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6870U -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6870U
CN218986870U CN202221630959.XU CN202221630959U CN218986870U CN 218986870 U CN218986870 U CN 218986870U CN 202221630959 U CN202221630959 U CN 202221630959U CN 218986870 U CN218986870 U CN 218986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teeth
assembly
positioning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09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6309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6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6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6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属于自行车变速调节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解除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变速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解除部分内设置有解除组件,解除组件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解除转动轴相对托架的同一侧上套设有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解除转动轴转动带动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作反向移动动作;所述的变速部分包括卷取体,卷取体内设置有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定位组件向下移动时对外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解除部件向下移动时对内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并且定位组件与解除部件不同时与卷取体内的卡齿卡合限位,上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灵敏度高,方便加减档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变速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变速系统是一种经变速缆线与变速装置相连接并且装配在自行车的车把杆上对自行车的速度进行调节的控制装置,并且自行车的变速是通过缆线收卷实现,在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拨链器,变速缆线绕过拨链器连接在自行车变速系统上,通过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进行档位调节,从而实现了自行车变速调节的功能,进而使用者根据需要调整不同的车速。
因此,自行车变速系统是自行车上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之一,在现实中对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研发较多,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426444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用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可动部件、定位部件、施力部件以及解除部件。上述装置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解除杆50转动带动解除部件38转动,解除部件38转动带动定位部件34向上移动以及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在装配时,由于解除部件38与停止部件46位于托架40两侧,在组装时需要保障定位部件34上的第2定位齿63能穿过托架40上的缝40d以及停止部件46上的卡止孔46b与卷取体32上的定位齿60a~60f卡合,同时还要保障的是,解除部分38上的倾斜凸轮面64一方面与定位部件34上的倾斜凸轮面65接触,另一方面解除部分38上的倾斜凸轮面66能穿过托架40上的缝40f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接触,从而导致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装配困难,并且,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解除部件38转动通过上述的两个凸轮面(66,67)作用下压停止部件46才会实现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具体见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第[0062]段,以及图3、图4和图6等),而实际中:由于受到缝40f尺寸的限制,因此,解除部件38在转动的过程中倾斜凸轮面66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解除较小。因此,下压停止部件46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由于下压幅度过小导致停止部件46无法下移的问题发生,从而造成了解除部件38操作时卷取体32过度转动导致多档解除,给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另外,自行车变速系统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定位部件34以及停止部件46装配在托架40的两侧,并且解除部件38带动定位部件向上移动以及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才能实现加档或减档操作,由于为了保障自行车的行驶安全,需要保障解除部件38上的倾斜凸轮面66穿过缝40f精准地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配合,因此,在实际设计以及加工过程中,缝40f的尺寸大小与形状尤为重要,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缝40f通过冲孔成型,对实际生产的要求尤为严格,需要紧密配合,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给操作者增加了工作量和加工难度。
本申请是在上述变速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形成,克服了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用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多档解除、装配困难、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同侧装配解除部件以及解除转动轴,在解除转动轴上设置有倾斜凸轮面,扩大了转动轴以及停止部件上的倾斜凸轮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解除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扩大停止部件的下移幅度,避免了卷取体过度转动导致多档解除的问题发生,同时对于装配及加工而言,难度大幅度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
