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494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4946U
CN218954946U CN202223604149.XU CN202223604149U CN218954946U CN 218954946 U CN218954946 U CN 218954946U CN 202223604149 U CN202223604149 U CN 202223604149U CN 218954946 U CN218954946 U CN 218954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ing
heating device
temperature
cooking applian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41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李泽涌
陈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41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4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4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4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承载面板、加热装置、电源板以及测温组件,壳体与承载面板围合形成容置腔,加热装置、电源板及测温组件均设置在容置腔中,测温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多根电连线以及多个测温元件,电连线与多个测温元件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每个测温元件通过电连线与电源板上的控制板电连接,承载面板的内顶面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多个测温孔对应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测温元件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测温孔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可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测温元件不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以及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无需传导式加热而能够直接在锅底产生热量,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磁炉无油烟、可移动、方便快捷,成为现代家庭厨房的必备品。使用时,电磁线盘中通入交变电流,通过整流元件(如硅整流器)把220V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通过LC谐振在电磁线盘中产生高频磁场,利用铁质锅具切割交变磁力线,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量。
为了实现对锅具的精确快速测温,相关技术中,电磁炉包括:瓷板以及测温组件,瓷板的内顶面开设有多个测温孔,测温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测温元件。装配时,先将瓷板上的多个测温孔与电路板上的多个测温元件对应对位,然后将测温元件套入测温孔中。
但是,由于测温孔一般较小,在将多个测温元件装入测温孔时,很难做到每个测温元件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甚至当制造误差较大时,还会出现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可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测温元件不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以及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承载面板、加热装置、电源板以及测温组件;
所述壳体与所述承载面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源板及所述测温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多根电连线以及多个测温元件,所述电连线与多个所述测温元件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每个所述测温元件通过所述电连线与所述电源板上的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承载面板的内顶面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多个所述测温孔对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测温元件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测温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承载面板、加热装置、控制板与测温组件,壳体与承载面板围合形成容置腔,加热装置、控制板与测温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承载面板的内顶面开设有多个测温孔,测温组件中的多个测温元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测温孔中,多个测温元件均与控制板电连接,以实现对承载面板上放置的锅具进行精确快速测温的目的。测温组件中多个测温元件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可收缩的特性,可通过调整柔性电路板使得多个测温元件均能一一对应装配于测温孔中,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测温元件不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以及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问题。并且,柔性电路板还具有超薄的特性,可增加烹饪器具内风道的高度空间,提升烹饪器具的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测温孔为盲孔。将测温孔设置为盲孔,相比通孔的形式,可避免测温元件直接与锅具接触,造成测温元件刮擦甚至损坏的问题。并且,也可防止承载面板上的水渍进入机体内部损坏烹饪器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元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测温孔的深度,且所述测温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测温孔的内顶壁抵接。
如此,锅具传递到承载面板的温度可被测温元件精确感知,以提升测温元件测温的精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孔的内壁与所述测温元件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导热材料。
如此,可提高测温孔内壁与测温元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测温元件测温的精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插接件;
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每根所述电连线的一端与所述测温元件电连接,每根所述电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件电连接,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电源板上的控制板电连接。
插接件可将多根电连线集中在一起与控制板电连接,方便测温组件的装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测温元件中的至少部分根据所述加热装置的形状进行线性排布,以使围合形成的形状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形状相同。这样,测温元件可应对加热装置形状进行多点布设,可提高测温元件的测温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呈圆形,多个所述测温元件中的至少部分呈圆周线性排布。
如此,可实现测温元件的多点布设,以提高测温元件的测温精度。另外,由于锅具在使用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多点布设也可应对锅具形变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测温元件中的部分围合形成圆形,所述圆形的圆心处设置有所述测温元件。
如此,可确保圆心处的测温元件与圆周上的测温元件中至少有一者能对锅具进行较为精确的测温,可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的测温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介于0.1mm-0.5mm之间。这样,可确保加热装置上方的风道高度,有利于散热装置对该风道的散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底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面之间距离介于2mm-5mm之间。这样,可确保加热装置上方的风道高度,有利于散热装置对该风道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组件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测温组件上测温元件在承载面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壳体;
