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1372A -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1372A
TW201831372A TW107104411A TW107104411A TW201831372A TW 201831372 A TW201831372 A TW 201831372A TW 107104411 A TW107104411 A TW 107104411A TW 107104411 A TW107104411 A TW 107104411A TW 201831372 A TW201831372 A TW 2018313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indicator
angular
control pin
out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4005B (zh
Inventor
克里斯坦 馬拉貢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1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1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0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包括:固定外殼;控制銷;纜線捲繞套,與控制銷同軸地安裝且可隨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和與第一角度方向相反的第二角度方向旋轉;滾珠承載套,與纜線捲繞套作為一個單元一起旋轉且配備有至少一個滑動件。轉位套相對於控制銷可旋轉且相對於外殼有旋轉遊隙,轉位套設有在滾珠承載套和轉位套之間的相對旋轉期間可被滑動件依次接合的多個止擋位置,每個止擋位置為纜線捲繞套限定穩定的角度位置。指示器可在主動位置與被動位置之間切換,在主動位置中,指示器與轉位套相互作用以限制指示器相對於外殼的角度遊隙,在被動位置中,指示器不與轉位套相互作用且不限制轉位套與外殼之間的角度遊隙。

Description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促動自行車變速器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其適用於安裝在自行車把手上。優選地,自行車是競賽用自行車。
自行車通常設有在鏈輪組合件上起作用的後變速器,該鏈輪組合件由一系列具有與後輪的轂聯接的不同直徑和齒數的同軸齒輪(鏈輪)組成。
變速器接合在鏈輪組合件和曲柄組之間的閉環中延伸的傳動鏈,使該傳動鏈在具有不同直徑和齒數的齒輪上移動,從而獲得不同的傳動比。
特定而言,當鏈條從具有較大直徑的齒輪傳遞到具有較小直徑的齒輪時向下換檔,當鏈條從具有較小直徑的齒輪移動到具有較大直徑的齒輪直徑時向上換檔。關於此點,應該注意的是,參照後變速器,向下換檔對應於通向更高的齒數比,而向上換檔對應於通向更低的齒數比。
前變速器的兩個方向上的運動通過安裝在把手上的促動裝置來獲得,以便於騎車人操縱。
更特定而言,在機械換檔機構中,後變速器在鏈輪組合件的齒輪之間,通過由通常有護套的不可延伸的控制纜線(通常稱為鮑登纜線)施加的牽引作用沿第一方向移動移動,通過釋放纜線的牽引力和通過設置在變速器本身中的彈簧的彈性回復作用沿第二相反方向移動。
後變速器的運動根據鉸接的平行四邊形連接桿進行,其中平行四邊形的各邊沿通過銷的各大致平行的旋轉軸線成對地彼此鉸接。特定而言,此種鉸接的平行四邊形由如下部分形成:支撐體,其意欲相對於框架保持固定;所謂的鏈條引導器,其適用於使鏈條在齒輪上的不同接合位置之間移動;及一對鉸接臂或連接桿(通常稱為外連接桿和內連接桿),其將鏈條引導器以可移動的方式連接到支撐體。
控制纜線的牽引反抗在後變速器中起作用的趨向於將變速器的連接槓桿朝鏈輪組合件的最小齒輪推動的彈性彈簧的動作,而控制纜線的釋放釋放此種彈簧的彈性能量。
因此,控制纜線的牽引或釋放決定了變速器的連接桿的相應旋轉,且隨之發生的鏈條引導器的移動使得鏈條面對期望的齒輪以進行精確的換檔。
通常,由纜線的牽引力和復位彈簧的釋放決定了移動的方向是向下換檔的方向;反之亦然,控制纜線的牽引動作發生在向上換檔的方向上,其中鏈條從較小直徑的輪移動到較大直徑的輪。
在促動裝置中,控制纜線通過纏繞和鬆開在通常被稱為纜線捲繞套的轉子元件上被促動牽引或釋放,其中騎車人利用合適的控制槓桿或者通過兩個控制器槓桿(第一槓桿用於向上換檔,第二槓桿用於向下換檔)促動該轉子元件的旋轉。
為了確保快速、反應性且穩定的換檔,在向上換檔期間使得傳動鏈執行大小正好與將兩個鏈輪隔開的距離一致的單次移動並不一定是合適的。
事實上,有利的往往是使傳動鏈移動比將兩個鏈輪隔開的距離大的量,以使得傳動鏈更快地接合預選鏈輪,進一步移動傳動鏈以將其定位在鏈輪上,以使得傳動連結合鏈輪。
必須在換檔期間使纏有纜線捲繞套相應地旋轉,以控制傳動鏈的運動。
在文件EP2527240A1、US6216553、US5676020、US6367347、EP1724189和US5787757中圖示在換檔結束之前將傳動鏈相對於鏈輪在許多位置上移動的機械促動裝置的實例。
在換檔結束時,促動裝置亦必須固定地保持纜線捲繞套。
此功能藉由所謂的轉位器獲得。
一種類型的轉位器提供了與纜線捲繞套作為一個單元一起旋轉(通過控制槓桿旋轉)的滾珠承載套並且配備有滑動件,滑動件接合配備有止擋位置的緊固軌道,該軌道形成在轉位套上。當滑動件到達止擋位置時,滾珠承載套和纜線捲繞套被保持在到達的角度位置中。
在此種類型的轉位器中,轉位套相對於可旋轉地支撐滾珠承載套和纜線捲繞套的外殼以小的旋轉遊隙安裝。以此種方式,在向上換檔的初始步驟期間,轉位套相對於外殼沿與滾珠承載套相對應的角度方向旋轉,迫使滾珠承載套(並且因此迫使纜線捲繞套)執行額外的旋轉以將滑動件帶入新的止擋位置。此額外的旋轉決定了傳動鏈在向上換檔期間的額外行程。
此種額外的行程在最後一次向上換檔步驟中(在滑動件接合在新的止擋位置中之後)完全恢復,因為轉位套通過滾珠承載套(其借助於變速器彈簧的復位而沿相反方向旋轉)恢復沿相反方向旋轉時設定的旋轉遊隙。
因此,額外的向上行程的恢復使得:在向上換檔結束時,由滾珠承載套(並且因此由纜線捲繞套)執行的總角度偏移等於將轉位套上的兩個止擋位置分開的角度距離。
在向下換檔期間,轉位套不旋轉,允許纜線捲繞套旋轉達與轉位套上的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角度相一致的角度,從而將傳動鏈準確地定位在預選的鏈輪上。
申請人已經發現,如若額外的向上行程沒有完全恢復,則向上換檔在回應性和效率方面將進一步提高,使得在換檔已經結束時可以將傳動鏈定位成略微超出預選鏈輪並且朝向具有緊接的更大尺寸的鏈輪。