解除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
变速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
装配在解除部分以及变速部分之间的托架;以及,
依次装配解除部分、托架以及变速部分的定位销;
解除部分内设置有解除组件,解除组件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解除转动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凸块,解除转动轴上套设有位于托架的同一侧的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所述的倾斜凸块位于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之间,所述倾斜凸块跟随解除转动轴的转动而同步动作,进而迫使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沿着解除转动轴的轴向作反向移动动作;
所述的变速部分包括卷取体,卷取体内设置有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定位组件向下移动时对外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解除部件向下移动时对内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装配槽,解除部件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槽,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上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的装配槽以及所述的配合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倾斜凸块一体成型于解除转动轴的侧壁上;所述的倾斜凸块一侧设置有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所述的装配槽靠近上倾斜凸轮面的一侧为装配槽倾斜面,且所述的配合槽靠近下倾斜凸轮面的一侧为配合槽倾斜面,所述的装配槽倾斜面与配合槽倾斜面与所述的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相配合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所述的解除部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齿;
定位齿穿过所述的托架进入到卷取体内与外侧卡齿卡合,或,
固定齿穿过所述的托架进入到卷取体内与内侧卡齿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托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是由穿插孔以及装配孔构成,并且所述的穿插孔与所述的装配孔冲压成型并且互通;
所述的定位齿穿过所述的穿插孔进入到卷取体内,所述的固定齿穿过所述的装配孔进入到卷取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当定位齿与外侧卡齿之间卡合时,固定齿与内侧卡齿之间分离,当定位齿与外侧卡齿之间分离时,固定齿与内侧卡齿之间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卷取体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的第二腔体内壁上还环形分布有固定斜齿;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装配有伸缩弹簧,所述的第二腔体内装配有复位扭簧;
所述的变速部分还包括变速操作杆,变速操作杆末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可以驱使所述的卷取体作逆时针转动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卡合件,卡合件可以在所述的固定座上转动,并且固定座上还套设有盘式扭簧,盘式扭簧可以驱使所述的卡合件立起进入到所述的固定斜齿之间的齿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当固定座作顺时针转动动作时,卡合件伏倒在固定座上,卡合件端部与所述的固定斜齿的齿槽相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还包括指示针,所述的指示针可拆卸装配在卷取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的托架上还开设有滑轨槽,所述的滑轨槽为弧形结构,指示针穿过所述的滑轨槽进入到解除部分内的空腔中。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系统,解除转动轴上设置有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并且定位组件与解除部件位于解除转动轴上相对托架的同一侧,且解除转动轴上设置有倾斜凸块,因此,当倾斜凸块跟随解除转动轴转动的时候便能够直接在托架的同一侧推动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沿着解除转动轴的轴向作反向移动动作,并且移动幅度较大,提高了变速系统的加减档调节的灵敏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将倾斜凸块、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设置在托架的同一侧,方便操作者对变速系统进行加档或减档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的倾斜凸块设置有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组件下表面设置有装配槽,解除部件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槽,倾斜凸块位于所述的装配槽以及配合槽中,另外,装配槽以及配合槽内设置有倾斜面与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倾斜凸块与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倾斜凸块在转动的过程中驱使定位组件上移以及解除部件下移的幅度,从而更好的实现了卡合限位的效果,有助于变档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的卷取体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固定斜齿,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操作杆转动配合盘式扭簧的作用可以驱使固定座上的卡合件立起进入到固定斜齿的齿槽中,因此变速操作杆转动可以带动所述的固定斜齿转动,进而驱使所述的卷取体转动,保障了卷取体变档调节方便操作,另外,当变速操作杆反向转动的时候由于卡合件的伏倒作用,卷取体避免了跟随变速操作杆转动,从而保障了加档效果,实现逐级加档。
(4)本实用新型由于定位齿与外侧卡齿卡合定位,固定齿与内侧卡齿卡合定位,并且当定位齿与外侧卡齿卡合定位时,固定齿与内侧卡齿分离,当固定齿与内侧卡齿卡合定位时,定位齿与外侧卡齿分离,有助于在减档操作时实现了逐级减档,避免了多级减档的问题发生。
