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9520U -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9520U
CN218999520U CN202222404328.2U CN202222404328U CN218999520U CN 218999520 U CN218999520 U CN 218999520U CN 202222404328 U CN202222404328 U CN 202222404328U CN 218999520 U CN218999520 U CN 218999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liquid
porous
liquid
section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43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民风
石幸
潘烨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9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9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多孔导液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收液体基质,所述多孔导液体具有纵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用于雾化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的液体基质;和纤维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所述第一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的一部分未被所述第一纤维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元件环绕,所述外侧面的该部分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Description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本申请引用在先申请(申请号:202210806823.8,申请日:2022年07月08日,发明创造名称: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电源组件,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包括管状雾化芯的雾化器,管状雾化芯包括多孔导液体以及包裹在多孔导液体外表面的导油棉,在多孔导液体上安装或附着有加热元件,导油棉吸取雾化器储液腔内的液体基质再传递给多孔导液体,加热元件加热保持在多孔导液体上的液体基质从而生成气溶胶。
但是在多孔导液体的整个外周表面包裹导油棉需要进行人工操作,并且包裹导油棉的松紧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雾化器的雾化芯的导油速率存在不均,从而会使得雾化器的雾化性能存在差异,影响批量产品的一致性。同时,由于整个雾化芯的外表面需要进行人工包棉,难以通过自动化装配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孔导液体的整个外表面需要进行人工包裹导油棉影响其导液效果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多孔导液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收液体基质,所述多孔导液体具有纵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自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外侧面;
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用于雾化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的液体基质;和
纤维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所述第一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二端;
其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未被第一纤维元件以及第二纤维元件所环绕,所述外侧面的该部分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元件采用高分子合成纤维材料模制或者切割加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元件大致呈空心的环状或者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元件的制备材料包括低密度聚醚、聚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聚酮、丝束蛋白、蚕丝、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元件的制备材料包括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复合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多孔导液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中,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孔,所述孔用于引导所述液体基质进入所述容置腔内从而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在所述支架外部通过所述孔不可视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的直径范围为0.5mm~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配置成阻止液体基质从所述支架和所述多孔导液体之间的空间离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构造成是透气的,使得外部空气能够透过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第二纤维元件从而进入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外侧面被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所环绕,所述第三段的外侧面被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所环绕,所述第二段的外侧面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1mm~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0.5~3.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纤维元件,所述第三纤维元件靠近或者贴合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端或者第一端处设置并用于吸收液体基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形成第一外台阶面,所述第一外台阶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纤维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形成第二外台阶面,所述第二外台阶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纤维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中的任何一个的壁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段的壁厚不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壁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元件和所述第二纤维元件安装于所述多孔导液体上时具有1mm~4mm的纵向间隔。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纤维元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多孔导液体以及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加热元件,所述纤维元件大致呈空心的环状或者管状并配置成能够环绕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纤维元件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胺的复合纤维材料。