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603U -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603U
CN218966603U CN202223338720.8U CN202223338720U CN218966603U CN 218966603 U CN218966603 U CN 218966603U CN 202223338720 U CN202223338720 U CN 202223338720U CN 218966603 U CN218966603 U CN 218966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owing
rod
connecting ho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87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远洋
熊宁
刘方强
邢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87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车身和拖钩,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连接杆径向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围绕所述连接杆轴线延伸的外螺纹;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形成有用于供所述连接杆穿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沿所述连接孔径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连接孔的端面,以使所述连接杆穿入所述连接孔时,所述连接部能够由所述凹槽伸入至所述连接孔中通过连接杆外部设置外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外螺纹,同时适配连接筒,能够实现连接杆与连接筒的快速螺纹连接,且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和车用拖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得益于我国制造业水平发展尤其是车辆产业的长足进步,乘用车辆越来越普及,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
目前,由于车辆日渐普及,车辆在路面拥堵,发生交通事故也日益增长。同时,若是车辆自身发生故障,导致停在马路中,也会导致道路的堵塞,影响正常交通。目前,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是车辆本身出现抛锚等问题,一般需要等待拖车救援。因遭遇突发意外情况及驾驶人员操作不当等诸多原因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这时需要使用到车辆拖钩将问题车辆拖离原有位置。一般将损坏的车通过拖钩与救援车连接,方便后续拖走。拖钩是一种车辆遇到故障时的车辆辅助工具,它固定在位于车辆的车架上用于安装拖钩的底座上,形成由拖钩和底座组成的拖钩总成。
目前广泛采用的螺纹管形式拖钩,在使用过程中,螺纹管与车身焊接连接,使用时需要将拖钩旋进螺纹管比较费时费力,尤其是在事故救援时浪费宝贵救援时间;同时使用时存在旋转啮合长度不够风险,受力时螺纹破坏拖钩脱出导致二次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拖钩和车辆,以解决车辆拖钩连接不便,耗时耗力的问题。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车身和拖钩,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连接杆径向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围绕所述连接杆轴线延伸的外螺纹;
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形成有用于供所述连接杆穿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沿所述连接孔径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连接孔的轴向延伸至所述连接孔的端面,以使所述连接杆穿入所述连接孔时,所述连接部能够由所述凹槽伸入至所述连接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凹槽相应的也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凹槽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
进一步的,各所述连接部沿连接杆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凹槽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于所述连接杆横截面上的圆心角为150°至210°。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在所述连接杆轴向上的长度为80mm至120mm。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拖钩,包括拖杆和钩体,所述钩体固定在拖杆的一端;
还包括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杆连接拖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筒用于与车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拖杆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拖杆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5至1:3。
进一步的,所述拖杆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所述连接孔的深度被配置成在所述连接杆穿入所述连接孔时,所述连接筒能够与所述拖杆的端部相抵接。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还包括前述的拖钩,所述连接筒连接在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连接杆外部设置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设置外螺纹,同时适配连接筒,能够实现连接杆与连接筒的螺纹连接,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紧密;同时通过连接部与凹槽的配合,能够使得连接杆在与连接筒配合过程,连接部直接滑入凹槽内,而后再通过旋合实现螺纹配合,省力省时;避免螺纹较长导致旋合过程困难或旋合时间太长。同时,外螺纹之间间断设置,能够避免内螺纹或外螺纹缝隙处的异物在旋合过程堆积,影响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钩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钩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筒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连接杆;11-连接部;12-外螺纹;2-连接筒;21-连接孔;22-内螺纹;23-凹槽;3-拖杆;4-钩体。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用于连接车身和拖钩,该连接结构具体包括连接杆1和连接筒2。
其中,连接杆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连接杆1径向凸出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的外壁上形成有围绕连接杆1轴线延伸的外螺纹12。
连接筒2内形成有用于供连接杆1穿入的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12相适配的内螺纹22,连接孔21的内周壁上形成沿连接孔径向凹陷的凹槽23,凹槽23沿连接孔21的轴向延伸至连接孔21的端面,以使连接杆1穿入连接孔21时,连接部11能够由凹槽23伸入至连接孔21中。
使用时,将连接杆1上的连接部11与连接孔21内的凹槽23相对应,并将连接部11沿凹槽23向连接孔21内滑动,使连接杆1伸入至连接孔21中,然后旋转连接杆1,则连接杆1上的外螺纹12便可与连接孔21内周壁上的内螺纹22相互旋合,避免螺纹较长导致旋合过程困难或旋合时间太长,从而实现快速螺纹连接,节约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连接部11设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1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相应的所述凹槽23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11相对应,也设有两个,两连接部11能够分别由两凹槽23伸入至所述连接孔21中,以保证连接时的稳定,同时又能够减小加工的困难程度,方便加工生产。
