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2299U -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2299U
CN219032299U CN202222798096.3U CN202222798096U CN219032299U CN 219032299 U CN219032299 U CN 219032299U CN 202222798096 U CN202222798096 U CN 202222798096U CN 219032299 U CN219032299 U CN 219032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and seal
sand
water
inn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80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苹
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Senh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Senh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Senh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Senh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80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2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2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2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内罩,包括一体连接的罩顶部和罩侧壁,罩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砂封段,砂封段与罩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具有相对的侧壁近端和侧壁远端,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方向导流件的高度逐渐减小。该水冷内罩设置有导流件,通过导流件将喷淋至内罩表面的冷却水引导至远离内罩罩侧壁的位置,降低冷却水受热生成的水蒸气进入内罩中的几率,利于罩式炉热处理硅钢卷的表面质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水冷内罩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背景技术
高温退火是决定取向电工钢表面质量优劣的关键工艺,取向电工钢高温退火工艺主要在台车式炉或罩式炉内完成。
采用水冷降温的罩式炉主要在外罩设置有喷头,喷头可设置于外罩的顶端或者侧壁,如CN205784546U所公开的。
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的内罩和外罩底端均设置于砂槽中,罩式炉冷却后段的冷却水流遇到内罩后一部分蒸发形成水蒸气,一部分沿着内罩因自重下落,水蒸气和下落的水流均可能通过砂封用砂的间隙进入内罩中,导致内罩和炉台围合呈的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影响余温硅钢卷的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冷内罩,导流件导向冷却水流远离内罩,减小罩式炉降温后期水冷对硅钢卷表面质量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冷内罩,包括一体连接的罩顶部和罩侧壁,所述罩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砂封段,所述砂封段与罩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具有相对的侧壁近端和侧壁远端,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方向所述导流件的高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件为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内缘与所述罩侧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件包括连通的集流槽和排水槽,所述集流槽固定设置于所述罩侧壁的外周,所述排水槽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包括:
炉台,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一砂封槽和第二砂封槽;
内罩,罩设于所述第一砂封槽;
外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砂封槽,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内罩为上述的水冷内罩,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砂封槽的正上方外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砂封槽的正上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砂封槽和第二砂封槽之间设置有排水区,所述炉台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水区连通的排水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水区围设于第一砂封槽外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罩的低端设置进气口,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可移除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水区和/或所述排水管设置有滤砂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所述罩侧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不低于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水冷内罩设置有导流件,通过导流件将喷淋至内罩表面的冷却水引导至远离内罩罩侧壁的位置,降低冷却水受热生成的水蒸气进入内罩中的几率,利于罩式炉热处理硅钢卷的表面质量;
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中导流件将喷淋至内罩表面的冷却水引导至第一砂封槽外,避免第一砂封槽中的密封砂受潮,不仅利于提高硅钢卷的表面质量,还可减轻晾晒密封砂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水冷内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实施例水冷内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内罩;11、罩顶部;12、罩侧壁;13、砂封段;14、导流环;15、集流槽;16、排水槽;2、炉台;21、第一砂封槽;22、第二砂封槽;23、接水槽;24、排水管;3、外罩;31、进水口;32、进气口;33、排气口;4、滤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水冷内罩包括一体连接的罩顶部11和罩侧壁12,罩侧壁12的底端设置有砂封段13,砂封段13与罩顶部11之间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具有相对的侧壁近端和侧壁远端,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方向导流件的高度逐渐减小。
罩式炉热处理使用状态下,砂封段13设置于砂封槽中,砂封槽中填充密封砂,砂封段13的表面覆盖密封砂。导流件的设置根据从内罩1顶端下行的水流分布具体确定。冷却水流可选均布于内罩1的外周,或者水流分布于内罩1周向的局部角度范围,例如通过在内罩1的表面设置凸条,相邻凸条与内罩1表面形成容纳冷却水下行的流道。可选的,以内罩1正常罩设状态为例,内罩1的高度方向即为罩侧壁12的高度方向,导流件设置于砂封段13的相邻上方,以保证内罩1与冷却水之间更大的换热面积。
图1中,导流件为导流环14,导流环14的内缘与罩侧壁12密封连接。该内罩1满足冷却水流均布于其外周,或者水流分布于内罩1周向的局部角度范围。导流环14的导流面为锥面。在罩式炉结构中,导流环14可选将冷却水导流至内罩1砂封槽中远离内罩1底端的外侧。内罩1砂封槽由炉台顶面以及同心且为圆筒形的内外两个槽侧板组成,导流件与位于外周的槽侧板之间存在高度方向的填砂间隔,以便于操作人员经由填砂间隔将密封砂导入内罩1砂封槽中。
如图2所示,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导流件包括连通的集流槽15和排水槽16,集流槽15固定设置于罩侧壁12的外周,排水槽16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的方向延伸设置。集流槽15贴合罩侧壁12设置,贴合内壁下行的冷却水首先落于集流槽15中,然后经由排水槽16导出。集流槽15的宽度可适当趋小设置,因此对密封砂导入内罩1砂封槽的操作没有明显的影响。作为替代,排水槽16也可以采用管替代。
