至引射管200内,使得引射管200内的燃料气体和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的空气使得燃料气体可处于含氧量丰富的环境中,混合气体输入至分火器100内后,通过燃气灶的点火机构将分火器100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以形成火焰。
本申请的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固定连接,以使引射管200可支撑安装板300,从而使得安装板300的板面可保持稳定。相关技术中,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首先焊接工艺的工序复杂,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烧穿引射管200而导致引射管200的密封性受影响。
本申请中,安装板300可设置为套设于引射管200,以使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固定,这样引射管200可起到支撑安装板300的目的。引射管200的侧壁可开设限位槽230,限位槽230的槽型和尺寸与安装板300的板型和尺寸配合,使得至少部分安装板300可嵌设于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限位槽230的底壁可支撑安装板300,限位槽230的顶壁可对安装板300限位,这样可使得安装板300被固定于限位槽230内,进而使得分火器100可设置于安装板300上。通过将安装板300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来固定安装板300,相比相关技术中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可防止引射管200因焊接而损坏,以使引射管200的密封性更佳,同时还可降低本申请的燃气灶的制备工艺的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气灶中,分火器100与引射管200连接,引射管200可向分火器100内输入燃气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引射管20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230,安装板300可套设于引射管200,并且安装板300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可对安装板300限位,从而可使得安装板300可固定于引射管200,这样可通过引射管200和安装板300的结构设计使两者固定,从而规避了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通过焊接连接而可能导致引射管200被烧穿损坏的问题。分火器100可设置于安装板300,这样可使得引射管200与安装板300共同支撑分火器100,从而使得分火器100与引射管200连接的情况下可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引射管200的侧壁可形成限位槽230,本申请的引射管200可设置为包括管体210和两个凸台220。其中,两个凸台220可套设于管体210,并且两个凸台220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在两个凸台220之间形成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两个凸台220相对的外壁可构成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的底壁和顶壁。通过两个凸台220间隔设置而形成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可使得引射管200的厚度尺寸不受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的影响,这样引射管200的管体210的厚度尺寸保持一致,以使引射管200的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佳。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凸台220的台面可设置相对较大,这样可使得凸台220用于支撑安装板300的台面的面积相对较大,从而使得凸台220支撑安装板300的效果更好。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可设置为相对于引射管200的侧壁内陷,相应的,引射管200的管壁的厚度尺寸应设置较厚,从而使得引射管200的管壁具有足够的余量设置限位槽230。具体来说,可通过车床加工的方式在引射管200的侧壁形成限位槽2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的连接效果更加稳定可靠,在安装板300嵌设于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的情况下,安装板300相背的两个板面分别与两个凸台220抵接,这样两个凸台220可将安装板300限制在两个凸台220之间,以防止安装板300在两个凸台220之间晃动。具体来说,两个个凸台220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与安装板300的厚度匹配,这样安装板300套设于引射管200的情况下,安装板300的相背两板面被两个凸台220夹设在两个凸台220之间,从而使得安装板300可保持稳定。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安装板300的引射管200的连接效果稳定可靠,引射管200的两个凸台220的间距可设置为相较安装板300的厚度尺寸更大,这样可使得安装板300的板面与两个凸台22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间距,安装板300与凸台220之间的间隙可通过焊接的工艺将两者连接,安装板300与凸台220的间隙内填充焊料,这样通过将安装板300与凸台220固定的方式使得安装板300与引射管200固定,也可达到支撑固定安装板300的目的,并且也规避了焊接导致管体210被烧穿的问题。当然,还可设置安装板300相背的两板面与两个凸台220均具有间隙,安装板300相背的两板面均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两个凸台22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引射管2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佳,引射管200的管体210和凸台220可采用一体结构,并且在制备引射管200时,管体210和凸台220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备,这样可使得引射管200的结构的一体性更佳。
引射管200可采用镦压工艺形成凸台220套设于管体210的结构,具体来说,在制备引射管200时,可通过镦压设备镦压管体210,以在管体210上形成第一个凸台220,随后将安装板300放置于管体210镦压形成的第一个凸台220上,最后再次通过镦压设备镦压管体210,以在管体210上形成第二个凸台220,第二个凸台220位于安装板300上方,并且压设于安装板300,这样可将安装板300固定于两个凸台220之间,以达到将安装板300安装于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引射管200因需要与分火器100连接,并且与分火器100内的气路连通,因此引射管200与分火器100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250,引射管200的出气口250与分火器100内的气路连通。在安装引射管200和分火器100时,需要将引射管200与分火器100对接,因此,本申请的燃气灶还可设置防划部240,防划部240设置于引射管200的出气口250,在操作人员装配引射管200和分火器100时,防划部240可防止引射管200的出气口250的尖锐边沿划伤操作人员,从而提升了操作人员装配本申请的燃气灶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申请的防划部240为设置于引射管200的出气口250处的卷边,并且该卷边向引射管200的出气口250内设置,这样操作人员在将引射管200与分火器100装配的过程中可随意握持引射管200的侧壁而无惧被引射管200的出风口划伤。当然,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卷边的防划伤作用,卷边还可向引射管200内弯折设置,这样可使得卷边的边沿位于引射管200内。此外,卷边的边沿可设置为弧面,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卷边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燃气灶的结构更加紧凑,引射管200的管体210可设置为包括第一直管段211、第二直管段212和弯管段213,第一直管段211和第二直管段212通过弯管段213连接。