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6878U -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6878U
CN219006878U CN202223496238.7U CN202223496238U CN219006878U CN 219006878 U CN219006878 U CN 219006878U CN 202223496238 U CN202223496238 U CN 202223496238U CN 219006878 U CN219006878 U CN 219006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sliding seat
embedded
groo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62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勤
王亮
蒋述涛
梁峰
罗伟
罗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engl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engl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engl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engl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62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6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6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6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包括:滑动安装于基板上表面且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基板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下端与套筒内底面连接的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与基板上表面齐平的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入子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凸起部嵌入的凹槽部,当所述第一入子与滑动座贴合时,所述活动块上的凸起部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的凹槽部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高端工业生产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设计的产品的生产和设计都需要经过图纸设计、模具定型和生产制造几个步骤。注塑模具是当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具之一,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注塑模具的过程为把受热融化的注塑原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当注塑成形侧壁带有孔、凹穴、凸台等塑件时,模具上成形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零件,称为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否则就无法脱模。带动活动型芯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抽芯机构。斜导柱侧抽芯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力传递给侧型芯或侧向成形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抽芯与分型动作。这类侧抽芯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动作安全可靠、加工制造方便,是设计和制造注塑模抽芯时最常用的机构。然而,当零件结构复杂时,会出现注入型腔内的胶水在侧型芯的外侧冷却成型,导致侧型芯无法抽芯或者抽芯会损伤零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可以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滑动安装于基板上表面且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一致的斜导槽,所述斜导柱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内,所述滑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一等高螺丝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右端的凸缘部嵌入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水平滑槽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该导向块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远离滑动座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上方的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内的止位槽内;
所述基板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下端与套筒内底面连接的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与基板上表面齐平的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入子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凸起部嵌入的凹槽部,当所述第一入子与滑动座贴合时,所述活动块上的第二凸起部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的凹槽部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第一入子下表面上的所述凹槽部开设有2个,当所述第一入子与滑动座贴合时,所述活动块上的第二凸起部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内,当所述第一入子与滑动座分离至最大间距时,所述活动块上的第二凸起部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内。
 2. 上述方案中,2所述套筒沿滑动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位于左侧的套筒上的凸起部用于与第一入子上的凹槽部配合,所述滑动座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可供位于右侧的套筒上的凸起部嵌入的第二凹槽部。
 3. 上述方案中,开设于滑动座下表面上的第二凹槽部设置有2个,当所述滑动座与第一入子贴合时,位于右侧的套筒上的凸起部嵌入滑动座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内,当所述滑动座与第一入子分离至最大间距时,位于右侧的套筒上的凸起部嵌入滑动座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内。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入子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所述第一入子内与第二入子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等高螺丝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其滑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一等高螺丝的左端与第一入子螺纹连接,等高螺丝右端的凸缘部嵌入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水平滑槽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第一入子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该导向块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的左端面齐平,导向块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导向块远离滑动座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上方的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导向块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第二入子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内的止位槽内,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进一步的,其基板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套筒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下端与套筒内底面连接的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与基板上表面齐平的活动块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凸起部,第一入子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凸起部嵌入的凹槽部,当第一入子与滑动座贴合时,活动块上的凸起部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的凹槽部内,既可以在活动块随滑动座向右移动的初期阻止第一入子随滑动座移动以保证滑动座与第一入子逐渐分离、第二入子随之下移,避免第一入子随动并带动第二入子移动而损伤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又可以在滑动座向左移动时先将滑动座与第一入子贴合后再一起向左移动,保证滑动座驱动入子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开合结构立体视角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实用新型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滑动座;21、第一入子;211、止位槽;22、第二入子;221、第一凸起部;3、斜导槽;4、斜导柱;5、等高螺丝;6、凸缘部;7、水平滑槽;8、导向块;9、凸条;10、条形槽;12、基板;13、套筒;14、弹簧;15、活动块;161、第二凸起部;162、凹槽部;163、第二凹槽部。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滑动安装于基板12上表面且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5右端的凸缘部6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7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7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8,该导向块8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8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8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8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8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部221,该第一凸起部221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第二入子向下移动的最大行程小于止位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基板12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14,下端与套筒13内底面连接的所述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15,与基板12上表面齐平的所述活动块15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凸起部161,所述第一入子2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的凹槽部162,当所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贴合时,所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的凹槽部162内。
第一入子21下表面上的上述凹槽部162开设有2个,当上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贴合时,上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162内,当上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分离至最大间距时,上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162内;
2上述套筒13沿滑动座1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位于左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用于与第一入子21上的凹槽部162配合,上述滑动座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可供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的第二凹槽部163;