(5)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上的定位齿穿过托架上的通孔与卷取体中的外侧卡齿卡合或解除部分上的固定齿穿过托架上的通孔与卷取体中的内齿卡齿卡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齿与固定齿穿过托架上的通孔即可,在设计以及加工过程中无需对通孔的形状、尺寸进行精密设计以及冲孔,从而降低了实际生产加工的严格标准,无须精密配合,从而便于设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系统的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杆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解除部分的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除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变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结构分解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操作杆装配变速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取体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取体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除组件、托架与卷取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除部分在解除操作时动作关系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操作杆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取体的仰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作杆装配卷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操作杆在变速操作时卡合件与卷取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00、解除部分;101、解除壳体;102、制动杆;
200、变速部分;201、变速壳体;
300、托架;301、通孔;301a、穿插孔;301b、装配孔;302、滑轨槽;
400、定位销;
10、解除组件;11、解除杆;12、解除转动轴;121、倾斜凸块;121a、上倾斜凸轮面;121b、下倾斜凸轮面;13、定位组件;131、定位齿;132、装配槽;132a、装配槽倾斜面;14、解除部件;141、固定齿;142、配合槽;142a、配合槽倾斜面;15、伸缩扭簧;
20、卷取体;21、伸缩弹簧;22、复位扭簧;23、盘式扭簧;24、变速转动轴;25、变速操作杆;251、固定座;252、装配体;253、卡合件;26、第一腔体;261、外侧卡齿;261a、过渡面;262、内侧卡齿;27、第二腔体;271、固定斜齿;28、指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系统,包括解除部分100以及变速部分200,本实施例中的变速部分200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用来进行加档操作,以增大自行车的车速。本实施例中的解除部分100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用来进行减档操作,从而降低自行车的车速,解除部分100以及变速部分200共同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变速系统。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变速系统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系统,还包括托架300,解除部分100以及变速部分200分别装配在托架300的两侧,并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系统还包括制动杆102,制动杆102转动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上,并且制动杆102与自行车刹车机构通过缆线连接,通过制动杆102可以控制刹车机构对自行车进行制动。
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除部分100还包括解除壳体101,解除壳体101通过螺栓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上,解除壳体101与托架300之间围合形成了顶部开口并且内部中空的空腔,在空腔内部还装配有解除组件1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除壳体101顶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表面有设置有透明窗,透明窗上分布有刻度线,刻度线上标记有自行车档位,其效果如图1、图3~5所示。
如图7~10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解除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解除组件10,包括解除杆11、解除转动轴12、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本实施例中,解除转动轴12放置在所述的托架300上,并且解除转动轴12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解除部件14、定位组件13、伸缩扭簧15以及解除杆11。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解除部件14以及定位组件13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并不跟随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转动而转动。本实施例中,解除转动轴12表面设置有卡槽,解除杆11末端为圆形连接部,连接部内壁上设置有与解除转动轴12卡槽相卡合的卡条,解除杆11与解除转动轴12之间通过卡槽与卡条相配合卡接,因此,当解除杆11转动的时候,解除转动轴12可以跟随所述的解除杆11转动。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与定位组件13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扭簧15,伸缩扭簧15套设在解除转动轴12上,并且伸缩扭簧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组件13以及连接部上。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扭簧15可以沿着轴向收缩或拉伸,并且当对解除杆11施力时,解除杆11可以转动,当施力解除以后,由于伸缩扭簧15的作用可以推动解除杆11复位。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解除壳体101靠近制动杆10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开口,解除杆11沿着开口伸出所述的解除壳体10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开口为弧形条状结构,因此,解除杆11可以沿着开口的长度方向发生转动,其转动的幅度受到开口长度的限制。
