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972U -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972U
CN218957972U CN202223154934.XU CN202223154934U CN218957972U CN 218957972 U CN218957972 U CN 218957972U CN 202223154934 U CN202223154934 U CN 202223154934U CN 218957972 U CN218957972 U CN 218957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ms
screw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49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本
冯礼健
唐文兵
吴广
叶国华
曾国强
刘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reen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reen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reen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reen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49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上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PCB转接板、BMS支架及BMS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外壳及电芯单元,电芯单元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电芯单元中的多个电芯依次贴合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PCB转接板设有多个贴片汇流排及多个贴片螺母;BMS支架设有多个螺孔、多个螺柱及多个加强筋,每一加强筋均位于灌封区间;BMS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BMS电路板及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多个穿孔,每一穿孔与一螺柱对应设置。通过螺钉与贴片螺母的紧固配合,使BMS支架固定于PCB转接板,且BMS支架的多个加强筋在灌封区间与灌封胶体固化配合,加固BMS支架与PCB转接板的连接,进而使BMS组件安装牢固度较高。

Description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新能源科技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因其能量密度大、寿命长的优点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中,软包电池模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优点更为突出。相对圆柱电池,软包电池具有单体体积大的特点,在组合成电池模组时往往会面临内部空间不足的情况;如何在内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不牺牲电池性能完成BMS组件的固定是目前软包电池模组需突破的瓶颈。
在内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目前BMS组件在软包电池模组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通过粘接的方式把BMS支架固定在电池的外壳上,把BMS组件安装在BMS支架上完成固定;
二、把软包模组通过PCB转接板集成,在PCB转接板上开孔,再把螺柱通过紧固件固定于PCB转接板上,然后将BMS支架固定在螺柱上,最后把BMS组件安装在BMS支架上。
上述两种对于BMS组件的固定方法都能较好地避免电池模组的内部空间不足的问题。其中,第一种固定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通过粘接方式固定的BMS支架,其承重能力有限制,并且用于粘接的胶水或者粘接剂等容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老化脱落,导致BMS组件从电池模组中掉落,使得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风险,进而导致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BMS组件安装牢固度较高的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PCB转接板、BMS支架及BMS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外壳及电芯单元,所述外壳形成有容置腔体,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体内,且所述电芯单元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贴合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所述PCB转接板设有多个成排分布的贴片汇流排,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所述PCB转接板的两侧还对应设有多个贴片螺母;所述BMS支架的两侧形成有多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贴片螺母对应设置,所述BMS支架还设有多个螺柱及多个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位于所述灌封区间;所述BMS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BMS电路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多个穿孔,每一所述穿孔与一所述螺柱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贴片汇流排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过孔,每一所述过孔用于穿设一所述电芯的正极耳或负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激光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贴片螺母均形成有螺接槽,每一所述螺接槽的内壁具有螺纹,以使每一螺接槽用于容置一对应的螺钉的螺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螺接槽均为圆形槽,每一所述螺孔均为圆形孔,且每一所述螺孔的直径与每一所述螺接槽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MS支架形成有多个限位槽,每一所述限位槽环绕于一所述螺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穿孔分布于所述安装板的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MS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极耳焊接部呈等间距设置。