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各实施方案涉及的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孔导液体靠近第一段和第二段处的外侧面被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所围绕,从而防止液体基质自多孔导液体的两端处泄漏,而多孔导液体未被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所围绕的外侧面则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因而雾化器的导液性能主要由多孔导液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从而减少在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绕棉的操作不一致对雾化器的导液性能产生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导液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去除支架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导液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去除支架后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导液体组件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的立体爆炸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纤维元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多孔导液体的立体图;
图16是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元件卷绕在多孔导液体上的俯视图;
图17是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元件展开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实施例,该气溶胶生成装置配置为可通过电力驱动,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100以及电源组件200,其中电源组件200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源组件200为雾化器100提供电力驱动。雾化器100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1,以及将液体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20。根据雾化器100所雾化的液体基质的不同,气溶胶生成装置被定义为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当液体基质中主要包括雾化助剂、尼古丁提取物、风味组合物中的至少两种时,气溶胶生成装置主要作为电子烟使用,以满足用户对尼古丁的需求。当液体基质中主要包括雾化助剂以及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活性功能组分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作为医疗器械使用,用户通过吸食气溶胶生成装置产生的气溶胶从而达到保健作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使用上述两类液体基质,在此不做限定。
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可配置为两个可拆分的独立组件,两个组件之间可配置为螺纹连接、磁吸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现有技术中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其中雾化器100配置为可更换的从而补充液体基质,电源组件200配置为可持续使用的。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雾化器100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套131,在电源组件20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槽,两个组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在雾化器100的连接端部以及电源组件200的连接端部都设置有电连接组件,使得两个组件进行连接之后,两个组件之间进行电连通。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可以收容于一个壳体内部,形成一体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此类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上述电源组件200可配置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形式,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部分不做详细说明。如下部分主要对雾化器100的内部组件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大致呈圆柱状的雾化器100,参考图1至图3所示,雾化器100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可由多个分壳体组合而成,从外部来看,壳体沿其纵向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吸嘴11、储液套12以及底座13,吸嘴11与储液套12之间,储液套12与底座13之间分别形成密封连接。
储液套12的内腔的一部分形成储液腔121,用于储存液体基质,在优选的实施中,储液套12采用透明的材料制备,例如透明的塑胶材料或者玻璃,以便于用户能够直接观察到储液套12内部的液体基质的余量情况。
用户在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过程中,嘴部主要与吸嘴11接触,因而在优选的实施中,吸嘴11采用食品级且质地较软的塑胶材料制备。吸嘴11具有沿其纵向贯通的吸嘴口110,气溶胶经吸嘴口110输出从而被用户吸食。吸嘴10设置在储液套12的一端,吸嘴10与储液套1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套111,密封套111的一部分插入储液套12的内腔中,密封套111的顶端纵向抵接在吸嘴11上。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吸嘴从储液套12的一端拆除,从而导致储液腔121的端部暴露,不利于雾化器的安全使用,吸嘴11和储液套12之间还可以设置防拆结构。
底座13设置在储液套12的另一端,底座13优选采用硬质的塑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底座13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储液套12与底座13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浅口边缘,在底座13与储液套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抵接在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上,从而将储液套12的端部进行密封。底座13的一端与储液套12密封抵接,底座13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131,进一步地,底座13具有中空的内腔,在其内腔中设置有电极以及绝缘环。
雾化器100的核心部件为雾化组件20,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包括管状的陶瓷芯,对于圆柱形的雾化器100,管状的陶瓷芯更为适用。雾化组件20包括包括多孔导液体21以及与多孔导液体21相结合的加热元件22,其中多孔导液体21与储液腔121之间配置为流体连通,液体基质进入多孔导液体21之后,一部分液体基质储存在多孔导液体21的内部,一部分的液体基质经多孔导液体21传递给加热元件22,并被加热元件22雾化生成气溶胶。在一种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包括微孔陶瓷、微孔玻璃陶瓷、微孔玻璃或者泡沫金属等硬质多孔材料。
多孔导液体21具有中空的内腔,加热元件22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中。加热元件22的原材料可以是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合适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的一个示例中,加热元件22配置为螺旋状延伸的发热丝,发热丝在多孔导液体21成型的过程中嵌入多孔导液体21的内壁中,并且加热元件22大致沿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螺旋延伸。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加热元件22也可以配置为发热膜或者是具有网格结构的发热网。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加热元件22可以是能够在交变磁场下通过涡流或者磁滞效应发热的感受器材料。
雾化组件20还包括支架23,支架23可由金属材料拉伸形成。支架23具有中空的内腔,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支架23沿其纵向延伸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支架23贯穿整个储液套12设置,并且支架23的一端插入吸嘴11的内腔中,支架23的另一端插入底座13的内腔中。支架23的外壁上设置有浅口凸缘231,该浅口凸缘231纵向抵靠在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上,在支架23的浅口凸缘231与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套设在支架23的外壁上,从而为支架23与储液套12之间提供密封。