然而,申請人已經發現,在上面概括描述類型的轉位器中,沒有完全恢復額外的向上行程將導致向下換檔,此種向下換檔將使傳動鏈不再位於預選的鏈輪上,而是相對於預選的鏈輪處於偏心的位置,特別是朝向緊接的直徑更大的鏈輪移動,隨之發生的是減慢且可能不穩定的向下換檔。
因此,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促動自行車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促動裝置,該促動裝置包括:
-外殼,該外殼被構造成用於固定到自行車把手,
-控制銷,該控制銷繞旋轉軸線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外殼中,
-纜線捲繞套,該纜線捲繞套同軸地安裝至所述控制銷並且可隨所述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和與該第一角度方向相反的第二角度方向旋轉,
-滾珠承載套,該滾珠承載套繞旋轉軸線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外殼中,與所述纜線捲繞套一起作為一個單元旋轉並且配備有至少一個滑動件;
-轉位套,該轉位套相對於所述控制銷可旋轉並且以相對於所述外殼繞所述旋轉軸線有旋轉遊隙地安裝在所述殼體中,該轉位套設有緊固軌道,該緊固軌道包括複數個止擋位置,所述複數個止擋位置以各自的轉位角隔開,並且在滾珠承載套與轉位套之間的相對轉動期間可與所述滑動件依次接合,每一個止擋位置為所述纜線捲繞套限定穩定的角度位置;
-指示器,該指示器可在主動位置與被動位置之間切換,在該主動位置中,該指示器與轉位套相互作用以限制該指示器相對於外殼的角度遊隙,在該被動位置中,該指示器不與轉位套相互作用,並且它不限制轉位套與外殼之間的角度遊隙。
騎車人通過操作控制槓桿(或兩個專用控制槓桿)而使纜線捲繞套處於旋轉狀態,由於纜線捲繞套與控制銷作為一個單元一起旋轉,此使得控制銷和纜線捲繞套都處於旋轉狀態。
滾珠承載套的滑動件在被接合在轉位套的緊固軌道的止擋位置中時,允許滾珠承載套和纜線捲繞套(與滾珠承載套作為一個單元一起旋轉)保持在穩定的角度位置。
纜線捲繞套沿第一角度方向的旋轉對應於控制纜線的釋放,該控制纜線的釋放決定了變速器的向下換檔運動。
纜線捲繞套沿第二角度方向的旋轉對應於控制纜線的收緊,該控制纜線的收緊決定了變速器的向上換檔運動。
轉位套相對於外殼的角度遊隙允許滾珠承載套以及因此允許纜線捲繞套相對於固定外殼進一步旋轉(除了在兩個轉位角之間的旋轉之外),執行在換檔期間變速器的額外行程。
本案人已經發現,通過佈置可在主動位置和被動位置之間切換的指示器,使得指示器與轉位套相互作用以選擇性地限制其角度遊隙,可以根據指示器所佔據的位置的函數來限制:在用於向上換檔的控制槓桿的促動期間轉位套沿第二角度方向執行旋轉的程度;及限制轉位套在向上換檔的最後步驟中(借助於變速器的彈簧的返回)執行沿第一角度方向旋轉的程度。
以此種方式,可以完全恢復纜線捲繞套的額外旋轉,或者作為指示器所佔據的位置的函數僅恢復此種額外旋轉的一部分。此外,作為指示器所佔據的位置的函數,可以限制纜線捲繞套的額外旋轉,並且因此限制在向上換檔期間額外行程的程度。
此使得可以選擇指示器所佔據的位置,以便確保在向下換檔期間,變速器相對於當前參考鏈輪始終定位在相同的位置(例如始終完美地在鏈輪上對中),並且在向上換檔時,額外向上行程的恢復使得變速器始終定位成稍微超出參考鏈輪達一預定量。
因此,向下換檔和向上換檔都是易回應且高效的。
控制銷的旋轉軸線是屬於本發明裝置的元件的主要基準軸線;方向和諸如「軸向」、「徑向」、「周向」、「直徑」的類似物的所有指示將代表該旋轉軸線;同樣地,涉及徑向方向的「向外」和「向內」的指示必須被認為是指離開軸線或朝向軸線。兩個相反的角度方向亦繞軸線定義。
用於促動本發明的自行車的變速器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可以單獨地或組合地包括以下優選特徵中的一或更多者。
優選地,轉位套的角度遊隙的限制由等於當指示器處於被動位置時轉位套的最大角度偏移與當指示器處於主動位置時的轉位套的最大角度偏移之差的角度給定。
在下文中,亦將被稱為「d」的此種角度與在向上換檔結束時後變速器定位超過預定齒輪的預定量成正比。
優選地,緊接控制銷沿第二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之後,在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期間將所述指示器從主動位置切換到被動位置。
以此種方式,在向上換檔操作(下文中亦稱為「第一次向下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下換檔操作使得:轉位套隨之還有滾珠承載套和纜線捲繞套沿第一角度方向執行大於將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的旋轉。
此使得繼向上換檔之後可以將變速器穩定地定位成超過預選齒輪(並且具體地朝具有略微較大直徑的齒輪)達到量「d」,因為隨後的向下換檔恢復此量「d」,使變速器返回到預選齒輪的中心。
優選地,緊接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之後,在控制銷沿第二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期間將所述指示器從被動位置切換到主動位置。
以此種方式,繼向下換檔操作(其下文中亦稱為「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上換檔操作使得:轉位套隨之還有滾珠承載套和纜線捲繞套沿第二角度方向執行大於將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的旋轉,該旋轉具體地大於量「d」。
優選地,緊接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的先前受控旋轉之後,在控制銷沿第一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期間,所述指示器保持在被動位置。
以此種方式,緊隨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上換檔操作使變速器僅移動轉位角,並且將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的「d」亦傳遞到隨後的向上換檔操作。
優選地,緊接控制銷沿第二角度方向的先前受控旋轉之後,在控制銷沿第二角度方向的受控旋轉期間,所述指示器保持在主動位置。
以此種方式,緊接著第一次向下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下換檔操作使變速器僅移動轉位角,因為「d」已經通過第一次向下換檔操作而恢復。
優選地,所述轉位套包括插入外殼的抵接座中的徑向附件;所述徑向附件在周向方向上的延伸部比在外殼的抵接座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部短,以便在所述轉位套和所述外殼之間產生所述旋轉遊隙。
