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488U -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488U
CN218972488U CN202223205001.9U CN202223205001U CN218972488U CN 218972488 U CN218972488 U CN 218972488U CN 202223205001 U CN202223205001 U CN 202223205001U CN 218972488 U CN218972488 U CN 218972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light guide
direction limiting
limiting edge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5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 Marelli Automotive Component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 Marelli Automotive Components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 Marelli Automotive Components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eti Marelli Automotive Components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5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光导上的光导安装结构和设置在PCB板上的PCB板安装结构;PCB板安装结构和光导安装结构相卡和;PCB板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开口结构,开口结构上形成有Y向限位边和X向限位边;光导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卡和部、第二卡和部、第三卡和部以及第四卡和部;第一卡和部、第二卡和部、第三卡和部以及第四卡和部间隔设置在光导的四周边缘位置处;第一卡和部、第二卡和部、第三卡和部以及第四卡和部均与Y向限位边、X向限位边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光导安装结构和PCB板安装结构的互相卡和进行固定,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螺钉等其他安装零件,同时也可以减小安装的Z向尺寸。

Description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导的固定安装一般是通过光导安装座、螺钉等安装零件进行安装,此类安装座的缺点是安装稳定性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发生松动或脱落不便于进行安装,导致光源和光导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此类安装偏差一是会影响光导入光面的入光,进一步影响点亮效果,二是会容易发生安装失效,如图8所示,光导的入光面是在光导支架里面的,而不是伸出光导支架的,由于光导支架一般采用不透明的塑料,容易积聚热量,在安装失效的情况下容易烤化光导的入光端,影响正常的发光且安装的Z向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光导上的光导安装结构和设置在PCB板上的PCB板安装结构;所述PCB板安装结构和所述光导安装结构相卡和;
所述PCB板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上形成有Y向限位边和X向限位边;所述光导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卡和部、第二卡和部、第三卡和部以及第四卡和部;
所述第一卡和部、所述第二卡和部、所述第三卡和部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光导的四周边缘位置处;所述第一卡和部、所述第二卡和部、所述第三卡和部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均与所述Y向限位边、所述X向限位边相抵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开口结构包括第一侧开口结构、第二侧开口结构、第三侧开口结构以及第四侧开口结构;
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上形成第一Y向限位边和第一X向限位边;所述第一卡和部与所述第一Y向限位边、所述第一X向限位边相抵接;
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上形成第二Y向限位边和第二X向限位边;所述第二卡和部与所述第二Y向限位边、所述第二X向限位边相抵接;
所述第三侧开口结构上形成第三Y向限位边和第三X向限位边;所述第三卡和部与所述第三Y向限位边、所述第三X向限位边相抵接;
所述第四侧开口结构上形成第四Y向限位边和第四X向限位边;所述第四卡和部与所述第四Y向限位边、所述第四X向限位边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光导安装结构还包括弹性结构;
所述弹性结构的与所述光导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弹性结构用于限位锁定所述PCB板;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光导的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凸起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光导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凸起用于限位锁定所述PCB板。
优选的,多个所述开口结构还包括中央开口结构;
所述中央开口结构上形成有第五Y向限位边,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五Y向限位边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光导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板、所述凸起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呈矩形设置;
所述PCB板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一应力消除结构,所述第一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呈矩形设置;
所述PCB板上位于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应力消除结构,所述第二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用于连接所述凸起的连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凸起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和部、所述第二卡和部、所述第三卡和部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采用如下任一项一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所述第一卡和部、所述第二卡和部、所述第三卡和部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配置为相同的Y向位置;
