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8338U -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8338U
CN219008338U CN202220837624.9U CN202220837624U CN219008338U CN 219008338 U CN219008338 U CN 219008338U CN 202220837624 U CN202220837624 U CN 202220837624U CN 219008338 U CN219008338 U CN 219008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assembly
plastic steel
cutting groo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76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若涵
杜晶
张永寿
吴伯刚
汪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Ka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Ka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Ka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Ka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76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8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8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8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所述切刀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压紧切割部,壳体形成有切割槽,将切割槽对准待切割的塑钢带,并使待切割的塑钢带位于切割槽内,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伸入切割槽内,以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的底壁,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紧切割部,能够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内,再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切割,由于塑钢带始终被压紧在切割槽内,使得断开的塑钢带不会散乱,方便统一回收处理,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对塑钢带的切割效率。

Description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塑钢带,又称PET打包带,是目前流行的替代钢皮带的新型捆扎带,凭着成本低、美观耐用、环保回收、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由于塑钢带在打包时,会紧紧缠绕于产品外包装上,拆除外包装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塑钢带一一剪断,剪断塑钢带的瞬间,断开的塑钢带会弹开并散落,同时容易刮伤工人,散落的塑钢带需要一一拾起进行回收。
因此,手动切割塑钢带导致塑钢带切割效率差的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旨在解决手动切割塑钢带导致塑钢带切割效率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切刀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切割槽;和
压紧切割部,所述压紧切割部设于所述壳体,且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伸入所述切割槽内,将待切工件压紧于所述切割槽底壁,以对所述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可选地,所述压紧切割部包括: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壳体;
压紧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于所述压紧组件,以带动所述压紧组件伸入所述切割槽内将所述待切工件压紧于所述切割槽;以及
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组件,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并列设置,以对所述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可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壳体;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气缸和所述切割组件之间;以及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压紧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压板;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压板之间;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并抵接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切割组件包括:
顶块,所述顶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并列设置;和
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于所述顶块背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形成有活动腔,所述动力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和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包围形成所述切割槽,所述活动腔连通于所述切割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壳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切割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引面。
可选地,所述切刀装置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设有活动弹销,所述活动弹销的一端伸入所述切割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切割设备,包括所述的切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切刀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压紧切割部,壳体形成有切割槽,将切割槽对准待切割的塑钢带,并使待切割的塑钢带位于切割槽内,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伸入切割槽内,以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的底壁,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紧切割部,能够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内,再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切割,由于塑钢带始终被压紧在切割槽内,使得断开的塑钢带不会散乱,方便统一回收处理,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对塑钢带的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切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切刀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切刀装置 212 第一连接件
1 壳体 213 第二连接件
11 切割槽 22 压紧组件
12 第一外壳 221 压板
121 活动腔 222 伸缩杆
122 第一导引面 223 弹簧
13 第二外壳 23 切割组件
131 通孔 231 顶块
132 第二导引面 232 切割刀
2 压紧切割部 3 检测部