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部11沿连接杆1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在连接过程中,连接受力各方向一致,保证连接的稳定;同时,人为操作时,便于对准,方便操作。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连接杆1的外壁两侧,进而在螺纹连接过程中,保证连接杆1各方向受力一致。
外螺纹12于连接杆1横截面上的圆心角为150°至210°(本实施例优选为170°);该圆心角能够充分保证外螺纹12与内螺纹(22)的充分旋合接触,在保证充分旋合的基础上扩大螺纹接触面积,保证连接杆1与连接筒2连接的稳定性。外螺纹12在连接杆1轴向上的长度为80mm至120mm(本实施例优选为90mm),另外螺纹12在连接杆1轴向上的长度设计使得连接杆1与连接筒2具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保证二者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一种拖钩,包括拖杆3、钩体4和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钩体4固定在拖杆3的一端,连接结构固定在拖杆3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钩体4优选为焊接固定在拖杆3的一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钩体的形状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环形结构,也可以为钩子形状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优选,连接结构与拖杆3一体成型,具体的,可以在拖杆3的另一端直接加工出连接杆1即可,以保证连接杆1与拖杆3的固定强度;本实施例优选连接杆1与拖杆3同轴加工。
连接杆1与拖杆3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5至1:3(本实施例优选为1:4);拖杆3的直径大于连接杆1的直径,连接孔21的深度被配置成在连接杆1穿入连接孔21时,连接筒2能够与拖杆3的端部相抵接;使用时,如图2所示,当连接杆1深入到连接孔21中时,连接筒2与拖杆3的端部相抵接时即表示接杆1已深入到了预设的深度位置,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判断是否已深入到位,然后再开始转动拖杆3以旋合外螺纹12和内螺纹22,实现连接杆1和连接筒2的快速准确固定。
使用时,将连接筒2固定在车体上,将连接杆1从连接孔21的一端插入连接孔21,然后旋转拖杆3,便可将拖杆3与连接筒2固定(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一);从而将钩体4固定在车体上,接下来便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绳索或其他牵引装置与钩体4连接,以实现拖车功能。
实施例三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还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拖钩,连接筒2连接在车身上。
本实施例通过在车辆车身上设置可快速安装的拖钩,采用连接部与凹槽的配合,能够使得连接杆在与连接筒配合过程,连接部直接滑入凹槽内,而后再通过旋合实现螺纹配合,实现快速连接,避免因为螺纹较长导致旋合过程困难或旋合时间太长,有利于节省救援时间。另外,外螺纹之间间断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内螺纹或外螺纹缝隙处的异物在旋合过程中或长期使用中的堆积,影响螺纹连接。
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车身和拖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连接杆(1)径向凸出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的外壁上形成有围绕所述连接杆(1)轴线延伸的外螺纹(12);
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内形成有用于供所述连接杆(1)穿入的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12)相适配的内螺纹(22),所述连接孔(21)的内周壁上形成沿所述连接孔(21)径向凹陷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沿所述连接孔(21)的轴向延伸至所述连接孔(21)的端面,以使所述连接杆(1)穿入所述连接孔(21)时,所述连接部(11)能够由所述凹槽(23)伸入至所述连接孔(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凹槽(23)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11)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部(11)沿连接杆(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凹槽(23)沿所述连接孔(21)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12)于所述连接杆(1)横截面上的圆心角为150°至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12)在所述连接杆(1)轴向上的长度为80mm至120mm。
6.一种车辆拖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杆(3)和钩体(4),所述钩体(4)固定在拖杆(3)的一端;还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杆(1)连接拖杆(3)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筒(2)用于与车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与所述拖杆(3)同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与所述拖杆(3)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5至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杆(3)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1)的直径,所述连接孔(21)的深度被配置成在所述连接杆(1)穿入所述连接孔(21)时,所述连接筒(2)能够与所述拖杆(3)的端部相抵接。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钩,所述连接筒(2)连接在所述车身上。
CN202223338720.8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Active CN218966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8720.8U CN21896660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8720.8U CN21896660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603U true CN218966603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8720.8U Active CN21896660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0371B2 (en) Tire valve for vehicles
CN105351319A (zh) 一种拉铆型的抽芯铆钉
CN218966603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拖钩和车辆
CN207848130U (zh) 一种拉爆锚栓
CN213952719U (zh) 组合式接驳结构
CN210615409U (zh) 一种用于旋拧圆板牙的辅助工装
CN210821708U (zh) 一种控制臂衬套总成
DE202014004103U1 (de) Blockierschraube eines TPMS-Wandlers mit einem Metallventil vom Typ "Clamp-in"
CN107747577B (zh) 型材用平装式内支撑套筒
CN213393070U (zh) 一种组合单头轮胎螺栓
CN216967633U (zh) 一种用于乘用车轮边总成装配的扩口器
CN21073913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的轴套
CN101701596A (zh) 防拆卸螺栓
CN217713280U (zh) 一种汽车用异型螺栓螺母组件
CN216636049U (zh) 一种挂车牵引销装置
CN217582850U (zh) 一种螺栓集成式连杆衬套
CN219623047U (zh) 内六角带颈扁尾非标销
US11077706B2 (en) Carbon fiber spok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6883767U (zh) 挂车桥修复用固定装置
CN218494005U (zh) 一种防盗螺栓及装卸转接头
CN110617265B (zh) 一种高强度防盗型螺钉紧固件
CN218948878U (zh) 驻车空调底盘及驻车空调
CN220185579U (zh) 一种具有固定组件的汽车螺母
CN220168817U (zh) 一种内置拉铆螺母的管子连接结构
CN219946932U (zh) 一种异形橡胶管硫化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