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7712U -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7712U
CN219007712U CN202320129289.1U CN202320129289U CN219007712U CN 219007712 U CN219007712 U CN 219007712U CN 202320129289 U CN202320129289 U CN 202320129289U CN 219007712 U CN219007712 U CN 219007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gear
base
connecting seat
cam
fol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9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利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ongchang Jindou Micro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ongchang Jindou Micro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ongchang Jindou Micro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ongchang Jindou Micro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9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7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7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7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包括套装于输出轴上的壳体、输出齿轮、基座及连接座,所述壳体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预留角度间隙,所述输出齿轮与基座之间设有第一凸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凸轮组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以消除预留角度间隙,同时将壳体与基座整体向上抬升,从而使基座与连接座相分离。该折叠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抬升运行过程也更为顺畅,并且减少了折叠时的抖动及磨损,同时输出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是供驾驶员在行驶汽车过程中观察后方车辆、行人运行状态的汽车配件,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汽车外后视镜安装在车体左右两侧,并通过电动折叠器将后视镜向车体内侧方向折合,以避免后视镜在外力冲撞下造成损坏。为了改善后视镜折叠时出现磨损和噪音的问题,目前通常是采用后视镜折叠时向上抬起方案,这样后视镜镜支架与车身托架在折叠过程中不接触,从而减少摩擦阻力及噪音,提高寿命。
经申请人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12622768B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较复杂,且在后视镜折叠过程中,存在由限位凸块端面接触过渡到限位凸块斜面接触的转换,容易导致后视镜抖动和加剧磨损,同时产生的冲击力也较大,对齿轮的承载能力要求高,这样就对齿轮的制造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使用时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外后视镜折叠装置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够顺畅地实现后视镜抬起功能,减少折叠时的抖动及磨损,同时降低对齿轮承载力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包括套装于输出轴上的壳体、输出齿轮、基座及连接座,所述壳体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预留角度间隙,所述输出齿轮与基座之间设有第一凸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凸轮组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以消除预留角度间隙,同时将壳体与基座整体向上抬升,从而使基座与连接座相分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壳体及基座与后视镜镜支架固定连接,而连接座与车身托架固定连接,在后视镜处于展开状态时,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嵌合状态,而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二限位凸块组件也为嵌合状态,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在周向具有预留角度间隙;后视镜折叠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将预留角度间隙消除,同时将壳体及基座整体沿第一凸轮组件和第二凸轮组件的凸轮斜面向上抬升,从而使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分离状态,即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由于此时输出齿轮已经无法转动,这样壳体及基座就会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后视镜的折叠;该折叠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抬升运行过程也更为顺畅,并且减少了折叠时的抖动及磨损,同时输出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组件包括基座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基座限位凸块,以及连接座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座限位凸块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组件包括输出齿轮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出齿轮限位凸块,以及连接座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座限位凸块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限位凸块、连接座限位凸块A、输出齿轮限位凸块和连接座限位凸块B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倾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限位凸块A位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的外侧,且连接座限位凸块A的高度低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的凸出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下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A,以及配合设于基座上端面的基座凸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上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B,以及配合设于壳体下端面的壳体凸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出齿轮凸轮A、基座凸轮、输出齿轮凸轮B和壳体凸轮均为圆柱端面凸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下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膜片弹簧,所述输出齿轮上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传动组件和PCB板组件,所述马达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输出齿轮转动,所述PCB板组件用于控制马达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壳体及基座与后视镜镜支架固定连接,而连接座与车身托架固定连接,在后视镜处于展开状态时,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嵌合状态,而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二限位凸块组件也为嵌合状态,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在周向具有预留角度间隙;后视镜折叠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将预留角度间隙消除,同时将壳体及基座整体沿第一凸轮组件和第二凸轮组件的凸轮斜面向上抬升,从而使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分离状态,即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由于此时输出齿轮已经无法转动,这样壳体及基座就会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后视镜的折叠;该折叠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抬升运行过程也更为顺畅,并且减少了折叠时的抖动及磨损,同时输出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壳体和基座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剖视图。
