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0515U - 穿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40515U CN218940515U CN202223186337.5U CN202223186337U CN218940515U CN 218940515 U CN218940515 U CN 218940515U CN 202223186337 U CN202223186337 U CN 202223186337U CN 218940515 U CN218940515 U CN 218940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ipe body
- driving
- threading device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手柄、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管体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夹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处;驱动机构设置于管体且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手柄设置于管体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的内部,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使得导线与管体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拉拽手柄即可实现对导线进行拉拽,提高了穿线效率,便于导线的穿设,并且,工作人员无需拉拽导线,避免了拉拽时伤害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导管穿线时,首先在导管内穿入钢线,施工人员使用人力拖拽钢线,使导线由钢线牵引至导管内,但人力向导管内穿引或向外拖拽时,施工人员不容易抓紧或者固定钢线,影响穿线效率。并且,由于钢线细且硬度高,在施工时容易勒到手,或者钢线弹出来,造成施工人员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穿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力拖拽导线进行穿线易导致穿线效率低且易造成施工人员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穿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手柄、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管体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夹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处;驱动机构设置于管体且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手柄设置于管体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体、扭簧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爪;其中,夹持体可移动地置于管体的第一端的端口处,夹持体的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夹持体的第二端与两个夹持爪均可转动地连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爪一一对应地连接;夹持体开设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贯穿夹持体的穿设通道,以供导线穿设;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体向管体内移动,以使得两个夹持爪被管体的内壁阻挡而聚拢进而夹持导线。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夹持体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内径;在导线未被夹持时,两个夹持爪之间的距离大于管体的内径。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每个夹持爪均呈弧形。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每个夹持爪均通过合页与夹持体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夹持机构还包括:回位弹簧;其中,回位弹簧具有预设弹力,回位弹簧的第一端的径向距离小于第二端的径向距离,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夹持体相连接,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管体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体、具有预设长度和预设柔度的牵拉件和导向机构;其中,驱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管体且与手柄紧邻设置;牵拉件的第一端与夹持体的第一端相连接,牵拉件的第二端与驱动体相连接;导向机构设置于管体内,用于对牵拉件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管体的底部且靠近手柄处开设有穿设口,驱动体穿设于穿设口且部分置于管体内,驱动体置于管体内的部分与管体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中,转轴横设于管体内,驱动体置于管体内的部分且靠近端部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可转动地穿设于转轴;导向机构为导向辊,导向辊可转动地设置于管体内且置于驱动体与管体的第二端之间,导向辊位于驱动体置于管体内的端部的上部;牵拉件绕设于导向辊,并且,牵拉件的第二端与驱动体置于管体内的端部的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穿线装置还包括:筒体和支把;其中,筒体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筒体套设于管体靠近第一端处的外部,并且,筒体与管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支把设置于筒体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的内部,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导线,使得导线与管体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拉拽手柄即可实现对导线进行拉拽,提高了穿线效率,便于导线的穿设,并且,工作人员无需拉拽导线,避免了拉拽时伤害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拖拽导线进行穿线易导致穿线效率低且易造成施工人员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穿线装置包括:管体1、手柄2、夹持机构3和驱动机构4。其中,管体1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管体1的内部中空,管体1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7,则导线7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1。