如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环形分布有倾斜凸块121,倾斜凸块12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并且倾斜凸块121可以跟随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转动而转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位于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之间。本实施例中,解除转动轴12转动带动所述的倾斜凸块121转动,倾斜凸块121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的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作反向运动,具体的是:当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上移动时,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下移动,或,当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下移动时,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实现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作反向运动动作的具体方式为:如图9以及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开设有装配槽132,解除部件14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槽142,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上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的装配槽132以及所述的配合槽142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一侧设置有呈对称的倾斜面,分别为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本实施例中,上倾斜凸轮面121a与下倾斜凸轮面121b之间形成锐角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槽132靠近上倾斜凸轮面121a的一侧为装配槽倾斜面132a,且所述的配合槽142靠近下倾斜凸轮面121b的一侧为配合槽倾斜面142a,所述的装配槽倾斜面132a与配合槽倾斜面142a与所述的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相配合接触。本实施例中,当倾斜凸块121跟随解除转动轴12向装配槽倾斜面132a以及配合槽倾斜面142a方向转动时,由于倾斜面的相互作用,倾斜凸块121中上倾斜凸轮面121a推动装配槽倾斜面132a使得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上移动,倾斜凸块121中下倾斜凸轮面121b推动配合槽倾斜面142a使得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下移动,具体的动作关系如图18所示。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系统中变速部分2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变速部分200,包括变速壳体201,所述的变速壳体201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的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壳体201内部中空,且变速壳体201内装配有卷取体20,卷取体20可以在所述的变速壳体201内部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壳体201侧壁上设置有缆线进口,缆线通过缆线进口进入到变速壳体201内部并且连接在所述的卷取体20上。
如图14、图15以及图16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卷取体2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卷取体20,分为第一腔体26以及第二腔体27,所述的卷取体20为两端开口结构,并且所述的第一腔体26与第二腔体27连通。本实施例中,靠近托架300的一侧为第一腔体26,第二腔体27位于第一腔体26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腔体26以及第二腔体27内分别装配有伸缩弹簧21以及复位扭簧22。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壳体201底部开口,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变速部分200还包括变速操作杆25,变速操作杆2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51,所述的固定座251转动装配在变速壳体20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251上固定连接有装配体252(如图19所示),装配体252内部卡接有变速转动轴24,变速转动轴24可以跟随变速操作杆25的转动而转动,变速转动轴24穿过所述的卷取体20并且抵接在所述的托架300的下表面。
如图16以及20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卷取体2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卷取体20,在第二腔体27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斜齿271,并且固定斜齿271的倾斜方向一致。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251上转动设置有卡合件253,卡合件253可以在所述的固定座251上转动,并且固定座251上还套设有盘式扭簧23,因此,当固定座251由于变速操作杆25施力时转动,卡合件253跟随固定座251沿着变速转动轴24的轴向转动,当卡合件253触碰到盘式扭簧23时,卡合件253相对固定座251转动立起,其效果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51装配在所述的变速壳体201的底部,并且装配体252以及卡合件253延伸进入到卷取体20的第二腔体27中,当固定座251转动时,卡合件253触碰到盘式扭簧23以后立起,卡合件253的端部进入到卷取体20的固定斜齿271之间的齿槽中,从而卷取体20可以跟随所述的固定座251转动,即:变速操作杆25带动固定座251转动,固定座251带动所述的卷取体20转动,缆线收卷,实现加档操作。
如图14以及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卷取体20的第一腔体26内沿着第一腔体26的内壁方向环形分布有外侧卡齿261,并且外侧卡齿261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内侧卡齿262,本实施例中,内侧卡齿262与所述的外侧卡齿261之间错位分布。