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6877U -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06877U CN219006877U CN202223478431.8U CN202223478431U CN219006877U CN 219006877 U CN219006877 U CN 219006877U CN 202223478431 U CN202223478431 U CN 202223478431U CN 219006877 U CN219006877 U CN 2190068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rt
- sliding seat
- guide block
- closing mechanism
- embed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滑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一等高螺丝的左端与第一入子螺纹连接,等高螺丝右端的凸缘部嵌入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水平滑槽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第一入子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导向块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导向块远离滑动座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上方的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导向块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第二入子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注塑模具成为当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具之一。注塑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当注塑成形侧壁带有孔、凹穴、凸台等塑件时,模具上成形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零件,称为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否则就无法脱模。带动活动型芯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抽芯机构。斜导柱侧抽芯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力传递给侧型芯或侧向成形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抽芯与分型动作。这类侧抽芯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动作安全可靠、加工制造方便,是设计和制造注塑模抽芯时最常用的机构。然而,当零件结构复杂时,会出现注入型腔内的胶水在侧型芯的外侧冷却成型,导致侧型芯无法抽芯或者抽芯会损伤零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一致的斜导槽,所述斜导柱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内,所述滑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一等高螺丝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右端的凸缘部嵌入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水平滑槽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该导向块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远离滑动座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上方的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内的止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入子的左端自第一入子的左端面向外伸出。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通过一组凸条与条形槽配合连接。
3. 上述方案中,开设于第二入子下表面上的所述条形槽为条形燕尾槽。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块的右端嵌入滑动座的左端面并通过螺栓与滑动座固定连接。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等高螺丝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6.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入子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所述第一入子内与第二入子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滑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一等高螺丝的左端与第一入子螺纹连接,等高螺丝右端的凸缘部嵌入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水平滑槽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第一入子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该导向块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的左端面齐平,导向块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导向块远离滑动座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上方的第二入子的下表面与导向块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第二入子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内的止位槽内,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立体视角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滑动座;21、第一入子;211、止位槽;22、第二入子;222、凸起部;3、斜导槽;4、斜导柱;5、导向块;6、凸条;7、条形槽;8、等高螺丝;81、凸缘部;9、水平滑槽。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8右端的凸缘部81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9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9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5,该导向块5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5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5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5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5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222,该凸起部222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上述第二入子22的左端自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向外伸出;
上述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导向块5的上表面之间通过一组凸条6与条形槽7配合连接;开设于第二入子22下表面上的上述条形槽7为条形燕尾槽。
实施例2: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8右端的凸缘部81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9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9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5,该导向块5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5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5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5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5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222,该凸起部222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
上述导向块5的右端嵌入滑动座1的左端面并通过螺栓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上述等高螺丝8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上述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上述第一入子21内与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
采用上述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时,其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与开设于滑动座上的斜导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斜导柱的上下移动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第二入子的左右移动,当第一、第二入子向左移动至特定位置时,则可以与其外部的其他部件配合使用(比如嵌入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的型腔内,辅助注塑零件局部复杂结构的成型),当使用完毕后,又可以将第一、第二入子向右移动,避免对外部其他部件的干扰;
而在上移的斜导柱驱动滑动座右移的过程中,上表面为斜面的导向块始终随着滑动座右移,而由于滑动座上水平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入子不会第一时间随滑动座右移而保持不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入子倾斜的下表面与向右移动的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使得第二入子向下移动一定行程,直至等高螺丝的凸缘部在水平滑槽内的行程完成,等高螺丝的凸缘部与水平滑槽的左端抵押接触;
滑动座继续右移,第一、第二入子随滑动座右移;
其通过开设于滑动座上斜导槽与上下移动的斜导柱之间的配合,驱动滑动座左右移动并带动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左右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二入子随着滑动座右移之前先向下移动一段行程后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后填充于第二入子上部与第一入子之间的物体的有效让位,更加便于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座(1)和可上下移动的斜导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倾斜方向与斜导柱(4)一致的斜导槽(3),所述斜导柱(4)的下端向右倾斜并可嵌入斜导槽(3)内,所述滑动座(1)的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入子(21),一等高螺丝(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入子(21)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丝(8)右端的凸缘部(81)嵌入开设于滑动座(1)上的水平滑槽(9)内,并可在该水平滑槽(9)内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入子(21)内嵌入安装有一导向块(5),该导向块(5)的左端面与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导向块(5)的右端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5)远离滑动座(1)一侧的上表面为自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一设置于导向块(5)上方的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块(5)上的斜面贴合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入子(22)右端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222),该凸起部(222)嵌入竖直开设于第一入子(21)内的止位槽(2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子(22)的左端自第一入子(21)的左端面向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子(22)的下表面与导向块(5)的上表面之间通过一组凸条(6)与条形槽(7)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开设于第二入子(22)下表面上的所述条形槽(7)为条形燕尾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5)的右端嵌入滑动座(1)的左端面并通过螺栓与滑动座(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螺丝(8)设置有2个,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其下表面一致,所述第一入子(21)内与第二入子(22)的上表面接触的面为斜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78431.8U CN21900687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78431.8U CN21900687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06877U true CN219006877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3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78431.8U Active CN219006877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06877U (zh) |
-
2022
- 2022-12-26 CN CN202223478431.8U patent/CN2190068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006877U (zh) | 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机构 | |
CN206242425U (zh) | 一种双向抽芯模具 | |
CN20990382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斜导块的侧抽芯直面锁紧机构 | |
CN216100238U (zh) | 一种外置拉钩的脱模板开合结构 | |
CN212795751U (zh) | 一种小型滑块斜向抽芯模具 | |
CN210047017U (zh) |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9006878U (zh) | 零件注塑设备的开合结构 | |
CN210308893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1031091U (zh) | 一种可自动脱模汽车凹类零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8985566U (zh) | 精密零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0336741U (zh) | 双色模滑块合模结构 | |
CN21036229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置顶针抽芯结构 | |
CN22147601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斜面式滑块侧抽机构 | |
CN211640783U (zh) |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 |
CN219133065U (zh) | 精密塑料件的加工成型装置 | |
CN219667316U (zh) | 一种防止厚壁塑料件表面缩痕的注塑模具 | |
CN219256377U (zh) | 模具的开合结构 | |
CN221584364U (zh) | 一种减少机台吨位的模具 | |
CN216804270U (zh) | 塑胶制件侧面内抽芯脱模机构 | |
CN211730105U (zh) | 用于带卡脚片产品的顶出前模结构 | |
CN111376453B (zh) | 一种带斜顶的脱模用滑块 | |
CN215849443U (zh) | 一种塑料链条注塑模具结构 | |
CN222451244U (zh) | 注塑模具阶梯式滑块导向脱模机构 | |
CN220883260U (zh) | 预防产品粘斜顶新型结构 | |
CN218286530U (zh) | 一种外置式顶出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