21 动力组件 31 活动弹销
211 气缸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塑钢带,又称PET打包带,是目前流行的替代钢皮带的新型捆扎带,凭着成本低、美观耐用、环保回收、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塑钢带在打包时,会紧紧缠绕于产品外包装上,拆除外包装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塑钢带一一剪断,剪断塑钢带的瞬间,断开的塑钢带会弹开并散落,同时容易刮伤工人,散落的塑钢带需要一一拾起进行回收。因此,手动切割塑钢带导致塑钢带切割效率差的问题亟待解决。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切刀装置100,包括壳体1和压紧切割部2,壳体1形成有切割槽11,压紧切割部2设于壳体1,且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2伸入切割槽11内,将待切工件压紧于切割槽11底壁,以对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中,切刀装置100用于烟草行业及其他行业中,对包装的塑钢带进行切割。壳体1起到安装、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压紧切割部2设于壳体1,进而通过壳体1带动压紧切割部2运动至待切割的塑钢带处。切割槽11用于容纳塑钢带,且切割槽11相邻的三条侧壁均具有开口,方便塑钢带进入切割槽11内。至少部分切割压紧部2能够伸入切割槽11内,并能够相对于壳体1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将位于切割槽11内的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避免断开的塑钢带弹开散落。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切刀装置100还可以切割其他带状物,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将切割槽11侧壁的开口对准待切割的塑钢带,通过移动壳体1,使待切割的塑钢带进入到切割槽11内,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2伸入切割槽11内,以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紧切割部2,能够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内,再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切割。由于塑钢带始终被压紧在切割槽11内,使得断开的塑钢带不会散乱,方便统一回收处理,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化切割作业,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对塑钢带的切割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压紧切割部2包括动力组件21、压紧组件22以及切割组件23,动力组件21设于壳体1,动力组件21连接于压紧组件22,以带动压紧组件22伸入切割槽11内将待切工件压紧于切割槽11,切割组件23连接于动力组件21,并与压紧组件22并列设置,以对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21设于壳体1,并位于壳体1背向切割槽11的一侧,动力组件21用于提供动力。压紧组件22设于壳体1内,并连接于动力组件21,通过动力组件21与压紧组件22的传动配合,带动压紧组件22伸入切割槽11内,以将切割槽11内的塑钢带压紧,避免塑钢带移位。切割组件23设于壳体1内,并连接于动力组件21,且切割组件23与压紧组件22并列设置,压紧组件22与切割组件23的运动方向相同,通过动力组件21与切割组件23的传动配合,带动切割组件23伸入切割槽11内,以对切割槽11内的塑钢带进行切割。
可以理解的,通过移动壳体1带动切割槽11相对于待切割塑钢带运动,使待切割的塑钢带进入到切割槽11内,动力组件21带动压紧组件22朝向切割槽11运动,并使压紧组件22伸入切割槽11内,压紧组件22背向动力组件21的一侧将待切割的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以将塑钢带固定,避免塑钢带的位置发生改变。同时,动力组件21带动切割组件23朝向切割槽11运动,并使切割组件23伸入切割槽11内,切割组件23背向动力组件21的一侧对待切割的塑钢带进行切割,由于压紧组件22始终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底壁,不仅方便切割组件23切割,而且断开的塑钢带不会散乱。因此,通过设置压紧组件22,能够对塑钢带的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切割组件23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并且在压紧组件22的压紧作用下,能够避免塑钢带移位,防止断开的塑钢带散乱,方便回收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动力组件21包括气缸211、第一连接件212以及第二连接件213,气缸211设于壳体1,第一连接件212连接于气缸211和切割组件23之间,第二连接件213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12和压紧组件22之间。
本实施例中,气缸211连接于壳体1,并位于壳体1背向切割槽11的一侧,气缸211的输出端朝向壳体1,并能够伸入壳体1内。第一连接件212位于壳体1内,并连接于气缸211的输出端和切割组件23之间,以通过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212带动切割组件23朝向切割槽11运动。第二连接件213位于壳体1内,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12和压紧组件22之间,以通过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212带动第二连接件213运动,并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压紧组件22朝向切割槽11运动。
压紧组件22朝向切割槽11的一端与切割槽11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切割组件23朝向切割槽11的一端与切割槽11底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切割槽11运动时,压紧组件22背向第二连接件213的一端能够先伸入切割槽11接触到待切割的塑钢带,并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并且,在气缸211进一步驱动作用下,切割组件23背向第一连接件212的一端伸入切割槽11内,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
第一连接件212固定连接于切割组件23,第二连接件21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12和压紧组件22之间,以提高安装的稳固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2与气缸211之间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212与切割组件23之间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212和第二连接件213之间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螺接,或其它能够实现的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方便后期对零部件的维修及更换。
可以理解的,通过移动壳体1,使待切割的塑钢带进入到切割槽11内,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切割槽11运动,第一连接件212带动第二连接件213和切割组件23朝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压紧组件22相对于切割组件23先伸入切割槽11内,并将待切割的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底壁,在气缸211的进一步驱动作用下,第一连接件212带动切割组件23伸入切割槽11内,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切割。
