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5826U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75826U CN218975826U CN202320019003.4U CN202320019003U CN218975826U CN 218975826 U CN218975826 U CN 218975826U CN 202320019003 U CN202320019003 U CN 202320019003U CN 218975826 U CN218975826 U CN 2189758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elastic arm
- connector
- free end
- contac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端子包括主体和第一弹性臂。第一弹性臂悬臂设于主体,且具有第一固定端、第一自由端和位于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之间的中间部,自第一固定端到第一自由端,第一弹性臂沿朝向远离主体的方向相对于主体倾斜延伸,中间部朝向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凸出,且在中间部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朝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中间部的横截面与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垂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便于兼顾顺畅安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避免与壳体脱离的锁固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线束端子包括公端和母端,线束端子作为电接触单元与线束护套的配合一般通过弹性力臂结构,即折弯一定的角度作为弹片,以通过弹性力臂实现安装、锁定,使得弹性力臂既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然而,弹性力臂的弹性变形能力和刚度、强度难以取得良好的平衡,导致线束端子无法同时兼顾其安装便利性和锁定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所述端子便于兼顾顺畅安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避免与壳体脱离的锁固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连接器的线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线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子,包括:主体;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悬臂设于所述主体,且具有第一固定端、第一自由端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自由端之间的中间部,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朝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倾斜延伸,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凸出,且在所述中间部的任意横截面上,所述中间部朝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所述中间部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通过在中间部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朝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且中间部朝向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凸出,便于使第一弹性臂能够兼顾弹性形变能力、强度和刚度需求,从而使得第一弹性臂同时兼顾端子顺畅安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避免与壳体脱离的锁固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凸形结构的顶点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凸形结构的顶点处于同一抛物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形结构沿抛物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凸形结构的长度两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外表面为马鞍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插配部,所述插配部内限定出插配腔,所述插配腔的一端形成有插配口,所述插配腔适于插配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插配腔的至少一个腔壁设有第二弹性臂和止抵件,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止抵件被配置为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接触时所述止抵件对对应所述接触部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悬臂设置,且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接触部邻近所述第二自由端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臂还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别位于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二弹性臂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所述第一止抵件用于对第一配合部施加弹性抵持力;和/或,第二止抵件,所述第二止抵件用于对第二配合部施加弹性抵持力。
进一步地,所述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所述第一止抵件悬臂设置,且所述第一止抵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叠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自由端和所述接触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止抵件包括第二止抵件,所述第二止抵件悬臂设置,所述第二止抵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叠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和所述接触部之间。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配腔的多个腔壁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顶壁和第二顶壁,所述第二顶壁设在所述第一顶壁的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在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一弹性臂设在所述第二顶壁上,所述第二弹性臂设在所述第一顶壁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为一体折弯件,且为等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所述端子为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端子,且被配置为借助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被锁定在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端子,便于保证顺畅组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锁固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线束,包括:电线;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为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通过采用上述的电连接器,便于保证顺畅组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锁固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线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线束,便于提升车辆组装便利性,保证车辆使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的主侧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端子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端子的另一角度的主侧视图。
附图标记:
端子100、
第一连接件10、
主体11、插配腔110、插配口111、
底壁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第一顶壁115、第二顶壁116、缺口1161、
第一弹性臂21、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L、
第一固定端21a、第一自由端21b、中间部21c、
第二弹性臂31、
第二固定端31a、第二自由端31b、第一配合部31c、第二配合部31d、接触部310、第一止抵件41、
压接部51、第一压接部分511、第二压接部分5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100。其中,端子100可以为公端子或母端子。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100,包括:主体11和第一弹性臂21。
第一弹性臂21悬臂设于主体11,且第一弹性臂21具有第一固定端21a、第一自由端21b和位于第一固定端21a和第一自由端21b之间的中间部21c,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第一弹性臂21沿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相对于主体11倾斜延伸,则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相对于主体11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弹性臂21可以用于将端子100锁定于壳体。
在将端子100安装至壳体时,可以将端子100自后向前插配至壳体的护套中,在插配过程中,第一弹性臂21由于受到挤压而向下偏转,直至端子100插配至预设位置时,第一弹性臂21向上偏转以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此时第一弹性臂21的第一自由端21b与壳体的限位凸起相止抵(图中未示出),以便通过第一弹性臂21限制端子100向后脱离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弹性臂21可以是主要发生弹性运动的部件,第一弹性臂21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以便于端子100的顺利快速安装;在安装完成后,第一弹性臂21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更好地限制端子100向前脱离壳体,保证端子100稳定锁固于壳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中间部21c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21c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则凸形结构的开口可以朝向主体11设置;且中间部21c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使得中间部21c的内壁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并非是一恒定值,即中间部21c的内壁上存在至少两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不等。其中,中间部21c的横截面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垂直。
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可以理解为中间部21c所有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凸形结构的中心的连线,而凸形结构的中心可以理解为凸形结构长度两端连线的中点。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主体1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弹性臂21悬臂设于主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第一弹性臂21沿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延伸,则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倾斜延伸;在中间部21c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21c沿第二方向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且对于第一弹性臂21的整体结构,中间部21c在第二方向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使得中间部21c的内壁上存在至少两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不等。此时,凸形结构沿第三方向延伸,且凸形结构与主体11之间的距离沿第三方向先增大、后减小,凸形结构的中心可以为凸形结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连线的中点,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垂直。
以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为例进行说明:主体1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弹性臂21设在主体11的顶侧,且第一弹性臂21由前向后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延伸,即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由前向后、自下向上延伸,使得第一弹性臂21在上下方向上可以相对于主体11上下偏转以发生弹性形变;在中间部21c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21c向上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即中间部21的任意横截面形状为向上凸出的凸形结构,对于第一弹性臂21的整体结构,中间部21c在向下凸出,使得中间部21c的内壁上存在至少两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不等。此时,凸形结构的中心可以为凸形结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连线的中点。
其中,凸形结构能够分散第一弹性臂21承受的支撑力,以兼顾第一弹性臂21的弹性能力和抗弯刚度,保证端子100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弹性臂21易变形以实现端子100快速安装,且在端子100安装完成后,第一弹性臂21能抵抗端子100受到的拖拽力,以保证端子100与壳体稳定配合;而中间部21c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可以进一步改善整个第一弹性臂21的弹性能力和抗弯刚度。
由此,第一弹性臂21在插配过程中受到挤压时,不易产生扭转变形,减少或避免第一弹性臂21发生扭转而导致与壳体发生干涉,以保证安装过程中端子100顺畅平稳插配;当端子100插配至预设位置时,第一弹性臂21能够在自身弹性恢复能力的驱使下偏转以恢复至原来的状态,保证第一弹性臂21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或避免在使用或测试过程中第一弹性臂21容易变形脱开,导致对端子100的锁固作用失效,尤其是小线径连接器的使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100,通过在中间部21c的任意横截面上,中间部21c朝向远离主体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且中间部21c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便于使第一弹性臂21能够兼顾弹性形变能力、强度和刚度需求,从而使得第一弹性臂21同时兼顾端子100顺畅安装需求、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避免与壳体脱离的锁固需求,同时可以有效提升端子100对应材料的利用率,满足端子100小型化发展需求。
当端子100用于车辆中时,可以适应车辆对复杂路况和极端冷热情况的需求,在恶劣震动和复杂环境中保证可靠连接,以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和行车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凸形结构的顶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以使得中间部21c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且便于实现中间部21c与第一自由端21b和第一固定端21a之间的良好过渡,同时便于简化中间部21c的结构,方便加工,例如端子100为一体折弯件时,第一弹性臂2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形状较为简单,方便了端子100的成型。
其中,凸形结构的顶点可以理解为凸形结构上距离主体11最远的点。
可以理解的是,凸形结构的顶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最小的位置可以位于中间部21c的中部、或位于中间部21c的中部的邻近第一固定端21a的一侧、或位于中间部21c的中部的邻近第一自由端21b的一侧等。
