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0874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0874U
CN219020874U CN202122976898.4U CN202122976898U CN219020874U CN 219020874 U CN219020874 U CN 219020874U CN 202122976898 U CN202122976898 U CN 202122976898U CN 219020874 U CN219020874 U CN 219020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ntainer
cover
fan blade
cover body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68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荣恩
区勤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Nan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Nan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Nan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Nan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68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0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0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0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主体;蒸汽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包括有储水盘和发热件,所述储水盘内设置有上侧敞开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储水盘连通,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内,所述发热件用于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内胆,设置在所述储水盘的上方,所述内胆的底壁开设有多个让所述水蒸气通过的第一通孔;盖体,铰接在所述主体,所述盖体用于闭合所述内胆,所述盖体设置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内胆输送热风。通过发热件将储水盘中的水集中在第一罩体内加热,以使水快速变成水蒸气,实现食物的快速蒸煮,提高蒸煮效率。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空气炸锅能够在空气炸食物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蒸汽,使食物在外皮焦脆的同时,内部更加水嫩,但是常见的空气炸锅中的蒸汽主要是通过超声波转换产生的,并不能单独实现快速蒸煮功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炸锅,能够单独实现快速蒸煮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主体;蒸汽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包括有储水盘和发热件,所述储水盘内设置有上侧敞开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储水盘连通,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内,所述发热件用于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内胆,设置在所述储水盘的上方,所述内胆的底壁开设有多个让所述水蒸气通过的第一通孔;盖体,铰接在所述主体,所述盖体用于闭合所述内胆,所述盖体设置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内胆输送热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盖体关闭内胆,然后向储水盘加水,水流入到第一罩体中,然后发热件启动,加热第一罩体内的水,水变成水蒸气从第一罩体的上侧排出,然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内胆中,实现蒸煮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通过将水集中在第一罩体中加热,加快水蒸气的生成,提高蒸煮效率,实现快速蒸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胆与所述储水盘之间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壁凸起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上侧开设有让所述水蒸气通过的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有吹风组件和发热管,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将经所述发热管加热的空气吹向所述内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管由不锈钢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有电机和第一风叶,所述电机面向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风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出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有第二风叶,所述电机背向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风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盖体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设置有隔热罩,所述发热管和所述第一风叶均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内,所述第二风叶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与所述隔热罩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风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阻尼器,以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之间的缓慢盖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空气炸锅的蒸汽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空气炸锅的底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正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侧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如下:
主体100;
蒸汽组件200、储水盘210、第一罩体211、进水口212、出水口213、发热件220;
内胆300、第一通孔310;
盖体400、热风组件410、发热管411、吹风组件412、电机413、第一风叶414、第二风叶415、第一输出轴416、第二输出轴417、散热孔420、隔热罩430、密封圈440、控制器450、温度传感器460、阻尼器470;
底盘500、第二罩体510、第二通孔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图2、图4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包括:主体100;蒸汽组件200,设置在主体100,包括有储水盘210和发热件220,储水盘210内设置有上侧敞开的第一罩体211,第一罩体211与储水盘210连通,发热件220设置在第一罩体211内,发热件220用于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内胆300,设置在储水盘210的上方,内胆300的底壁开设有多个让水蒸气通过的第一通孔310;盖体400,铰接在主体100,盖体400用于闭合内胆300,盖体400设置有热风组件410,热风组件410用于向内胆300输送热风。
通过盖体400关闭内胆300,然后向储水盘210加水,水流入到第一罩体211中,然后发热件220启动,加热第一罩体211内的水,水变成水蒸气从第一罩体211的上侧排出,然后通过第一通孔310进入到内胆300中,实现蒸煮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通过将水集中在第一罩体211中加热,能够加快水蒸气的生成,提高蒸煮效率,实现快速蒸煮。另外,盖上盖体400后,热风组件410能够向内胆300输送热风,通过热风对食物进行空气炸,满足用户对食物空气炸的烹饪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储水盘210设置有进水口212和出水口213,进水口212凸出主体100设置,出水口213设置在储水盘210底部,凸出主体100设置的进水口212能够方便用户加水,设置在储水盘210底部的出水口213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开启或关闭,使出水口213能够将储水盘210中的水排尽,避免水残留在储水盘210内滋生细菌。
结合图3和图5,可以理解的是,内胆300与储水盘210之间设置有底盘500,底盘500的底壁凸起形成有第二罩体510,第二罩体510的上侧开设有让水蒸气通过的第二通孔511。发热件220将水集中在第一罩体211中加热后,以使水迅速变成水蒸气,产生的水蒸气进入第二罩体510中,水蒸气通过第二通孔511通入内胆300中,从而实现快速蒸煮。第二通孔511均布在第二罩体510上,蒸汽组件200产生的水蒸气经过第二通孔511分散后通入内胆300中,以使水蒸气能够均匀地扩散到内胆300,使内胆300中的食物能够与水蒸气充分接触,提高蒸煮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脱落的食物碎屑和滴落的油脂能够承接在底盘500中,同时,通过第二罩体510和设置在第二罩体510上侧的第二通孔511,使底盘500能够在让蒸汽通过的同时,还能避免食物碎屑和油脂直接落入蒸汽组件200中,使蒸汽组件200能够保持清洁,降低清理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5和图7,热风组件410包括有吹风组件412和发热管411,吹风组件412用于将经发热管411加热的空气吹向内胆300。发热管411将空气加热后,吹风组件412将发热管411加热的空气吹入内胆300中,使热空气在内胆300中快速流动,使热空气与内胆300中的食物充分接触,通过高温的空气对食物进行空气炸,使食物外皮酥脆,满足用户对食物空气炸的烹饪需求。
具体地,参照图4,发热管411由不锈钢制成。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发热管411能够有效避免锈蚀,提高发热管411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热风组件410工作时,蒸汽组件200能够向内胆300通入适量的水蒸气来改善食物的食用口感,而发热管411工作时处于高温环境中,接触水蒸气容易导致生锈。因此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发热管411能够在接触水蒸气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不生锈,提高发热管41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7,吹风组件412包括有电机413和第一风叶414,电机413面向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轴416,第一风叶414安装在第一输出轴416。电机413的第一输出轴416朝向主体100设置,第一风叶414安装在第一输出轴416上,第一输出轴416驱动第一风叶414旋转,第一风叶414将发热管411加热的空气吹向内胆300中,以使热风在内胆300中循环流动,提高空气炸煮效率。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7,可以理解的是,吹风组件412还包括有第二风叶415,电机413背向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轴417,第二风叶415安装在第二输出轴417,盖体400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20。电机413的第二输出轴417背向主体100设置,第二风叶415安装在第二输出轴417上,第二输出轴417驱动第二风叶415旋转,第二风叶415将电机413运行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420排出,避免热量积聚在盖体400内降低电机413的寿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轴416和第二输出轴417通过电机413驱动同步旋转,第一输出轴416旋转时,第二输出轴417与第一输出轴416同步旋转,即电机413运行时,第一风叶414与第二风叶415能够同步旋转,第一风叶414驱动热风在内胆300循环流动时,第二风叶415能够将盖体400内积聚的热量从散热孔420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5和图7,盖体400设置有隔热罩430,发热管411和第一风叶414均设置在隔热罩430内,第二风叶415设置在隔热罩430外。隔热罩430内的第一风叶414将发热管411加热的空气输送到内胆300中,隔热罩430将发热管411产生的热量隔绝在隔热罩430内侧,通过第一风叶414将热空气吹向内胆300,避免热量传递到隔热罩430外侧。隔热罩430外的第二风叶415将电机413产生的热量和少部分从隔热罩430内传递过来的热量从散热孔420排出,避免隔热罩430外侧热量积聚导致降低电机413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蒸汽组件200产生的蒸汽进入到电机内部,盖体400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用于安放隔热罩430、发热管411和第一风叶414,第二空间用于安放电机413、第二风叶415和控制电路板等元件,通过分隔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减少水蒸气对电机413以及控制电路板的影响,同时通过第二风叶415转动,将热量从散热孔420中排出,降低第二空间内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5和图7,电机413与隔热罩43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40。第一输出轴416从第一空间伸入到第二空间中,由于蒸汽组件200能够在热风组件410运行时产生蒸汽通入内胆300中,水蒸气容易通过第一输出轴416与盖体400以及隔热罩430之间的间隙侵入电机413中,导致电机413损坏。因此,在电机413和隔热罩430之间设置密封圈440,通过密封圈440将水蒸气隔绝在隔热罩430内,避免水蒸气侵入隔热罩430外侧损坏电路。