在气缸211的持续作用下,压紧组件22将断开的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内,通过移动壳体1,将断开的塑钢带转运至指定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气缸211带动第一连接件212背向切割槽11运动,以带动第二连接件213和切割组件23背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压紧组件22远离切割槽11的底壁,将切断的塑钢带松开,对塑钢带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通过设置气缸211,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212和第二连接件213运动,以带动压紧组件22和切割组件23靠近或远离切割槽11,实现对塑钢带的压紧及切割。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压紧组件22包括压板221、伸缩杆222以及弹簧223,伸缩杆222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13和压板221之间,弹簧223套设于伸缩杆222,并抵接于压板221和第二连接件213之间。
本实施例中,压板221沿气缸211的轴向方向设置,伸缩杆222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13和压板221之间,使得压板221与第二连接件213之间的距离可调。弹簧223套设于伸缩杆222,并抵接于压板221和第二连接件213之间,以增强压板221对待切割塑钢带的挤压效果。压板221背向伸缩杆222的一端与切割槽11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切割组件23背向第一连接件212一端与切割槽11底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压板221能够相对于切割组件23先伸入至切割槽11内。
可以理解的,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切割槽11运动,第一连接件212带动第二连接件213和切割组件23朝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压板221伸入切割槽11内,压板221背向伸缩杆222的一侧先接触到待切割的塑钢带,并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在气缸211的进一步驱动作用下,第二连接件213与压板221之间的距离缩小,伸缩杆222收缩,弹簧223受到第二连接件213的挤压而发生形变,通过弹簧223的弹力作用,提高压板221对塑钢带的压紧效果,避免塑钢带移位,同时第一连接件212带动切割组件23伸入切割槽11内,并对塑钢带进行切割。
在气缸211的持续作用下,压板221将断开的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内,待转移至指定位置后,气缸211带动第一连接件212背向切割槽11运动,以带动第二连接件213和切割组件23背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伸缩杆222恢复至初始长度,并在气缸211的进一步驱动作用下,通过伸缩杆222将压板221拉起,使压板221远离切割槽11,进而松开切断的塑钢带,对塑钢带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
通过设置伸缩杆222,使得第二连接件213与压板221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在压板221抵接于切割槽11底壁时,气缸211还能够进一步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切割槽11运动。通过设置弹簧223,在弹簧223发生形变后,能够产生弹力作用于压板221,增强压板221对塑钢带的压力,提高对塑钢带的压紧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切割组件23包括顶块231和切割刀232,顶块23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12,并与压紧组件22并列设置,切割刀232连接于顶块231背向第一连接件21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顶块231沿气缸211的轴向方向设置,顶块23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12背向气缸211的一侧,并位于压板221的一侧。切割刀232连接于顶块231背向第一连接件212的一侧,切割刀232的刀刃朝向切割槽11,并相对于顶块231凸起,以方便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切割刀232与顶块231之间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螺接,或其它能够实现的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方便后期对零部件的维修及更换。
可以理解的,压板221背向伸缩杆222的一侧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的底壁后,在气缸211的进一步驱动作用下,第一连接件212带动顶块231朝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顶块231带动切割刀232朝向切割槽11运动,并伸入切割槽11内,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待移动壳体1至指定位置后,气缸211带动第一连接件212背向切割槽11运动,第一连接件212带动顶块231背向切割槽11运动,使得切割刀232首先远离切割槽11,并在气缸211的持续驱动过程中,第二连接件213通过伸缩杆222带动压板221远离切割槽11,进而松开切断的塑钢带,对塑钢带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第一外壳12内形成有活动腔121,动力组件21连接于第一外壳12,压紧组件22和切割组件23位于活动腔121内,第二外壳13连接于第一外壳12,并与第一外壳12包围形成切割槽11,活动腔121连通于切割槽11。
本实施例中,气缸211连接于第一外壳12背向第二外壳13的一侧,气缸211的输出端能够伸入活动腔121内,且气缸211的驱动方向与活动腔121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连接件212和第二连接件213均位于活动腔121内,压板221的设置方向与活动腔121的轴向方向平行,顶块231的设置方向与活动腔121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外壳12与第二外壳13包围形成三侧壁具有开口的切割槽11,活动腔121背向气缸211的一侧连通于切割槽11,使得压板221背向伸缩杆222的一侧和切割刀232背向顶块231的一侧均能够伸入切割槽11内,实现对塑钢带的压紧和切割。
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杆依次贯穿第二外壳13和第一外壳12,进而将第二外壳13和第一外壳12安装连接,或其它能够实现的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方便后期对零部件的检修及更换。
可以理解的,通过移动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使待切割的塑钢带进入到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之间,即将塑钢带置于切割槽11内,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第二外壳13运动,通过第二连接件213带动压板221伸出活动腔121并伸入切割槽11内,压板221背向伸缩杆222的一侧先接触到待切割的塑钢带,并将塑钢带压紧于第二外壳13朝向第一外壳12的一侧。在气缸211的进一步驱动作用下,第一连接件212带动顶块231朝向切割槽11运动,进而通过顶块231带动切割刀232伸出活动腔121并伸入切割槽11,对塑钢带进行切割。通过设置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3,方便生产及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第二外壳13设有通孔131,通孔131朝向切割组件23。
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13设有通孔131,通孔131的轴向方向与活动腔121的轴向方向平行,且通孔131位于切割刀232背向顶块23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压板221将塑钢带压紧于第二外壳13朝向第一外壳12的一侧后,气缸311继续驱动第一连接件212朝向第二外壳13运动,并通过顶块231带动切割刀232朝向第二外壳13运动,以对塑钢带进行切割。通过设置通孔131,使得切割刀232将塑钢带切断后,切割刀232背向顶块231的一侧能够伸入通孔131内,为切割刀232提供缓冲空间,以保护切割刀232的刀刃,避免切割刀232损坏,有效延长切割刀23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第一外壳12朝向第二外壳1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引面122,第二外壳13朝向第一外壳1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引面132。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2朝向第二外壳1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引面122,第二外壳13朝向第一外壳1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引面132,且第一导引面122和第二导引面132相对设置,第一导引面122和第二导引面132之间形成切割槽11的开口,且第一导引面122和第二导引面132之间的距离沿朝向切割槽11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切割槽11具有开阔的开口,以对塑钢带形成导引作用。