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的托架300上开设有通孔301,通孔301是由穿插孔301a以及装配孔301b构成,并且所述的穿插孔301a与所述的装配孔301b冲压成型并且互通;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131,所述的解除部件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齿141,另外,所述的解除部件14的侧边上环形分布有凹槽,定位组件13下表面的定位齿131滑动装配在解除部件14侧边上的凹槽并且穿过托架300上的穿插孔301a与卷取体20上的外侧卡齿261卡合,另外,解除部件14上的固定齿141穿过托架300上的装配孔301b延伸进入到卷取体20内,本实施例中,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以及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错位卡合,具体的是: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卡合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分离,或,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分离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卡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变速系统,还包括指示针28,指示针28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的卷取体20的侧壁上,配合指示针28使用的是,在所述的托架300上还开设有滑轨槽302,所述的滑轨槽302为弧形结构,指示针28穿过所述的滑轨槽302进入到解除壳体101内的空腔中并且贴合在固定罩中透明窗的内壁上,当卷取体20转动时,指示针28跟随卷取体20转动,因此指示针28可以沿着透明窗的内壁滑动,从而指示不同的档位。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系统,通过定位销400将所述的解除部分100、变速部分200以及托架300之间固定装配,本实施例中的定位销400,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的固定罩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托架300以及变速转动轴24的沿着轴向中心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销400依次穿过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托架300以及变速转动轴24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变速操作杆25中的固定座251上,从而完成了整个变速系统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从变速系统的加档操作过程以及减档操作过程作进一步阐述,具体如下:
加档操作过程:初始状态时,指示针28指示在1档位置,并且定位组件13上的定位齿131与卷取体20中第一腔体26内的外侧卡齿261卡合,此时,解除部件14上的固定齿141与卷取体20中第一腔体26内的内侧卡齿262分离;
在加档时:右手拇指推动变速操作杆25,变速操作杆25沿着变速转动轴24的轴向作逆时针转动,变速操作杆25带动固定座251以及装配体252转动,卡合件253跟随固定座251转动,当卡合件253触碰到盘式扭簧23时,卡合件253立起,此时盘式扭簧23受力,如图22所示,卡合件253立起之后进入到卷取体20第二腔体27内的固定斜齿271的齿槽中,因此,推动变速操作杆25作逆时针转动后,由于卡合件253与固定斜齿271的卡合作用,带动卷取体20做逆时针转动,卷取体20中第二腔体27内的复位扭簧22蓄力,此时,卷取体20侧壁上的缆线收卷,实现加档,指示针28跟随卷取体20转动,从1档转动到2档,实现加档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变速操作杆25上设置有滑块(图中未示出),变速壳体20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槽(图中未示出),滑块在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因此,变速操作杆25的转动幅度收到滑槽的长度限制。另外,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初始状态时,定位组件13上的定位齿131与卷取体20中第一腔体26内的外侧卡齿261卡合,当卷取体20转动时,外侧卡齿261跟随卷取体20转动,如图16所示,外侧卡齿261为直角三角形状,外侧卡齿261设置有过渡面261a,当外侧卡齿261跟随卷取体20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过渡面261a在定位齿131接触面上转动,将定位齿131顶起,进而将所述的定位组件13顶起,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轴向向上移动,定位组件13顶部的伸缩扭簧15收缩,当外侧卡齿261的下一个齿槽跟随卷取体20转动到定位齿131下方时,由于伸缩扭簧15对定位组件13的推压实现了定位齿131进入到下一个外侧卡齿261的齿槽中,完成定位操作,本实施例中,当定位齿131从外侧卡齿261的齿槽进入到下一齿槽中,实现了卷取体20转动加一档操作。
加档操作完成后复位:右手拇指松开变速操作杆25,由于此时盘式扭簧23受力,因此盘式扭簧23拉动固定座251反向转动(即顺时针转动),此时卡合件253由于解除了盘式扭簧23的施力,卡合件253伏倒在固定座251上,由于卷取体20中第二腔体27内的固定斜齿271倾斜方向一致,因此,卡合件253跟随固定座251转动,沿着固定斜齿271齿槽的斜面方向转动,此时卷取体20不转动,完成变速操作杆25的复位操作。上述的伏倒动作具体可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426444一种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用定位装置的授权文本说明书具体实施部分第[0077]段,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加档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逐级加档操作。
减档操作过程:右手食指拉动解除杆11,解除杆11作顺时针转动,因此解除杆11带动解除转动轴12作顺时针转动,解除转动轴12上的倾斜凸块121跟随解除转动轴12向装配槽倾斜面132a以及配合槽倾斜面142a方向转动,由于倾斜面的相互作用,倾斜凸块121中上倾斜凸轮面121a推动装配槽倾斜面132a使得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上移动,此时,定位组件13上方的伸缩扭簧15受力收缩,定位组件13上的定位齿131与卷取体20第一腔体26内的外侧卡齿261之间脱离,由于卷取体20在加档时逆时针转动,卷取体20内第二腔体27内的复位扭簧22蓄力,因此,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脱离以后,复位扭簧22施力使得卷取体20作顺时针转动,指示针28跟随卷取体20作顺时针转动沿着固定罩上透明窗内壁反向移动,由于卷取体20作顺时针转动,此时,定位组件13倾斜凸块121中下倾斜凸轮面121b推动配合槽倾斜面142a使得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向下移动,因此,解除部件14下表面的固定齿141进入到内侧卡齿262之间的卡槽中,阻止卷取体20进一步转动,实现了对卷取体20的限位,此时,卷取体20内第一腔体26内的伸缩弹簧21受力收缩。
减档操作完成后复位:松开右手食指,由于位于卷取体20第一腔体26内的伸缩弹簧21以及位于定位组件13上方的伸缩扭簧15处于受力收缩状态,因此,伸缩扭簧15反向推动解除转动轴12作逆时针转动,解除转动轴12带动解除杆11复位,解除转动轴12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倾斜凸块121逆时针转动,因此,倾斜凸块121中的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相对装配槽倾斜面132a以及配合槽倾斜面142a作远离动作,因此,倾斜凸块121与装配槽倾斜面132a以及配合槽倾斜面142a分离,此时伸缩扭簧15由于复位推动定位组件13向下移动,并且,由于卷取体20中第二腔体27内的复位扭簧22的作用推动卷取体20转动,实现了卷取体20中第一腔体26内的外侧卡齿261之间的卡槽位于定位齿131的正下方,卷取体20中第一腔体26内的伸缩弹簧21由于复位推动固定齿141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定位组件13中的定位齿131插入到外侧卡齿261内的齿槽中,限制卷取体20转动,另外,固定齿141向上移动,实现了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分离。本实施例中,当定位组件13下表面的定位齿131从外侧卡齿261之间的卡槽中进入到下一卡槽中,实现了减一档操作,回到上述说的初始状态,便于后期进行加档或减档再操作。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逐级减档操作。