以此種方式,轉位套可以相對於固定外殼旋轉。
優選地,所述附件由第一徑向壁和第二徑向壁限定;所述抵接座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別限定第一和第二端止擋,以便所述轉位套相對於外殼旋轉。
優選地,所述指示器可滑動地安裝在形成在所述外殼中的徑向殼體中;所述徑向殼體具有在外殼的所述抵接座上敞開的徑向內端。
以此種方式,指示器在處於主動位置時可以插入到抵接座中並且干涉轉位套的徑向附件。
優選地,在所述主動位置中,所述指示器至少部分地插入在所述外殼的所述抵接座中並且限定第三端止擋,以便使轉位套相對於外殼旋轉,該第三端止擋佈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止擋之間。
以此種方式,指示器在處於主動位置時就限制了轉位套的角度偏移。
優選地,所述指示器包括頭和在所述頭上起作用的彈性構件,以在所述徑向殼體中沿徑向向內方向推動頭。
以此種方式,當不受轉位套的徑向附件阻礙時,指示器被切換到主動位置。
優選地,所述頭大致是楔形的並且與徑向殼體的傾斜壁接觸;當在沿著所述第一角度方向定向的指示器的頭上施加力時,所述頭在所述傾斜壁上與所述彈性構件相對地滑動。
以此種方式,當徑向附件被足夠的力抵靠指示器的頭推動時,轉位套的徑向附件的第一徑向壁將指示器切換到被動位置。
參考附圖,圖示用於促動根據本發明的自行車變速器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的優選實施例。機械驅動裝置整體上用10表示。
裝置10包括外殼11,該外殼11以習用方式固定到自行車的把手上,例如通過亦優選將刹車槓桿100(在圖1中部分可見)約束到把手的帶子。
在外殼11中存在控制銷12,該控制銷12在外殼11內繞旋轉軸線X可旋轉。圍繞旋轉軸線X,限定了兩個相反的角度方向,分別為第一角度方向B和第二角度方向B。
控制銷12沿第一角度方向A和第二角度方向B繞旋轉軸線X在第一角度位置和最後角度位置之間成角度地旋轉。控制銷12的第一角度位置和最後角度位置由優選地固定地連接到外殼11的端止擋定界。
優選藉由專用控制器101將控制銷12設定處於旋轉狀態,以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並且優選藉由專用促動槓桿102使控制銷12處於旋轉狀態,以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
裝置10進一步包括纜線捲繞套13,控制纜線(未示出)被固定到纜線捲繞套13上,並且控制纜線第一端處纏繞在纜線捲繞套13上。控制纜線的另一端固定到後變速器(未示出)上,以控制其相對於鏈輪組合件200的齒輪的運動。
纜線捲繞套13安裝在外殼中,並且可以沿第一角度方向A和第二角度方向B繞旋轉軸線X成角度地旋轉。纜線捲繞套13可以在第一角度位置和最後角度位置之間旋轉,在第一角度位置中,控制纜線的纏繞是最小的,在最後角度位置,控制纜線的纏繞最大,反之亦然。
纜線捲繞套13的每一個角度位置對應於後變速器相對於鏈輪組合件200的齒輪的角度位置。
特定而言,纜線捲繞套13的第一角度位置對應於傳動鏈在鏈輪組合件200的最小齒輪201處的定位。纜線捲繞套13的最後角度位置對應於傳動鏈在鏈輪組合件200的最大齒輪211處(換言之,具有最大直徑)的定位。纜線捲繞套13的中間位置對應於傳動鏈在鏈輪組合件200的中間齒輪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上的定位。
在纜線捲繞套13在第一角度位置與最後角度位置之間的整個角度偏移中,纜線捲繞套13與控制銷12一起作為一個單元旋轉(且反之亦然),使得騎車人對控制銷12的促動決定了對後變速器的有用的換檔。
特定而言,控制銷12沿第一角度方向A的旋轉對應於向下換檔,換言之,換檔使變速器在鏈輪組合件200的逐漸變小的齒輪上移動,而旋轉銷12沿第二角度方向B的旋轉對應於向上換檔,換言之,換檔使變速器在鏈輪組合件200的逐漸變大的齒輪上運動。
裝置10進一步包括轉位器14,以允許控制銷12(並且因此允許纜線捲繞套13)佔據穩定的角度位置。
轉位器14包括滾珠承載套15,該滾珠承載套15以可繞旋轉軸X旋轉的方式安裝在外殼11中。滾珠承載套15配備有第一滑動件16和第二滑動件17(圖2)。兩個滑動件16、17優選是球體。
每一個滑動件16、17在形成於滾珠承載套15中的相應的相對徑向喉部18中可徑向滑動。兩個滑動件16、17通過安裝在喉部18中的相應彈簧19在喉部18中向外彈性地偏置。彈簧19將滑動件16、17定位在相應的喉部18的徑向外端處。喉部18在滾珠承載套15的一側上敞開,使得滑動件16、17部分地從滾珠承載套15軸向本體部分地露出,使滑動件沿軸向方向突出。
轉位器14進一步包括設有緊固軌道21的轉位套20(圖3)。兩個滑動件16、17接合在緊固軌道21上。
緊固軌道21直接面對滾珠承載套15,使得滑動件16、17接合緊固軌道21。緊固軌道21的軸向深度用於接收滑動件16、17的從滾珠承載套15軸向地露出的部分。
緊固軌道21包括可由兩個滑動件16、17依次接合的止擋位置22。止擋位置22決定了滑動件沿著緊固軌道21的穩定位置,並且通過優選地彼此不同的轉位角I而間隔開。
優選地,緊固軌道21可操作地分成兩個半部,每一個半部由相應的滑動件16、17接合,使得相同的止擋區域22在角度上間隔180˚。
當滾珠承載套15相對於轉位套20旋轉時,每一個滑動件16、17從一個止擋位置22到達相鄰的止擋位置22,使滾珠承載套15進入新的穩定的角度位置。
特定而言,在向下換檔期間,滾珠承載套15相對於轉位套21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並且兩個滑動件16、17在緊固軌道21中滑動並且到達新的止擋位置22。
轉位套20安裝在控制銷12上以相對於控制銷12自由旋轉。
轉位套20包括徑向附件23,該徑向附件23從大致圓柱形形狀的轉位套20的徑向外部突出。
徑向附件23在周向方向上由優選彼此平行的第一徑向壁24和第二徑向壁25定界。在徑向外部方向上,徑向附件23由聯結兩個徑向壁24、25(圖3)的頂壁26定界。
徑向附件23被構造成插入形成在外殼11中的抵接座27(圖8)中。抵接座27由第一抵接壁28和第二抵接壁29周向定界,並且具有比徑向附件23的徑向延伸部大的徑向延伸部,以便容納徑向附件23的徑向延伸部。
徑向附件23具有比抵接座27的周向延伸部短的周向延伸部,使得徑向附件23插入抵接座27中,從而允許實現轉位套20相對於外殼11的角度遊隙。
如圖8所示,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面對抵接座27的第一抵接壁28,並且第二徑向壁25面對第二抵接壁29,使得抵接壁28、29限定在轉位套20相對於外殼11旋轉時使用的第一和第二端止擋。
圖8中所指示的角度距離(角度)E由抵接座27和徑向附件23之間的在周向方向上的角度延伸部之差給定。
裝置10進一步包括指示器30,如圖9的分解圖所示。