可以理解的,待切割的塑钢带接触到第一导引面122或第二导引面132时,第一导引面122和第二导引面132均能对塑钢带起到导引作用,使塑钢带能够顺利滑动进入切割槽11内,提高对塑钢带的切割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至图3,切刀装置100还包括检测部3,检测部3设有活动弹销31,活动弹销31的一端伸入切割槽11内。
本实施例中,检测部3设于第二外壳13背向第二导引面132的一侧,检测部3设有活动弹销31,活动弹销31贯穿第二外壳13,伸入切割槽11内,并能够相对于第二外壳13运动。可以理解的,当塑钢带进入到切割槽11内后,会挤压活动弹销31,检测部3将活动弹销31的挤压信号发送至外部的控制装置(图未示出),控制装置连接于气缸211,进而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气缸211的运动,进而驱动第一连接件212运动,以带动压板221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底壁,并带动切割刀232对塑钢带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切割设备(图未示出),包括上述的切刀装置100。
本实施例中,切割设备(图未示出)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出)、连接于控制装置的驱动装置(图未示出)及切刀装置100,气缸211和检测部3均连接于控制装置,壳体1连接于驱动装置。
可以理解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壳体1运动,使切割槽11的开口朝向待切割的塑钢带,第一导引面122和第二导引面132对塑钢带起到导引作用,使得塑钢带能够进入到切割槽11内,进入到切割槽11的塑钢带会挤压活动弹销31,检测部3将活动弹销31的挤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运动,进而带动压板221将塑钢带压紧于切割槽11内,并带动切割刀232对塑钢带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壳体1运动至指定位置,控制装置控制气缸211驱动第一连接件212背向切割槽11运动,以带动压板221远离切割槽11,进而将断开的塑钢带统一回收处理,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切割及回收粉碎处理,实现对塑钢带的自动化切割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切割槽;和
压紧切割部,所述压紧切割部设于所述壳体,且至少部分压紧切割部伸入所述切割槽内,将待切工件压紧于所述切割槽底壁,以对所述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切割部包括: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壳体;
压紧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于所述压紧组件,以带动所述压紧组件伸入所述切割槽内将所述待切工件压紧于所述切割槽;以及
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组件,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并列设置,以对所述待切工件进行切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壳体;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气缸和所述切割组件之间;以及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压紧组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压板;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压板之间;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并抵接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
顶块,所述顶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并列设置;和
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于所述顶块背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形成有活动腔,所述动力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和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包围形成所述切割槽,所述活动腔连通于所述切割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切割组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引面。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装置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设有活动弹销,所述活动弹销的一端伸入所述切割槽内。
10.一种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刀装置。
CN202220837624.9U 2022-04-12 2022-04-12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Active CN219008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7624.9U CN21900833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7624.9U CN21900833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8338U true CN21900833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7624.9U Active CN21900833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8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3211B (zh) 一种钣金冲压模具
CN209175910U (zh) 一种模切机用压料装置
CN103600373B (zh) 一种连续不间断打孔机
CN219008338U (zh)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CN207972007U (zh) 一种胶条定长冲切装置
CN213530944U (zh) 一种剪板机用料板固定机构
CN112605293A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加工工艺
CN209754498U (zh) 一种铰链组装机构
CN218775499U (zh) 一种板簧冲孔装置
CN216300035U (zh) 一种半自动化产品冲切设备
CN114803013A (zh) 切刀装置和切割设备
CN207480785U (zh) 一种裁切机
CN206028863U (zh) 一种报废边拆断机
CN212020872U (zh) 一种用于双面胶生产的切片机
CN208584630U (zh) 一种模切机
CN210632854U (zh) 霍尔切脚整形机器
CN218056018U (zh) 切割设备
CN214417425U (zh) 一种冲压模具进料口切料装置
CN212097707U (zh) 一种塑料瓦楞板脚踏裁切机的联动导向组件
CN219445797U (zh) 一种防堵料的塑料原料粉碎机
CN219703125U (zh) 一种铜带冲压机
CN212527999U (zh) 一种自动冲孔切割设备
CN205613857U (zh) 铝型材挤压机挤压模具压紧装置
CN220923378U (zh) 一种自动上料型金属打包机
CN210450513U (zh) 一种送料检测与节距定位于一体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