具体的,参照图5和图7,盖体400还设置有控制器450和温度传感器460,温度传感器460与控制器450电连接,控制器450与热风组件41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460用于检测内胆300内的温度。热风组件410运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60检测内胆300内的温度,控制器450根据该温度控制发热管411和电机413的输出功率,从而调节热风组件410的输出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烧坏热风组件410。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5和图7,盖体400与主体100的铰接处设置有阻尼器470,以实现盖体400与主体100之间的缓慢盖合。将盖体400旋转盖合时,设置在盖体400和主体100之间的阻尼器470能够使盖体400与主体100缓慢盖合,避免盖体400突然跌落夹伤手指,提高空气炸锅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盖体400内设置有热风组件410,热风组件410包括有吹风组件412和发热管411,使得盖体400具有一定的重量,当盖体400突然掉落时容易损坏盖体400内的器件,也容易夹伤手指,通过设置阻尼器470使盖体400与主体100缓慢盖合,避免盖体400突然掉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蒸汽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包括有储水盘和发热件,所述储水盘内设置有上侧敞开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储水盘连通,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内,所述发热件用于将水加热成水蒸气;
内胆,设置在所述储水盘的上方,所述内胆的底壁开设有多个让所述水蒸气通过的第一通孔;
盖体,铰接在所述主体,所述盖体用于闭合所述内胆,所述盖体设置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内胆输送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储水盘之间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壁凸起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上侧开设有让所述水蒸气通过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有吹风组件和发热管,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将经所述发热管加热的空气吹向所述内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由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有电机和第一风叶,所述电机面向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风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出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有第二风叶,所述电机背向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风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盖体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隔热罩,所述发热管和所述第一风叶均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内,所述第二风叶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隔热罩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风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阻尼器,以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之间的缓慢盖合。
CN202122976898.4U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9020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6898.4U CN2190208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6898.4U CN2190208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0874U true CN219020874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6898.4U Active CN2190208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0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0983B2 (en) Vapor cooker
US5368008A (en) Steamer apparatus
CN210043758U (zh) 一种集成灶与蒸箱一体机
EP1995525B1 (en) A baking oven
US5968574A (en) Convection food steam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1192741B1 (ko) 회전식 탈지 구이장치
CN105996809A (zh) 一种家用空气能多功能锅
CN210185391U (zh) 一种烹调器具
CN219020874U (zh) 空气炸锅
CN208551531U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04799680A (zh) 气流搅拌电饭煲
CN112113249A (zh) 集成厨具
CN216557265U (zh) 一种集成烹饪器具
CN212186137U (zh) 一种蒸箱
CN201299073Y (zh) 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104000482B (zh) 空气能烹饪装置及安全食品的加工方法
KR200321503Y1 (ko) 숯불의 화력이 자동으로 조절되는 숯불 구이기
JP5732427B2 (ja) 加熱調理器
KR101264271B1 (ko) 면류 조리기
CN214484275U (zh) 一种微蒸烤一体机
CN219270714U (zh) 蒸汽空气炸锅
CN211432421U (zh) 一种放置稳定的空气炸锅
CN220309017U (zh) 一种可脱糖的蒸煮破壁机
CN215838479U (zh) 一种循环风道的烹饪电器
CN220937653U (zh) 一种家庭电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