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433U -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433U
CN218996433U CN202223179757.0U CN202223179757U CN218996433U CN 218996433 U CN218996433 U CN 218996433U CN 202223179757 U CN202223179757 U CN 202223179757U CN 218996433 U CN218996433 U CN 218996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ody
unordered
wire
thread structure
abut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97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世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da Comput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da Comput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da Comput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da Comput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97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绞合的技术领域,特別涉及是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还设有螺纹结构,沿纵向剖开所述套筒本体后在所述套筒本体上形成一剖口,所述剖口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连接,借助所述套筒本体的螺纹结构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解决了人工拧铜线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绕线效果好,成本低,确保产品质量好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绞合的技术领域,特別涉及是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绞线机,能将多根单体线芯按规定的型号扭成一股复合线芯,最终呈螺旋状,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从而实现方便线束的安装与装配的功能。
在产线上针对多股不规则铜线,主要借助操作员的双手使多股不规则铜线拧成一股绞合线芯,当操作员需要面对更多作业量时,就会产生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适用于无序导线的绞合,有利于提高绞线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还设有螺纹结构,沿纵向剖开所述套筒本体后在所述套筒本体上形成一剖口,所述剖口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连接。
特别地,所述套筒本体为弹性套筒本体。
特别地,所述剖口两侧于所述套筒本体上具有第一抵靠壁体和第二抵靠壁体,当所述第一抵靠壁体和第二抵靠壁体相互抵靠闭合所述剖口后,置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的无序导线与所述螺纹结构相抵靠。
特别地,所述剖口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无序导线的宽度。
特别地,所述套筒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所述开口。
特别地,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螺纹结构一体成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借助所述套筒本体的螺纹结构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解决了人工拧铜线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绕线效果好,成本低,确保产品质量好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序电线绞合装置一实施例中,一无序导线未置于一套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无序导线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套筒本体紧密贴合所述无序导线后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4是所述无序导线上的多股无序铜线被所述套筒本体紧密绞合后形成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阅图1-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适用于无序导线2的绞合,包括套筒本体1,所述套筒本体1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11,所述套筒本体1内部还设有螺纹结构12,沿纵向剖开所述套筒本体1后在所述套筒本体1上形成一剖口13,所述剖口13与所述套筒本体1内部连接,详细来说,先将所述无序导线2需要绞接部分的绝缘层21进行剥皮处理,使所述无序导线2裸露出多股无序铜线22,让所述无序导线2经所述剖口13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操作员握持所述套筒本体1,使所述第一抵靠壁体14与所述第二抵靠壁体15相互抵靠闭合所述剖口13,所述套筒本体1的螺纹结构12抵靠于所述无序导线2,其中,并使所述无序导线2的绝缘层21与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位于所述套筒本体1的上下两相反侧,于本实施例中,在绞接过程时,操作员一手握持所述套筒本体1使所述套筒本体1沿D1方向旋转,所述套筒本体1内的螺纹结构12借由所述套筒本体1沿D1的方向旋转,使所述螺纹结构12绞合所述套筒本体1内的多股无序铜线22,操作员另一手握持所述无序导线2,然后操作员一手握持所述套筒本体1使所述套筒本体1沿D1方向旋转后再沿D2方向移动,其中,借助所述套筒本体1的移动方向使所述螺纹结构12紧密绞合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
其中,为了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本体1与所述无序导线2之间的绞合关系,接下来会在另一种的旋转方向上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所述旋转方向不唯一,只需要使操作员一手握持所述套筒本体1,使所述套筒本体1沿一个方向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旋转所述套筒本体1,所述套筒本体1内的螺纹结构12也沿所述套筒本体1的旋转方向,在旋转过程中,使所述螺纹结构12抵靠于所述无序导线2上,并借由所述螺纹结构12的旋转方向绞合所述无序导线2,使所述无序导线2的多股无序铜线22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但不以此为限,以此满足所述无序导线2的绞合设置,便于使用方便,并借助所述螺纹结构12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绕线绞接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本体1为弹性套筒本体1,弹性材质在受到外力作用就会变形,而外力撤销后能迅速恢复原来形状的材料,借助这种弹性材质可以重复使所述套筒本体1绞合不同的所述无序导线2,实用性佳,例如:所述弹性套筒本体1具体可以是由一种由橡胶制成的套筒本体1,采用这种橡胶材质制成的套筒本体1,在绞合过程中操作方便,可提高所述无序导线2的绞合效率,且便于多次重复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3,所述剖口13两侧于所述套筒本体1上具有第一抵靠壁体14和第二抵靠壁体15,当所述第一抵靠壁体14和第二抵靠壁体15相互抵靠闭合所述剖口13后,置于所述套筒本体1内部的无序导线2与所述螺纹结构12相抵靠,借助上述这种设置关系,使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后,并使所述第一抵靠壁体14与所述第二抵靠壁体15相互抵靠并闭合所述剖口13,从而将所述无序导线2包裹在所述套筒本体1内,并借由所述套筒本体1的螺纹结构12与所述无序导线2相互抵靠,进一步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借由所述螺纹结构12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便于使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及借由所述螺纹结构12绞接所述无序导线2,操作方便,实用性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剖口13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无序导线2的宽度,其中,当所述无序导线2要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时,必须先使所述无序导线2再经所述剖