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648U - 车辆背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背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648U
CN218966648U CN202222508184.5U CN202222508184U CN218966648U CN 218966648 U CN218966648 U CN 218966648U CN 202222508184 U CN202222508184 U CN 202222508184U CN 218966648 U CN218966648 U CN 218966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vehicle
back door
mounting portion
brak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81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执庸
潘毓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81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背门及车辆。该车辆背门包括:背门外板,所述背门外板包括第一窗框和制动灯安装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从所述第一窗框的下沿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凸出,以用于安装高位制动灯;以及背门内板,所述背门内板包括第二窗框和支撑部,所述第二窗框与所述第一窗框对应设置,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上并且支撑所述制动灯安装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辆背门能够将高位制动灯安装在背门玻璃下沿的内侧,可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提升车辆的美观性并且避免对车辆后排空间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车辆背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背门及包括该车辆背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高位制动灯又称高位刹车灯,一般安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易于发现前方车辆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
在一些两厢车中,为了布置高位制动灯,可以在车辆背门顶部设置扰流板,并在背门玻璃外部将高位制动灯集成在扰流板上。这种布置会降低车辆造型的美观性,并且增加扰流板也会使车辆的总体成本升高。在另一些两厢车中,可以将高位制动灯布置在背门玻璃的上沿内部,然而这种布置会影响车辆后排的头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背门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背门,包括:背门外板,所述背门外板包括第一窗框和制动灯安装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从所述第一窗框的下沿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凸出,以用于安装高位制动灯;以及背门内板,所述背门内板包括第二窗框和支撑部,所述第二窗框与所述第一窗框对应设置,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上并且支撑所述制动灯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门外板包括彼此连接的外板上段和外板下段,所述第一窗框和所述制动灯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外板上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灯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高位制动灯的制动灯卡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灯卡接孔包括第一组卡接孔和第二组卡接孔,所述第一组卡接孔比所述第二组卡接孔更靠近所述第一窗框的下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灯安装部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制动灯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高位制动灯紧固至所述制动灯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灯安装部包括与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的基部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的远离所述第一窗框的下沿的一端,所述第一组卡接孔设置在所述基部上,所述第二组卡接孔和所述制动灯紧固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灯安装部包括第一焊接部位,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位于所述第一组卡接孔中的相邻卡接孔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部包括焊接至所述第一焊接部位的第二焊接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门外板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窗框的下沿设置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延伸到所述第一窗框的侧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背离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门内板还包括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和所述支撑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结构从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上的第一位置连续延伸到所述第二窗框的下沿上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临近所述第二窗框的一个侧沿,所述第二位置临近所述第二窗框的另一侧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背门还包括所述高位制动灯,所述高位制动灯安装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上。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背门。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背门外板和背门内板的结构设计,能够将高位制动灯布置在背门玻璃的下沿内部,而无需在背门顶部设置额外的扰流板。这种布置一方面对车辆造型的限制很小,尤其是对于具有溜背门的两厢车而言,显著提高了美观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车辆的整体成本。此外,这种布置能够避免对车辆后排头部空间造成影响。
应当理解,该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背门沿不同视角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外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外板一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内板一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的截线A-A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的截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