120-承载面板;
121-测温孔;
130-加热装置;
140-电源板;
150-测温组件;
151-柔性电路板;
152-电连线;
153-测温元件;
154-插接件;
160-电源线;
170-散热装置;
180-显示板;
190-导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等,下面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电磁炉作为一种烹饪器具,无明火、安全可靠、可移动、方便快捷,越来越普遍的被消费者使用。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产生涡旋电流,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为了实现对锅具的精确快速测温,相关技术中,电磁炉包括:瓷板以及测温组件,瓷板的内顶面开设有多个测温孔,测温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测温元件。装配时,先将瓷板上的多个测温孔与电路板上的多个测温元件对应对位,然后将测温元件套入测温孔中。
但是,由于测温孔一般较小,在将多个测温元件装入测温孔时,很难做到每个测温元件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甚至当制造误差较大时,还会出现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承载面板、加热装置、控制板与测温组件,壳体与承载面板围合形成容置腔,加热装置、控制板与测温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承载面板的内顶面开设有多个测温孔,测温组件中的多个测温元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测温孔中,多个测温元件均与控制板电连接,以实现对承载面板上放置的锅具进行精确快速测温的目的。测温组件中多个测温元件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 ntedCircuit,FPC)上,由于FPC具有可收缩的特性,可使得多个测温元件均能一一对应装配于测温孔中,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测温元件不能与对应的测温孔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以及测温元件不能装入测温孔的问题。并且,FPC还具有超薄的特性,可增加烹饪器具内风道的高度空间,提升烹饪器具的散热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10、承载面板120、加热装置130、电源板140以及测温组件150,壳体110与承载面板120围合形成容置腔,加热装置130、电源板140与测温组件150均设置在容置腔中。
加热装置130用于对放置在承载面板120上的锅具进行加热,电源板140用于对加热装置130等需要供电的部件提供电能和进行控制,电源板140可通过电源线160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加热装置130可与电源板140电连接,也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当烹饪器具100为电磁炉时,加热装置130可以为线圈盘,当烹饪器具100为电陶炉时,加热装置130可以为远红外盘,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散热装置170及显示板180,散热装置170及显示板180均设置在承载面板120与壳体110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中。
散热装置170用于对烹饪器具100内部进行散热,防止烹饪器具100内部高温烧毁烹饪器具100。显示板180可显示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的温度、时间、功率等功能参数供使用者参考,显示板180上还可设置触控按键、按钮等供使用者对烹饪器具100进行调节。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中,测温组件150包括:柔性电路板151、多根电连线152以及多个测温元件153,电连线152与测温元件153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51上,每个测温元件153通过电连线152与电源板140上的控制板电连接,例如,每个测温元件153通过两根电连线152与控制板电连接,两根电连线152分别负责测温元件153电流的一进一出,使测温元件能正常工作。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中,承载面板120的内顶面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121(图5中以一个测温孔121作为示例),多个测温孔121对应加热装置130设置,多个测温元件153一一对应设置在测温孔121中,以实现测温元件153对承载面板120上放置的锅具进行精确快速测温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10、承载面板120、加热装置130、控制板与测温组件150,壳体110与承载面板120围合形成容置腔,加热装置130、控制板与测温组件150设置在容置腔内,承载面板120的内顶面开设有多个测温孔121,测温组件150中的多个测温元件153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测温孔121中,多个测温元件153均与控制板电连接,以实现对承载面板120上放置的锅具进行精确快速测温的目的。测温组件150中多个测温元件153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51上,由于柔性电路板151具有可收缩的特性,可通过调整柔性电路板151使得多个测温元件153均能一一对应装配于测温孔121中,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测温元件153不能与对应的测温孔121一一精准对位,影响装配效率,以及测温元件153不能装入测温孔121的问题。
并且,柔性电路板151还具有超薄的特性,可增加烹饪器具100内风道的高度空间,提升烹饪器具100的散热效率。
另外,包含柔性电路板151、电连线152以及测温元件153的测温组件150为一整体部件,可有利于批量化生产以及快速装配。
实际运用中,壳体110一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承载面板120可以是陶瓷面板或者微晶玻璃面板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壳体110以及承载面板120的材料不做限制。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止于此,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面板1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面板120的内顶面开设的测温孔121为盲孔,将测温孔121设置为盲孔,相比通孔的形式,可避免测温元件153直接与锅具接触,造成测温元件153刮擦甚至损坏的问题。并且,也可防止承载面板120上的水渍进入机体内部损坏烹饪器具100。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测温孔121为通孔的情况。
继续参考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测温元件153的高度设置为大于测温孔121的深度,并且测温元件153的顶端与测温孔121的内顶壁抵接,如此,锅具传递到承载面板120的温度可被测温元件153精确感知,以提升测温元件153测温的精确性。
继续参考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153测温的精确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测温孔121的内壁与测温元件153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导热材料190,例如导热脂等,以提高测温孔121内壁与测温元件153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测温元件153测温的精确性。
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测温组件150还可以包括插接件154,插接件154与柔性电路板151连接,每根电连线152的一端与测温元件153电连接,另一端与插接件154电连接,插接件154再与电源板140上的控制板电连接。插接件154可将多根电连线152集中在一起与控制板电连接,方便测温组件150的装配。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组件150的俯视图,图9为图8中测温组件150上测温元件153在承载面板120上的分布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所示,多个测温元件153中至少部分根据加热装置130的形状进行线性排布,以使围合形成的形状与加热装置130形状相同,其中“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是指,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全部测温元件153或者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部分测温元件153。