指示器30插入外殼11的徑向延伸殼體31中。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殼體31由在外殼11的外部上開口的孔形成,並且通向靠近第一抵接壁28的抵接座27。
指示器30包括具有徑向外端32a的頭32,在彈性構件33和指示器30的頭32之間可能插入墊圈34之後,彈性構件33(例如線性彈簧)作用在該徑向外端32a上。
預載入釘35作用在彈性構件33上,並且通過作用在所述釘35上,可以設定彈性構件33施加在指示器30的頭32上的推力。
從指示器30的頭32的徑向內端32b起,頭32的傾斜側壁32c延伸,以便限定頭32(圖8)的大致楔形形狀。
指示器30的外殼31在靠近抵接座27的位置具有傾斜壁31a,指示器30的頭32能夠在傾斜壁31a上滑動,在外殼31的內部沿徑向方向產生直線移動。
當將指示器30完全插入外殼31中時,指示器的頭32部分地插入抵接座27中,從第一抵接壁28沿周向方向突出。
換言之,當將指示器30完全插入外殼31中時,指示器30的頭32限制抵接座27的周向延伸,此替代第一抵接壁28並限定第三端止擋以便轉位套20相對於外殼11旋轉。
在該位置上,指示器30佔據抵接座27的角部D,換言之,指示器30在抵接座27內部延伸角度D(圖5),亦被定義為角度「d」。
指示器30完全插入殼體31中的位置限定指示器30的主動位置。
當指示器30相對於主動位置被抬起(例如圖8所示的條件)時,指示器30的頭32不干涉抵接座27。
頭32抵靠徑向附件23的頂壁26,與彈性構件33的動作相反,該頂壁26保持將指示器30抬起(圖8)。
指示器30的此位置限定了其被動位置。
指示器30在主動和被動狀態之間的切換以及反之在被動和主動狀態之間的切換通過轉位套20相對於外殼11的旋轉而被促動,此將從對裝置10的以下操作的描述中變得清楚。
換言之,在靜止狀態下,當騎車人不促動裝置10以執行換檔時,如前述,滾珠承載套15通過滑動件16、17與轉位套20接合。轉位套20和滾珠承載套15因此作為一個單元旋轉。在該操作配置中,後變速器的彈性回復力(由彈簧獲得,該彈簧與形成後變速器的鉸接四邊形的變形相抵)趨向於將纜線捲繞套13設置成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纜線捲繞套13通過控制銷12將此種旋轉傳遞到滾珠承載套15並且由此傳遞到轉位套20。
在裝置10的靜止狀態下,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沿抵接座27的第一抵接壁28的方向被推動。
在裝置10的靜止狀態下並且當指示器30處於被動位置時,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抵靠抵接座27的第一抵接壁28(例如如圖8所示)。
當指示器30處於主動位置中時,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抵靠指示器30的頭32(例如如圖6所示)。
裝置10被設置成使得當纜線捲繞套13處於第一角度位置時,指示器30處於被動位置中。
應該注意的是,纜線捲繞套13的此種角度位置對應於後變速器在鏈輪組合件200的最小齒輪201處的定位。
從該配置(在圖4中示出)開始,騎車人可以促動裝置10以執行向上換檔,並且特定而言,控制銷12被設置成(通過促動槓桿102的促動)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
控制銷12使滾珠承載套15和纜線捲繞套13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因為滾珠承載套15的滑動件16、17接合在轉位套20的緊固軌道21上的相應的止擋位置22中,所以滾珠承載套15使轉位套20處於旋轉狀態。
滾珠承載套20通過其與外殼11之間的旋轉遊隙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
當轉位套20的徑向附件23的第二徑向壁25進入抵靠在外殼的抵接座27的第二抵接壁29的狀態(圖5所示的狀態)上時,轉位套沿第二角度方向B的進一步旋轉被阻止。在該位置中,纜線捲繞套13已經沿第二角度方向B行進了大小等於角度E(抵接座27的角度延伸部和徑向附件23的角度延伸部之差)的角度偏移。
在纜線捲繞套13的此位置(不穩定且不被維持)中,變速器已經朝著略微較大齒輪202移動達與E成比例的量。
騎車人的動作繼續(與後變速器的彈簧相反)並且控制銷12沿第二角度方向B的進一步旋轉使滾珠承載套15的滑動件16、17從轉位套20的緊固軌道21的止擋位置22釋放。控制銷12的旋轉、滾珠承載套的旋轉和纜線捲繞套13的沿第二角度方向B的旋轉持續,直到滑動件16、17穩定地接合在緊固軌道21的連續的止擋位置22中為止。
在此位置中,纜線捲繞套已經沿第二角度方向上執行了大小為I(等於將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的進一步旋轉。
在纜線捲繞套13的此位置(不穩定且不被維持)中,變速器已經朝著略微較大齒輪202移動達與E+I成比例的量。
變速器的此種運動大於隔開所接合的兩個止擋位置的轉位角,從而形成額外的向上行程並且促進略微較大直徑的齒輪的接合。
在上述第二角度方向B的旋轉期間,由於指示器30的頭32不再由轉位套20的徑向附件23的頂壁26支撐,所以指示器30已經切換到主動位置。
騎車人對促動控制的釋放意味著,後變速器的回復作用,換言之反抗後變速器的變形的彈簧的回復作用,使纜線捲繞套13隨之還有滾珠承載套15處於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的狀態。後者使轉位套20處於旋轉狀態,在該位置中,轉位套相對於外殼11沿第一角度方向A自由旋轉。
沿第一角度方向A的旋轉繼續,直到徑向附件23與第三端止擋接觸,換言之,指示器30的頭32所提供的端止擋已經佔據了抵接座27內部的主動位置。
應該注意的是,後變速器的彈簧的回復力不足以使指示器30的頭32的楔形部沿著殼體31的傾斜壁31a滑動。彈性構件33抵抗此種滑動,並且其尺寸設計成在由後變速器的復位彈簧提供的載荷下不會變形。
在該位置(穩定且被維持)中,纜線捲繞套13已經沿第一角度方向A行進了等於角度E(抵接座27的角度延伸部和徑向附件23的角度延伸部之差)減去角度D(指示器30在抵接座27內部的角度延伸部)的角度偏移量。
因此,在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後,纜線捲繞套的淨角度偏移是E+I-(E-D),換言之,I+D。
如圖10中的箭頭F1所示,變速器已經移動超過齒輪202達與I+D成比例的總量,停在稍微超過齒輪202的位置。
從所達到的位置開始,由騎車人命令的進一步向上換檔操作使控制銷12處於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的狀態。
如前述,滾珠承載套15通過其與外殼11之間存在的旋轉遊隙而使轉位套20旋轉,該轉位套20沿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