口13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因此所述剖口13区的宽度决定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例如:所述剖口13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无序导线2的宽度时,才能使所述无序导线2经所述剖口13区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反之,则会使所述无序导线2不能进入所述剖口13区,故也会使所述无序导线2不能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所述剖口13区还可以使需绞接部分操作方便,例如:一根左右两端分别已用于连接其他线路的无序导线2,想在上述无序导线2中间某一区域内再绞接一根无序导线2,可以借助所述套筒本体1进行绞接设置,先使需绞接部分的所述无序导线2剥皮裸露出多股无序铜线22,再将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经所述剖口13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所述第一抵靠壁体14与所述第二抵靠壁体15相互抵靠并闭合所述剖口13,使所述套筒本体1的螺纹结构12抵靠于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从而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借由所述螺纹结构12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但不以此为限,借由剖口13区的设置,便于使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操作方便,实用性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3,所述套筒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所述开口11,借由所述开口11的设置,可以使所述无序导线2便于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内,也可使所述无序导线2在所述套筒本体1绞合后从所述开口11出来,使所述开口11能容纳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便于操作方便,实用性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本体1与所述螺纹结构12一体成形设置,所述螺纹结构12的螺纹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在所述套筒本体1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为外螺纹,另一种在所述套筒本体1内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为内螺纹,以上两种螺纹的表现形式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一体成形设置关系,使所述螺纹结构12不易脱落,然而要应用于本实施例中,只能采用内螺纹的表现形式,借助所述套筒本体1的内螺纹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与内螺纹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从而方便所述无序导线2进入所述套筒本体1内并进行绞接操作,提高所述无序导线2的绕线效果,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然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结构12上螺纹的截面形状(牙型)可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及锯齿形螺纹,其中,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多用于精密连接或螺纹连接或管路连接,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结构12采用三角形螺纹进行绞合功能,只需要使所述螺纹结构12能够紧密绞合所述无序导线2即可,但不以此为限。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结构12按螺旋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旋转方向,旋进时,所述螺纹结构1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的是右螺纹,反之则为左螺纹,以上两种旋转方向均可适用于绞线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使所述无序导线2经所述剖口13进入至所述套筒本体1,操作员握持所述套筒本体1,使所述第一抵靠壁体14与所述第二抵靠壁体15相互抵靠闭合所述剖口13,所述套筒本体1的螺纹结构12抵靠于所述无序导线2,借助所述套筒本体1的螺纹结构12使所述多股无序铜线22紧密绞合呈一股麻卷状复合铜线23,解决了人工拧铜线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绕线效果好,成本低,确保产品质量好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用于无序导线的绞合,包括套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还设有螺纹结构,沿纵向剖开所述套筒本体后在所述套筒本体上形成一剖口,所述剖口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为弹性套筒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口两侧于所述套筒本体上具有第一抵靠壁体和第二抵靠壁体,当所述第一抵靠壁体和第二抵靠壁体相互抵靠闭合所述剖口后,置于所述套筒本体内部的无序导线与所述螺纹结构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口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无序导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电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螺纹结构一体成形设置。
CN202223179757.0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Active CN218996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757.0U CN21899643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757.0U CN21899643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433U true CN21899643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7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9757.0U Active CN21899643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1579A (zh) 一种绝缘导线剥皮装置
CN218996433U (zh) 一种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CN206301963U (zh) 一种并沟接线管
CN201638941U (zh) 一种大截面导线用接续管
CN111404109B (zh) 一种基于螺纹拉伸的电力高压线接头固定装置
CN204873168U (zh) 一种多股绞合线传输装置
CN11595480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自动化剥线扭线装置
CN201153057Y (zh) 铜芯截面≥3000mm2电缆的七分割导体
CN219180282U (zh) 无序电线绞合装置
CN2814624Y (zh) 加强型控制电缆
CN202363158U (zh) 一种便于敷设安装的船用电缆
CN112563862B (zh) 一种低压导线的快速接线装置
CN114188883A (zh) 一种输电线路悬垂线夹铝绞丝更换辅助装置及方法
CN208241054U (zh) 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
CN204926912U (zh) 一种抗老化通信线缆以及生产该线缆的集绞设备
CN216134219U (zh) 一种电缆剥皮装置
CN204632430U (zh) 一种基于双绞线的通信线缆
CN206179576U (zh) 高温超导绞线
CN105703094B (zh) 一种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全张力预绞式接续条修补方法
CN201048060Y (zh) 一种电梯门机用电缆
CN212968115U (zh) 一种远距离传输高压架空线路导线对接器
CN218161031U (zh) 一种电力线缆
CN21769063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绞线机
CN217506925U (zh) 一种长寿命抗老化矿用橡套电缆
CN204333286U (zh) 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接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