如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在常规的车辆背门上安装高位制动灯存在多种问题,诸如两厢车只能将高位制动灯布置在背门玻璃的上沿,布置位置单一、不灵活,限制了车辆造型的设计;此外,将高位制动灯布置在背门玻璃外部会影响高位制动灯的寿命,而布置在背门玻璃的上沿内部又会影响车辆后排的头部空间;此外,在为了安装制动灯而增加扰流板的情况下,整车成本会增加,并且对于溜背门式的两厢车,增加扰流板会影响车辆的美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背门以及包括该车辆背门的车辆,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提升车辆的美观性并且避免对车辆后排空间造成影响。在下文中,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背门沿不同视角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示出了沿车辆背门的背门外板一侧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沿车辆背门的背门内板一侧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此描述的车辆背门100总体上包括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背门外板2包括第一窗框23和制动灯安装部24。背门内板3包括第二窗框31和支撑部32。第二窗框31与第一窗框23对应设置,共同形成车辆背门100的窗框,使得车辆中的驾驶者或乘客可以透过该窗框观察车辆后面的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窗框23包括外板窗框下沿231、第一外板窗框侧沿232、第二外板窗框侧沿233以及外板窗框上沿234。外板窗框下沿231指的是在车辆背门100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第一窗框23的底侧边沿。外板窗框上沿234与外板窗框下沿231相对设置,指的是在车辆背门100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第一窗框23的顶侧边沿。第一外板窗框侧沿232和第二外板窗框侧沿233相对设置在外板窗框下沿231与外板窗框上沿234之间。背门玻璃(未示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窗框23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设置在外板窗框下沿231处,并且从外板窗框下沿231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凸出,以用于安装高位制动灯。换句话说,制动灯安装部24的凸出方向与背门外板的整体延伸方向可以呈一定角度,并且在车辆背门100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制动灯安装部24大致朝向车辆内部延伸,从而可以形成用于支撑高位制动灯的平台,使得高位制动灯可以安装在背门玻璃内侧。高位制动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安装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例如,高位制动灯可以通过卡接和/或螺接的方式安装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这将在下文中结合图4和图5进行进一步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背门外板2包括彼此连接的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外板上段21是背门外板2的上半部分,第一窗框23和制动灯安装部24可以设置在外板上段21上。外板下段22是背门外板2的下半部分,左右制动灯可以安装在外板下段22上。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可以通过各种常规工艺或未来可用的制造工艺单独成型。例如,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可以分别通过钣金工艺单独成型。在单独成型之后,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可以通过各种常规的方式或未来可用的方式组装在一起,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制限制。例如,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可以彼此焊接和/或螺接在一起。通过将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单独成型,并且利用适当的方式组装在一起,能够降低制造工艺复杂度,提高制造精度。
应当理解,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替代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单独成型,背门外板2可以由整块板材利用适当的工艺单独成型,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窗框31包括内板窗框下沿311、第一内板窗框侧沿312、第二内板窗框侧沿313以及内板窗框上沿314。内板窗框下沿311与外板窗框下沿231对应设置,内板窗框下沿311指的是在车辆背门100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第二窗框31的底侧边沿。内板窗框上沿314与外板窗框上沿234对应设置,内板窗框上沿314指的是在车辆背门100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第二窗框31的顶侧边沿。第一内板窗框侧沿312与第一外板窗框侧沿232对应设置,第二内板窗框侧沿313与第二外板窗框侧沿233对应设置,第一内板窗框侧沿312和第二内板窗框侧沿313相对设置在内板窗框下沿311与内板窗框上沿314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32在与制动灯安装部2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在第二窗框31的下沿上并且支撑制动灯安装部24。也就是说,支撑部32从内板窗框下沿311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凸出,并且其所处位置以及延伸方向与制动灯安装部24基本一致,从而为制动灯安装部24提供机械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背门内板3可以由整块板材利用合适的工艺单独成型,例如通过钣金工艺。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背门内板3可以通过其他的工艺形成,也可以由单独成型的多个部分通过适当的工艺组装在一起,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8来描述制动灯安装部24和支撑部32的示例性结构,以及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的一些其他示例性结构。
图4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外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对于外板下段22的两侧部分的显示。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外板一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便更清楚地示出制动灯安装部24的示例性结构。图6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背门的背门内板一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便更清楚地示出支撑部32的示例性结构。图7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的截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的截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高位制动灯的制动灯卡接孔241。利用制动灯卡接孔241,可以将高位制动灯卡接到制动灯安装部24上,从而实现高位制动灯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的方便安装。