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凸形结构的顶点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使得中间部21c形成为连续曲面结构,进一步方便了第一弹性臂2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多个凸形结构的顶点处于同一抛物线上,该抛物线的开口背向主体11,以进一步改善第一弹性臂21的弹性能力和承载能力,而端子100借助于第一弹性臂21,使得第一弹性臂21受到沿主体11长度方向的挤压力来实现端子100锁固于壳体,从而提升了端子100的安装便利性、端子100与壳体的稳定锁固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凸形结构沿抛物线延伸,该抛物线的开口朝向主体11,以进一步兼顾第一弹性臂21的弹性能力和承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凸形结构的长度两端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同样可以使得中间部21c朝向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凸出,且便于实现中间部21c与第一自由端21b和第一固定端21a之间的良好过渡,同时便于简化中间部21c的结构,方便加工,例如端子100为一体折弯件时,第一弹性臂2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形状较为简单,方便了端子100的成型。
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自第一固定端21a到第一自由端21b,凸形结构的长度两端与第一弹性臂21的中心轴线L之间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凸形结构沿第三方向曲线延伸,凸形结构的长度两端即为凸形结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使得中间部21c的周向两端边沿即中间部21a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边沿分别形成为连续曲线结构,进一步方便了第一弹性臂2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弹性臂21形成为马鞍形结构,例如第一弹性臂21的外表面可以为双曲抛物面,即第一弹性臂21的外表面为马鞍面。
可以理解的是,马鞍形结构具有较好的分散承力的能力,相对于平板形的结构,在几何尺寸与边缘支撑方式相同的情况下,马鞍形结构的承载能力比平板结构大大提高,承载力时,内力为压应力,不易失效,保证与壳体配合的可靠性。而在这样的结构下,当第一弹性臂21达到一定的承载能力时,采用马鞍形结构相对于采用平板结构所占的体积更小,从而马鞍形结构采用的材料更少。
可见,本申请中端子100的第一弹性臂21不仅更能承受拉扯,也能承受挤压,在压力和拉力之间形成了巧妙的平衡,具备非常强的稳定性和承重性;第一弹性臂21与壳体定位锁止时,能提供大的保持力且不易失稳,不易失效,可与壳体可靠连接,进一步保证公端子与母端子之间稳定和可靠的电连接,保证连接器在复杂工况下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公端子和母端子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体11包括插配部,插配部内限定出插配腔110,插配腔110的一端形成有插配口111,插配腔110适于插配第一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10可以自插配口111插配于插配腔110;插配腔110的至少一个腔壁设有第二弹性臂31和止抵件,第二弹性臂31具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的接触部310,止抵件被配置为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止抵件对对应接触部310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10过插配口111插入插配腔110内,在第一连接件10插入插配腔110时,第二弹性臂31受到第一连接件10的挤压力并向远离第一连接件10的方向运动,为第一连接件10提供插配空间,而第二弹性臂31在弹性形变下对第一连接件10施加压力,保证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的接触。
由此,通过设置止抵件,止抵件在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对对应接触部310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作用力,进一步增大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从而增大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过避免第一连接件10从插配腔110脱出的风险;同时,保证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可靠接触,保证两者之间的电流传输效果,进而保证端子100和第一连接件1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未电连接时,止抵件可以对接触部310直接或间接施加作用力,以使接触部310具有朝向与接触部310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所在位置运动的趋势,从而便于在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止抵件可以提供更大的作用力,保证电连接可靠;或者,当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未电连接时,止抵件可以与接触部310间隔设置,此时止抵件可以未对接触部310施加作用力,而在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止抵件对接触部310施加作用力,以保证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的可靠连接。
简言之,在第一连接件10开始推动第二弹性臂31以使第二弹性臂31发生变形、直至第一连接件10与接触部310完成电接触的整个过程中,止抵件可以在任意时刻起对第二弹性臂31直接或间接施加作用力,以增大第二弹性臂31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接触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弹性臂31悬臂设置,且第二弹性臂31具有第二固定端31a和第二自由端31b,接触部310邻近第二自由端31b设置,第二固定端31a相对于第二自由端31b靠近插配口111设置,则在插配部的长度方向(或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固定端31a位于插配口111和第二自由端31b之间,第二弹性臂31可以对第一连接件10的安装起到一定导引作用。
在图2的示例中,沿第一连接件10的插配方向(例如图2中自前向后的方向),插配腔110的与第二弹性臂31相对的一侧腔壁和第二弹性臂31之间形成的插配空间逐渐减小,使得第二弹性臂31可以引导第一连接件10快速插配于插配腔110,保证第一连接件10与插配腔110的快速、准确配合。
当然,第二自由端31b还可以相对于第二固定端31a靠近插配口111设置,则在插配部的长度方向上,第二自由端31b位于插配口111和第二固定端31a之间,同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10顺利插配于插配腔110以于第二弹性臂31电连接。
如图2所示,第二弹性臂31还具有第一配合部31c和第二配合部31d,第一配合部31c和第二配合部31d分别位于接触部310在第二弹性臂3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41和第二止抵件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一止抵件41用于对第一配合部31c施加弹性抵持力,则第一止抵件41被配置为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第一止抵件41对第一配合部31c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作用力,以增大第二弹性臂31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第二止抵件用于对第二配合部31d施加弹性抵持力,则第二止抵件被配置为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电接触时,第二止抵件对第二配合部31d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作用力,以增大第二弹性臂31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
例如,第一止抵件41的至少部分位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固定端31a的一侧,则第一止抵件41可以自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固定端31a的一侧朝向接触部310设置,此时第一止抵件41可以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固定端31a的一侧接触并提供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压力,以使接触部310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件10的趋势;或者第一止抵件41还可以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自由端31b的一侧接触并提供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压力,以使接触部310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件10的趋势,从而带动接触部310朝向第一连接件10挤压,增大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以及摩擦力。
