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9234U -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9234U
CN219009234U CN202223610170.0U CN202223610170U CN219009234U CN 219009234 U CN219009234 U CN 219009234U CN 202223610170 U CN202223610170 U CN 202223610170U CN 219009234 U CN219009234 U CN 219009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hole
air passag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1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生
谭海兵
邓小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edingx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edingx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edingx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edingx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1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9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9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9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管体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腔体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管体的周侧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第二气道具有向腔体内吹气的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接座,在转接座上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活动块,从而可通过活动块的活动实现第一气道内气体流向的转换,可根据需要实现吸气功能和吹气功能,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负压吸取产品或元件,以实现产品或元件的自动上、下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产品或元件的加工工位进行吹气,从而对加工工位或产品进行清洁除尘。现有的设备中通常需要单独配备吸料机构和吹气机构,导致设备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设备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可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从而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管体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腔体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管体的周侧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第二气道具有向腔体内吹气的出气口;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时,第一气道远离腔体的一端形成吸入气流;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连通时,第一气道远离腔体的一端形成吹出气流。通过设置转接座,在转接座上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活动块,从而可通过活动块的活动实现第一气道内气体流向的转换,可根据需要实现吸气功能和吹气功能,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道设于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的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口均与腔体的内侧壁保持有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的端口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管体固定座,所述管体固定座与转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设于管体固定座上,所述管体固定座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进气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设于第一管体靠近腔体一端的外侧,所述导气件的内侧壁与第一管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气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靠近腔体一端的外侧面设有锥形倾斜表面,所述导气件靠近腔体的一端设有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的末端与锥形倾斜表面之间形成出气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固定座与转接座一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轴向的第三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第二通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活动块在腔体内活动的换向驱动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转接座活动的移位驱动组件,所述移位驱动组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控制滑座沿滑轨滑动的驱动元件,所述转接座设于滑座上,并可随滑座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转接座,在转接座上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活动块,从而可通过活动块的活动实现第一气道内气体流向的转换,可根据需要实现吸气功能和吹气功能,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吸气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吹气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转接座             11、腔体           111、第一通孔
112、第二通孔          12、活动块         13、第三通孔
14、第二管体           15、第三气道       20、管体固定座
21、第一管体           22、第一气道       23、第二气道
24、导气件             25、进气口         26、出气口
30、底座               31、滑轨           32、滑块
