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4533U -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4533U
CN219004533U CN202223291456.7U CN202223291456U CN219004533U CN 219004533 U CN219004533 U CN 219004533U CN 202223291456 U CN202223291456 U CN 202223291456U CN 219004533 U CN219004533 U CN 219004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oil
piston rod
secondary extrusion
extrus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14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广兴
刘桂平
奚道伟
朱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gxing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gxing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gxing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gxing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14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4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4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4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挤压结构,属于压铸模具领域,包括型芯、油缸、活塞杆、固定柱、限位组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油缸设有油腔,活塞杆至少部分位于油腔内,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均设置在油缸上且与油腔连通,型芯位于油缸一侧,型芯通过固定柱与活塞杆连接,限位组件套设在型芯与固定柱外部且与油缸连接,第一油口进油推动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第二油口进油推动活塞杆与型芯继续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本申请通过进行两次挤压动作大大提升了零部件局部加厚区域的致密度,挤压抽芯动作稳定,不会导致铸件型位内部出现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满足产品成型要求,提升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压铸模具压铸的部分产品成型要求较高,有预铸深孔的需求,但是产品又同时存在壁厚过厚的问题,正常的一次挤压行程无法满足该处产品成型要求,还有可能出现挤压抽芯动作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导致铸件型位内部出现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造成压铸件成品合格率低,提升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挤压抽芯动作稳定性的二次挤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包括型芯、油缸、活塞杆,还包括固定柱、限位组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所述油缸设有油腔,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油腔内,所述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均设置在所述油缸上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型芯位于所述油缸一侧,所述型芯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套设在所述型芯与固定柱外部且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继续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司套与连接柱,所述司套套设于所述型芯外部,所述连接柱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部,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司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型芯与所述司套滑动连接,所述型芯可在所述司套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口或者第二油口中的至少一个油口回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第三油口,所述第三油口设置在所述油缸上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口回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端与所述型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接头与水管,所述接头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位于所述油缸一侧,所述水管贯穿所述活塞杆且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转接板与开关,所述转接板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靠近所述冷却器,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冷却器一侧,当所述开关与所述转接板接触时,所述冷却器通电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开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关互相平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二次挤压结构包括型芯、油缸、活塞杆、固定柱、限位组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油缸设有油腔,活塞杆至少部分位于油腔,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均设置在油缸上且与油腔连通,型芯位于油缸一侧,型芯通过固定柱与活塞杆连接,限位组件套设在型芯与固定柱外部且与油缸连接,第一油口进油推动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第二油口进油推动活塞杆与型芯继续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第三油口回油推动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本申请通过进行两次挤压动作大大提升了零部件局部加厚区域的致密度,挤压抽芯动作稳定,不会导致铸件型位内部出现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满足产品成型要求,提升产品合格率;限位组件一方面可以限制活塞杆与型芯只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另一方面当需要检查或更换零部件时,在不拆模的情况下可将内部结构完全抽出,提高工作效率;冷却器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型芯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压铸件成型质量。以上设置也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挤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二次挤压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中:10、油缸;11、油腔;20、活塞杆;30、型芯;40、联轴器;50、第一油口;60、第二油口;70、第三油口;80、固定柱;90、限位组件;91、司套;92、连接柱;100、冷却器;101、接头;1011、进水口;102、水管;110、转接板;120、开关;13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挤压结构,包括油缸10、活塞杆20、型芯30、联轴器40、第一油口50、第二油口60、第三油口70、固定柱80、限位组件90、冷却器100、转接板110、开关120以及固定板130。
在本实施例中:
油缸10设有油腔11。
活塞杆20至少部分位于油腔11内,通过向油腔11进油或者回油,使得活塞杆20进行前进或者后退的动作。本实施例中,活塞杆20位于油腔11中部,受力更为均匀稳定。
型芯30位于油缸10一侧,型芯30的中心与活塞杆20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能够提升安装精度。
联轴器40安装在型芯30与活塞杆20之间,联轴器40一端与型芯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20固定连接,联轴器40起到传递旋转扭力、补偿轴间安装偏差、吸收设备振动和缓冲载荷冲击等作用。本实施例中,联轴器40能够将活塞杆20受到的推力传递至型芯30,使得型芯30同步运动。
第一油口50、第二油口60均设置在油缸10上且与油腔11连通,第一油口50、第二油口6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活塞杆20的轴向方向,这样垂直挤压,受力更加均匀,通过向第一油口50、第二油口60加压,活塞杆20进行前进或者后退动作,从而实现插芯、挤压以及抽芯回收动作。向第一油口50进油加压,推动活塞杆20、型芯30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向第二油口60进油加压,推动活塞杆20、型芯30继续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可以通过向第一油口50第二油口60中的至少一个油口回油泄压,推动活塞杆20、型芯30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