制动灯卡接孔241可以以各种可行的方式布置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例如,如图4至图8所示,制动灯卡接孔241可以包括第一组卡接孔2411和第二组卡接孔2412。第一组卡接孔2411比第二组卡接孔2412更靠近第一窗框23的下沿。相应地,高位制动灯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组卡接件和第二组卡接件(未示出)。第一组卡接件可以卡接至第一组卡接孔2411中,第二组卡接件可以卡接至第二组卡接孔2412中,从而实现高位制动灯在制动灯安装部24的定位。在安装时,可以首先将第一组卡接件滑入第一组卡接孔2411,然后再将第二组卡接件对准第二组卡接孔2412实现卡接。以此方式,能够方便且准确地实现高位制动灯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的定位。应当理解,其他组装方式和/或组装顺序也是可行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4和图5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上的第一组卡接孔2411的数目可以为3个,而第二组卡接孔2412的数目可以为两个。应当注意,上述以及本公开其他地方可能提及的数字、数值等,都是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任何其他适当的数字、数值都是可能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组卡接孔2411中的每个卡接孔可以为异形孔,并且第二组卡接孔2412中的每个卡接孔可以为条形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卡接孔2411和第二组卡接孔2412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制。
应当理解,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制动灯卡接孔241可以以各种布置和/或各种数目设置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并且在高位制动灯上可以设置有与制动灯卡接孔241适配的相应卡接件,从而实现高位制动灯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制动灯紧固孔242。紧固件穿过制动灯紧固孔242,以用于将高位制动灯紧固至制动灯安装部24。如上所述,在安装时,可以首先将第一组卡接件滑入第一组卡接孔2411,然后再将第二组卡接件对准第二组卡接孔2412实现卡接。随后,可以使紧固件穿过制动灯紧固孔242,从而将高位制动灯紧固至制动灯安装部24。以此方式,可以将高位制动灯稳固地安装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以用于将高位制动灯螺接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以为其他类型,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包括与支撑部32对应设置的基部243以及相对于支撑部32凸出的凸出部244。例如,基部243可以大致与支撑部32重叠,从而对制动灯安装部24提供机械支撑。凸出部244设置在制动灯安装部24的远离第一窗框23的外板窗框下沿231的一端。第一组卡接孔2411设置在基部243上,而第二组卡接孔2412和制动灯紧固孔242设置在凸出部244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凸出部244能够为紧固件的安装预留空间,使得在利用紧固件对高位制动灯进行安装时,操作者或操作设备可以方便地对紧固件进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制动灯安装部24包括第一焊接部位245,第一焊接部位245位于第一组卡接孔2411中的相邻卡接孔之间。每个第一焊接部位245可以包括连续的单块焊接部或不连续的多块焊接部。相应地,如图6和图8所示,支撑部32包括焊接至第一焊接部位245的第二焊接部位321。第二焊接部位321可以包括连续的单块焊接部或不连续的多块焊接部。通过第一焊接部位245和第二焊接部位321,可以将外板上段21与背门内板3可靠地焊接在一起。
如上所述,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可以彼此焊接和/或螺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板上段21的底侧边缘和外板下段22的顶侧边缘可以在第三焊接部位247处焊接在一起。除此之外,外板上段21的底侧边缘和外板下段22的顶侧边缘可以进一步通过螺栓或其他类型的紧固件连接,以进一步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板下段22与背门内板3之间可以设置有膨胀胶248,膨胀胶248具有弹性和一定粘性,以用于粘接外板下段22与背门内板3,并且在外板下段22与背门内板3之间提供弹性支撑,从而提升车辆背门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可以具有弯折结构,以提高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的机械强度,从而提升车辆背门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外板上段21的底侧边缘、外板下段22的顶侧边缘、以及背门内板3可以在第四焊接部位249处焊接在一起。应当理解,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也可以在其他焊接部位处焊接在一起,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背门外板2还包括过渡部246,过渡部246在外板窗框下沿231处设置在制动灯安装部24的两侧。通过设置过渡部246,可以将制动灯安装部24以及高位制动灯的重量向两侧传递,从而提升制动灯安装部24的稳固性,降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导致制动灯安装部24发生变形的风险。
如图5所示,过渡部246可以从制动灯安装部24延伸到第一窗框23的第一外板窗框侧沿232和第二外板窗框侧沿233,从而将制动灯安装部24以及高位制动灯的重量传递到第一外板窗框侧沿232和第二外板窗框侧沿233。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动灯安装部24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部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322,每个加强筋322沿着背离内板窗框下沿311的方向延伸。例如,每个加强筋322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每个加强筋322。通过设置加强筋322,可以提升支撑部32的支撑强度。加强筋322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图6中所示的三个,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制。第二焊接部位321可以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加强筋3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322可以为相对于支撑部32的其他部分的条形凸起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322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背门内板3还包括翻边结构323,翻边结构323设置在内板窗框下沿311和支撑部32上。通过设置翻边结构323,可以提升支撑部32的支撑强度,并且能够将支撑部32、制动灯安装部24以及高位制动灯的重量向两侧传递,进一步降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导致制动灯安装部24发生变形的风险。