33、滑座               34、驱动元件       3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管体21和转接座10,所述转接座10内设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腔体11内有活动块12,所述转接座10上设有控制活动块12在腔体11内活动的换向驱动装置(未示出),所述活动块12上设有使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相互连通的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一管体21具有轴向的第一气道22,所述第一气道22与第一通孔111连通,所述第一管体21的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通孔111连通的第二气道23,所述第二气道23位于第一气道22靠近腔体11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21的周侧设有与第二气道23连通的进气口25,所述第二气道23具有向腔体11内吹气的出气口26。所述第一气道22靠近腔体11的一端的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气道23的出气口26均与腔体11的内侧壁保持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气道23的出气口26与所述第一气道22靠近腔体11的一端的端口平齐。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第二管体14,所述第二管体14具有轴向的第三气道15,所述第三气道15与第二通孔112连通,通过设置第二管体14,从而可通过第二管体14连接管线,并通过管线将吸取的产品或元件输送到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向驱动装置可以选择气缸或电机,工作时,气缸或电机的驱动端与活动块12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有管体固定座20和导气件24,所述管体固定座20与转接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1固定设于管体固定座20上,所述管体固定座20设有与第二气道23连通的进气口25。所述导气件24设于第一管体21靠近腔体11一端的外侧,所述导气件24的内侧壁与第一管体2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气道23。所述第一管体21靠近腔体11一端的外侧面设有锥形倾斜表面,所述导气件24靠近腔体11的一端设有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的末端与锥形倾斜表面之间形成出气口26。通过设置锥形倾斜表面和锥形缩口,从而使第二气道23吹出的气流可以在第一气道22的端口处形成负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固定座20与转接座10一体连接,应理解为,在实际工作时,管体固定座20与转接座10也可采用分体连接的结构。
具体的,还包括控制转接座10活动的移位驱动组件,所述移位驱动组件包括底座30、设于底座30上的滑轨31、与滑轨31滑动连接的滑座33和控制滑座33沿滑轨31滑动的驱动元件34,所述转接座10设于滑座33上,并可随滑座33活动。所述滑座33通过滑块32与滑轨31滑动连接,所述滑座33上固定设有立柱35,所述转接座10与立柱3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元件34选用气缸,工作时,通过驱动元件34驱动转接座10活动,从而使第一管体靠近或远离目标物。
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连通时,外部接入的主动气流依次经过进气口25、第二气道23、第三通孔13后,从第三气道15吹出,并使第一气道22靠近腔体11的一端的端口处形成负压,从而使第一气道22远离腔体11的一端形成吸入气流,此时,第一管体21远离腔体11的一端可用于吸取元件或产品;如图5所示,当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不连通时,外部接入的主动气流依次经过进气口25、第二气道23后,被活动块12阻挡,反转后从第一气道22吹出,此时,第一管体21远离腔体11的一端可用于对待清洁的物品进行吹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接座,在转接座上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活动块,从而可通过活动块的活动实现第一气道内气体流向的转换,可根据需要实现吸气功能和吹气功能,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腔体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管体的周侧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第二气道具有向腔体内吹气的出气口;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时,第一气道远离腔体的一端形成吸入气流;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连通时,第一气道远离腔体的一端形成吹出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设于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的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口均与腔体的内侧壁保持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道靠近腔体的一端的端口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体固定座,所述管体固定座与转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设于管体固定座上,所述管体固定座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设于第一管体靠近腔体一端的外侧,所述导气件的内侧壁与第一管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气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靠近腔体一端的外侧面设有锥形倾斜表面,所述导气件靠近腔体的一端设有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的末端与锥形倾斜表面之间形成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固定座与转接座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轴向的第三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第二通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活动块在腔体内活动的换向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转接座活动的移位驱动组件,所述移位驱动组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控制滑座沿滑轨滑动的驱动元件,所述转接座设于滑座上,并可随滑座活动。
CN202223610170.0U 2022-12-30 2022-12-30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Active CN219009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170.0U CN21900923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170.0U CN21900923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9234U true CN21900923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4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170.0U Active CN21900923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9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3310B (zh) 压缩空气驱动的负压发生器或负压夹具
US7222901B2 (en) Vacuum handling device having a suction nozzle and a gripper part contained within a single housing
CN219009234U (zh) 吹吸两用上下料机构
CN114850528A (zh) 无源式自对中型厚重不锈钢圆板钻孔夹持设备
CN207524615U (zh) 输料装置
CN218157025U (zh) 粉体取样器及具有其的粉仓
CN209582650U (zh) 一种自动对接卸料装置
CN111689210A (zh) 磁铁装配装置及其磁铁供料设备和剥料机构
CN215472205U (zh) 一种钢化玻璃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12238522U (zh) 一种便携式出料装置
CN211134658U (zh) 一种同步转移式检测及分装流水线
CN210100666U (zh) 一种用于卧式旋转吹瓶机的吹瓶装置
CN214239311U (zh) 一种针阀式注胚模具的出料装置
CN219522152U (zh) 吸夹机构、功能头及智能平台系统
CN209335932U (zh) 一种聚氨酯安全套脱模装置
CN210582363U (zh) 射流吸尘器
CN220817446U (zh) 一种芯体气密性检测连接管
CN212892295U (zh) 一种气道式精密自动送料机构
CN209395202U (zh) 一种多腔产品取出治具
CN217376301U (zh) 颗粒送料机
CN209024861U (zh) 一种用于激光裁剪机的双向通气系统
CN215784993U (zh) 一种铆螺母退料装置
CN216695704U (zh) 一种扦样机用吸粮管调整机构
CN217050685U (zh) 一种超轻粉体远距离输送装置
CN115097327B (zh) 一种双fpc电池测试机自动对位扣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