第三油口70设置在油缸10上且与油腔11连通,第三油口7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活塞杆20的轴向方向。本实施例中,通过向第三油口70回油泄压,推动活塞杆20、型芯30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油口进油后再回油即加压后再泄压,可能会对活塞杆20、型芯30在第二方向的移动产生影响,还是有可能出现挤压抽芯动作不稳定的现象,通过再设置一个油口,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固定柱80套设在联轴器40外部,固定柱80一端与型芯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20连接,型芯30通过固定柱80与油缸10同步进行运动,固定柱80可以保证型芯30的强度和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固定柱80对联轴器40同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在运动过程中易损坏。
限位组件90包括司套91与连接柱92。司套91与连接柱92固定连接,司套91套设于型芯30外部,型芯30与司套91滑动连接,型芯30能够在司套91内进行滑动。连接柱92套设在固定柱80外部,连接柱92一端与司套9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缸10连接。限位组件90一方面可以限制活塞杆20与型芯30只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另一方面当需要检查或更换零部件时,在不拆模的情况下可将内部结构完全抽出,提高工作效率。
冷却器100包括接头101与水管102,接头101与水管102固定连接,接头101上设有进水口1011,接头101位于油缸10一侧,水管102贯穿活塞杆20且延伸至型芯30内部,冷却器100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型芯30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冷却器100为点式冷却器,点式冷却器可以设置在模具的任何部位,节省了较大空间,也进一步提高压铸件的成型质量,接头101位于油缸10右侧,进水口1011的延伸方向与活塞杆20的轴向方向垂直。
转接板110套设在活塞杆20上且靠近冷却器100,增大转接板110与开关120的接触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开关120安装在固定板130上,固定板130位于冷却器100一侧,当开关120接触到转接板110时,冷却器100通电工作。本实施例中,开关120的数量为2个,两个开关120互相平行设置,开关120的延伸方向与活塞杆20的轴向方向垂直。
本申请在合模过程中,向第一油口50进油加压,活塞杆20向第一方向推动,通过联轴器40以及固定柱80带动型芯30向第一方向运动插入型腔中,此时同时完成插芯以及一次挤压动作,然后将高温高压金属液压射进入型腔内;向第二油口60进油加压,活塞杆20继续向第一方向推动,型芯30再次向第一方向运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两次挤压动作提升了零件内部的致密度;保压10秒后,向第三油口70回油泄压,活塞杆20向第二方向推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带动型芯30向第二方向运动退出产品,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后续开模时利用定模或者动模上的推出机构将产品顶出。本申请通过两次挤压动作大大提升了零部件局部加厚区域的致密度,挤压抽芯动作稳定,不会导致铸件型位内部出现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提升产品合格率;限位组件90一方面可以限制活塞杆20与型芯30只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另一方面当需要检查或更换零部件时,在不拆模的情况下可将内部结构完全抽出,提高工作效率;冷却器100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型芯30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压铸件成型质量。以上设置也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次挤压结构,包括型芯、油缸、活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柱、限位组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所述油缸设有油腔,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油腔内,所述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均设置在所述油缸上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型芯位于所述油缸一侧,所述型芯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套设在所述型芯与固定柱外部且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继续在第一方向移动,完成二次挤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司套与连接柱,所述司套套设于所述型芯外部,所述连接柱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部,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司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与所述司套滑动连接,所述型芯能够在所述司套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口或者第二油口中的至少一个油口回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第三油口,所述第三油口设置在所述油缸上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口回油,推动所述活塞杆与型芯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一次抽芯回收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端与所述型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接头与水管,所述接头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位于所述油缸一侧,所述水管贯穿所述活塞杆且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转接板与开关,所述转接板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靠近所述冷却器,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冷却器一侧,当所述开关与所述转接板接触时,所述冷却器通电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挤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挤压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开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关互相平行。
CN202223291456.7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Active CN219004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1456.7U CN21900453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1456.7U CN21900453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4533U true CN219004533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1456.7U Active CN21900453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4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6813U (zh) 一种用于制造头盖的二次增压压铸模具
CN201147835Y (zh) 压铸模侧抽芯上铸件顶出机构
US67612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e-casting a V-block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4101625B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压铸模具及电机壳体的生产方法
CN108819129B (zh) 注塑模齿条二次抽芯机构
CN219004533U (zh) 一种二次挤压结构
CN109261931B (zh) 一种变速器壳体的二级挤压铸造工艺及装置
CN113580502A (zh) 一种基于分体式模芯的组合模具
CN211616471U (zh) 一种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116160630A (zh) 一种座椅背板前模抽芯防退机构及注塑模具
KR100884070B1 (ko) 실린더블록 다이캐스팅 금형의 헤드 페이스 슬라이드 코어
CN112958754B (zh) 一种大型铝合金挤压铸造模具的局部加载强制补缩和抽芯装置
JP3014750B2 (ja) ダイカスト装置
CN221952285U (zh) 一种冷室压铸机的合模机构的顶出液压缸
CN219171569U (zh) 一种滑块顶出机构
CN221022194U (zh) X型密封件双作用模具
CN221773469U (zh) 一种压铸模具型芯二次挤压机构
CN216502278U (zh) 高压压铸机液压自动锁模具装置
CN220612256U (zh) 一种压缩机托架的压铸模具
CN108908868A (zh) 注塑模具便拆式油缸连接机构
CN118404029B (zh) 一种具有推板结构的压铸铝合金模具
CN219766751U (zh) 一种压铸机开合模机构
CN221271900U (zh) 一种滑块抽芯同步机构
CN220387849U (zh) 一种模具快速顶出结构
CN219665096U (zh) 一种脱模结构及覆膜砂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