當轉位套20的徑向附件23的第二徑向壁25處於抵靠外殼的抵接座27的第二抵接壁29的狀態時,轉位套20停止旋轉。在該位置中,纜線捲繞套13已經沿著第二角度方向B行進了等於角度E(抵接座27的角度延伸部和徑向附件23的角度延伸部之差)減去角度D(指示器30在抵接座27內部的角度延伸部)的量的角度偏移,因為指示器30在向上換檔開始之前處於主動位置。
在纜線捲繞套13的此位置(不穩定且不被維持)中,變速器已經朝著略微較大齒輪202移動達與E-D成比例的量。
騎車人的動作繼續(與後變速器的彈簧相反)並且控制銷12沿第二角度方向B的進一步旋轉使滑動件16、17進入接合在轉位套20的緊固軌道21的連續止擋位置22上的狀態。
在此位置中,纜線捲繞套已經沿第二角度方向執行量為I(等於將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的進一步旋轉。
在纜線捲繞套13的此位置(不穩定且不被維持)中,變速器已經朝著略微較大齒輪202移動達與E-D+I成比例的量。
變速器的此種運動大於將所接合的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從而產生額外的向上行程並且促進略微較大直徑的齒輪的接合。
在沿上述第二角度方向B旋轉期間,指示器30停留在主動位置。
騎車人對促動控制的釋放意味著後變速器的回復作用使纜線捲繞套13隨之還有滾珠承載套15處於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的狀態。後者使轉位套20處於旋轉狀態,在該位置中,轉位套相對於外殼11沿第一角度方向A自由旋轉。
沿第一角度方向A的旋轉繼續,直到徑向附件23在抵接座27內部的主動位置中與指示器的頭32相接觸。
在該位置(穩定且被維持)中,纜線捲繞套13已經沿第一角度方向A行進了等於角度E(抵接座27的角度延伸部和徑向附件23的角度延伸部之差)減去角度D(指示器30在抵接座27內部的角度延伸部)的角度偏移量。
因此,第二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後的纜線捲繞套13的淨角度偏移是E-D+I-(E-D),換言之是I,換言之恰好等於轉位角。
變速器已經移動超過齒輪203與I成比例的總量,停在稍微超過齒輪203的位置,保持離在第二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前變速器所接合的齒輪相同的距離。
進一步的向上換檔操作重複上述關於第二次向上換檔操作的操作順序,以等於I(轉位角)的淨角執行纏繞纜線套13。
從所到達的位置(或從任何向上換檔操作之後所到達的位置),從圖6所示的配置執行第一次向下換檔操作,換言之,指示器30處於主動位置。
從例如齒輪208開始,希望到達略微較小尺寸的齒輪207,騎車人啟動控制器101,該控制器101使控制銷12處於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的狀態。
控制銷12使纜線捲繞套13和滾珠承載套15兩者都處於旋轉狀態。如前述,後者通過滑動件16、17在止擋位置22的接合而使轉位套20處於旋轉狀態。
通過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抵靠指示器30的頭32,轉位套20立即抵抗沿著第一角度方向A的旋轉。
在此種情況下,騎車人施加在控制器101上並且(藉由滾珠承載套15)傳遞至控制銷12和轉位套20的力使得指示器30的頭32的楔形部沿著殼體31的傾斜壁31a與(壓縮的)彈性構件33反向滑動。
指示器30因此被切換到被動位置中。
為此,彈性部件33被選擇成在從滾珠承載套15傳遞到轉位套20的力允許滑動件16、17從止擋位置22脫離之彈性變形(壓縮並且允許指示器30到達被動位置)。
換言之,使滑動件16、17從所佔據止擋位置22脫離所需的力大於使彈性構件33彈性變形所需的力。
因此,轉位套20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直到轉位套20的徑向附件23的第一徑向壁24抵靠在外殼11的抵接座27的第一抵接壁28上為止。
在該位置中,纜線捲繞套13已經沿著第一角度方向A行進了等於角度D(指示器30在抵接座27內部的角度延伸部)的角度偏移。
在纜線捲繞套13的此位置(不穩定且不被維持)中,變速器已經朝著略微較小齒輪207移動與D成比例的量(圖7)。
騎車人的動作繼續,並且控制銷12沿第一角度方向A的進一步旋轉使滑動件16、17接合在轉位套20的緊固軌道21的連續止擋位置22上。
在此位置上,纜線捲繞套已經沿第一角度方向執行了大小為I(等於將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的進一步旋轉。
如圖10中的箭頭F2所示,變速器已經朝向略微較小的齒輪207移動與D+I成比例的總量。
變速器的此種運動大於將所接合的兩個止擋位置隔開的轉位角,並且具體地等於在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之後變速器(沿相反方向)的移動,從而將變速器定位在齒輪207處,獲得精確的向下換檔操作。
騎車人對控制器101的釋放使纜線捲繞套13和載運套15所達到的位置保持不變。
轉位套20和指示器30在第一次向下換檔操作結束時的位置如圖4所示,換言之,指示器30處於被動位置,並且轉位套20的徑向附件23抵接在抵接座27的第一抵接壁28上。
進一步向下換檔操作從其中指示器30處於被動位置的配置開始,並且以指示器30仍處於被動位置結束,而它在主動位置中不佔據中間配置。
因此,進一步的向下換檔操作使纜線捲繞套13沿第一角度方向A旋轉達等於I(轉位角)的量。
變速器朝向略微較小的齒輪移動達與I成比例的總量,繼續直至所到達的齒輪上的中心。
通過遵循上面參照第一次向上換檔操作(指示器30的被動初始位置及其主動最終位置)所陳述的內容而執行向下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上換檔操作。
從上文可以理解,在向上換檔操作之後,在向下換檔操作期間指示器30從主動位置切換到被動位置。
在向下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上換檔操作期間,指示器30從被動位置切換到主動位置。
在向下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下換檔操作期間,指示器30保持處於被動位置。
在向上換檔操作之後的向上換檔操作期間,指示器30保持處於主動位置。
當然,本領域的技藝人士可以對上述發明進行各種變型和變體,以滿足特定和偶然要求,例如使用裝置10與前變速器結合,在任何情況下都由請求項限定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所包含。
10‧‧‧機械驅動裝置
11‧‧‧外殼
12‧‧‧控制銷
13‧‧‧纜線捲繞套