开设于滑动座1下表面上的第二凹槽部163设置有2个,当上述滑动座1与第一入子21贴合时,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滑动座1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162内,当上述滑动座1与第一入子21分离至最大间距时,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滑动座1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162内;
上述第二凸起部161的截面形成为三角形,上述凹槽部162、第二凹槽部163均为沿垂直于滑动座1移动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部,上述活动块15设置有4个,分别位于基板12的四个拐角处,在活动块随滑动座向右移动的初期,第二入子与固定连接在滑动座上的导向块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具有一个向右的分力会使得第一入子向右移动,因此,通过嵌入第一入子下表面凹槽部内的凸起部,使得第一入子保持不动,阻止第一入子随滑动座移动以保证滑动座与第一入子逐渐分离直至最大间距后第一入子再随滑动座向外移动,在此期间第二入子下移,避免第一入子随动并带动第二入子移动而损伤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又可以在滑动座向左移动时先将滑动座与第一入子贴合后再一起向左移动,保证滑动座驱动入子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精度。
实施例2: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滑动安装于基板12上表面且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5右端的凸缘部6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7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7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8,该导向块8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8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8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8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8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部221,该第一凸起部221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所述基板12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14,下端与套筒13内底面连接的所述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15,与基板12上表面齐平的所述活动块15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凸起部161,所述第一入子2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的凹槽部162,当所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贴合时,所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的凹槽部162内。
上述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上述第一入子21内与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上述等高螺丝5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上述第二入子22的左端自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向外伸出;上述导向块8的右端嵌入滑动座1的左端面并通过螺栓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上述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导向块8的上表面之间通过一组凸条9与条形槽10配合连接;开设于第二入子22下表面上的上述条形槽10为条形燕尾槽。
采用上述注塑模具时,其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与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斜导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斜导柱的上下移动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第二入子的左右移动,当第一、第二入子向左移动至特定位置时,则可以与其外部的其他部件配合使用(比如嵌入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的型腔内,辅助注塑零件局部复杂结构的成型),当使用完毕后,又可以将第一、第二入子向右移动,避免对外部其他部件的干扰;
而在上移的斜导柱驱动滑动座右移的过程中,上表面为斜面的导向块始终随着滑动座右移,而由于滑动座上水平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入子不会第一时间随滑动座右移而保持不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入子倾斜的下表面与向右移动的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使得第二入子向下移动一定行程,直至等高螺丝的凸缘部在水平滑槽内的行程完成,等高螺丝的凸缘部与水平滑槽的左端抵押接触;
滑动座继续右移,第一、第二入子随滑动座右移;
其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既可以在活动块随滑动座向右移动的初期阻止第一入子随滑动座移动以保证滑动座与第一入子逐渐分离、第二入子随之下移,避免第一入子随动并带动第二入子移动而损伤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又可以在滑动座向左移动时先将滑动座与第一入子贴合后再一起向左移动,保证滑动座驱动入子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精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包括:滑动安装于基板(12)上表面且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5)右端的凸缘部(6)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7)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7)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8),该导向块(8)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8)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8)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8)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8)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部(221),该第一凸起部(221)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
所述基板(12)上嵌入安装有一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竖直设置有一弹簧(14),下端与套筒(13)内底面连接的所述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一活动块(15),与基板(12)上表面齐平的所述活动块(15)的上表面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凸起部(161),所述第一入子(2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的凹槽部(162),当所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贴合时,所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的凹槽部(16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子(21)下表面上的所述凹槽部(162)开设有2个,当所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贴合时,所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162)内,当所述第一入子(21)与滑动座(1)分离至最大间距时,所述活动块(15)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第一入子(21)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1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2所述套筒(13)沿滑动座(1)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位于左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用于与第一入子(21)上的凹槽部(162)配合,所述滑动座(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可供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的第二凹槽部(1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开设于滑动座(1)下表面上的第二凹槽部(163)设置有2个,当所述滑动座(1)与第一入子(21)贴合时,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滑动座(1)下表面右侧的凹槽部(162)内,当所述滑动座(1)与第一入子(21)分离至最大间距时,位于右侧的套筒(13)上的第二凸起部(161)嵌入滑动座(1)下表面左侧的凹槽部(16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所述第一入子(21)内与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螺丝(5)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CN202223496238.7U 2022-12-26 2022-12-26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Active CN219006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6238.7U CN219006878U (zh) 2022-12-26 2022-12-26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6238.7U CN219006878U (zh) 2022-12-26 2022-12-26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6878U true CN21900687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9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6238.7U Active CN219006878U (zh) 2022-12-26 2022-12-26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6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60486U (zh) 一种收音机后壳注塑模具
CN219006878U (zh)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CN111216308A (zh) 一种门把手的制造装置
CN217047153U (zh) 一种前模窄空间运动滑块机构
CN110884066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双滑块联动直拐抽芯装置
CN219006877U (zh)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CN213440951U (zh) 一种塑料底架注塑模具
CN209903786U (zh) 一种新型注塑螺纹盖子模具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212045778U (zh) 一种模具
CN108819127B (zh) 滑块驱动拉块强制脱模机构
CN210100600U (zh) 一种斜顶带顶块止动脱模机构
CN218985566U (zh) 精密零件的注塑模具
CN217373092U (zh) 一种实现模内组装的模具结构
CN216804270U (zh) 塑胶制件侧面内抽芯脱模机构
CN216860474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中多方向抽芯的滑块机构
CN21933846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
CN218700926U (zh) 一种汽车防尘罩成型模具的复合滑块结构
CN215512137U (zh) 一种滑块倒扣脱模模具
CN2103622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置顶针抽芯结构
CN218519124U (zh) 一种具有二次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9768985U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多向抽芯式模具结构
CN114274467B (zh) 防粘模斜抽结构
CN219055200U (zh) 双孔成型滑块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