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1788U -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1788U
CN219021788U CN202223161181.5U CN202223161181U CN219021788U CN 219021788 U CN219021788 U CN 219021788U CN 202223161181 U CN202223161181 U CN 202223161181U CN 219021788 U CN219021788 U CN 219021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wire
spiral
cable
bra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1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涛
柳全乐
陶凯
周玉
苏小丽
王嘉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1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1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1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1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包括所述编织支架采用两根线材编织形成,包括由第一线材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和由第二线材编织形成的拉索;所述拉索包括沿周向与支架主体的轴向一端编织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两端且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与支架主体编织为一体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采用可编织的线材代替传统的线绳制成拉索,拉索的两端通过与支架主体编织完成端部固定,不需要打结处理,使支架在压缩过程中更节省空间,可以放入小规格的置入器中,且支架释放过程顺畅,能达到头端瞬间释放。

Description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背景技术
采用柔韧性和扩张性能较好的材质编织而成的支架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通过扩张身体内各种器官的直径而防止狭窄的部位继续变窄并使体内物质的流动变得顺畅,例如用于消化道的扩张、肝外胆管的扩张等等。
此类支架主体一般采用十字交叉(Cross)编织方式,支架的头端安装拉索,可在支架释放后进行细微的位置调整,现有技术中的拉索一般采用医疗用线绳制作,拉索的两端需要打结,支架效果图见图1,图中细实线为支架主体,粗实线为拉索。由于打结部位的存在以及线绳较粗,因此会造成支架的头端空间拥挤,将支架装入小规格的置入器就很艰难,如图10所示,支架装入置入器6后头端的拉索4堆叠在一起,十分拥挤,且打结部位会造成释放过程不顺畅,不能达到头端瞬间释放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编织支架头端的拉索需要打结固定,造成支架的头端空间拥挤,将支架装入小规格的置入器就很艰难,且打结部位会造成释放过程不顺畅,不能达到头端瞬间释放的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所述编织支架采用两根线材编织形成,包括由第一线材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和由第二线材编织形成的拉索;所述拉索包括沿周向与支架主体的轴向一端编织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两端且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与支架主体编织为一体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具有轴向凸出的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支架主体由若干菱形网格组成。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部沿相反方向编织,且两个固定部互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材在安装有插销的圆柱夹具表面沿螺旋形编织,且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的轴向端面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材的螺旋角度为55°~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上往复编织形成若干螺旋交叉点,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形成的相邻两个螺旋交叉点中,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横向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数量为偶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同;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数量为奇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采用可编织的线材代替传统的线绳制成拉索,拉索的两端通过与支架主体编织完成端部固定,不需要打结处理,使支架在压缩过程中更节省空间,可以放入小规格的置入器中,且支架释放过程顺畅,能达到头端瞬间释放。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拉索两端的固定部沿相反方向编织,且互不接触,可以使固定部拉紧效果更好,且不会出现绕线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第一线材采用指定螺旋角度沿螺旋线编织,支架主体的强度和外表美观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线材往返一次编织后的示意图(箭头所示方向为编织路线方向);
图4是第一线材的右半边编织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5是Hook编织方式中向上交叉示意图;
图6是Cross编织方式中向上交叉示意图;
图7是Hook编织方式中向下交叉示意图;
图8是Cross编织方式中向下交叉示意图;
图9是第二线材的编织示意图(箭头所示方向为编织路线方向);
图10是现有技术的支架放入置入器时的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拉索的编织支架放入置入器时的状态图。
图中,1、圆周分割线,2、拉环,3、支架主体,4、拉索,401、主体部,402、固定部,5、插销,A1、第一起始点,A2、第二起始点,B1、第一位置,BN、第N位置,C1、第一螺旋交叉点,C2、第二螺旋交叉点,C3、第三螺旋交叉点,E1、起点,E2、拉环顶点,E3、终点,6、置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第一线材采用细实线表示,第二线材采用粗实线表示。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所述编织支架采用两根线材编织形成,包括由第一线材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3和由第二线材编织形成的拉索4;所述拉索4包括沿周向与支架主体3的轴向一端编织的主体部401、位于主体部401两端且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与支架主体3编织为一体的固定部402。支架主体3可以采用传统编织方式,传统的编织方式有Cross编织和Hook编织两种。拉索4位于支架主体3的头端,主体部401近似绕支架主体3一周,固定部402则向支架主体3的中部延伸,与第一线材编织固定,并且固定部402与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相同,不会影响支架主体3的原本外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拉索4采用可编织的线材制作,可以与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3采用的线材相同,例如镍钛合金丝,拉索4的端部不需要打结处理,因此拉索4像支架主体3一样可以随意扩张或者收缩,当需要收缩支架主体3时,只需要拉扯主体部401上的第一线材即可使支架主体3的头端收缩,反之则可以释放支架主体3,第一线材释放过程更顺畅,可以达到头端瞬间释放的效果。并且与线绳相比,编织用的线材较细,再加上端部没有打结部位,将支架装入小规格的置入器6后,拉索4只占据很小的空间,如图11所示,拉索4在置入器6的内孔里,与传统线绳相比,占用空间大大减小,更容易置入支架。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的材质相同。
为便于拉扯拉索4,作为优选的,主体部401具有轴向凸出的拉环2。
下面以采用Cross编织方式编织支架主体3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支架主体3通常在安装有插销5的圆柱夹具上编织形成,所述圆柱夹具在圆周分割线和长度分割线所交叉的部分位置点设置有可拆装的插销5,所述圆周分割线和长度分割线通过将具有与被制造的支架本体相同的直径D和长度L的圆柱体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地分配、沿长度L方向等间距或者不等距地分配而设定。支架主体3具体编织步骤如下(附图中支架主体3的尾端位于下方,头端位于上方):