方式二:所述第一卡和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三卡和部、所述第四卡和部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方式三:所述第二卡和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三卡和部、所述第四卡和部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结构通过光导安装结构本身与PCB板的配合完成光导入光端的固定,能够一体成型生产加工,又无需额外的安装件,安装便捷,并且定位精确可靠,不易松脱;
2、本申请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直接将PCB板和光导入光端固定在一起,且装配更加稳固可靠,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又节省了零件,还在节省零件的基础上直接实现了光源和光导直接的稳定装配,方便拆装,具备多种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的Y向限位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的X向限位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导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导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导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光导与PCB板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光导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光导安装结构1                       第二侧开口结构212
第一卡和部111                       第二Y向限位边2121
第二卡和部112                       第二X向限位边2122
第三卡和部113                       第三侧开口结构213
第四卡和部114                       第三Y向限位边2131
弹性结构12                          第三X向限位边2132
凸起121                             第四侧开口结构214
加强筋122                           第四Y向限位边2141
加强面123                           第四X向限位边2142
光导13                              中央开口结构215
入光面131                           第五Y向限位边2151
抵接表面132                         光源3
PCB板安装结构2                      PCB板4
第一侧开口结构211                   第一凸起结构5
第一Y向限位边2111                   第二凸起结构6
第一X向限位边2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光导13上的光导安装结构1和设置在PCB板4上的PCB板安装结构2,PCB板安装结构2和光导安装结构1相卡和,PCB板安装结构2包括多个开口结构,开口结构上形成有Y向限位边和X向限位边,光导安装结构1包括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间隔设置在光导的四周边缘位置处;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均与Y向限位边、X向限位边相抵接。
光导安装结构1还包括弹性结构12,弹性结构12的与光导13一体成型设置,弹性结构12用于限位锁定PCB板,弹性结构12设置在光导13的中部位置。弹性结构12包括凸起121和连接板213,连接板213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在光导上,凸起121设置在连接板213的另一端,凸起121用于限位锁定PCB板。光导安装结构1还包括加强筋122,加强筋122与连接板123、凸起121连接设置。弹性结构12上用于连接凸起121的连接面的面积大于凸起121的截面积。
多个开口结构包括第一侧开口结构211、第二侧开口结构212、第三侧开口结构213以及第四侧开口结构214,第一侧开口结构211上形成第一Y向限位边2111和第一X向限位边2112,第一卡和部111与第一Y向限位边2111、第一X向限位边2112相抵接,第二侧开口结构212上形成第二Y向限位边2121和第二X向限位边2122,第二卡和部112与第二Y向限位边2121、第二X向限位边2122相抵接,第三侧开口结构213上形成第三Y向限位边2131和第三X向限位边2132,第三卡和部113与第三Y向限位边2131、第三X向限位边2132相抵接,第四侧开口结构214上形成第四Y向限位边2141和第四X向限位边2142,第四卡和部114与第四Y向限位边2141、第四X向限位边2142相抵接。多个开口结构还包括中央开口结构215,中央开口结构215上形成有第五Y向限位边2151,凸起121与第五Y向限位边2151相抵接。
第一Y向限位边2111、第二Y向限位边2121、第三Y向限位边2131以及第四Y向限位边2141构成上述的Y向限位边,第一X向限位边2112、第二X向限位边2122、第三X向限位边2132以及第四X向限位边2142构成上述的X向限位边。
第一侧开口结构211呈矩形设置,PCB板上位于第一侧开口结构211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一应力消除结构,第一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第二侧开口结构212呈矩形设置,PCB板上位于第二侧开口结构212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应力消除结构,第二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
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采用如下任一项一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配置为相同的Y向位置;
方式二:第一卡和部111配置为与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方式三:第二卡和部112配置为与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第一侧开口结构211和第二侧开口结构212之间形成有第一凸起结构5,第三侧开口结构213和第四侧开口结构214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6。
工作原理:
安装时,首先确定PCB板方向,将PCB板的光源3一侧对准光导安装结构1的入光面131,使PCB板的第一凸起结构5对准第三卡和部113和第四卡和部114之间的位置,第二凸起结构6对准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二卡和部112之间的位置,将PCB板向靠近光导13的方向按压下去;
当PCB板的侧面抵在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上时,继续向下按压PCB板,弹性结构12受到Z方向的力将沿着Z方向发生弹性变形,通过PCB板将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按压下去,待PCB板抵接在抵接表面132上时,将PCB板向靠近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三卡和部113的方向水平移动,使PCB板的第二Y向限位边2121和第四Y向限位边2141分别穿过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三卡和部113的下侧,直至PCB板的第一Y向限位边2111抵住第二卡和部112,第二Y向限位边2121抵住第一卡和部111,第三Y向限位边2131抵住第四卡和部114,第四Y向限位边2141到抵住第三卡和部113,此时,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将穿过PCB板的中央开口结构215并抵在中央开口结构215的第五Y向限位边P5上,与第一Y向限位边2111、第二Y向限位边2121、第三Y向限位边2131、第四Y向限位边2141一起对PCB板的Y方向进行限位,此时无论从Y的正方向还是Y的负方向推动PCB板,PCB板都具有良好的限位;
第一X向限位边2112、第二X向限位边2122、第三X向限位边2132、第四X向限位边2142将通过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对PCB板的X向进行限位,卡和部的表面S与光导安装结构的抵接表面132对PCB板的Z向进行限位,由此,PCB板将定位精确且牢固的与光导安装结构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实施例1的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包括光导安装结构1和PCB板,PCB板被设置为包括第一侧开口结构211、第二侧开口结构212、第三侧开口结构213、第四侧开口结构214、以及中央开口结构215,不同开口结构形成了不同的Y向限位边和X向限位边,第一侧开口结构211形成第一Y向限位边和第一X向限位边,第二侧开口结构212形成第二Y向限位边和第二X向限位边,第三侧开口结构213形成第三Y向限位边和第三X向限位边,第四侧开口结构214形成第四Y向限位边和第四X向限位边,中央开口结构215形成第五Y向限位边。
光导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依次分布于光导安装结构的四周,并设置于与第一Y向限位边、第二Y向限位边、第三Y向限位边、第四Y向限位边相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光导安装结构包括弹性结构12,弹性结构12设置于光导安装结构的中央,其一端连接于光导安装结构,与光导安装结构一体成型,沿着Z方向按压弹性结构12,弹性结构12将产生弹性变形并存在沿着Z方向的弹性恢复力,弹性结构1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凸起121,凸起121用于锁定PCB板的位置,其形状不做限制。
为了保证弹性结构的强度,在凸起121和连接板123之间还可设置有加强筋,以加强连接板123和气体121之间的稳定性。
安装时,首先确定PCB板方向,将PCB板的光源3一侧对准光导安装结构1的入光面131,使PCB板的第一凸起结构5对准第三卡和部113和第四卡和部114之间的位置,第二凸起结构6对准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二卡和部112之间的位置,将PCB板向靠近光导13的方向按压下去;
当PCB板的侧面抵在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上时,继续向下按压PCB板,弹性结构12受到Z方向的力将沿着Z方向发生弹性变形,通过PCB板将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按压下去,待PCB板抵接在抵接表面132上时,将PCB板向靠近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三卡和部113的方向水平移动,使PCB板的第二Y向限位边2121和第四Y向限位边2141分别穿过第一卡和部111和第三卡和部113的下侧,直至PCB板的第一Y向限位边2111抵住第二卡和部112,第二Y向限位边2121抵住第一卡和部111,第三Y向限位边2131抵住第四卡和部114,第四Y向限位边2141到抵住第三卡和部113,此时,弹性结构12的凸起121将穿过PCB板的中央开口结构215并抵在中央开口结构215的第五Y向限位边P5上,与第一Y向限位边2111、第二Y向限位边2121、第三Y向限位边2131、第四Y向限位边2141一起对PCB板的Y方向进行限位,此时无论从Y的正方向还是Y的负方向推动PCB板,PCB板都具有良好的限位;
第一X向限位边2112、第二X向限位边2122、第三X向限位边2132、第四X向限位边2142将通过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对PCB板的X向进行限位,卡和部的表面S与光导安装结构的抵接表面132对PCB板的Z向进行限位,由此,PCB板将定位精确且牢固的与光导安装结构固定在一起。
如图5所示,第一卡和部111可配置为与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从不同的Y向坐标触发对Y方向进行限位,同理,第二卡和部112也可配置为与第三卡和部113、第四卡和部114可配置为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如图1所示,PCB板的直角处还设置有四分之三圆环结构,以消除直角处的应力,防止PCB板出现裂纹等损坏。中心固定部的表面积需大于弹性结构凸起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导安装结构和PCB板安装结构的互相卡和进行固定,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螺钉等其他安装零件,同时也可以减小安装的Z向尺寸。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光导(13)上的光导安装结构(1)和设置在PCB板(4)上的PCB板安装结构(2);所述PCB板安装结构(2)和所述光导安装结构(1)相卡和;
所述PCB板安装结构(2)包括多个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上形成有Y向限位边和X向限位边;所述光导安装结构(1)包括第一卡和部(111)、第二卡和部(112)、第三卡和部(113)以及第四卡和部(114);
所述第一卡和部(111)、所述第二卡和部(112)、所述第三卡和部(113)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114)间隔设置在所述光导(13)的四周边缘位置处;所述第一卡和部(111)、所述第二卡和部(112)、所述第三卡和部(113)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114)均与所述Y向限位边、所述X向限位边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结构包括第一侧开口结构(211)、第二侧开口结构(212)、第三侧开口结构(213)以及第四侧开口结构(214);