14‧‧‧轉位器
15‧‧‧滾珠承載套
16‧‧‧第一滑動件
17‧‧‧第二滑動件
18‧‧‧徑向喉部
19‧‧‧彈簧
20‧‧‧轉位套
21‧‧‧緊固軌道
22‧‧‧止擋位置
23‧‧‧徑向附件
24‧‧‧第一徑向壁
25‧‧‧第二徑向壁
26‧‧‧頂壁
27‧‧‧抵接座
28‧‧‧第一抵接壁
29‧‧‧第二抵接壁
30‧‧‧指示器
31‧‧‧殼體
31a‧‧‧傾斜壁
32‧‧‧頭
32a‧‧‧徑向外端
32b‧‧‧徑向內端
32c‧‧‧傾斜側壁
33‧‧‧彈性構件
34‧‧‧墊圈
35‧‧‧預載入釘
100‧‧‧刹車槓桿
101‧‧‧控制器
102‧‧‧促動槓桿
200‧‧‧鏈輪組合件
201‧‧‧最小齒輪
202‧‧‧中間齒輪
203‧‧‧中間齒輪
204‧‧‧中間齒輪
205‧‧‧中間齒輪
206‧‧‧中間齒輪
207‧‧‧中間齒輪
208‧‧‧中間齒輪
209‧‧‧中間齒輪
210‧‧‧中間齒輪
211‧‧‧最大齒輪
根據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在該等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用於促動自行車變速器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的透視圖;
-圖2是圖1的裝置的一些部件的分解圖;
-圖3是圖2的分解圖的部件的透視圖;
-圖4至圖7是圖1的裝置在不同操作配置下的後視圖;
-圖8是圖4的裝置的細節的放大圖;
-圖9是圖1的裝置的透視圖,其中移除了一些部分以更好地凸顯其它部分;並且
-圖10是圖1的裝置在其上起作用的鏈輪組合件的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12)

  1. 一種用於促動一自行車的一換檔機構的一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10),包括: 一外殼(11),所述外殼(11)被構造成用於固定到該自行車之把手; 一控制銷(12),所述控制銷(12)繞一旋轉軸線(X)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外殼(11)中; 一纜線捲繞套(13),所述纜線捲繞套(13)與所述控制銷(12)同軸地安裝,並且所述纜線捲繞套(13)能夠與所述控制銷(12)一起在一第一角度方向(A)上和與所述第一角度方向相反的一第二角度方向(B)上旋轉; 一滾珠承載套(15),所述滾珠承載套(15)繞所述旋轉軸線(X)以一旋轉方式安裝在所述外殼(11)中,與所述纜線捲繞套(13)一起作為一單元旋轉,且配備有至少一個滑動件(16、17); 一轉位套(20),所述轉位套(20)相對於所述控制銷(12)可旋轉,並且所述轉位套(20)相對於所述外殼(11)繞所述旋轉軸線(X)有一旋轉遊隙地安裝在所述外殼(11)中,所述轉位套(20)設有一緊固軌道(21),所述緊固軌道(21)包括複數個止擋位置(22),所述複數個止擋位置(22)被間隔開相應的轉位角(I),並且在所述滾珠承載套(15)和所述轉位套(20)之間的一相對旋轉期間所述多個止擋位置(22)能夠與所述滑動件(16、17)依次接合,每一個止擋位置(22)為所述纜線捲繞套(13)限定一穩定的角度位置; 一指示器(30),所述指示器(30)能夠在一主動位置與一被動位置之間切換,在所述主動位置中,所述指示器(30)與所述轉位套(20)相互作用以限制所述指示器相對於所述外殼(11)的該角度遊隙,在所述被動位置中,所述指示器(30)不與所述轉位套(20)相互作用,並且所述指示器(30)不限制在所述轉位套(20)與所述外殼(11)之間的該角度遊隙。
  2.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所述轉位套(20)的該角度遊隙的該限制被給定為等於當所述指示器(30)在所述被動位置中時所述轉位套(20)的該最大角度偏移與當所述指示器(30)在所述主動位置中時所述轉位套(20)的該最大角度偏移之間的該差的一角度(D)。
  3.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緊接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二角度方向(B)上的一受控旋轉之後,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一角度方向(A)上的一受控旋轉期間,將所述指示器(30)從所述主動位置切換到所述被動位置。
  4.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緊接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一角度方向(A)上的一受控旋轉之後,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二角度方向(B)上的一受控旋轉期間,將所述指示器(30)從所述被動位置切換到所述主動位置。
  5.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緊接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一角度方向(A)上的一先前受控旋轉之後,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一角度方向(A)上的一受控旋轉期間,所述指示器(30)保持在所述被動位置中。
  6.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緊接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二角度方向(B)上的一先前受控旋轉之後,在所述控制銷(12)在所述第二角度方向(B)上的一受控旋轉期間,所述指示器(30)保持在所述主動位置中。
  7. 根據請求項1之裝置(10),其中所述轉位套(20)包括插入所述外殼(11)的一抵接座(27)中的一徑向附件(23);所述徑向附件(23)在該周向方向上的一延伸部比所述外殼(11)的所述抵接座(27)的在該周向方向上的該延伸部短,以便在所述轉位套(20)與所述外殼(11)之間形成所述旋轉遊隙。
  8. 根據請求項7之裝置(10),其中所述徑向附件(23)由一第一徑向壁(24)和一第二徑向壁(25)定界;所述抵接座(27)包括一第一抵接壁(28)和一第二抵接壁(29),所述第一抵接壁(28)和所述第二抵接壁(29)分別限定用於所述轉位套(20)相對於所述外殼(11)的該旋轉的一第一端止擋和一第二端止擋。
  9.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10),其中所述指示器(30)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外殼(11)中形成的一徑向殼體(31)中;所述徑向殼體(31)具有在所述外殼(11)的所述抵接座(27)上敞開的一徑向內端。
