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8998U -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8998U
CN218948998U CN202222797328.3U CN202222797328U CN218948998U CN 218948998 U CN218948998 U CN 218948998U CN 202222797328 U CN202222797328 U CN 202222797328U CN 218948998 U CN218948998 U CN 218948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driver
wire
lumbar support
slid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73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杨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wen Automobil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wen Automobil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wen Automobil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wen Automobil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73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8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8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8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包括:背板和框线,背板一侧与框线可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二者可滑动地设置在框线上,且位于安装空间内;第一滑车位于第二滑车上方,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铰接连接;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且其位于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之间;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通过连杆分别与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铰接连接;驱动器位于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之间;驱动器具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两个滑块连接;相较于现有的电动气动腰托而言,本腰托采用弹性形变与回弹的方式,顶起或收回背板,使得腰托在切换状态时更为迅速。

Description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长时间驾驶所带来的疲劳,汽车座椅上通常安装有腰托,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上通常使用的腰托结构是电动气动腰托和电动机械腰托两种结构。
但是,现有的电动气动腰托的顶起状态与收回状态的切换需要电动调整,浪费时间,不能满足人们方便快捷的需要;而现有的电动机械腰托的结构复杂,在调节腰托状态时,灵活性与准确性较差,易发生故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状态切换迅速,延长驱动器运行寿命,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包括:
背板和框线,所述背板一侧与框线可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二者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滑车位于所述第二滑车上方,所述第一滑车与所述第二滑车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铰接连接;
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滑车与所述第二滑车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通过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车和所述第二滑车铰接连接;所述驱动器位于所述第一滑车与所述第二滑车之间;所述驱动器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下,所述驱动器动作,两个滑块相互远离,带动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相互靠近,弹性元件产生形变,使得背板向远离框线一侧转动;
第二状态下,所述驱动器动作,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相互远离,弹性元件复位,使得背板向靠近框线一侧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块均为承压滑块;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转动丝杠,其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所述转动丝杠与所述第一滑车平行设置;所述转动丝杠具有两段螺距相同且旋向相反的螺纹段;
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框线上;所述导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车平行设置的滑轨;
两个承压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件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框线上;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形成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壁开设有所述滑轨;
多个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用于容纳相应的连杆、转动丝杠贯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线上设有与第一壳体相邻设置的承载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驱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两个滑块分别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滑块通过基座与驱动器侧壁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光杠,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端部,且所述光杠与所述第一滑车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轴、光杠贯穿所述通道;
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光杠的自由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线上设有安装支架,其位于所述第一滑车的上方;所述背板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车一侧与第二滑车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框线可滑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体公开了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利用转动连接的背板和框线形成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内设置与框线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第一滑车位于第二滑车上方,且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铰接连接;通过在安装空间内设置调节机构,且其位于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之间;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通过连杆分别与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铰接连接;驱动器位于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之间;驱动器具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两个滑块连接;调节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驱动器动作,两个滑块相互远离,带动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相互靠近,弹性元件产生形变,使得背板向远离框线一侧转动;第二状态下,驱动器动作,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滑车与第二滑车相互远离,弹性元件复位,使得背板向靠近框线一侧转动。相较于现有的电动气动腰托而言,本腰托采用弹性形变与回弹的方式,顶起或收回背板,使得腰托在切换状态时更为迅速;并且,本腰托只需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调整,即可实现腰托状态的改变,结构更简单、灵活,不易发生故障,并且在使用同类驱动器的情况下,本腰托的负载更小,可延长驱动器的运行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4为弹性元件处于原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6为弹性元件产生形变的示意图。