支架23沿其纵向大致分为若干个部分,支架23的一部分内腔形成容置腔232,用于收容多孔导液体21,支架23的另一部分内腔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之间形成气流连通。其中支架23内部形成的气流通道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16,在底座1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32,该进气口132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用于将外部气流引入进气通道内部。出气通道16与吸嘴口110相连通,加热元件22产生气溶胶进入出气通道16,进而经吸嘴口110逸出。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支架23形成出气通道16的部分段也可以单独配置为出气管,将出气管连接在支架23的一端即可。
在支架23上设置有孔233,该孔233用于引导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进入容置腔232内部,从而提供给多孔导液体21。该孔233设置在支架23的浅口凸缘231的上端,在优选的实施中,在支架23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孔233,使得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能够经多个孔233进入容置腔232内部。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导液体21,该多孔导液体21沿其纵向大致分为三段,依次分别为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参考图4所示,其中第二段212的壁厚大于第一段211的壁厚,第二段212的壁厚也大于第三段213的壁厚。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定位为沿其径向方向自多孔导液体21的内表面至多孔导液体2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或者厚度。
多孔导液体21收容于容置腔232的内部时,第二段212的外表面直接与液体基质接触。多孔导液体21相对于支架23进行定位之后,支架23上的孔233的位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纵向延伸的范围之内,因而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经孔233进入容置腔232内部之后,能直接供应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表面,进一步地,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表面未被其它部件所包裹,从而液体基质经支架23的孔进入容置腔232的内部之后,液体基质聚集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周,从而液体基质直接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并经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进一步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进而提供给加热元件22。
由于液体基质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直接接触,因而液体基质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速率仅由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储液能力以及对液体基质的传递能力决定。而多孔导液体21主要由通过在陶瓷材料中加入造孔剂烧结而成,并进一步模制而成,因而通过控制多孔导液体21的原料以及制备工艺,就能批量制备得到储液以及导液性能一致的多孔导液体21。通过控制多孔导液体21的制备工艺,就能控制批量生产的雾化器100的导液性能,因而上述结构的雾化器100的导液性能的一致性较好。
进一步地,上述多孔导液体21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的第二段212的壁厚配置为大于第一段211以及第三段213的壁厚,在相同的孔隙率的条件下,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越厚,多孔导液体21储存液体基质的能力越强,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能够储存较多的液体基质,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周即使未设置任何密封部件,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本身的储液能力较强,也能够有效提升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防漏性能。
在优选的实施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壁厚大于1mm,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最大厚度需要根据雾化器100所需要配置的多孔导液体21的尺寸决定,雾化器100本身的尺寸越大,一般多孔导液体21的尺寸也会越大;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越大,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会设置相对较大,以提高多孔导液体21的储液能力减少液体泄漏;而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差,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会相对较小,以降低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传递阻力。因而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最大壁厚不做具体限定。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壁厚为1.5mm,第一段211的壁厚为1mm,第三段213的壁厚为1.4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多孔导液体21大致呈规则的圆柱形状,即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内径、第二段212的内径以及第三段213的内径大致相同,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一段211凸出设置,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的过渡处形成第一外台阶面214,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三段213凸出设置,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的过渡处形成第二外台阶面215。由于支架23的容置腔232大致呈圆柱形腔体,多孔导液体21外形也大致配置成圆柱形,而上述第一外台阶面214和第二外台阶面215的存在,则有利于将多孔导液体21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其中第一外台阶面214和第二外台阶面215除了设置为平面也可以设置为斜面。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也可以设置为具有中空内腔的非规则的圆柱形或者多棱柱形,即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内径、第二段212的内径以及第三段213的内径也可以配置为不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多孔导液体21借助于密封元件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其中密封元件可采用柔性硅胶材料、纤维材料以及热塑性弹性体(TPE)中的至少一种制备而成。
密封元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其中第一密封元件3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元件3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上述第一密封元件31用于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缝隙,第二密封元件32用于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而使得多孔导液体21能够密封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