  10. 根據請求項9之裝置(10),其中在所述主動位置中,所述指示器(30)至少部分地插入在所述外殼(11)的所述抵接座(27)中,並且所述指示器(30)限定在所述第一端止擋和所述第二端止擋之間佈置的用於所述轉位套(20)相對於所述外殼(11)旋轉的一第三端止擋。
  11. 根據請求項9或10之裝置(10),其中所述指示器(30)包括一頭(32)和一彈性構件(33),所述彈性構件(33)作用在所述頭(32)上以在所述徑向殼體(31)中在所述徑向內方向上推動所述頭(32)。
  12. 根據請求項11之裝置(10),其中所述頭(32)是大致楔形的,並且所述頭(32)與所述徑向殼體(31)的一傾斜壁(31a)接觸;當在沿著所述第一角度方向(A)定向的所述指示器(30)的所述頭(32)上施加一力時,所述頭(32)在所述傾斜壁(31a)上與所述彈性構件(33)反向滑動。
TW107104411A 2017-02-13 2018-02-08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TWI754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015361A IT201700015361A1 (it) 2017-02-13 2017-02-13 Dispositivo meccanic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102017000015361 2017-02-13
IT102017000015361 2017-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1372A true TW201831372A (zh) 2018-09-01
TWI754005B TWI754005B (zh) 2022-02-01

Family

ID=5899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411A TWI754005B (zh) 2017-02-13 2018-02-08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0988B2 (zh)
EP (1) EP3360766B1 (zh)
JP (1) JP7055029B2 (zh)
CN (1) CN108502095B (zh)
IT (1) IT201700015361A1 (zh)
TW (1) TWI7540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A20164005A1 (it) * 2016-05-31 2017-12-01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cambio di una bicicletta
IT201600122800A1 (it) * 2016-12-02 2018-06-02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CN110435806B (zh) * 2019-07-26 2021-03-30 兰溪智行云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拨链控制器
US11981398B2 (en) * 2020-09-11 2024-05-14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7127A (ja) * 1983-01-08 1984-07-21 Shimano & Co Ltd 変速操作装置
JPS6160387A (ja) * 1984-09-03 1986-03-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US5020387A (en) * 1985-03-07 1991-06-04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td. Lever shif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JP2848842B2 (ja) * 1989-04-11 1999-0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レバー装置
WO1996004167A1 (fr) 1994-08-02 1996-02-15 Nobuo Ozaki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 vitesses pour bicyclette
JP2807428B2 (ja) * 1995-06-28 1998-10-08 株式会社ヤスダ 自転車変速機用ワイヤ操作装置
US5676020A (en) 1995-06-30 1997-10-14 Sram Corporation Hand-rotatable bicycle gear shift actuator with overshift return
TW378183B (en) * 1996-02-14 2000-01-01 Shimano Kk Bicycle shift levers which surround a handlebar
JP3321045B2 (ja) * 1996-12-20 2002-09-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の電気的操作装置
US6484603B2 (en) 1997-12-05 2002-11-26 Sram Deutschland Gmbh Selector for a bicycle gear mechanism
DE19753901A1 (de) 1997-12-05 1999-06-10 Sram De Gmbh Schalter für ein Fahrradgetriebe
US6367347B1 (en) 1998-08-04 2002-04-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Switch for bicycle speed-changing gear
EP1564131B1 (en) 2004-02-06 2007-08-15 Campagnolo S.R.L. Actua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JP2006224875A (ja) 2005-02-18 2006-08-31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US7650813B2 (en) 2005-05-19 2010-01-26 Shimano Inc. Po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bicycle control device