图7为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10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1、背板;2、框线;3-1、第一滑车;3-2、第二滑车;4、弹性元件;5、驱动器;6、转动丝杠;7、承压滑块;8、连杆;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承载支架;12、第一滑块;13、基座;14、第二滑块;15、安装支架;16、连接件;17、滑槽;18、光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背板1和框线2,所述背板1一侧与框线2可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二者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线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滑车3-1位于所述第二滑车3-2上方,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4铰接连接;
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5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通过连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车3-1和所述第二滑车3-2铰接连接;所述驱动器5位于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所述驱动器5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下,所述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远离,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靠近,弹性元件4产生形变,使得背板1向远离框线2一侧转动;
第二状态下,所述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弹性元件4复位,使得背板1向靠近框线2一侧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其一侧与框线2可转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第一滑车3-1、第二滑车3-2、调节机构,以调整背板1的状态;
其中,如图2所示,背板1与框线2的转动连接方式,例如,在框线2上设置安装支架15,并且安装支架15位于第一滑车3-1的上方,再在背板1的一侧设置连接件16,利用连接件16与安装支架15转动连接,实现背板1与框线2的转动连接。
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二者可滑动地设置在框线2上,并且二者位于安装空间内;第一滑车3-1位于第二滑车3-2的上方,并且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4铰接连接,通过滑车3与弹性元件4状态的切换,从而顶起或收回背板1;
其中,第一滑车3-1一侧与第二滑车3-2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与框线2可滑动连接,并且滑槽17的边沿设有限位沿,避免滑槽17与框线2分离,保证相应的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能够沿框线顺畅滑动;如图2所示,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上滑槽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与框线2相应的边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在滑动时能够稳定移动。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4的类型可为弹片。
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且其位于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之间,用于改变第一滑车3-1、第二滑车3-2与弹性元件4的状态;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5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通过连杆8分别与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铰接连接;驱动器5位于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之间;驱动器5具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两个滑块连接;调节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下,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远离,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靠近,弹性元件4产生形变,使得背板1向远离框线2一侧转动;
第二状态下,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弹性元件4复位,使得背板1向靠近框线2一侧转动。
相较于现有的电动气动腰托而言,本腰托采用弹性形变与回弹的方式,顶起或收回背板1,使得腰托在切换状态时更为迅速;并且本腰托只需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调整,即可实现腰托状态的改变,结构更简单、灵活,不易发生故障,并且在使用同类驱动器的情况下,本腰托的负载更小,可延长驱动器的运行寿命。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滑块均为承压滑块7;并且,调节机构还包括:
转动丝杠6,其一端与驱动轴端部连接,转动丝杠6与滑车3平行设置;转动丝杠6具有两段螺距相同且旋向相反的螺纹段;
导向件,设置在框线2上;导向件具有与第一滑车3-1平行设置的滑轨;
两个承压滑块7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内;
进一步地,滑轨的宽度可与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的宽度一致,即两个壳体内部本身就可形成滑轨,使滑块在其内滑动。
当驱动器5驱动转动丝杠6转动时,两个承压滑块7可沿滑轨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改变腰托的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向件包括:
第一壳体9,设置在框线2上;
第二壳体10,其与第一壳体9连接,形成容纳室,容纳室内壁开设有滑轨;
多个开口,开设在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上,用于容纳相应的连杆8、转动丝杠6贯穿。
其中,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还对承压滑块7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为调节机构的第二状态,两个承压滑块7紧邻设置,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此时如图4所示,弹性元件4则处于自然状态。
如图5所示,为调节机构的第一状态,驱动器5动作,驱动转动丝杠6转动,使得两个承压滑块7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此时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在承压滑块7以及相应连杆8的带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如图6所示,使得弹性元件4产生形变,使得背板1向远离框线2一侧转动,将背板1顶起。
其中,第一状态时,随着驱动器5动作,两个承压滑块7在转动丝杠6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弹性元件4产生不同的形变程度,使得背板1顶起高度不同。
当需要收回背板1时,让图5中的驱动器5驱动轴朝反方向转动,两个承压滑块7相互靠近,两个滑车3相互远离,使弹性元件4恢复自然状态,使得背板1向靠近框线2一侧转动,从而将背板1收回,即切换至图3、图4的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框线2上设有与第一壳体9相邻设置的承载支架11,用于安装驱动器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还设计了第二种调节机构的结构,同样能够实现腰托两向调节、快速切换状态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8所示,两个滑块分别为第一滑块12和第二滑块14;并且,调节机构还包括:
光杠18,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端部,且光杠18与第一滑车3-1平行设置;
