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9417U -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9417U
CN219029417U CN202223489743.9U CN202223489743U CN219029417U CN 219029417 U CN219029417 U CN 219029417U CN 202223489743 U CN202223489743 U CN 202223489743U CN 219029417 U CN219029417 U CN 219029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underframe
open wagon
undercarriage
reinforcing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7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彬
王胜坤
李志刚
程伟
岳启林
张露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7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9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9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9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车及其底架,包括底架主体、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其中,所述端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中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端部加强梁和所述中部加强梁支撑集装箱角件。通过增加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的作用,可提高底架主体的强度,保证其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背景技术
敞车是铁路货车的车种之一,其特色为无盖、四边侧板,其中两边侧板有可翻开的侧门,以方便卸除货物。
随着大宗货物的不同运输需求,利用敞车运输集装箱开创了往返运输大宗物资和集装箱的铁路货运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
但是,目前的敞车运输集装箱时,集装箱角件与现有敞车的底架的地板接触位置无梁件支撑,由地板受力较大,容易超出材质本身屈服应力,导致地板变形破损。
因此,如何提高底架主体的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敞车的底架,提高底架主体的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底架的敞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敞车的底架,包括底架主体、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其中,所述端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中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端部加强梁和所述中部加强梁支撑集装箱角件。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端部加强梁包括: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一端与所述底架主体连接;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相交,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底架主体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第一纵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横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宽度方向。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端部加强梁为四个,并分布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四个顶角处。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为U型板件,并且所述U型板件的边缘具有向外的翻边。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中部加强梁包括: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连接所述底架主体的相邻两个横梁总成;
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底架主体。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第二纵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宽度方向。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第二横梁为两个,并关于两个所述横梁总成之间的对称线对称布置。
优选的,上述的敞车的底架中,所述横梁总成包括:
下侧梁,所述下侧梁与所述底架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下侧梁焊接连接,并且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下侧梁焊接的一端为向外渐扩的曲线结构。
一种敞车,包括底架,其中,所述底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架。
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敞车的底架,通过增加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的作用,可提高底架主体的强度,保证其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安装有集装箱的敞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安装有集装箱的敞车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BB、CC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翻边的U型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D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安装有两个集装箱的敞车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安装有一个集装箱的敞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车的底架,提高底架主体的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底架的敞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敞车是铁路货车的车种之一,其特色为无盖、四边侧板,其中两边侧板有可翻开的侧门,以方便卸除货物。
随着大宗货物的不同运输需求,利用敞车运输集装箱开创了往返运输大宗物资和集装箱的铁路货运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
但是,目前的敞车运输集装箱时,集装箱角件与现有敞车的底架的地板接触位置无梁件支撑,由地板受力较大,容易超出材质本身屈服应力,导致地板变形破损。
角件位于集装箱角部,用来支承堆码、搬运和栓固集装箱的零件。
鉴于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敞车的底架,包括:底架主体1、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其中,端部加强梁位于底架主体1的端部,并支撑集装箱端部的角件。中部加强梁位于底架主体1的中部,当敞车的车厢内放置多个集装箱时,可支撑位于此处的集装箱的端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敞车的车厢内仅放置一个集装箱时,中部加强梁不需要支撑角件。
结合图2至图7,本申请中的端部加强梁包括:第一纵梁11和第一横梁12,其中,第一纵梁11平行于底架主体1长度方向,第一横梁12平行于底架主体宽度方向,具体的,底架主体1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垂直。
第一纵梁11和第一横梁12固定连接,并且第一纵梁11和第一横梁12在敞车的车厢内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即在车厢内的端部设置有两组端部加强梁,以对应集装箱的两个角件。
对于第一纵梁11和第一横梁12的横截面形状为图3所示,即第一纵梁11和第一横梁12均为具有翻边的U型板,即如图4所示结构。
本申请中的中部加强梁包括:第二纵梁14和第二横梁15,其中,第二纵梁14平行于底架主体长度方向,第二横梁15平行于底架主体宽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底架主体1包括沿底架主体1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总成13,并且横梁总成13为多个,并且平行布置。
上述的第二纵梁14连接位于车厢内的中间的两个横梁总成13,第二横梁15至少为两个,并在第二纵梁14上均匀布置。
第二横梁15一端与第二纵梁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架主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
对于第二纵梁14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第二纵梁14的形状为图4所示的具有翻边的U型板件。第二横梁15的截面为图5所示的U型面的U型板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纵梁11、第一横梁12、第二纵梁14和第二横梁15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只要能够增加底架主体1的强度,实现对角件的支撑即可。
结合图6所示,本申请中的公开的横梁总成13包括下侧梁131和下盖板132,其中,下盖板132与下侧梁131固定连接,下侧梁131固定在底架主体1的侧边上。
本申请中的下盖板132靠近下侧梁131的一端为向外渐扩的燕尾结构,通过增大下盖板132的外轮廓的尺寸,可增加下盖板132与下侧梁131连接的焊缝长度,进而增加下盖板132与下侧梁131的连接强度并提高焊缝抗疲劳强度。
结合图7将两个集装箱放置在敞车的车厢内,并通过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的支撑,对集装箱2的角件21进行支撑。
图8所示,将一个集装箱放置在敞车的车厢内,并通过端部加强梁的支撑,对集装箱2的角件21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集装箱的尺寸选择安置的集装箱的数量。
通过增加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的作用,可提高底架主体1的强度,保证其正常使用。
如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主体、端部加强梁和中部加强梁,其中,所述端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中部加强梁安装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端部加强梁和所述中部加强梁支撑集装箱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加强梁包括: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一端与所述底架主体连接;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相交,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底架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横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宽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加强梁为四个,并分布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四个顶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一横梁均为U型板件,并且所述U型板件的边缘具有向外的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梁包括: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连接所述底架主体的相邻两个横梁总成;
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底架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底架主体的宽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为两个,并关于两个所述横梁总成之间的对称线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敞车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包括:
下侧梁,所述下侧梁与所述底架主体的侧边固定连接;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下侧梁焊接连接,并且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下侧梁焊接的一端为向外渐扩的曲线结构。
10.一种敞车,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底架。
CN202223489743.9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Active CN219029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743.9U CN219029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743.9U CN219029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9417U true CN21902941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743.9U Active CN219029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9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378242B2 (en) Flat car body
US7478865B2 (en) Trailer assembly
CN111032474B (zh) 平车用底盘
CN202029861U (zh) 铁路重载货运平车底架
US6978720B2 (en) Gondola railcar construction
US20080035014A1 (en) Lightweight hopper car with through center sill
US11702115B2 (en) Reinforced railcar side stake
US4949646A (en) Container carrying railroad car with improved support system
RU96080U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рупнотоннажных контейнеров
CN209833631U (zh) 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
CN219029417U (zh) 一种敞车及其底架
US20060207472A1 (en) Railway cars with combined material structures and method
CN201506396U (zh) 自卸车车厢及具有该车厢的自卸车
CN202389748U (zh) 一种卷带钢铁路敞车卧装用组合式系列座架
CN213008126U (zh)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集装箱专用平车底架
CN110509943A (zh) 车架及平车
CN201172431Y (zh) 自卸车车厢
RU212968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вагон-платформа
RU210233U1 (ru) Грузов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вагон
CN216994324U (zh) 一种车体及铁路平车
CN217806547U (zh) 集装箱
CN214523514U (zh) 自卸车及其自卸车厢
CN211442510U (zh) 一种轻卡货箱的加强结构
CN109625018B (zh) 一种用于装载长大原木的原木支架
CN210116552U (zh) 自卸车底框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