如图3所示,实施例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包括炉台2、内罩1和外罩3,炉台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一砂封槽21和第二砂封槽22;内罩1罩设于第一砂封槽21;外罩3罩设于第二砂封槽22,设置有进水口31;内罩1的结构同以上的实施例,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第一砂封槽21的正上方外侧。利用第一砂封槽21的槽侧板将冷却水隔离于第一砂封槽21外,图中,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第二砂封槽22的正上方。
外罩3的进水口可选为罩顶部和/或罩侧壁的喷头,罩侧壁的喷头向内罩12喷射水流,一部分水流直接下落,经导流环14导向,该部分水流也可被导流至远离内罩1和内罩1的密封砂处。
如图4所示,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第一砂封槽21和第二砂封槽22之间设置有排水区,炉台2内设置有与排水区连通的排水管24。排水区是指具有冷却水下落的凹陷,可以为炉台2和侧挡板围合而成,或者直接设置于炉台2的凹陷部。图中排水区为围设于第一砂封槽21外周的接水槽23。位于第一砂封槽21外周的排水区不仅适用于导流环14,还适用于集流槽15和排水槽16的组合,将内罩1吊装至炉台2时也不需要考虑内罩1的角度。排水管与炉体外的管道连通。
作为替代方案,排水区还可以为非环状,即排水区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第一砂封槽21的侧方,或者排水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相互间各设置于第一砂封槽21的外周,该结构的排水区与集流槽15和排水槽16配套使用。将内罩1吊装至炉台2时,需要注意将排水槽16对准排水区。
如图3-4所示,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外罩3的低端设置进气口32,外罩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3,进气口32和排气口33均可移除设置有密封件。进气口32与外罩3外的风机连通,通过风机向进气口32中鼓入干燥、温度较低的空气,水蒸气含量较高的热空气上行并通过排气口33排出。进一步的,排气口33连通设置排气机构。
如图4-5所示,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排水区和/或排水管设置有滤砂件4。内罩1和外罩3装填密封砂时会有少量的密封砂逸散落于导流件的表面,设置滤砂件可避免炉台2内的排水管堵塞。滤砂件可选为滤网。
如图4所示,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在罩侧壁12的高度方向上进气口32不低于导流件的侧壁远端。具体的,进气口32略高于导流件的侧壁远端,除了避免气流吹喷密封砂外,进气口32的气流与内罩1换热。可选的,进气口32在外罩3的周向均匀分布。
罩式炉的使用过程为:
S1:将硅钢卷置于炉台2,吊装内罩1,将硅钢卷罩设于内罩1和炉台2围合的内腔中,内罩1的底端设置于第一砂封槽21中,向第一砂封槽21中填充密封砂;然后吊装外罩3,将内罩1罩设于外罩3和炉台2围合成的内腔中,外罩3的底端设置于第二砂封槽22中,向第二砂封槽22中填充密封砂;
S2:向罩式炉中通入保护气置换空气,升温热处理硅钢卷;
S3:罩式炉缓冷,当冷却至预定温度后,连通外罩3和水源,通过外罩3的喷头向内罩1的外表面喷射冷却水,一部分冷却水沿内罩1下行至导流环14或者集流槽15,另一部分冷却水直接落至导流环14或者落于集流槽15外的第一砂封槽21密封砂中;
S4:经导流环14或者排水槽16导出的水流入第二砂封槽22或者排水槽16中,最后经由炉台2内的排水管排出炉台2顶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冷内罩,包括一体连接的罩顶部和罩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砂封段,所述砂封段与罩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具有相对的侧壁近端和侧壁远端,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方向所述导流件的高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内缘与所述罩侧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连通的集流槽和排水槽,所述集流槽固定设置于所述罩侧壁的外周,所述排水槽沿侧壁近端至侧壁远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4.一种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包括:
炉台,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一砂封槽和第二砂封槽;
内罩,罩设于所述第一砂封槽;
外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砂封槽,设置有进水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内罩,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砂封槽的正上方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砂封槽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封槽和第二砂封槽之间设置有排水区,所述炉台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水区连通的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区围设于第一砂封槽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低端设置进气口,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可移除设置有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区和/或所述排水管设置有滤砂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侧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不低于所述导流件的侧壁远端。
CN202222798096.3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Active CN219032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8096.3U CN21903229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8096.3U CN21903229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2299U true CN219032299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8096.3U Active CN21903229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2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41085C1 (ru) Крышка в сборе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дуговой печи
JP4660646B2 (ja) スプレー冷却される一体型の炉ルーフ組立体
CN219032299U (zh) 一种水冷内罩及取向电工钢热处理砂封罩式炉
CN103225958B (zh) 水冷惰气炉盖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3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328281U (zh) 一种弹簧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装置
CN216005904U (zh) 冲渣池和水蒸气循环利用系统
KR101049645B1 (ko) 분사냉각방식의 연소실
CN108796159A (zh)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式高炉出铁场组合除尘装置
CN217686675U (zh) 一种中频炉及其除尘集烟装置
CN210399024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5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163387U (zh) 一种熔渣连续气化装置
CN114305135A (zh) 一种用于蒸烤箱蒸汽排放的风道结构及蒸烤箱
CN209802073U (zh) 一种磁芯烧结炉节能热循环装置
CN218821682U (zh) 一种水冷冶炼炉
CN220229984U (zh) 一种无尘洁净烘箱
CN218755905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回火炉
CN214422734U (zh) 罩式辅助加热多功能气体离子氮化炉
CN111503670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131878U (zh) 一种旋转式矿热炉的烟气收集系统
CN211241462U (zh) 一种用于生产饼干的热风旋转烤炉
CN103725839A (zh) 一种防腐蚀排污淋式净化观察监控操作三室真空炉
CN218599760U (zh) 一种渣坑除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