本实施例中,由于倾斜凸块121设置在解除转动轴12上,并且解除转动轴12上套设有定位组件13和解除部件14,倾斜凸块121上的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与定位组件13上的装配槽倾斜面132a以及解除部件14上的配合槽倾斜面142a之间的接触充分,从而实现了解除转动轴1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之间上下移动幅度足够充分,才能实现加档或减档操作,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解除部件下移幅度过小导致无法完成加减档操作或者是加减档操作不够灵敏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变速系统调节灵敏,便于加减档操作。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便于操作者使用变速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变速系统的组装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对变速部分200进行组装:
首先,将复位扭簧22放置在卷取体20内,具体的是放置进入到卷取体20的第二腔体27内,复位扭簧22卡接在卷取体20的第二腔体27内壁上,因此,卷取体20发生转动以后,复位扭簧22蓄力,当对卷取体20的施力撤除以后,复位扭簧22可以驱使所述的卷取体20复位。其次,将盘式扭簧23装配在变速操作杆25上,具体的是,将盘式扭簧23套设在变速操作杆25上的固定座251表面,并且盘式扭簧23套设在装配体252的外侧,然后将变速转动轴24卡接在所述的装配体252中。再次,将上述装配复位扭簧22以后的卷取体20装配进入到所述的变速壳体201内,然后从变速壳体201的下方将所述的变速操作杆25装配到变速壳体201的底部,并且固定座251与变速壳体201转动连接,另外,装配体252进入到卷取体20内的第二腔体27内,最后将所述的伸缩弹簧21放置到卷取体20内的第一腔体26内,此时,完成了变速部分200的安装。
第二步对解除部分100进行组装:
首先,将定位组件13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高度方向从上至下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此时,解除转动轴12上的倾斜凸块121进入到定位组件13下表面的装配槽132中,再将解除部分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此时,解除转动轴12上的倾斜凸块121进入到解除部分14上表面的配合槽142中,值得注意的是,解除部分14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如图9所示,图中未标注),此时,定位组件13上的定位齿131穿过解除部分14外侧壁上的卡槽,从而将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组合装配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其次,将上述装配形成的整体部件以从下至上的方式装配在解除壳体101中,解除转动轴12的顶部穿过所述的解除壳体101并且延伸到解除壳体101顶部外侧,然后将所述的伸缩扭簧15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并且伸缩扭簧15位于解除壳体101表面外侧,然后将所述的解除杆11套设在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上,解除杆11与解除转动轴12之间通过卡槽与卡条相配合卡接,并且伸缩扭簧15卡接在接触杆11末端连接部的内壁上;再次,将托架300扣合在解除壳体101的下表面,定位组件13上的定位齿131穿过所述的通孔301中的穿插孔301a,并且解除部分14上的固定齿141穿过所述的通孔301中的装配孔301b,然后将指示针28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上,指示针28顶部穿过托架300上的滑轨槽302延伸进入到解除壳体101的空腔中;最后,将固定销400装配在所述的固定罩下表面,固定销400穿过所述的解除转动轴12以及托架300上的中心孔并且延伸到托架300的下方,此时,指示针28的顶部贴合在固定罩上的透明窗的内壁上。
第三步:将第一步组装完成的变速部分200装配在所述的第二步组装完成的解除部分100上,具体的是,将第一步组装完成的变速部分200装配在所述托架300的下表面,位于托架300下方的固定销400穿过所述的卷取体20以及变速转动轴24的中心孔连接在所述的变速操作杆25上的固定座251上;从而将所述的解除部分100、变速部分200以及托架300组装成变速系统,此时,定位组件13下表面的定位齿131与卷取体20的第一腔体26内的外侧卡齿261卡合,解除部分14下表面的固定齿与卷取体20的第一腔体26内的内侧卡齿262分离,并且,卷取体20内第一腔体26内的伸缩弹簧21处于压缩状态。
第四步:通过螺栓将所述的解除壳体101与变速壳体201固定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上,将制动杆102转动装配在所述的托架300上,从而完成变速系统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第一步和第二步中,以及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先后要求,特别是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也可以是先组装第二步,随后在组装第一步。
本实施例中,上述组装方式能够有助于操作人员在使用变速系统时完成组装,便于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托架(300)和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的解除部分(100),所述解除部分(100)内设置有解除组件(10),解除组件(10)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12),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解除转动轴(12)同步转动动作的倾斜凸块(121),解除转动轴(12)上套设有位于托架(300)的同一侧的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位于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之间,所述倾斜凸块(121)跟随解除转动轴(12)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迫使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作反向移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开设有装配槽(132),解除部件(14)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槽(142),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上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的装配槽(132)以及所述的配合槽(1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一体成型于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一侧设置有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所述的装配槽(132)靠近上倾斜凸轮面(121a)的一侧为装配槽倾斜面(132a),且所述的配合槽(142)靠近下倾斜凸轮面(121b)的一侧为配合槽倾斜面(142a),所述的装配槽倾斜面(132a)与配合槽倾斜面(142a)与所述的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相配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齿(131),所述的解除部件(14)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齿(141);