例如,第二止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自由端31b的一侧(图中未示出),则第二止抵件可以自接触部330的远离第二自由端31b的一侧朝向接触部310设置,此时第二止抵件可以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自由端31b的一侧接触并提供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压力,以使接触部310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件10的趋势,或者第二止抵件还可以与接触部310的远离第二固定端31a的一侧接触并提供朝向第一连接件10的压力,以使接触部310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件10的趋势,从而带动接触部310朝向第一连接件10挤压,增大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以及摩擦力。
可以理解的是,当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41和第二止抵件时,第一止抵件41和第二止抵件适于分别止抵在接触部310在第二弹性臂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得接触部310的两侧均有靠近第一连接件10的趋势,从而同时带动接触部310朝向第一连接件10挤压,进一步增大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挤压力以及摩擦力。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41,第一止抵件41悬臂设置,且第一止抵件41的自由端与第一配合部31c叠置,第一配合部31c位于第二自由端31b和接触部310之间。由此,第一止抵件41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第二弹性臂31受到第一连接件10的挤压力并向远离第一连接件10的方向运动时,会使得第一止抵件41变形,在第一止抵件41的弹性形变下,第一止抵件41的自由端对第一配合部31c施加反作用力,以对第一配合部31c提供朝向接近第一连接件10方向的挤压力,从而第二弹性臂31同时受到第一连接件10和第一止抵件41的挤压力,使第二弹性臂31被夹在第一连接件10和第一止抵件41之间,保证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的可靠固定接触。
可选地,止抵件包括第二止抵件,第二止抵件悬臂设置,第二止抵件的自由端和第二配合部31d叠置,第二配合部31d位于第二固定端31a和接触部310之间。由此,第二止抵件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第二弹性臂31受到第一连接件10的挤压力并向远离第一连接件10的方向运动时,会使得第二止抵件变形,在第二止抵件的弹性形变下,第二止抵件的自由端对第二配合部31d施加反作用力,以对第二配合部31d提供朝向接近第一连接件10方向的挤压力,从而第二弹性臂31同时受到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止抵件的挤压力,使第二弹性臂31被夹在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止抵件之间,保证接触部310与第一连接件10的可靠固定接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插配腔110的多个腔壁包括底壁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第一顶壁115和第二顶壁116,第二顶壁116设在第一顶壁115的背离底壁112的一侧,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分别设在底壁112的相对两侧,第一侧壁113连接底壁112和第一顶壁115,第二侧壁114连接底壁112和第二顶壁116。
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第二顶壁116位于第一顶壁115的上方,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弹性臂21的第一固定端21a连接在第二顶壁116上,第二顶壁116用于对第一弹性臂21提供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支撑,保证第一固定端21a在主体11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从而通过第一固定端21a的位置固定,使第一自由端21b偏转后能够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其中,第一弹性臂21设在第二顶壁116上,第二弹性臂31设在第一顶壁115上,以便于端子100的加工;例如第二弹性臂32悬臂设置,第二弹性臂31的第二固定端31a连接在第一顶壁115上,第一顶壁115用于对第二弹性臂31提供前后方向的支撑,保证第二固定端31a在主体11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固定。而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均连接第一顶壁115,为第一顶壁115提供上下方向的稳定支撑,从而第一顶壁115还可对第二弹性臂31提供上下方向的支撑,保证第二固定端31a在主体11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抵件也设于第一顶壁115上,第一顶壁115同时为止抵件提供在主体11上的固定支撑。当然,插配腔110中可以仅第一顶壁115设有第二弹性臂31和止抵件,或者第一顶壁115和底壁112上均设有第二弹性臂31和止抵件;但不限于此。
此外,底壁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和第一顶壁115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限定出插配腔110,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件10,且对第一连接件10的插配方向进行限定,插配腔11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10沿前后方向插配于插配腔110内,避免第一连接件10产生插配方向以外的位置偏离,保证第一连接件10与端子100的可靠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二顶壁116形成有缺口1161,第一弹性臂21直接或间接连接于缺口1161在主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沿处,且第一弹性臂21与缺口1161在主体11宽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边沿分别间隔设置。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弹性臂21与缺口1161在主体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分别间隔设置,以在保证第一弹性臂21连接可靠的前提下,适当减弱第二顶壁116对第一弹性臂21的限制,进一步改善第一弹性臂21的弹性变形能力,同时第一弹性臂21朝向主体11偏转时,能够通过缺口1161避开第二顶壁116,减少第二顶壁116对第一弹性臂21的形变干扰。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端子100为一体折弯件,且端子100为等厚结构,则主体11和第一弹性臂21为一体折弯件件,同时端子100各处结构的厚度相同,使端子100整体的传力较为平均,能够提高端子100的结构强度。例如,端子100可以通过将金属板材加工成特定形状后经过多次折弯,以便最终形成端子100,方便端子100的加工。
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第一弹性臂21、第二弹性臂31、底壁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第一顶壁115和第二顶壁116一体成型,端子100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提高端子100在壳体内锁固的稳定性。
在图1-图3的示例中,主体11还包括压接部51,压接部51用于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以使主体11与第二连接件电连接。例如,主体1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插配部和压接部51,插配部适于与第一连接件10电连接,压接部51适于与第二连接件电连接;可见,主体11用于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以第二连接件为电线为例,压接部51可包括用于压接电线的导体的第一压接部分511和用于压接在电线的电绝缘层上的第二压接部分512,如此,通过两个压接部51分可以使得端子100与电线的连接强度稳定,电线不易脱落。