DE602005024540D1 (de) * 2005-08-04 2010-12-16 Campagnolo Srl Betätigungs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as Betätigungsseil einer Fahrradgangschaltung
US20070068312A1 (en) 2005-09-07 2007-03-29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JP4191757B2 (ja) 2006-10-12 2008-12-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US9334020B2 (en) 2007-04-26 2016-05-10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US8485060B2 (en) 2011-05-26 2013-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JP6160387B2 (ja) 2013-09-17 2017-07-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DE202014103741U1 (de) * 2014-04-16 2014-09-01 Shin Yaw Machinery Co., Ltd. Lenkergriff für Verkehrsmittel
JP5937649B2 (ja) * 2014-09-05 2016-06-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シフ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自転車用電動システム
CN104691699B (zh) 2015-03-12 2018-09-21 太仓明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指拨式变速控制器
CN204473057U (zh) 2015-03-12 2015-07-15 太仓明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指拨式变速控制器
US10946934B2 (en) * 2015-06-04 2021-03-16 Campagnolo S.R.L. Actua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EP3100942B1 (en) * 2015-06-04 2019-07-10 Campagnolo S.R.L. Actua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ITUA20164005A1 (it) * 2016-05-31 2017-12-01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cambio di una bicicletta
TWI729154B (zh) * 2016-07-05 2021-06-0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的前變速器的控制線的致動裝置
IT201600122800A1 (it) * 2016-12-02 2018-06-02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IT201600130728A1 (it) * 2016-12-23 2018-06-23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bicicletta
IT201700015349A1 (it) * 2017-02-13 2018-08-13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deragliatore anteriore di una biciclet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9806A1 (en) 2018-08-16
JP7055029B2 (ja) 2022-04-15
JP2018188127A (ja) 2018-11-29
CN108502095B (zh) 2020-10-02
US10300988B2 (en) 2019-05-28
IT201700015361A1 (it) 2018-08-13
TWI754005B (zh) 2022-02-01
EP3360766B1 (en) 2020-11-18
CN108502095A (zh) 2018-09-07
EP3360766A1 (en)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1372A (zh)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換檔機構的控制纜線的機械促動裝置
JP5086569B2 (ja) 自転車のディレイラーの制御装置
US7526979B2 (en) Bicycle shift po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US7392723B2 (en) Bicycle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EP1749738A1 (en) Actu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JP5798465B2 (ja) 自転車のギアシフト部に用いられる制御ケーブル用の作動装置
EP1591354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with combined operation of multiple output elements
CN107444563B (zh) 自行车换档的控制线的致动装置
TWI750263B (zh) 自行車變速器的控制拉索的致動裝置
TWI729154B (zh) 自行車的前變速器的控制線的致動裝置
EP0719701B1 (en) Bicycle shifting apparatus
CN109305284B (zh) 用于致动自行车的前拨链器的致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