如图6所示,翻边结构323可以从内板窗框下沿311上的第一位置324连续延伸到内板窗框下沿311上的第二位置325。第一位置324临近第二内板窗框侧沿313,第二位置325临近第一内板窗框侧沿312。利用这种布置,可以将支撑部32、制动灯安装部24以及高位制动灯的重量传递到第一内板窗框侧沿312和第二内板窗框侧沿313,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动灯安装部24的稳固性。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车辆背门100还可以包括高位制动灯,高位制动灯可以通过在上文中所描述的方式安装在制动灯安装部24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的车辆背门100。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背门外板2和背门内板3的结构设计,能够将高位制动灯布置在背门玻璃的下沿内部,而无需在车辆背门100的顶部设置额外的扰流板。这种布置一方面对车辆造型的限制很小,尤其是对于具有溜背门的两厢车而言,显著提高了美观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车辆的整体成本。此外,这种布置能够避免对车辆后排头部空间造成影响。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门外板(2),所述背门外板(2)包括第一窗框(23)和制动灯安装部(24),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从所述第一窗框(23)的下沿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凸出,以用于安装高位制动灯;以及
背门内板(3),所述背门内板(3)包括第二窗框(31)和支撑部(32),所述第二窗框(31)与所述第一窗框(23)对应设置,所述支撑部(32)在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下沿上并且支撑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外板(2)包括彼此连接的外板上段(21)和外板下段(22),所述第一窗框(23)和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设置在所述外板上段(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高位制动灯的制动灯卡接孔(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灯卡接孔(241)包括第一组卡接孔(2411)和第二组卡接孔(2412),所述第一组卡接孔(2411)比所述第二组卡接孔(2412)更靠近所述第一窗框(23)的下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制动灯紧固孔(242),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高位制动灯紧固至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包括与所述支撑部(32)对应设置的基部(243)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2)凸出的凸出部(244),所述凸出部(244)设置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的远离所述第一窗框(23)的下沿的一端,所述第一组卡接孔(2411)设置在所述基部(243)上,所述第二组卡接孔(2412)和所述制动灯紧固孔(242)设置在所述凸出部(244)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包括第一焊接部位(245),所述第一焊接部位(245)位于所述第一组卡接孔(2411)中的相邻卡接孔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部(32)包括焊接至所述第一焊接部位(245)的第二焊接部位(3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外板(2)还包括过渡部(246),所述过渡部(246)在所述第一窗框(23)的下沿设置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46)从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延伸到所述第一窗框(23)的侧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322),所述加强筋(322)沿着背离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下沿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内板(3)还包括翻边结构(323),所述翻边结构(323)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下沿和所述支撑部(3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323)从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下沿上的第一位置(324)连续延伸到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下沿上的第二位置(325),所述第一位置(324)临近所述第二窗框(31)的一个侧沿,所述第二位置(325)临近所述第二窗框(31)的另一侧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高位制动灯,所述高位制动灯安装在所述制动灯安装部(24)上。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背门。
CN202222508184.5U 2022-09-21 2022-09-21 车辆背门及车辆 Active CN218966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8184.5U CN218966648U (zh) 2022-09-21 2022-09-21 车辆背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8184.5U CN218966648U (zh) 2022-09-21 2022-09-21 车辆背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648U true CN218966648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8184.5U Active CN218966648U (zh) 2022-09-21 2022-09-21 车辆背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7617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56785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566091B2 (en) Opening portion structure
US7048326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JP402937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8966648U (zh) 车辆背门及车辆
JP3848555B2 (ja)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CN112026932A (zh) 一种汽车塑料顶边梁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JPH10329756A (ja) 車両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構造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110901352B (zh) 树脂背门内板
CN211526338U (zh) 汽车尾灯组件和汽车尾门
CN210439853U (zh) 一种车门铰链的加强结构
CN101316753B (zh) 用于车辆的开口结构
CN217892478U (zh) 尾门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00085361A (ja) 車両のドアヒンジ構造
CN115071838B (zh) 一种汽车尾门及汽车
CN210027648U (zh) 一种扰流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021859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KR100423332B1 (ko) 자동차의 전방차체구조
JP2001171354A (ja) 車両用ドア
JPH10305787A (ja) リヤスポイラの取付け構造
CN219467876U (zh) 一种皮卡车用扰流板总成
CN115352539B (zh) 一种具有可拆分高位制动灯的扰流板总成
CN219584108U (zh) 车门饰板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