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表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凸出设置,第二密封元件32的外侧表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凸出设置,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表面和第二密封元件32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相抵接,使得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壁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表面之间存在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进一步用于储存液体基质,从而有利于液体基质快速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
为了防止储液腔121的内部形成负压,从而阻碍液体基质提供给多孔导液体21,在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或者第二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由于支架23内设置有气流通道,该换气通道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从而能够将气流引入储液腔121内部,防止或缓解储液腔121内部负压的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在具体的实施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例如纤维棉材料,由于纤维棉的材料内部具备疏松的多孔或间隙结构,因而能够允许气流通过。将纤维棉材料裁切成片状后包裹缠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或者将纤维棉材料制备成套状体后直接套设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上。同时,纤维棉材料具备吸液能力,因而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纤维棉材料,使得第一密封元件31同时具备吸液能力和换气能力,在有效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之间缝隙的同时,也能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的内部。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也可以采用防水透气膜材料制备而成。
第一密封元件31基本覆盖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第一密封元件31的顶端面抵接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外台阶面215上。同时,由于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面凸出设置,因而经第一密封元件31逸出的气流能经支架23上的孔233进入储液腔121内部。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密封元件31的顶端面靠近孔233设置,有利于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可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也可以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上的第二密封元件32设置为透气部件,即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第二密封元件32的顶端面与支架23内部的出气通道16相连通,第二密封元件32的底端面靠近支架23的孔233设置,因而能将出气通道16内部的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在另外的示例中,为了增加换气通道的换气能力,可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或者第三段213上设置换气槽,该换气槽的底部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该换气槽的顶部与储液腔121气流连通,从而气流可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上的换气槽进入储液腔121内部。
进一步地,当第一密封元件31配置为换气部件,第二密封元件32可采用柔性的硅胶材料制备,第二密封元件32大致配置为密封套的形式,第二密封元件32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面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包裹,从而能够有效密封多孔导液体21与支架23的连接处的缝隙,防止液体基质泄漏。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的纤维棉材料制备,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硅胶材料制备而成,多孔导液体21的顶端通过第二密封元件32抵接在容置腔232的内壁上。
在容置腔232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件33从而对多孔导液体21的下端形成纵向支撑,支撑件33可采用硬质的塑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支撑件33上设置有通气孔331,该通气孔331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将多孔导液体21安装于容置腔232的内部之后,将上述支撑件33铆接于支架23的容置腔232的底部,使得支撑件33能够对多孔导液体21进行支撑。在底座13的一端设置有收容腔,上述雾化组件的底端部分收容于该收容腔的内部,并且加热元件22两端连接的导电引线与底座13内部的螺纹电极电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中,在支撑件33的上端还设置有吸液元件34,吸液元件34采用具有吸液和储液能力的纤维棉材料或者海绵制备而成,该吸液元件34的顶端面与第一密封元件31的底端面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相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吸收自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上溢流的液体,有效提升雾化器100的防漏性能。吸液元件34大致配置成环形,在吸液元件34上设置有透气孔341,该透气孔341连通支撑件33上的通气孔331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从而将气流引入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中。在优选的实施中,该透气孔341的尺寸配置成与多孔导液体21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从而在优化雾化器100的防漏性能的同时优化雾化器100的吸阻。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孔导液体21的结构,参考图7至图10所示,与上述示例不同的是,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均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备而成。为了方便将第一密封元件31固定在多孔导液体21上,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凸缘216,其中第三段213设置在该凸缘216以及第二段212之间,该凸缘216有利于固定第一密封元件31。具体地,如果第一密封元件32配置为常规的套筒状,不具备凸沿,则第一密封元件32容易滑脱,不利于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通过在第一密封元件32上设置凸沿,并将第一密封元件32的凸沿固定于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的顶端面上,则有利于第一密封元件32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保持固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可以配置为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有换气槽40,该换气槽40自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底端延伸至多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未被密封部件所包裹,因而通过该换气槽40可将支架23的进气通道内部的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进一步参考图7所示,该换气槽40大致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相互连通的第一段换气槽41、第二段换气槽42以及第三段换气槽43,其中,第一段换气槽41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上,第一段换气槽41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上大致呈之字形或者S形或者螺旋形纵向延伸,上述第一段换气槽41的设置方式有利于防漏。第一段换气槽41的起始端位于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第一段换气槽41的终端配置为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顶端处的缺口411,该缺口411大致沿多孔导液体21横向延伸。