图4为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座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座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输出齿轮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输出齿轮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后视镜展开时壳体、输出齿轮、基座及连接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后视镜折叠时壳体、输出齿轮、基座及连接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输出轴,2-壳体,21-壳体凸轮,3-输出齿轮,31-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2-输出齿轮凸轮A,33-输出齿轮凸轮B,4-基座,41-基座限位凸块,42-基座凸轮,5-连接座,51-连接座限位凸块A,52-连接座限位凸块B,6-膜片弹簧,7-压力弹簧,81-马达,82-PCB板组件,83-一级蜗杆,84-一级齿轮,85-二级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包括套装于输出轴1上的壳体2、输出齿轮3、基座4及连接座5,所述壳体2与基座4固定连接,所述基座4与连接座5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所述输出齿轮3与连接座5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且输出齿轮3与连接座5之间预留角度间隙L,所述输出齿轮3与基座4之间设有第一凸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3与壳体2之间设有第二凸轮组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3相对连接座5转动以消除预留角度间隙L,同时将壳体2与基座4整体向上抬升,从而使基座4与连接座5相分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壳体及基座与后视镜镜支架固定连接,而连接座与车身托架固定连接,输出轴下端通过弹性挡圈与车身托架形成轴向限位,在后视镜处于展开状态时,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嵌合状态,而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的第二限位凸块组件也为嵌合状态,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在周向具有预留角度间隙;后视镜折叠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将预留角度间隙消除,同时将壳体及基座整体沿第一凸轮组件和第二凸轮组件的凸轮斜面向上抬升,从而使第一限位凸块组件为分离状态,即基座与连接座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由于此时输出齿轮已经无法转动,这样壳体及基座就会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后视镜的折叠;该折叠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抬升运行过程也更为顺畅,并且减少了折叠时的抖动及磨损,同时输出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小,降低了对输出齿轮承载力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组件包括基座4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四个基座限位凸块41,以及连接座5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四个连接座限位凸块A51。具体地,基座限位凸块41的宽度各不相同,相邻的基座限位凸块41之间形成不同宽度的凹槽,而各连接座限位凸块A51对应配合设置于各凹槽中,这样满足基座4与连接座5之间的防呆以及形成嵌合关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组件包括输出齿轮3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三个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1,以及连接座5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三个连接座限位凸块B52。具体地,各连接座限位凸块B52的宽度相同且位置均匀分布,相邻的连接座限位凸块B52之间形成宽度相同的凹槽;而各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1的宽度相同、位置均匀分布且配合设置于各凹槽中,且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1嵌合于两个连接座限位凸块B52之间所形成的凹槽中时,两者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可滑移角度(要求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1的宽度小于相邻连接座限位凸块B52之间所形成凹槽的宽度),此即为输出齿轮3相对于连接座5在圆周方向上所具有的预留角度间隙L。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限位凸块41、连接座限位凸块A51、输出齿轮限位凸块31和连接座限位凸块B52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倾斜面,以实现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相对运动时的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限位凸块A51位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52的外侧,且连接座限位凸块A51的高度低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52的凸出高度。实际上,本例中后视镜的抬升高度略大于连接座限位凸块A51的高度。在壳体2及基座4整体向上抬升的过程中,基座限位凸块41与连接座限位凸块A51由嵌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且在后视镜抬升到位后,基座限位凸块41在连接座限位凸块A51的上方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3下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A32,以及配合设于基座4上端面的基座凸轮42。通过设置第一凸轮组件,利用凸轮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输出齿轮与基座在发生相对运动时的平滑过渡,减少了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及振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3上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B33,以及配合设于壳体2下端面的壳体凸轮21。