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5225U -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5225U
CN218935225U CN202320115740.4U CN202320115740U CN218935225U CN 218935225 U CN218935225 U CN 218935225U CN 202320115740 U CN202320115740 U CN 202320115740U CN 218935225 U CN218935225 U CN 218935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lug body
vent
sleeved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57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拓明
李玉保
黄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57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5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5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5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涉及密封排气技术领域,所述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所述通气塞包括:套装于所述通气管上的塞体,以及套装于所述塞体上的塞帽;所述塞体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所述塞体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所述塞帽内设有套设环,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塞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塞体之间形成排气间隙,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变速箱壳体排气口的顶盖上设置通气罩,存在油液泄露风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气塞及变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在工作时,齿轮等运动部件的运转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齿轮箱内油温升高,引起其内部空气的膨胀,从而使得变速箱内部与外界产生压差与温差,需要通过通气系统加以消除,保持通气系统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箱内高压使密封件损坏,导致箱体漏油。
目前比较常见的通气系统为在变速箱壳体排气口的顶盖上设有通气罩,通过通气罩能使变速箱壳体内实现减压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但是车辆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电动机转速较高,变速器壳体内的润滑油旋转将会飞溅至变速器壳体各处,甚至进入至通气罩内,当气流经过通气罩时,将会带出润滑油,造成油液泄露现象,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变速箱壳体排气口的顶盖上设置通气罩,存在油液泄露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塞,用于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所述通气塞包括:
套装于所述通气管上的塞体,以及套装于所述塞体上的塞帽;
所述塞体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所述塞体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
所述塞帽内设有套设环,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塞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塞体之间形成排气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气塞,能有效降低油液泄露现象的产生,具体为,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通气塞包括套装于通气管上的塞体,以及套装于塞体上的塞帽,塞帽能有效地防止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的溅出,并且阻挡外界大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箱壳体内;塞体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塞体于排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排气通道的设置将缓冲润滑油的冲击力,减少冒油风险,挡油筋将大大降低油液冲击力,在挡油筋分隔作用下得到缓冲,进一步阻挡润滑油流出变速箱外侧;塞帽内设有套设环,套设环套设于塞体的一端,并与塞体之间形成排气间隙,变速箱壳体的气体经过排气通道,进入排气间隙排出变速箱外侧,实现变速器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变速箱内高压损坏密封件,导致变速箱漏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变速箱壳体排气口的顶盖上设置通气罩,存在油液泄露风险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塞体包括套设于所述通气管上的第一塞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的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于远离所述第一塞体的一侧套装有所述塞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塞体内的第一排气通路,以及与所述第一排气通路连接的第二排气通路,所述第二排气通路设于所述第二塞体内,所述第二排气通路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通路的孔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塞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所述挡油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塞体包括套装于所述通气管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塞体,所述挡油筋设于所述第二塞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塞帽朝向所述第二排气通路延伸出一爪夹部,所述爪夹部穿入所述第二排气通路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塞体包括第三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塞帽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上,所述第四连接部自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通气塞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上述所述的通气塞套装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箱。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通气塞和变速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通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通气塞的剖视图;
附图元器件符号说明:
塞体10,抵靠部11,塞帽20,第一塞体21,第二塞体22,套设环12,间隙13,爪夹部14,排气通道23,挡油筋24,变速箱壳体30,通气管40,第一通气部41,第二通气部42,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1,第三连接部220,第四连接部221,第一排气通路230,第二排气通路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气塞,该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30的通气管40上,用于保持汽车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该通气塞包括套装于通气管40上的塞体10,以及套装于塞体10上的塞帽20;其中,塞体10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23。当汽车的变速箱壳体30的内部空气的膨胀,气体经过通气管40进入排气通道23,通过排气通道23排出气体,保持汽车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
进一步地,塞体10包括套设于通气管40上的第一塞体21,以及与第一塞体21连接的第二塞体22,第二塞体22于远离第一塞体21的一侧套装有塞帽20。通过在第二塞体22上套装塞帽20,防止变速箱壳体30内的润滑油的溅出,导致漏油、渗油等现象产生,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23包括设于第一塞体21内的第一排气通路230,以及与第一排气通路230连接的第二排气通路231,第二排气通路231设于第二塞体22内,第二排气通路231的孔径小于第一排气通路230的孔径。孔径从大变小的设置有利于向变速箱壳体30内部形成一定正向气压,防止润滑油通过第一排气通路230向第二排气通路231溅出。第一排气通路230和第二排气通路231的形状都是圆形,能有效地防止润滑油的堆积。另外,排气通道23的设置将缓冲润滑油的冲击力,减少冒油风险。
进一步地,第一塞体21包括套装于通气管40的第一连接部210,以及与第一连接部21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1连接第二塞体22,其中,第二连接部211设置能匹配不同长度的通气管40,提高通用性,此外,第二连接部211将会缓冲润滑油的冲击,防止润滑油直接流入第二排气通路231内。
