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3902U -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3902U
CN218953902U CN202223537869.9U CN202223537869U CN218953902U CN 218953902 U CN218953902 U CN 218953902U CN 202223537869 U CN202223537869 U CN 202223537869U CN 218953902 U CN218953902 U CN 218953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sleeve
dust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78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森
王丹
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sen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sen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sen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sen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78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3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3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3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包括顶部连接套管与压力筒,所述顶部连接套管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蝶形连接头,所述蝶形连接头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座,所述蝶形连接头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顶部连接套管上侧壁中间位置的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外部防尘套使得活塞杆与压力筒处在相对无尘的环境,由于外部防尘套从顶部连接套管延伸到压力筒底部,因此可以对该区间的部分都做到防尘处理,通过提升防尘面积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气囊减震器的防尘性,同时利用双套设计,内套与波纹管外套也可以跟随活塞杆移动,防止波纹管外套破裂造成防尘效果的完全丧失。

Description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而气囊减震器是在该种减震器的基础上利用气囊排出或引入气体,缓解内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
然而现有的汽车气囊减震器因为长期在车底工作,处于在多风沙环境,若砂石等细微颗粒,通过活塞杆与油封座的连接处进入到压力筒内部,便可能随着活塞一同上下运动,从而磨损活塞与储油缸体,当磨损量到达一定值后,储油缸体内部的油体便会从活塞或者储油缸体的磨损处流出,导致避震效果的完全失效,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该设计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利用通过螺栓连接的外部防尘套,使得活塞杆与压力筒处在相对无尘的环境,由于外部防尘套从顶部连接套管延伸到压力筒底部,因此可以对该区间的部分都做到防尘处理,通过提升防尘面积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气囊减震器的防尘性,同时利用双套设计,内套与波纹管外套也可以跟随活塞杆移动,防止波纹管外套破裂造成防尘效果的完全丧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包括顶部连接套管与压力筒,所述顶部连接套管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蝶形连接头,所述蝶形连接头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座,所述蝶形连接头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顶部连接套管上侧壁中间位置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活塞;
所述压力筒的下侧壁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座,所述压力筒的内侧壁靠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储油缸体,所述储油缸体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油封,所述压力筒的内侧壁底部且位于储油缸体的正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底部阀;
所述压力筒的外侧壁靠下端位置与顶部连接套管的外侧壁靠上端位置均螺栓连接有外部防尘套,所述外部防尘套包括有波纹管外套,所述波纹管外套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套,所述波纹管外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套,所述底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套,所述顶套与底套之间且位于外部防尘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套,所述顶套与底套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安装螺孔,每个所述安装螺孔内均螺栓连接有固定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过螺栓连接的外部防尘套,使得活塞杆与压力筒处在相对无尘的环境,由于外部防尘套从顶部连接套管延伸到压力筒底部,因此可以对该区间的部分都做到防尘处理,通过提升防尘面积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气囊减震器的防尘性,而利用内套可以与波纹管外套即可以在防止灰尘落入到活塞杆与压力筒内部,同时利用双套设计,内套与波纹管外套也可以跟随活塞杆移动,防止波纹管外套破裂造成防尘效果的完全丧失。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防尘套的通过固定螺栓,螺栓连接在顶部连接套管与压力筒的外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螺栓可以轻松的拆装外部防尘套,使得外部防尘套的更换变得更为方便,也可以轻松的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接座的一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气囊架,所述固定气囊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安装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气囊架固定内部气囊,并防护气管,而气囊安装套可以防护内部气囊,防止内部气囊破裂。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装套的内部安装有内部气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部气囊内的气体缓解内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气囊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管连接内部气囊与底部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气囊架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底部阀的下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部阀控制气囊内气体的进出,从而缓解活塞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活塞的上侧壁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阀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阀槽安装通流阀。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阀槽的内部安装有通流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流阀调节油液从阀槽进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通过螺栓连接的外部防尘套,使得活塞杆与压力筒处在相对无尘的环境,由于外部防尘套从顶部连接套管延伸到压力筒底部,因此可以对该区间的部分都做到防尘处理,通过提升防尘面积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气囊减震器的防尘性。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内套可以与波纹管外套即可以在防止灰尘落入到活塞杆与压力筒内部,同时利用双套设计,内套与波纹管外套也可以跟随活塞杆移动,防止波纹管外套破裂造成防尘效果的完全丧失。
3、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固定螺栓可以轻松的拆装外部防尘套,使得外部防尘套的更换变得更为方便,也可以轻松的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的外部防尘套的整体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转接座;2、顶部连接套管;3、蝶形连接头;4、转接杆;5、外部防尘套;6、压力筒;7、第二转接座;8、气囊安装套;9、固定气囊架;10、波纹管外套;11、顶套;12、底套;13、延伸套;14、安装螺孔;15、内套;16、活塞杆;17、油封;18、减震活塞;19、阀槽;20、通流阀;21、底部阀;22、内部气囊;23、气管;24、储油缸体;2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包括顶部连接套管2与压力筒6,顶部连接套管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蝶形连接头3,蝶形连接头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接杆4,转接杆4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座1,蝶形连接头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顶部连接套管2上侧壁中间位置的活塞杆16,活塞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活塞18。