例如,当加热装置130的形状为矩形时,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线性排布为矩形,当加热装置130的形状为圆形时,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线性排布为圆形。示例性的,图8和图9中,以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部分线性排布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这样,测温元件153可应对加热装置130形状进行多点布设,可提高测温元件153的测温精度。
实际运用中,加热装置130一般呈圆形。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30呈圆形,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呈圆周线性排布(如图8和图9所示)。
示例性的,如图8和图9中所示,测温元件153为七个,七个测温元件153中的六个呈圆周线性排布,实现测温元件153的多点布设,以提高测温元件153的测温精度。另外,由于锅具在使用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多点布设也可应对锅具形变的问题。
继续参考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测温元件153中的部分围合形成圆形,并且在圆形的圆心处设置有测温元件153。示例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测温元件153为七个,六个测温元件153围合形成圆形,一个测温元件153设置在圆形的圆心处。
这样,可确保圆心处的测温元件153与圆周上的测温元件153中至少有一者能对锅具进行较为精确的测温,可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153的测温精度。
例如,当锅具的底部周缘区域出现凸起形变时,处于圆周上的测温元件153能对锅具进行较为精确的测温。当锅具的底部中部区域出现凸起形变时,处于圆心处的测温元件153能对锅具进行较为精确的测温。当锅具的底部周缘区域出现内凹形变,可视为中部区域凸起形变,当锅具的中部区域出现内凹形变可视为周缘区域凸起形变。
需要提到的是,图8和图9中圆心处布置一测温元件153是出于成本与效果的综合考虑。当然,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圆周内所有区域均可布置测温元件153,以提升测温元件153的测温精度。
需要提到的,参考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柔性电路板151的厚度设置在0.1mm-0.5mm之间,将柔性电路板151的底面与加热装置130的顶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在2mm-5mm之间。这样,可确保加热装置130上方的风道高度,有利于散热装置170对该风道的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承载面板(120)、加热装置(130)、电源板(140)以及测温组件(150);
所述壳体(110)与所述承载面板(120)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130)、所述电源板(140)及所述测温组件(150)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测温组件(150)包括:柔性电路板(151)、多根电连线(152)以及多个测温元件(153),所述电连线(152)与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53)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51)上,每个所述测温元件(153)通过所述电连线(152)与所述电源板(140)上的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承载面板(120)的内顶面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121),多个所述测温孔(121)对应所述加热装置(130)设置,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53)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测温孔(1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孔(121)为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153)的高度大于所述测温孔(121)的深度,且所述测温元件(153)的顶端与所述测温孔(121)的内顶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孔(121)的内壁与所述测温元件(153)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导热材料(1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150)还包括:插接件(154);
所述插接件(154)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1)连接,每根所述电连线(152)的一端与所述测温元件(153)电连接,每根所述电连线(152)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件(154)电连接,所述插接件(154)与所述电源板(140)上的控制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根据所述加热装置(130)的形状进行线性排布,以使围合形成的形状与所述加热装置(130)的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30)呈圆形,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53)中的至少部分呈圆周线性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53)中的部分围合形成圆形,所述圆形的圆心处设置有所述测温元件(153)。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1)的厚度介于0.1mm-0.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1)的底面与所述加热装置(130)的顶面之间距离介于2mm-5mm之间。
CN202223604149.XU 2022-12-30 2022-12-3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954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149.XU CN2189549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149.XU CN2189549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4946U true CN218954946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4149.XU Active CN2189549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4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69917A1 (en) Induction heating type cooktop
EP3612003A1 (en) Electronic induction heating-type cooking apparatus
CN218954946U (zh) 烹饪器具
CN219264380U (zh) 烹饪器具
CN208170456U (zh) 电磁烹饪套装
CN219934061U (zh) 烹饪器具
EP3869910A1 (en) Induction heating type cooktop
CN212939358U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18846212U (zh) 烹饪器具
CN212108522U (zh) 一种电磁炉锅体
CN205807541U (zh) 电磁炉组件
CN218269193U (zh) 一种触控电磁炉
CN218565498U (zh)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CN218550212U (zh) 发热组件及电炉
CN219087344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9756446U (zh) 烹饪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565507U (zh) 一种测温精确度高的电陶炉
CN219756448U (zh) 加热组件、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US11284480B2 (en) Sensor holding tray fixing
CN218105623U (zh) 烹饪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19264369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双温检测烹饪器具
CN219107697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8269192U (zh) 一种智能触控电磁炉
CN218154357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8915023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