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螺钉与贴片螺母的紧固配合,使BMS支架固定于PCB转接板上,再加上BMS支架上的多个加强筋在灌封区间与灌封胶体固化配合,进一步加固BMS支架与PCB转接板之间的连接,使得BMS支架的承重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用于固定BMS组件,从而使BMS组件安装牢固度较高,且不存在胶水或者粘接剂等老化的问题,避免对电池模组造成安全问题,从而使电池模组的安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软包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软包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软包电池模组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PCB转接板、BMS支架及BMS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外壳及电芯单元,所述外壳形成有容置腔体,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体内,且所述电芯单元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贴合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所述PCB转接板设有多个成排分布的贴片汇流排,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所述PCB转接板的两侧还对应设有多个贴片螺母;所述BMS支架的两侧形成有多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贴片螺母对应设置,所述BMS支架还设有多个螺柱及多个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位于所述灌封区间;所述BMS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BMS电路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多个穿孔,每一所述穿孔与一所述螺柱对应设置。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10,包括:电芯组件100、PCB转接板200、BMS支架300及BMS组件400;所述电芯组件100包括外壳110及电芯单元120,所述外壳110形成有容置腔体115,所述电芯单元120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体115内,且所述电芯单元120与所述外壳110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111,所述电芯单元120包括多个电芯125,多个所述电芯125依次贴合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1251;所述PCB转接板200设有多个成排分布的贴片汇流排210,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1251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210,所述PCB转接板200的两侧还对应设有多个贴片螺母220;所述BMS支架300的两侧形成有多个螺孔301,每一所述螺孔301与一所述贴片螺母220对应设置,所述BMS支架300还设有多个螺柱310及多个加强筋320,每一所述加强筋320均位于所述灌封区间111;所述BMS组件400包括相互连接的BMS电路板410及安装板420,所述安装板420上开设多个穿孔421,每一所述穿孔421与一所述螺柱310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多个电芯125依次贴合设置,具体地,每一电芯125的正极耳与一邻近电芯125的负极耳相互折合形成一个极耳焊接部1251,且每一电芯125的负极耳与另一邻近电芯125的正极耳相互折合也形成有一个极耳焊接部1251,如此,在电芯单元120上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1251。然后在PCB转接板200上,通过贴片的方式,将多个贴片汇流排210和多个贴片螺母220贴设于PCB转接板200,其中,多个贴片汇流排210成排分布于PCB转接板200,多个贴片螺母220一一对应地分布于PCB转接板200的两侧,将每一极耳焊接部1251对应焊接于一贴片汇流排210上,从而使PCB转接板200固定于电芯单元120上。接着,由于BMS支架300的两侧也形成有多个螺孔301,且每一螺孔301与一贴片螺母220对应设置,因此可使用每个螺钉分别穿设于一螺孔301并与一对应的贴片螺母220螺接,进而使BMS支架300固定于PCB转接板200上。再然后,由于BMS支架300设有多个螺柱310,而安装板420上还设有与多个螺柱310相对应设置的多个穿孔421,如此,通过每个螺钉分别穿设于一穿孔421并与一对应的螺柱310螺接,从而使得安装板420安装于BMS支架300上,而安装板420还与BMS电路板410相互连接形成BMS组件400,因此BMS组件400紧固连接于BMS支架300上。最后,将电芯单元120装入容置腔体115内,使外壳110与电芯单元120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111,向灌封区间111填充足量的灌封胶体,由于BMS支架300的多个加强筋320深入灌胶区间111,灌封胶体固化后包覆固定于多个位于灌胶区间111的加强筋320,以对BMS支架300起到加固作用,进而加固了BMS组件400与电芯单元12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0为透明材质,灌封区间111用于填充灌封胶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与贴片螺母220的紧固配合,使BMS支架300固定于PCB转接板200上,再加上BMS支架300上的多个加强筋320在灌封区间111与灌封胶体固化配合,进一步加固BMS支架300与PCB转接板200之间的连接,使得BMS支架300的承重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用于固定BMS组件400,且不存在胶水或者粘接剂等老化的问题,避免对电池模组造成安全问题,从而使电池模组的安全寿命较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贴片汇流排210与贴片螺母220可通过机械贴片的方式固定在PCB转接板200上,减少员工手工作业,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再加上BMS支架300的安装操作简便,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生产和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每一所述贴片汇流排210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过孔201,每一所述过孔201用于穿设一所述电芯125的正极耳或负极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一贴片汇流排2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过孔201,使得每一电芯125的正极耳或负极耳均能均能通过相应的一过孔201穿设而出,然后将每一电芯125的正极耳与一邻近电芯125的负极耳相互折合形成一个极耳焊接部1251,且每一电芯125的负极耳与另一邻近电芯125的正极耳相互折合也形成有一个极耳焊接部1251,最后将每一极耳焊接部1251焊接于对应的一贴片汇流排210上,从而使PCB转接板200固定于电芯单元12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1251激光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2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使得每一极耳焊接部1251与对应的一贴片汇流排210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每一所述贴片螺母220均形成有螺接槽221,每一所述螺接槽221的内壁具有螺纹,以使每一螺接槽221用于容置一对应的螺钉的螺牙。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一贴片螺母220均具有螺接槽221,将每一螺钉穿设于BMS支架300的一螺孔301后再与一对应的螺接槽221的内壁连接,通过多个螺钉与多个贴片螺母220的紧固配合,使得BMS支架300牢固安装于PCB转接板200上。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螺接槽221均为圆形槽,每一所述螺孔301均为圆形孔,且每一所述螺孔301的直径与每一所述螺接槽221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等。在本实施例中,先将每一螺孔301与对应的一螺接槽221的开口进行对孔,然后将每一螺钉穿设一螺孔301并与对应的一螺接槽221的内壁螺接。