第二段换气槽42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上,第二段换气槽42大致沿着多孔导液体21纵向延伸,并且第二段换气槽42与第一段换气槽41错开设置,第二段换气槽42与第一段换气槽41通过缺口411相连通,第二段换气槽42和第一段换气槽41汇合形成纵横交错的气流流向,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基质通过换气槽40泄漏。
第三段换气槽43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第三段换气槽43形成换气通道的气流出口,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未被密封部件所包裹,因而第三段换气槽43配置为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的一个凹点即可,气流经第一段换气槽41、第二段换气槽42引导并经第三段换气槽43进入储液腔121的内部。
上述示例中,以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上设置换气槽40为例对换气槽40的具体设置形式进行说明,上述换气槽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段上,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段上设置换气槽,该换气槽的起始端与进气通道相连通,该换气槽的末端与储液腔121相连通,从而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换气槽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密封元件31或者第二密封元件32上,但是由于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备,因而换气槽结构设置在柔性硅胶密封部件上,容易造成换气槽的局部因被挤压后而封堵,从而影响换气效果,而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换气槽40,由于多孔导液体21采用硬质的陶瓷材料制备而成,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成型的过程中设置上述换气槽40结构也相对容易,同时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换气槽40换气效果相对稳定,因而有利于提升雾化器整体的导液能力和防漏能力。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多孔导液体21可大致呈规则的圆柱体形状,其具有纵向相对的第一端217和第二端218,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多孔导液体21借助于纤维元件50固定于支架23的容置腔232的内部。纤维元件5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第一纤维元件51环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靠近第一端217处的外侧表面,第二纤维元件52环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靠近第二端218处的外侧表面,多孔导液体21未被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所覆盖的外侧表面配置成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因而液体基质能够直接供应给多孔导液体,从而提高液体基质传递给多孔导液体的传递效率以及减少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表面缠绕纤维棉对雾化器的导液效果的干扰。
上述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安装于多孔导液体21上时具有合适的纵向间距d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纵向间隔d6的范围大致为1mm-4mm,可理解的是d6可选自1-4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
参考图12和13所示,多孔导液体21沿其纵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段211、第二段212以及第三段213,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表面基本被第一纤维元件51所环绕,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基本被第二纤维元件52所环绕,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则未被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所覆盖进而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多孔导液体21的三段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2大于其第一段211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1以及第三段213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3中的任何一个的纵向延伸长度。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配置为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因而通过增加第二段212的纵向延伸长度d2,有利于增加多孔导液体21的导液能力。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2范围为1mm~4mm,并可根据需要而将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纵向长度d2设置为1mm~4mm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值。当储液腔121内部储存的液体基质较多或者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差时,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纵向长度d2应当适当增加,而储液腔121内部储存的液体基质较少或者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强时,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纵向长度d2可适当减少。
例如,当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长度为7.2mm,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纵向长度d1为1.4mm,第二段212的纵向长度d2为3.3mm,第三段213的纵向长度d3为2.5mm。需要说明的是,当多孔导液体21整体的纵向长度减小时,其第一段211、第二段212以及第三段213的纵向延伸长度也相应减小。
当储液腔内部储存的液体基质较少或者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大时,可根据需要增加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以及第三段213的纵向延伸长度,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以及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主要被纤维元件50所密封,因而增强其纵向延伸长度,有利于增加雾化器的密封性能,防止液体基质从多孔导液体21的两端泄漏。
为了进一步增加多孔导液体21的防漏性能,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3不小于第一段211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1,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相对于第一段211远离吸嘴11设置。液体基质受其重力作用更容易附着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因而适当增加其第三段213的长度,对应地第二纤维元件52的纵向延伸长度d5相应增加,相当于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更有效的密封屏障。
进一步地,参考图11所示,在支架23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件33,该支撑件33用于为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端218提供纵向支撑。