所述自行车变速系统还包括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的变速部分(200),所述变速部分(200)包括设有外侧卡齿(261)以及内侧卡齿(262)的卷取体(20);
当定位组件(13)移动时,定位齿(131)穿过所述的托架(300)进入到卷取体(20)内与外侧卡齿(261)卡合;
当解除部件(14)移动时,固定齿(141)穿过所述的托架(300)进入到卷取体(20)内与内侧卡齿(262)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300)上开设有通孔(301),通孔(301)是由穿插孔(301a)以及装配孔(301b)构成,并且所述的穿插孔(301a)与所述的装配孔(301b)冲压成型并且互通;
所述的定位齿(131)穿过所述的穿插孔(301a)进入到卷取体(20)内,所述的固定齿(141)穿过所述的装配孔(301b)进入到卷取体(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卡合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分离,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分离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取体(20)包括第一腔体(26)以及第二腔体(27),外侧卡齿(261)以及内侧卡齿(262)设置在第一腔体(26)内,并且所述的第二腔体(27)内壁上还环形分布有固定斜齿(271);所述的第一腔体(26)内装配有伸缩弹簧(21),所述的第二腔体(27)内装配有复位扭簧(22);
所述的变速部分(200)还包括变速操作杆(25),变速操作杆(25)末端连接有固定座(251),固定座(251)可以驱使所述的卷取体(20)作逆时针转动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51)上转动设置有卡合件(253),卡合件(253)可以在所述的固定座(251)上转动,并且固定座(251)上还套设有盘式扭簧(23),盘式扭簧(23)可以驱使所述的卡合件(253)立起进入到所述的固定斜齿(271)之间的齿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针(28),所述的指示针(28)可拆卸装配在卷取体(20)的侧壁上,且所述的托架(300)上还开设有滑轨槽(302),所述的滑轨槽(302)为弧形结构,指示针(28)穿过所述的滑轨槽(302)进入到解除部分(100)内的空腔中。
CN202221630959.X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Active CN218986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959.XU CN218986870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959.XU CN218986870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6870U true CN21898687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0959.XU Active CN218986870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6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68234B1 (en)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DE2650011C3 (de) Bedien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radgangschaltungen
CN109973640B (zh) 一种能够自动复位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
CN218986870U (zh) 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JP2004521298A (ja) 一軸形シフト装置
CN115123444B (zh) 自行车变速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DE4029456A1 (de) Vorrichtung zum verhindern von getriebeschaltgeraeuschen
DE3147782C2 (de) Schalteinrichtung für den Rückwärtsgang mit Abbremsung der Eingangswelle eines Kraftfahrzeugwechselgetriebes in Vorgelegebauweise
TW201831372A (zh)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DE4127537C2 (de) Schalthebelsteuereinrichtung
EP0805103A2 (de) Schaltbarer Klinkenfreilauf für Mehrgangnaben für Fahrräder
CN109695707B (zh) 一种具有位置锁定及解锁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38638A (zh) 一种自行车调速器
CN113619723B (zh) 变速操作装置
CN113187831B (zh) 一种离合式链轮驱动机构
DE1650633A1 (de) Gangschalteinrichtung fuer ein mechanisches Getriebe
DE60308078T2 (de) Getriebe mit einfacher Schaltung
KR100999265B1 (ko) 수동변속기 차량용 티지에스 레버의 오조작 방지 장치
DE102004039874B4 (de)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rad
JPS6132413Y2 (zh)
CN214617814U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换挡臂组件
CN217672794U (zh) 童车的刹车结构
CN219888703U (zh) 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DE20011826U1 (de) Schaltvorrichtung für Wechselgetriebe von Kraftfahrzeugen
CN101214793A (zh) 汽车换档解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