可选地,第一压接部分511可与电线的导体焊接,例如使用压紧焊接的方式进行。另外,附图1-图3所示的端子100中,第一压接部分511和第二压接部分512处于尚未压接电线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示未出)和端子100,端子100被配置为借助于第一弹性臂21被锁定在壳体。其中,电连接器可以是公电连接器,也可以是母电连接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线束,包括电线和上述的电连接器,电线与端子100连接。其中,端子100用于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电连接,电线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例如,第一连接件101可以为公端子的凸耳,端子100为母端子,第二连接件为电线。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线束。具体地,线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电连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便于保证车辆行车安全、行车稳定。车辆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增程式电动车、燃油车、氢动力汽车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悬臂设于所述主体,且具有第一固定端、第一自由端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自由端之间的中间部,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朝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倾斜延伸,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凸出,且在所述中间部的任意横截面上,所述中间部朝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形结构,所述中间部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凸形结构的顶点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形结构的顶点处于同一抛物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结构沿抛物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到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凸形结构的长度两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为马鞍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插配部,所述插配部内限定出插配腔,所述插配腔的一端形成有插配口,所述插配腔适于插配第一连接件,所述插配腔的至少一个腔壁设有第二弹性臂和止抵件,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止抵件被配置为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接触时所述止抵件对对应所述接触部直接或间接施加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悬臂设置,且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接触部邻近所述第二自由端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臂还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别位于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二弹性臂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止抵件包括:
第一止抵件,所述第一止抵件用于对第一配合部施加弹性抵持力;和/或,
第二止抵件,所述第二止抵件用于对第二配合部施加弹性抵持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件包括第一止抵件,所述第一止抵件悬臂设置,且所述第一止抵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叠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自由端和所述接触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件包括第二止抵件,所述第二止抵件悬臂设置,所述第二止抵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叠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和所述接触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配腔的多个腔壁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顶壁和第二顶壁,所述第二顶壁设在所述第一顶壁的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在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一弹性臂设在所述第二顶壁上,所述第二弹性臂设在所述第一顶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一体折弯件。
13.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
端子,所述端子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且被配置为借助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被锁定在所述壳体。
14.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线;
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19003.4U CN21897582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19003.4U CN21897582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75826U true CN218975826U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51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19003.4U Active CN21897582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75826U (zh) |
-
2023
- 2023-01-03 CN CN202320019003.4U patent/CN2189758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9486B2 (en) | Receptacle terminal with a contact spring | |
EP0147076B1 (en) | Electrical terminal having a receptacle contact section of low insertion force and terminating section therefor | |
JP4187338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02184502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00055998A1 (en) | Terminal fitting and a wire connected with a terminal fitting | |
KR20040078686A (ko) | 기판 내장형 압접 커넥터 | |
CN219017947U (zh) | 带有护套的接插转接端子及相应的连接器 | |
CN214797803U (zh) | 端子本体、连接端子及用于制作端子本体的片料 | |
CN218975826U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WO2024066294A1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CN218997127U (zh) | 端子和电连接器 | |
CN218997132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连接器 | |
CN218498415U (zh) |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17855906A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JP3242843B2 (ja) | 二部品構成の突き合わせ端子 | |
CN219498248U (zh) | 端子、电连接器和车辆 | |
CN21928669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端子及插头端子 | |
CN117525941A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CN218351753U (zh) | 连接器组合 | |
JP3172411B2 (ja) | 嵌合ガイド付き可動コネクタ | |
CN118448890A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CN217062629U (zh) | Type-c电连接器 | |
CN221928611U (zh) |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2105768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用大电流端子及电源连接器 | |
CN219321673U (zh) |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