靠近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217或者第二端218的端面处还设置有第三纤维元件53,第三纤维元件53用于吸收泄漏的液体基质。参考图11所示,第三纤维元件53设置于支撑件33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端218之间,用于防止泄漏的液体基质进入电池组件内部。该第三纤维元件53大致呈环形,其设置有透气孔531,该透气孔531用于连通外部以及支架23的内腔。
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第三纤维元件53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217或者第二端218的端面处,因而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具有合适的纵向长度以及较大的通孔54,从而能够环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以及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而第三纤维元件53的透气孔531的孔径小于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的通孔54的孔径,使得第三纤维元件53具有面积较大的端面,能够承接较多的漏液,防止液体基质经多孔导液体21的两个端部的端面泄漏。
进一步地,支架23上的孔233具有合适尺寸,使得多孔导液体21相对于支架23进行固定以后,通过支架23上的孔233不可视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由于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通过孔233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表面,因而当支架21上的孔233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上的径向投影位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纵向延伸的范围之内,即支架23上的孔233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面219正对设置,当储液腔121内部所剩的液体基质的余量较少时,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储液腔121的液位高度与容置腔232的液位高度能够基本持平,有利于液体基质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增加液体基质的利用率。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支架23上的孔233的孔径范围为0.5mm~3mm,支架23上的孔233的具体孔径可根据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纵向延伸长度而调整为0.5mm~3mm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孔233的孔径范围为1.0mm~2.5mm。参考图5所示,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为3.3mm,对应的支架23上的孔233的直径为2.5mm。参考图11所示,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d2为3.0mm,对应的支架23上的孔233的直径为1.8mm。
液体基质经支架23上的孔233进入容置腔232内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至少一部分外侧面219被液体基质所环绕。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液效率,在支架23上设置多个孔233。可理解的是,虽然在支架21上设置的孔233的数量越多,对液体基质进入容置腔232内部并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越有利,但是支架23采用金属材料拉伸成型,在支架23上设置的孔233的数量越多,支架23本身的结构强度越差,因而加工的难度越大,因此支架23上的孔233数量需要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区间内,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支架23上设置的孔233的数量范围为2~8个,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导液效果的需要在支架23上设置的孔233的数量可选自2-8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参考图3所示,在支架23上设置的孔233的数量为4个,并且4个孔233保持均匀间隔沿支架23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上可设置有至少一外台阶面,该外台阶面有利于固定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防止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滑动。
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当纤维元件50本身的厚度较薄并且具有足够的柔性时,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也可以设置为平坦的表面。由于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本身具有柔性,因而即使在多孔导液体21的一部分外侧面219设置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之后,再将多孔导液体21安装至支架的容置腔232的内部时,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也能够自身产生形变从而将多孔导液体21安装至容置腔232的内部,同时多孔导液体21与支架23的两端连接处分别由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提供密封作用,纤维元件50由于其具有多孔结构,因而能够防止液体基质自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219泄漏。
进一步参考图12所示,第一纤维元件51围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靠近第一端217处的外侧面219上,第一纤维元件51的顶端面可以设置为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217的端面平齐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纤维元件51的顶端面略高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217的端面设置。一方面,第一纤维元件51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略大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纵向长度,有利于第一纤维元件51吸收更多的漏液,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217处的外侧面219形成更有效的密封屏障;另一方面,当第一纤维元件51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处的外侧面219之后,再将多孔导液体21安装至容置腔232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纤维元件51的硬度小于多孔导液体21以及支架23的硬度,因此第一纤维元件51容易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挤压而相对多孔导液体21产生纵向位移,当第一纤维元件51的纵向长度较长时,第一纤维元件51即使在容置腔232的内壁由于挤压产生纵向位移,也能够保证第一纤维元件51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端处的外侧面219形成有效的密封。尤其是当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配置为平面时,在第一纤维元件51上设置足够的纵向位移余量,有利于减少第一纤维元件51在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产生纵向位移之后所产生的密封不到位的影响。
同样地,第二纤维元件52围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靠近第二端处的外侧面219上,第二纤维元件52的顶端面可以设置为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端218的端面平齐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二纤维元件52的顶端面略高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端218的端面设置。
上述纤维元件50可由柔软的、柔性的、非刚性的或半刚性的并且可能是弹性的材料形成。这些特性将允许适当形状的纤维元件方便地紧密配合到其预期空间中,使得空间可完全桥接并且可防止液体容易地流过该纤维元件。该元件可由任何吸收性材料制成,可能受到管理电子烟的监管要求的任何限制。可能的材料包括纸张、棉花、无纺布、羊毛、丝束蛋白、蚕丝和其它合成和天然织物材料的任何一种。另一种替代方案是海绵材料,用于合成海绵的示例材料包括纤维素木纤维和泡沫塑料聚合物。