第二滑块14设置在光杠18的自由端。
如图9所示,为调节机构的第二状态,第一滑块12和第二滑块14紧邻设置,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此时如图4所示,弹性元件4则处于自然状态。
如图10所示,为调节机构的第一状态,驱动器5动作,驱动光杠18移动,光杠18经第一滑块12伸出,推动第二滑块14移动,此时,第一滑块12与第二滑块1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在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4以及相应连杆8的带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如图6所示,使得弹性元件4产生形变,使得背板1向远离框线2一侧转动,将背板1顶起。
其中,第一状态时,随着驱动器5动作,第一滑块12与第二滑块14的相对位置不同,弹性元件4产生不同的形变程度,使得背板1顶起高度不同。
当需要收回背板1时,让图10中的驱动器5驱动轴带动光杠18收回,使得第一滑块12与第二滑块14相互靠近,第一滑车3-1和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弹性元件4恢复自然状态,背板1向靠近框线2一侧转动,从而将背板1收回,即切换至图9、图4的状态。
实施例3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能够快速调节腰托支撑,提升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和框线(2),所述背板(1)一侧与框线(2)可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二者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线(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滑车(3-1)位于所述第二滑车(3-2)上方,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通过两组弹性元件(4)铰接连接;
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5)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通过连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车(3-1)和所述第二滑车(3-2)铰接连接;所述驱动器(5)位于所述第一滑车(3-1)与所述第二滑车(3-2)之间;所述驱动器(5)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下,所述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远离,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靠近,弹性元件(4)产生形变,使得背板(1)向远离框线(2)一侧转动;
第二状态下,所述驱动器(5)动作,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滑车(3-1)与第二滑车(3-2)相互远离,弹性元件(4)复位,使得背板(1)向靠近框线(2)一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均为承压滑块(7);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转动丝杠(6),其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所述转动丝杠(6)与所述第一滑车(3-1)平行设置;所述转动丝杠(6)具有两段螺距相同且旋向相反的螺纹段;
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框线(2)上;所述导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车(3-1)平行设置的滑轨;
两个承压滑块(7)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
第一壳体(9),设置在所述框线(2)上;
第二壳体(10),其与所述第一壳体(9)连接,形成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壁开设有所述滑轨;
多个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10)上,用于容纳相应的连杆(8)、转动丝杠(6)贯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线(2)上设有与第一壳体(9)相邻设置的承载支架(11),用于安装所述驱动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两个滑块分别为第一滑块(12)和第二滑块(14);
所述第一滑块(12)上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滑块(12)通过基座(13)与驱动器(5)侧壁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光杠(18),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端部,且所述光杠(18)与所述第一滑车(3-1)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轴、光杠(18)贯穿所述通道;
所述第二滑块(14)设置在所述光杠(18)的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线(2)上设有安装支架(15),其位于所述第一滑车(3-1)的上方;所述背板(1)一端设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与安装支架(15)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车(3-1)一侧与第二滑车(3-2)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与框线(2)可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为弹片。
9.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
CN202222797328.3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Active CN218948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7328.3U CN21894899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7328.3U CN21894899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8998U true CN218948998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7328.3U Active CN21894899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8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2310B (zh) 车座的电动伸缩装置
US20150258914A1 (en) Seat cushion extension apparatus
CN106388354B (zh) 电动可调办公座椅
WO2006041570A1 (en) Moveable seat with tapered swivel assembly and cable track wheel
CN113525205B (zh) 一种座椅电动头枕
CN218948998U (zh) 一种两向电动机械腰托及汽车座椅
CN108979416B (zh) 双开塞拉门系统
CN109732558A (zh) 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升降装置
KR101690043B1 (ko) 차량 시트백의 사이드 볼스터 장치
CN114542877A (zh) 一种汽车中控屏幕调节机构
CN101672355B (zh) 一种连杆机构
CN114194088B (zh) 座椅骨架
CN209682170U (zh) 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升降装置
KR20020009099A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의 리크라이닝 시험 장치
CN220662061U (zh) 数码印花机中的介质展平机构
US20230166643A1 (en) Automobile seat integrated with height adjustment and angle adjustment
JP4320595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ート
CN211931244U (zh)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动力输入装置
CN2197899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脚托
CN219601115U (zh) 显示屏多向运动结构与运载装置
CN220314889U (zh) 屏幕运动机构及车辆
KR100837520B1 (ko) 시트의 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110043623B (zh)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CN209813768U (zh) 汽车座椅调整装置及汽车
CN220163781U (zh) 三自由度汽车顶棚显示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