压力筒6的下侧壁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座7,压力筒6的内侧壁靠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储油缸体24,储油缸体24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油封17,压力筒6的内侧壁底部且位于储油缸体24的正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底部阀21。
压力筒6的外侧壁靠下端位置与顶部连接套管2的外侧壁靠上端位置均螺栓连接有外部防尘套5,外部防尘套5包括有波纹管外套10,波纹管外套10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套11,波纹管外套10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套12,底套1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套13,顶套11与底套12之间且位于外部防尘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套15,顶套11与底套12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安装螺孔14,每个安装螺孔14内均螺栓连接有固定螺栓25。
外部防尘套5的通过固定螺栓25螺栓连接在顶部连接套管2与压力筒6的外侧壁,第二转接座7的一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气囊架9,固定气囊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安装套8,气囊安装套8的内部安装有内部气囊22,内部气囊2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管23,气管2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气囊架9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底部阀21的下侧,减震活塞18的上侧壁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阀槽19,若干阀槽19的内部安装有通流阀20。
工作原理:利用通过螺栓连接的外部防尘套5,使得活塞杆16与压力筒6处在相对无尘的环境,由于外部防尘套5从顶部连接套管2延伸到压力筒6底部,因此可以对该区间的部分都做到防尘处理,通过提升防尘面积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气囊减震器的防尘性,而利用内套15可以与波纹管外套10即可以在防止灰尘落入到活塞杆16与压力筒6内部,同时利用双套设计,内套15与波纹管外套10也可以跟随活塞杆16移动,防止波纹管外套10破裂造成防尘效果的完全丧失,而利用固定螺栓25可以轻松的拆装外部防尘套5,使得外部防尘套5的更换变得更为方便,也可以轻松的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包括顶部连接套管(2)与压力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套管(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蝶形连接头(3),所述蝶形连接头(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接杆(4),所述转接杆(4)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座(1),所述蝶形连接头(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顶部连接套管(2)上侧壁中间位置的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活塞(18);
所述压力筒(6)的下侧壁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座(7),所述压力筒(6)的内侧壁靠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储油缸体(24),所述储油缸体(24)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油封(17),所述压力筒(6)的内侧壁底部且位于储油缸体(24)的正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底部阀(21);
所述压力筒(6)的外侧壁靠下端位置与顶部连接套管(2)的外侧壁靠上端位置均螺栓连接有外部防尘套(5),所述外部防尘套(5)包括有波纹管外套(10),所述波纹管外套(10)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套(11),所述波纹管外套(10)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套(12),所述底套(1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套(13),所述顶套(11)与底套(12)之间且位于外部防尘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套(15),所述顶套(11)与底套(12)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安装螺孔(14),每个所述安装螺孔(14)内均螺栓连接有固定螺栓(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防尘套(5)的通过固定螺栓(25)螺栓连接在顶部连接套管(2)与压力筒(6)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座(7)的一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气囊架(9),所述固定气囊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安装套(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装套(8)的内部安装有内部气囊(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2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管(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2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气囊架(9)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底部阀(21)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活塞(18)的上侧壁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阀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阀槽(19)的内部安装有通流阀(20)。
CN202223537869.9U 2022-12-29 2022-12-29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Active CN218953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7869.9U CN2189539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7869.9U CN2189539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3902U true CN21895390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4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7869.9U Active CN2189539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3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2923B (zh) 机动车轮悬架结构
EP0000287A1 (en) A hydro-pneumatic spring suspension strut for motor vehicles
CN218953902U (zh) 防尘汽车气囊减震器
CN208842169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前悬挂总成
CN101135172B (zh) 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驾驶室结构和带有此结构的车辆
CN109808436B (zh) 车用空气悬挂系统
KR20120058149A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CN212272903U (zh) 一种空气储能减震器
CN209414495U (zh) 一种具有侧向力缓冲作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
CN217926909U (zh) 一种可调减震器
CN117246089B (zh) 一种汽车轮罩集成减震器的总成结构
CN218177814U (zh) 一种带降噪功能的减震器防尘盖
CN219035412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轨道减震器防尘罩
CN211737861U (zh) 一种指挥车内部设备的减震安装机构
CN22011855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缓冲器外壳及缓冲器
CN217558867U (zh) 一种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CN219035449U (zh) 一种高强度新型减振器
CN109236937A (zh) 一种具有侧向力缓冲作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
CN214930155U (zh) 一种用于卡车驾驶室的前置螺旋弹簧减震器
CN214661687U (zh) 一种三轮货车减振器
CN212297389U (zh) 一种左自行车前减震器
CN220180734U (zh) 一种缓冲式汽车保险杠
CN219452754U (zh) 一种连体式减振器防尘罩与缓冲块结构
CN216768191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减震器套筒
CN219827563U (zh) 一种带阻尼阀的减振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