在一些示例中,纤维元件50还可以采用高分子合成纤维材料,例如合适的材料包括低密度聚醚、PET(聚酯)、PVA(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PA(聚酰胺)、POE(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K(聚酮)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材料可以被切割或模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但是不排除其它具有透气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比较感兴趣的材料例如,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可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胺的复合纤维材料,使得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具备合适的硬度以及多孔特性,适合于在多孔导液体21上进行应用。
如图14所示,作为示例性实施例,纤维元件50采用高分子纤维材料模制一体成型或经后续机加工形成特定形状。当多孔导液体21设置为圆柱形时,该纤维元件50大致制备成空心的环状或管状,纤维元件50具有闭合环而无法被展开,在将纤维元件50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纤维元件50从多孔导液体21的端部套设在外侧面219即可,上述操作可通过人工操作实现,也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化装配实现,因而有利于实现雾化器的自动化组装,有利于生产出各方面性能一致的雾化器。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纤维元件50a由薄片状或带状的纤维层卷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而形成,纤维元件50a具有自由端,在从多孔导液体21上拆除后可以被展开形成片状或者带状,如图17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中,纤维元件50采用纤维棉制备而成,片状或者带状的纤维棉卷绕在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上形成若干纤维层,其相邻的纤维层卷绕后被压紧,使得纤维元件50能够对多孔导液体与支架之间的空间形成密封。同时,纤维元件50具备多孔结构,因而能够吸收液体基质,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纤维元件50在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上的具体卷绕层数,可根据具体密封需求进行设置,纤维元件50在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上卷绕的层数越多,则越有利于对多孔导液体21的两端的外侧面形成密封。但是,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卷绕纤维元件之后需要安装至支架的容置腔的内部,因而纤维元件在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上卷绕的层数的总体厚度也需要考虑到多孔导液体的安装难度。
为了配合在多孔导液体21上进行应用,经加工成型的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上设置有通孔54,该通孔54的孔径与柱状的多孔导液体21的外径相匹配,当使用的纤维材料的弹性较大时,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的通孔54的孔径可以适当略小于多孔导液体21的外径,有利于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固定在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上。
进一步地,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除了具备适合尺寸的通孔之外,一体成型的柱状的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还具有适合的纵向延伸长度,使得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固定于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之后,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能够对多孔导液体21与支架23之间的连接缝隙形成有效的密封,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示例中,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0.5mm~3.5mm。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沿其纵向延伸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长度以及液体基质的性能进行适应性调整而取自0.5mm~3.5mm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当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长度较长或者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强时,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的纵向长度设置较长,以尽可能对多孔导液体21的外侧面219形成更大面积的密封防止液体基质泄漏;当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长度较短或者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差时,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的纵向长度可设置较短,使得多孔导液体21未被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所围绕的外侧面219面积较大,有利于液体基质供应给加热元件,提高导液效率。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除了对多孔导液体21的两个端部附近的外侧表面形成密封之外,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由于采用纤维材料制备,使得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本身具备多孔的网状结构从而具有透气能力,进一步参考图11所示,第一纤维元件51的一端与出气通道16相连通,第一纤维元件51的另一端与储液腔121相连通,第二纤维元件52的一端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第二纤维元件52的另一端与储液腔121相连通,因而第一纤维元件51和第二纤维元件52均具有换气能力,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储液腔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储液腔内部形成的负压。
由于纤维元件50经机加工一体成型,因而其具有稳定的尺寸,使得第一纤维元件51以及第二纤维元件52的透气性能以及密封性能也相对稳定,相对于在密封硅胶上设置换气结构,硅胶上的换气槽结构容易受到装配挤压变形而导致雾化器的换气能力不一致,采用第一纤维元件51或者第二纤维元件52作为换气部件,并且该纤维元件采用机加工一体成型,通过控制纤维元件的硬度以及尺寸的一致性,就能够保证雾化器的换气能力的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多孔导液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收液体基质,所述多孔导液体具有纵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自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外侧面;
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用于雾化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的液体基质;和
纤维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所述第一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纤维元件环绕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二端;
其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的一部分未被所述第一纤维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元件环绕,所述外侧面的该部分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元件采用高分子合成纤维材料模制或者切割加工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元件大致呈空心的环状或管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多孔导液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中,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孔,所述孔用于引导所述液体基质进入所述容置腔内从而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