夹持机构3设置于管体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左端)处,夹持机构3对导线7进行夹持。
驱动机构4设置于管体1,并且,驱动机构4与夹持机构3相连接,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夹持机构3夹持导线7,还用于控制夹持机构3松开导线7。
手柄2设置于管体1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的外壁,并且,手柄2靠近管体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右端)处设置。具体地,管体1横向设置,管体1的顶部为管体1置于上方(相对于图1而言)的部位,管体1的底部为管体1置于下方(相对于图1而言)的部位,手柄2设置于管体1置于下方的侧壁。
具体实施时,管体1可以为φ25JDG钢管。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导线7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1的内部,驱动机构4驱动夹持机构3夹持导线7,使得导线7与管体1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拉拽手柄2即可实现对导线7进行拉拽,提高了穿线效率,便于导线7的穿设,并且,工作人员无需拉拽导线7,避免了拉拽时伤害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拖拽导线进行穿线易导致穿线效率低且易造成施工人员损伤的问题。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体31、扭簧32和两个夹持爪33。其中,夹持体31可移动地置于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具体地,夹持体31的外径小于管体1的内径,夹持体31对应于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夹持体31可在管体1内与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之间移动。夹持体3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右端)与驱动机构4相连接,夹持体3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左端)与两个夹持爪33均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夹持爪33在夹持体31的第二端上的位置为相对设置。具体地,每个夹持爪33均呈弧形,每个夹持爪33均与夹持体31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使得每个夹持爪33可自由转动。
优选的,每个夹持爪33均通过合页与夹持体31的第二端相连接,以实现每个夹持爪33与夹持体31的第二端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扭簧32的两端与两个夹持爪33一一对应,扭簧32的每个端部均与对应的夹持爪33相连接。扭簧32具有预设弹力,该预设弹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夹持体31开设有穿设通道,该穿设通道从第一端向第二端贯穿夹持体31,该穿设通道用于供导线7穿设。具体地,夹持体31的内部中空,夹持体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则两个通孔和夹持体31的内部形成穿设通道。
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夹持体31向管体1内移动,以使得两个夹持爪33被管体1的内壁阻挡而聚拢进而夹持导线7。具体地,在导线7未被夹持时,两个夹持爪33之间的距离大于管体1的内径,这样,夹持体31向管体1内移动时,两个夹持爪33也向管体1的内部移动,则两个夹持爪33被管体1的内壁阻挡而呈聚拢状态,聚拢的两个夹持爪33对导线7进行夹持。
在驱动机构4停止驱动夹持体31时,两个夹持爪33在扭簧32的弹性力作用下,驱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移动,这样,两个夹持爪33不受管体1的内壁阻挡,进而松开导线7。
具体实施时,两个夹持爪33之间的距离、扭簧32的预设弹力均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保证两个夹持爪33在聚拢时将导线7夹持,并在扭簧3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两个夹持爪33恢复原态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为了保证两个夹持爪33能够在扭簧3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呈敞开状态,夹持机构3还可以包括:回位弹簧。其中,回位弹簧具有预设弹力,回位弹簧的第一端的径向距离小于第二端的径向距离,回位弹簧大致呈梯形。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夹持体31相连接,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管体1靠近第一端处的内壁相连接。这样,在夹持体31向管体1内移动时,回位弹簧呈压缩状态,在需要松开导线7时,在回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和扭簧32的弹性力作用下,驱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持爪33松开导线7,而呈敞开状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可以包括:驱动体41、牵拉件42和导向机构。其中,驱动体41可转动地设置于管体1,并且,驱动体41对应于管体1的底部,驱动体41与手柄2紧邻设置。
驱动体41与管体1可转动连接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仅介绍了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管体1的底部且靠近手柄2处开设有穿设口,具体地,管体1的底部的外壁开设有穿设口,该穿设口靠近手柄2设置。驱动体41穿设于穿设口,并且,驱动体41的部分置于管体1内,驱动体41的另一部分置于管体1的外部。
驱动体41置于管体1内的部分与管体1通过转轴44连接,具体地,转轴44横设于管体1内,驱动体41置于管体1内的部分且靠近端部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可转动地穿设于转轴44。更为具体地,驱动体4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上端)和靠近第一端的部分置于管体1内,驱动体4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下端)和其余部分均置于管体1的外部。驱动体41靠近第一端处开设通孔,并且,通孔与驱动体41的第一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驱动体41的通孔穿设于转轴44,通孔的孔径大于转轴44的外径,则驱动体41可绕转轴44转动。