另外,第二塞体22包括第三连接部220,以及与第三连接部220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21,第三连接部220连接第二连接部211,塞帽20套设于第四连接部221上,第四连接部221自靠近第三连接部220的一侧至远离第三连接部220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少。第四连接部221外径的设置利于塞帽20的套装,提高套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该塞帽20于靠近第三连接部220的一侧周向延伸出一抵靠部11,该抵靠部11抵靠第三连接部220,第四连接部221靠近第三连接部220的外径大于第三连接部220的外径,在汽车行驶震动时,抵靠部11不易从第四连接部221脱离,增加塞帽20的稳定性,防止塞帽20脱落。
另外,塞体10于排气通道23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24,第二塞体22的内壁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挡油筋24,挡油筋24设于第二塞体22靠近第二连接部211的一侧,该挡油筋24的形状为圆环,当润滑油经过齿轮旋转形成飞溅油带,经过通气管40,进入排气通道23内,形成油流,挡油筋24将大大降低油液冲击力,在挡油筋24分隔作用下得到缓冲,进一步阻挡润滑油流出变速箱外侧,污染环境。
此外,塞帽20内设有套设环12,套设环12套设于塞体10的一端,并与塞体10之间形成排气间隙13。气流经过排气通道23,进入排气间隙13排出变速箱外侧,实现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变速箱内高压损坏密封件,导致变速箱漏油。该塞帽20还可以将外界大气中的灰尘与水等杂质阻挡住,即在完成与外界通气的作用时,还应具有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塞帽20朝向第二排气通路231延伸出一爪夹部14,爪夹部14穿入第二排气通路231内,该爪夹部14的形状为倒钩形状,满足一定的拔脱力的要求,保证汽车震动时不脱落,进一步增加塞帽20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塞帽20脱离。
另外,通气塞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橡胶具有弹性,耐磨、耐寒、不易泄气等优点,能保证通气塞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气管40包括第一通气部41和第二通气部42,第一通气部41设于变速箱壳体30内,向变速箱壳体30内部延伸一段导向,通过第一通气部41对溅起至排气通道23内的润滑油导向;第一塞体21套装于第二通气部42上,第二通气部42的外径大于第一通气部41的外径,以防止油液从第一通气部41与变速箱壳体30之间的间隙13流出,导致油液泄露,污染环境。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通气塞,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气塞,能有效降低油液泄露现象的产生,具体为,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通气塞包括套装于通气管上的塞体,以及套装于塞体上的塞帽,塞帽能有效地防止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的溅出,并且阻挡外界大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箱壳体内;塞体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塞体于排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排气通道的设置将缓冲润滑油的冲击力,减少冒油风险,挡油筋将大大降低油液冲击力,在挡油筋分隔作用下得到缓冲,进一步阻挡润滑油流出变速箱外侧;塞帽内设有套设环,套设环套设于塞体的一端,并与塞体之间形成排气间隙,变速箱壳体的气体经过排气通道,进入排气间隙排出变速箱外侧,实现变速器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变速箱内高压损坏密封件,导致变速箱漏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变速箱壳体排气口的顶盖上设置通气罩,存在油液泄露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上述所述的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气塞,套装于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包括:
套装于所述通气管上的塞体,以及套装于所述塞体上的塞帽;
所述塞体内部贯穿设有排气通道,所述塞体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挡油筋;
所述塞帽内设有套设环,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塞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塞体之间形成排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包括套设于所述通气管上的第一塞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的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于远离所述第一塞体的一侧套装有所述塞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塞体内的第一排气通路,以及与所述第一排气通路连接的第二排气通路,所述第二排气通路设于所述第二塞体内,所述第二排气通路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通路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所述挡油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体包括套装于所述通气管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塞体,所述挡油筋设于所述第二塞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帽朝向所述第二排气通路延伸出一爪夹部,所述爪夹部穿入所述第二排气通路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体包括第三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塞帽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上,所述第四连接部自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的外径逐渐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9.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塞套装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通气管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箱。
CN202320115740.4U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Active CN218935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5740.4U CN218935225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5740.4U CN218935225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5225U true CN21893522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5740.4U Active CN218935225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5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47461A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 Bowl Cover with Lubricant Management Features
CN101000048A (zh) 增压式气体压缩机
WO2019218617A1 (zh) 多功能电机轴承密封结构
JP5559632B2 (ja) 電動機用歯車装置
CN218935225U (zh) 一种通气塞、变速箱及车辆
US10792598B2 (en) Breather
CN207740436U (zh) 呼吸器及变速箱
CN10719644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机铝合金外壳铸件
US4068635A (en) Pressure vent
CN206555405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排气装置
CN102829164B (zh) 一种传动装置
CN209930084U (zh) 驱动电机和变速器的通气构造
CN111550501B (zh) 一种防漏油的传动轴万向节
CN114776716A (zh) 一种伸缩副的防尘排气结构及传动轴总成
CN211737571U (zh) 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封盖
CN105626995A (zh) 一种新结构转接头
CN108301947B (zh) 一种高低速适用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道增压装置
CN216589241U (zh) 一种水泵排气孔防尘组件及水泵
CN213064564U (zh) 一种减速机视孔盖的通气结构
CN212080102U (zh) 防水常开式通气塞
CN215861652U (zh) 密闭空间的压力差平衡结构、减速器及工程机械
CN210423663U (zh) 一种变速器排气装置及汽车
CN216895396U (zh) 一种端盖滑动轴承防漏油结构
CN219802016U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防溅油防水装置
CN202940692U (zh) 电机轴承的通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