通过设置第二凸轮组件,利用凸轮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输出齿轮与壳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的平滑过渡,减少了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及振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齿轮凸轮A32、基座凸轮42、输出齿轮凸轮B33和壳体凸轮21均为圆柱端面凸轮,以实现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相对运动时的平滑过渡。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上述零件分别设有两组凸轮线型,且为180°对称设置。以输出齿轮3为例,在输出齿轮3下端面设置的输出齿轮凸轮A32在圆周上对称分布有两组相同的凸轮线型,这样使得运行过程中受力更加平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零件凸轮线型也可设置为三组,且为120°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5下侧与所述输出轴1之间设置有膜片弹簧6,所述输出齿轮3上侧与所述输出轴1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7。如此设置,实现对输出轴上的各个部件的轴向预紧。在上述两个弹簧的压力下,输出齿轮3和连接座5处于嵌合状态,且其分离的力量比连接座5和基座4以及输出齿轮3和基座4一起的分离力量的总和都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马达81、传动组件和PCB板组件82,所述马达81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输出齿轮3以输出轴1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PCB板组件82用于控制马达81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级蜗杆83、一级齿轮84和二级蜗杆85,所述一级蜗杆83套设于马达81的输出轴上,所述二级蜗杆85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壳体2与基座4之间,所述一级齿轮84固定设置于二级蜗杆85上且与一级蜗杆83相啮合,所述二级蜗杆85与输出齿轮3相啮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包括套装于输出轴上的壳体、输出齿轮、基座及连接座,所述壳体与基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凸块组件相嵌合,且输出齿轮与连接座之间预留角度间隙,所述输出齿轮与基座之间设有第一凸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凸轮组件,在电驱动单元作用下,输出齿轮相对连接座转动以消除预留角度间隙,同时将壳体与基座整体向上抬升,从而使基座与连接座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组件包括基座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基座限位凸块,以及连接座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座限位凸块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组件包括输出齿轮下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出齿轮限位凸块,以及连接座上端面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座限位凸块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限位凸块、连接座限位凸块A、输出齿轮限位凸块和连接座限位凸块B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限位凸块A位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的外侧,且连接座限位凸块A的高度低于连接座限位凸块B的凸出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下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A,以及配合设于基座上端面的基座凸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组件包括设于输出齿轮上端面的输出齿轮凸轮B,以及配合设于壳体下端面的壳体凸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凸轮A、基座凸轮、输出齿轮凸轮B和壳体凸轮均为圆柱端面凸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下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膜片弹簧,所述输出齿轮上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传动组件和PCB板组件,所述马达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输出齿轮转动,所述PCB板组件用于控制马达工作。
CN202320129289.1U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Active CN219007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9289.1U CN219007712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9289.1U CN219007712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7712U true CN21900771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9289.1U Active CN219007712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7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4590A (en) Mirror-housing positioning device for car rearview mirror
CN116517948A (zh)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KR100851884B1 (ko) 감속기구를 구비한 모터 및 감속기구를 구비한 파워시트모터
WO2017031953A1 (zh) 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装置
CN111542468B (zh) 摩托车着陆装置
JP7116845B2 (ja) 新型電動スライドレール
CN103459891A (zh) 摩擦辊式减速机以及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
CN219007712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CN116039508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CN211550406U (zh) 一种双驱动减速器和汽车
CN114876944A (zh) 一种柔性屏的内折叠铰链
US20230415650A1 (en) Electric folding device for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of vehicle
CN220180670U (zh) 一种客车后视镜调节装置
CN2162689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装置
CN202243195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转向器
CN216268979U (zh) 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电动折叠装置的运动组件
CN202669643U (zh) 汽车后视镜折叠器
CN210100017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运动单元模块及机器人
CN218287581U (zh) 一种带有抬起功能的后视镜折叠器
CN107310479B (zh) 具有抬起功能的汽车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器
CN206983850U (zh) 一种具有抬起功能的汽车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器
CN216894567U (zh)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及车辆
CN214492722U (zh) 一种折叠驱动装置
CN216034087U (zh) 一种外后视镜防抖动异响结构
CN214647969U (zh) 适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镜面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