牵拉件42具有预设长度和预设柔度,牵拉件42的第一端与夹持体31的第一端相连接,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驱动体41相连接。驱动体41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转动,带动牵拉件42向管体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右端)处移动,进而带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第二端处移动,即向管体1内移动。
具体实施时,驱动体41置于手柄2的前方,即驱动体41相较于手柄2更靠近管体1的第一端。驱动体41与手柄2紧邻设置,工作人员握住手柄2将驱动体41向手柄2处压动,则驱动体41的第二端向手柄2处移动,即驱动体41向管体1的第二端移动,驱动体41带动牵拉件42向管体1的第二端移动,进而带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内部移动。
优选的,驱动体41可以为活动手柄。
导向机构设置于管体1内,导向机构用于对牵拉件42进行导向。
优选的,导向机构为导向辊43,导向辊43可转动地设置于管体1内,并且,导向辊43置于驱动体41与管体1的第二端之间,导向辊43位于驱动体41置于管体1内的端部的上部(相对于图1而言)。具体地,导向辊43与管体1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导向辊43相较于驱动体41更靠近管体1的第二端,即导向辊43置于驱动体41的后面。并且,导向辊43位于驱动体41的第一端的上方,即导向辊43相较于驱动体41的第一端更靠近管体1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
牵拉件42绕设于导向辊43,并且,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驱动体41置于管体1内的端部的端面相连接。具体地,牵拉件42的第一端与夹持体31相连接,牵拉件42绕设导向辊43之后,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驱动体41的第一端的端面相连接。也就是说,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驱动体41的连接处置于转轴44的上方(相对于图1而言)。这样,驱动体41向手柄2处转动,即驱动体41向管体1的第二端移动时,由于驱动体41的第一端的端面置于转轴44的上方,所以驱动体41的第一端向管体1的第一端处移动,驱动体41的第一端带动牵拉件42的第二端向管体1的第一端处移动,通过牵拉件42带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第二端移动,即实现了带动夹持体31向管体1内移动。
具体实施时,牵拉件42可以为钢线。在本实施例中,牵拉件42为φ4钢线。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穿线装置还可以包括:筒体5和支把6。其中,筒体5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筒体5的内部中空。筒体5套设于管体1靠近第一端处的外部,并且,筒体5与管体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支把6设置于筒体5的外壁。具体地,筒体5的内径大于管体1的外径,筒体5与管体1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筒体5的内径小于管体1与手柄2总体的长度,则管体1可在筒体5内移动,并且,筒体5被手柄2阻挡。这样,筒体5对应于穿设导线7的管道处,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导线7穿设的准确度。
具体实施时,筒体5可以为φ32的管体。
结合图1对穿线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将筒体5对准穿设导线7的管道,导线7依次穿设筒体5的内部、夹持体31内的穿设通道和管体1的内部,再从管体1的第二端穿出。工作人员握住手柄2和驱动体41,将驱动体41向手柄2处压动。由于驱动体41的第一端置于转轴44的上方,所以,驱动体41的第一端向管体1的第一端处移动,驱动体41带动牵拉件42的第二端向管体1的第一端处移动,进而带动夹持体31向管体1的第二端处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爪33向管体1的第二端处移动,则两个夹持爪33被管体1的内壁阻挡而聚拢,两个夹持爪33对导线7进行夹持,工作人员保持握住手柄2和驱动体41的动作,使得导线7被两个夹持爪33稳定夹持,然后工作人员拉拽导线7即可。
当导线7拉拽出一定长度后,工作人员松开驱动体41,两个夹持爪33在扭簧32的弹力作用下向管体1的第一端处移动,管体1的内壁不再对两个夹持爪33进行阻挡,则两个夹持爪33呈敞开状态,松开了导线7。将管体1移动至穿设导线7的管道处,重复上述步骤,不断拉拽导线7,直至完成导线7的敷设。敷设期间工作人员及时与导线输送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来控制导线7拖拽的力度。
综上,本实施例中,导线7可移动地穿设于管体1的内部,驱动机构4驱动夹持机构3夹持导线7,使得导线7与管体1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拉拽手柄2即可实现对导线7进行拉拽,提高了穿线效率,便于导线7的穿设,并且,工作人员无需拉拽导线7,避免了拉拽时伤害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1)、手柄(2)、夹持机构(3)和驱动机构(4);其中,
所述管体(1)的内部用于可移动地穿设导线(7);
所述夹持机构(3)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处;
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于所述管体(1)且与所述夹持机构(3)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3)夹持所述导线(7);
所述手柄(2)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的外壁且靠近第二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体(31)、扭簧(3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爪(33);其中,
所述夹持体(31)可移动地置于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的端口处,所述夹持体(3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相连接,所述夹持体(31)的第二端与两个所述夹持爪(33)均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爪(33)一一对应地连接;
所述夹持体(31)开设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贯穿所述夹持体(31)的穿设通道,以供所述导线(7)穿设;