S1:以第一线材的中点为起点,第一线材的一半(例如第一线材的右半边)从圆柱夹具的尾端任意一个插销5位置作为第一起始点A1,沿正向以螺旋形缠绕至圆柱夹具头端的第一位置B1,再从第一位置B1向下以螺旋形缠绕至圆柱夹具的尾端的第二起始点A2,依次类推,直至编织到圆柱夹具头部的,第N位置BN与第一起始点A1位于同一纵向坐标上。
S2:第一线材的另一半(第一线材的左半边)从圆柱夹具的第一起始点A1沿反向以螺旋形缠绕,缠绕方式与第一线材的右半边相同但是方向相反;直至第一线材的两个末端具有一段重合首尾部分。
支架主体3沿圆柱夹具外周编织形成,成型后的支架主体3为圆柱形管状结构,采用上述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3由若干菱形网格组成。
支架主体3的伸缩率以及强度与编织时的螺旋角度以及编织交叉点处的交叉方式均有关。作为优选的,第一线材的螺旋角度为55°~60°,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的轴向端面处螺旋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第一线材由尾端向头端缠绕时,第一线材向左螺旋且与圆周分割线1的夹角为55°,第一线材由头端向尾端缠绕时,第一线材向右螺旋且与圆周分割线1的夹角为55°。通过反向螺旋的方式使向上编织的螺旋线与向下编织的螺旋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Cross交点,提高结构强度。作为优选的,第i位置和第i起始点所在的圆周方向分割线坐标差为7,其中i为正整数。
对于编织交叉点处的交叉方式设计,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上往复编织形成若干螺旋交叉点,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形成的相邻两个螺旋交叉点中,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偶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同;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奇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反。不论是Cross编织还是Hook编织,线材的交叉方式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向上交叉,图5和图6分别为Hook编织和Cross编织的向上交叉结构,图中的虚线为已编织好的线材部分,实线为正在编织的线材部分。第二种是向下交叉,图7和图8分别为Hook编织和Cross编织的向上交叉结构,图中的虚线为已编织好的线材部分,实线为正在编织的线材部分。
图3中的第一螺旋交叉点C1、第二螺旋交叉点C2和第三螺旋交叉点C3分别为第一线材首次向下编织时与向上编织的螺旋线先后交叉形成的三个螺旋交叉点,第一螺旋交叉点C1和第二螺旋交叉点C2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5个,第二螺旋交叉点C2和第三螺旋交叉点C3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5个,均为奇数,假设第一螺旋交叉点C1采用向上编织(即向下编织的螺旋线位于向上编织的螺旋线外侧),则第二螺旋交叉点C2采用向下编织,第三螺旋交叉点C3采用向上编织,依次类推。
支架主体3编织完成后,第一线材在支架主体3的头端编织,如图9所示,先预留一段丝长,从主体部401的起点E1开始缠绕(缠绕过程中注意交替绕线),经过拉环顶点E2、回到主体部401的终点E3,最后第一线材的两头端各自向下与支架主体3重合收尾形成固定部402。作为优选的,两个固定部402沿相反方向编织,且两个固定部402互不接触。所述相反方向是指螺旋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提高固定效果,避免固定部402脱离支架主体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支架采用两根线材编织形成,包括由第一线材编织形成的支架主体(3)和由第二线材编织形成的拉索(4);所述拉索(4)包括沿周向与支架主体(3)的轴向一端编织的主体部(401)、位于主体部(401)两端且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与支架主体(3)编织为一体的固定部(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401)具有轴向凸出的拉环(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3)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支架主体(3)由若干菱形网格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部(402)沿相反方向编织,且两个固定部(402)互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在安装有插销(5)的圆柱夹具表面沿螺旋形编织,且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的轴向端面处螺旋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的螺旋角度为55°~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拉索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在圆柱夹具上往复编织形成若干螺旋交叉点,沿第一线材的编织路径形成的相邻两个螺旋交叉点中,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偶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同;当位于两个所述螺旋交叉点之间沿长度分割线方向的插销(5)数量为奇数时,两个螺旋交叉点处的线材交叉方向相反。
CN202223161181.5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Active CN219021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1181.5U CN21902178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1181.5U CN21902178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1788U true CN21902178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1181.5U Active CN21902178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1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7589A (en) Endoluminal medical implant
EP1903984B1 (en) St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978533B2 (en) Medical impla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dical implant
EP1560544B1 (en) Braided stent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technical field
US4850999A (en) Flexible hollow organ
CN107205745A (zh) 用于血管内阻塞物清除的系统和方法
KR20100119067A (ko) 스텐트 제거용 당김줄 구조
HRP20040431A2 (en) Knit convolute protective sleeve
JP2022179655A (ja) 織物ワイヤー管腔内デバイス
WO2017071231A1 (zh) 管腔编织支架
CN115553972B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方法及胆道支架
WO2017206155A1 (zh)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WO2019042203A1 (zh) 管腔支架
JP6177259B2 (ja) ステントおよ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CN219021788U (zh) 一种带拉索的编织支架
WO2017163457A1 (ja) ステントおよび医療機器
EP3949915B1 (en) Synthetic resin stent
CN219074239U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夹具
US11963893B2 (en) Esophageal stents with helical thread
KR100190755B1 (ko) 내강 확장용 의료용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6350411A (zh)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编织的支架
JP7401955B2 (ja) ステント
WO2023160510A1 (zh) 医用支架及医用支架系统
CN116585082A (zh) 静脉血管支架
CN116236330A (zh)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