两个凸台220可套设于第二直管段212设置,因此,第二直管段212开设有限位槽230,相应的,第一直管段211和弯管段213位于安装板300的一侧,第二直管段212和分火器100位于安装板300相背的另一侧,第一直管段211的轴线与第二直管段212的轴线可设置为相交,具体可相垂直,这样可使得引射管200具有较长的长度的情况下,引射管200所占用的高度方向的空间较小,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的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引射管20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引射管200均与分火器100连接,这样两个引射管200可同时向分火器100的气路内输入燃料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这样输入至分火器100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加充足,从而使得分火器100处最终形成的火焰更旺盛。两个引射管200均可设置限位槽230,安装板300可套设于两个引射管200,并且至少部分安装板300可分别嵌设于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安装板300套设于两个引射管200,使得两个引射管200可同时支撑固定安装板300,这样安装板3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佳。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在两个引射管200中的其中一个引射管200上开设限位槽230,另一个引射管200的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安装板300连接,这样也可达到使两个引射管200同时与安装板300固定连接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相对设置,这样可使得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的高度一致,当安装板300嵌设于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内后,安装板300可保持平衡,这样设置于安装板300上的分火器100也可保持平衡,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设置于灶台上时,分火器100不会倾斜。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安装板300为具有弯折结构的异形结构时,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可错位设置,使得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具有不同的高度,从而使得两个引射管200的限位槽230可匹配于安装板300的不同部分。当然,安装板300的数量还可设置为两个,两个安装板300可分别套设于两个引射管2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两个引射管200均可充分地向分火器100内输入燃料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防止两个引射管200输出的混合气体相互抢分火器100的气路,分火器100的气路具体可设置为包括内燃烧气道110和外燃烧气道120,外燃烧气道120可设置为围设于内燃烧气道110,两个引射管200可分别与分火器100的外燃烧气道120和内燃烧气道110连通,以使两个引射管200可分别向分火器100的外燃烧气道120和内燃烧气道110输入燃料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火器(100);
引射管(200),与所述分火器(100)连接,所述引射管(20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230);和
安装板(300),套设于所述引射管(200),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板(300)嵌设于所述限位槽(230)内,所述分火器(10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200)包括管体(210)和两个凸台(220),两个所述凸台(220)间隔套设于所述管体(210),所述限位槽(230)位于两个所述凸台(2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0)相背的两板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凸台(220)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0)与所述管体(210)为一体结构且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10)通过镦压工艺形成所述凸台(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10)包括第一直管段(211)、第二直管段(212)和弯管段(213),所述第一直管段(211)通过所述弯管段(213)与所述第二直管段(212)连接,所述限位槽(230)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管段(212),所述第一直管段(21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直管段(212)的轴线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200)还包括防划部(240),所述管体(210)具有出气口(250),所述防划部(240)设置于所述出气口(2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划部(240)为设置于所述出气口(250)的卷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20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300)还套设于两个所述引射管(200),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板(300)嵌设于两个所述引射管(200)的所述限位槽(23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100)具有内燃烧气道(110)和外燃烧气道(120),两个所述引射管(200)分别与所述内燃烧气道(110)和所述外燃烧气道(120)连通。
CN202222726245.5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燃气灶 Active CN219036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6245.5U CN21903662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6245.5U CN21903662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6627U true CN21903662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6245.5U Active CN21903662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6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5280B1 (ko) 오븐 또는 그릴용 가스 버너
CN219036627U (zh) 一种燃气灶
EP1209415B1 (en) Tubular burner
WO1999002923A3 (en) A METHOD OF REDUCING CO AND NOx EMISSIONS IN A HEATING APPLIANCE AND A RESPECTIVE APPLIANCE
JP2013104642A (ja) 油焚きバーナ、固体燃料焚きバーナユニット及び固体燃料焚きボイラ
CN107366907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JPS6224689B2 (zh)
US3923446A (en) Vibration cancelling burner grid for a heating system
CN113108283B (zh) 气体燃料部分预混低氮燃烧器
JPH0330665Y2 (zh)
CN2196402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JP5832624B2 (ja) 油焚きバーナ、固体燃料焚きバーナユニット及び固体燃料焚きボイラ
CN2199764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808466U (zh)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WO2019219037A1 (zh) 分火器及具有其的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05316320U (zh) 燃气燃烧器
JP2622475B2 (ja) 低窒素酸化物バーナ
JP2622476B2 (ja) 低窒素酸化物バーナ
JP3915631B2 (ja) 燃焼装置、並びに湯水加熱装置
JPH01234706A (ja) バーナ装置
JP2561911Y2 (ja) 予混合ガス燃焼バーナ
JP3471056B2 (ja) 低騒音バーナ
JPH0429210Y2 (zh)
JPS6133380Y2 (zh)
CN114623444A (zh) 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