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体(31)向所述管体(1)内移动,以使得两个所述夹持爪(33)被所述管体(1)的内壁阻挡而聚拢进而夹持所述导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体(31)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1)的内径;
在所述导线(7)未被夹持时,两个所述夹持爪(3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管体(1)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爪(33)均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爪(33)均通过合页与所述夹持体(31)的第二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回位弹簧;其中,
所述回位弹簧具有预设弹力,所述回位弹簧的第一端的径向距离小于第二端的径向距离,所述回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体(31)相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管体(1)的内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体(41)、具有预设长度和预设柔度的牵拉件(42)和导向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体(4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管体(1)且与所述手柄(2)紧邻设置;
所述牵拉件(42)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体(3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体(41)相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管体(1)内,用于对所述牵拉件(42)进行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1)的底部且靠近所述手柄(2)处开设有穿设口,所述驱动体(41)穿设于所述穿设口且部分置于所述管体(1)内,所述驱动体(41)置于所述管体内的部分与所述管体(1)通过转轴(4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44)横设于所述管体(1)内,所述驱动体(41)置于所述管体(1)内的部分且靠近端部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转轴(44);
所述导向机构为导向辊(43),所述导向辊(4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管体(1)内且置于所述驱动体(41)与所述管体(1)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导向辊(43)位于所述驱动体(41)置于所述管体(1)内的端部的上部;
所述牵拉件(42)绕设于所述导向辊(43),并且,所述牵拉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体(41)置于所述管体(1)内的端部的端面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5)和支把(6);其中,
所述筒体(5)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筒体(5)套设于所述管体(1)靠近第一端处的外部,并且,所述筒体(5)与所述管体(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支把(6)设置于所述筒体(5)的外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86337.5U CN218940515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穿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86337.5U CN218940515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穿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40515U true CN218940515U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6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86337.5U Active CN218940515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穿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40515U (zh) |
-
2022
- 2022-11-29 CN CN202223186337.5U patent/CN2189405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24849B1 (ko) | 해초류 양식용 포자 끈 결속장치 | |
JP4859580B2 (ja) | 巻付バインド着脱工具 | |
CN218940515U (zh) | 穿线装置 | |
US9404275B2 (en) | Reinforcing bar wire tying apparatus | |
CN210335982U (zh) | 机械手 | |
CN109263146A (zh) | 一种用于配合手提袋穿绳机穿绳用的辅助装置 | |
CN113767842B (zh) | 一种浅海养殖电动夹苗机 | |
CN111317544A (zh) | 一种医用吸引器咬钳 | |
CN209141550U (zh) | 一种用于配合手提袋穿绳机穿绳用的辅助装置 | |
CN212923489U (zh) | 绳头拉杆滚丝自动上料机械手 | |
CN213717480U (zh) | 一种mpp电力电缆保护管 | |
CN209562024U (zh) | 一种便捷式墙面穿线工具 | |
CN209497189U (zh) | 一种线缆敷设工具 | |
CN210558288U (zh) | 吊带卷绕机 | |
CN207475088U (zh) | 手推电钻两用穿线器 | |
CN207829050U (zh) | 一种挖掘机用夹砖搬运装置 | |
CN205023481U (zh) | 条并卷机新型抓管机构 | |
CN211981369U (zh) | 一种穿线固定装置 | |
CN212304485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线紧线器 | |
SE526712C2 (sv) | Ändanslutningsanordning | |
CN206780392U (zh) | 手动夹拾装置 | |
CN112821281B (zh) |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补销工具 | |
CN217471997U (zh) | 一种普外科手术持针钳 | |
CN216327933U (zh) | 一种定位球的装配工装 | |
CN214961165U (zh) | 手持式水果采摘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