在所述支架外部通过所述孔不可视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直径范围为0.5mm~3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配置成阻止液体基质从所述支架和所述多孔导液体之间的空间离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构造成是透气的,使得外部空气能够透过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第二纤维元件从而进入所述储液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外侧面被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所环绕,所述第三段的外侧面被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所环绕,所述第二段的外侧面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1mm~4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纤维元件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0.5~3.5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纤维元件,所述第三纤维元件靠近或者贴合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端或者第一端处设置并用于吸收液体基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形成第一外台阶面,所述第一外台阶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纤维元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形成第二外台阶面,所述第二外台阶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纤维元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中的任何一个的壁厚。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壁厚不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壁厚。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元件和第二纤维元件安装于所述多孔导液体上时具有1mm-4mm的纵向间距。
17.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纤维元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多孔导液体以及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元件大致呈空心的环状或管状,并配置成能够环绕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18.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
CN202222404328.2U 2022-07-08 2022-09-09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89995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6823 2022-07-08
CN2022108068238 2022-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9520U true CN218999520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4328.2U Active CN218999520U (zh) 2022-07-08 2022-09-09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2211105036.7A Pending CN117397863A (zh) 2022-07-08 2022-09-09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2211105044.1A Pending CN117397864A (zh) 2022-07-08 2022-09-09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5036.7A Pending CN117397863A (zh) 2022-07-08 2022-09-09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2211105044.1A Pending CN117397864A (zh) 2022-07-08 2022-09-09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899952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7864A (zh) 2024-01-16
CN117397863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7838B2 (en) Cartridge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EP3589147B1 (en) Vapour provision device with liquid capture
CN109688853A (zh) 不可燃吸烟装置及其元件
EP3829361B1 (en)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including transfer pads with oriented fibers
JP2020526186A (ja) 通気気流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JP2020526220A (ja) 隠された通気気流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JP7382482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US20220015434A1 (en) An atomiser and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atomiser
CN108348710A (zh) 不可燃吸烟装置和其元件
CN212325377U (zh) 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和气雾散发装置
CN21835458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99520U (zh) 纤维元件、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315620U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9982173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9953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35459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35461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458603U (zh)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支架
CN217429250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71289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99178A1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547256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9952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8858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RU2797435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вейпинг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передаточную прокладку с 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ными волокнами, а также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