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211)上形成第一Y向限位边(2111)和第一X向限位边(2112);所述第一卡和部(111)与所述第一Y向限位边(2111)、所述第一X向限位边(2112)相抵接;
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212)上形成第二Y向限位边(2121)和第二X向限位边(2122);所述第二卡和部(112)与所述第二Y向限位边(2121)、所述第二X向限位边(2122)相抵接;
所述第三侧开口结构(213)上形成第三Y向限位边(2131)和第三X向限位边(2132);所述第三卡和部(113)与所述第三Y向限位边(2131)、所述第三X向限位边(2132)相抵接;
所述第四侧开口结构(214)上形成第四Y向限位边(2141)和第四X向限位边(2142);所述第四卡和部(114)与所述第四Y向限位边(2141)、所述第四X向限位边(2142)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安装结构(1)还包括弹性结构(12);
所述弹性结构(12)的与所述光导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弹性结构(12)用于限位锁定所述PCB板(4);
所述弹性结构(12)设置在所述光导(13)的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2)包括凸起(121)和连接板(213);
所述连接板(213)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光导(13)上,所述凸起(12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13)的另一端,所述凸起(121)用于限位锁定所述PCB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结构还包括中央开口结构(215);
所述中央开口结构(215)上形成有第五Y向限位边(2151),所述凸起(121)与所述第五Y向限位边(2151)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安装结构(1)还包括加强筋(122);
所述加强筋(122)与所述连接板(123)、所述凸起(121)连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211)呈矩形设置;
所述PCB板(4)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结构(211)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一应力消除结构,所述第一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212)呈矩形设置;
所述PCB板(4)上位于所述第二侧开口结构(212)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应力消除结构,所述第二应力消除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3)上用于连接所述凸起(121)的连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凸起(121)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和部(111)、所述第二卡和部(112)、所述第三卡和部(113)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114)采用如下任一项一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所述第一卡和部(111)、所述第二卡和部(112)、所述第三卡和部(113)以及所述第四卡和部(114)配置为相同的Y向位置;
方式二:所述第一卡和部(111)配置为与所述第三卡和部(113)、所述第四卡和部(114)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方式三:所述第二卡和部(112)配置为与所述第三卡和部(113)、所述第四卡和部(114)分别处于不同的Y向位置。
CN202223205001.9U 2022-11-30 2022-11-30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Active CN218972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001.9U CN2189724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001.9U CN2189724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488U true CN218972488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5001.9U Active CN2189724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20413A1 (en) Light fixture
CN218972488U (zh) 光导安装固定结构
CN106838736B (zh) Led灯
CN102913822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67145A (zh) 部件组件及相关的车辆导流板组件
CN213508199U (zh) 一种稳定型易组合金属护栏结构
CN210663300U (zh) 一种顶盖结构及空调器
CN208481297U (zh) 电控盒以及洗碗机
CN113363658A (zh) 一种蓄电池托盘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8125038U (zh) 一种仿装车卡扣检具
CN220817545U (zh) 指示灯单元及电子设备
CN110497870A (zh) 一种新型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装配的装配方法
CN219382305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定位安装结构
CN220038135U (zh) 一种吸顶安装结构
CN220031660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固定结构
CN219749653U (zh) 一种尾部贯穿灯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3734830U (zh) 用于车辆摄像装置的固定结构、车辆摄像装置总成及车辆
CN211650690U (zh) 机柜空调外侧面板与箱体连接结构
CN220480743U (zh) 一种应用于焊接夹具的三向调整机构
CN110380183B (zh) 一种天线边界调试件紧固装置
CN220355249U (zh) 一种透镜模组
CN217088433U (zh) 电气导轨结构及电气控制设备连接结构
CN218096517U (zh) 空调下面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8463536U (zh) 前大灯结构及汽车
CN216478234U (zh) 一种精准定位型高温合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