可以理解,由于每一螺孔301的直径与每一螺接槽221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等,从而便于将每一螺孔301与对应的一螺接槽221的开口之间进行对孔操作,同时也使得BMS支架300与贴片汇流排210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BMS支架300形成有多个限位槽302,每一所述限位槽302环绕于一所述螺孔301设置。通过设置多个限位槽302,且每一限位槽302环绕于一螺孔301设置,当每一螺钉穿设于一螺孔301并与对应的一贴片螺母220螺接时,得以将每一螺钉的螺帽容置于一限位槽302内,由于每一限位槽302对于相应的一螺钉的螺帽均具有限位作用,从而避免每一螺钉的螺帽刮伤人或其他物品,并且还可以避免每一螺钉的螺帽因磕碰到外物而出现松动的问题,进而保证了BMS支架300与PCB转接板200的牢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多个所述穿孔421分布于所述安装板420的四周。通过在安装板420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穿孔421,然后使用螺接的方式将BMS电路板410固定于安装板420上,如此,使得BMS电路板410与安装板420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MS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如此,便于在BMS电路板出现损坏时,易于及时对BMS电路板进行拆下维修或更换新的BMS电路板,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极耳焊接部呈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螺钉与贴片螺母的紧固配合,使BMS支架固定于PCB转接板上,再加上BMS支架上的多个加强筋在灌封区间与灌封胶体固化配合,进一步加固BMS支架与PCB转接板之间的连接,使得BMS支架的承重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用于固定BMS组件,从而使BMS组件安装牢固度较高,且不存在胶水或者粘接剂等老化的问题,避免对电池模组造成安全问题,从而使电池模组的安全寿命较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外壳及电芯单元,所述外壳形成有容置腔体,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体内,且所述电芯单元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灌封区间,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贴合形成有多个极耳焊接部;
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设有多个成排分布的贴片汇流排,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所述PCB转接板的两侧还对应设有多个贴片螺母;
BMS支架,所述BMS支架的两侧形成有多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贴片螺母对应设置,所述BMS支架还设有多个螺柱及多个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位于所述灌封区间;
BMS组件,所述BMS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BMS电路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多个穿孔,每一所述穿孔与一所述螺柱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贴片汇流排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过孔,每一所述过孔用于穿设一所述电芯的正极耳或负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极耳焊接部激光焊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贴片汇流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贴片螺母均形成有螺接槽,每一所述螺接槽的内壁具有螺纹,以使每一螺接槽用于容置一对应的螺钉的螺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螺接槽均为圆形槽,每一所述螺孔均为圆形孔,且每一所述螺孔的直径与每一所述螺接槽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支架形成有多个限位槽,每一所述限位槽环绕于一所述螺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分布于所述安装板的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极耳焊接部呈等间距设置。
10.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02223154934.XU 2022-11-25 2022-11-25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Active CN218957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934.XU CN2189579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934.XU CN2189579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972U true CN21895797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4934.XU Active CN2189579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34351A1 (ja) 蓄電装置
CN114024085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的汇流排新型定位结构
CN113937400A (zh) 架体、支架、电池模组以及储能电源
CN113871771A (zh)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218957972U (zh) 软包电池模组及新能源电池包
CN21309327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小型锂电池
CN109546014B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742284B (zh) 一种可拆卸式汽车能源电池
CN212848690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14355554U (zh) 一种用于低速车的电池包
CN216597810U (zh) 一种电芯模组固定架
CN220400809U (zh) 储能电源
CN112768825A (zh) 一种高安全性锂电池
CN212342717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连接结构
CN112038518B (zh) 一种便于维修拆装的电池包及其拆装方法
CN21134453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控用全景摄像头
CN210805880U (zh) 一种防短路蓄电池
CN217134532U (zh) 一种储能电源一体化电池组模块
CN116404315B (zh) 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0021517U (zh) 软包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7427000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7673981U (zh) 一种电池pcb板紧固结构
CN220253359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CN21371700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蜂巢式结构锂离子蓄电池
CN216698595U (zh) 一种新型正反防呆结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