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960U -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960U
CN218929960U CN202222621620.XU CN202222621620U CN218929960U CN 218929960 U CN218929960 U CN 218929960U CN 202222621620 U CN202222621620 U CN 202222621620U CN 218929960 U CN218929960 U CN 218929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transmission
frame
pieces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6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跃祥
朱扬华
陈文鹏
高伟荣
谢洪喜
王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6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它涉及产品上料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定位放置机构,所述定位放置机构用以放置纸板或木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所述定位放置机构包括工作台、推槽、滑动件及推动件,所述推槽横纵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滑动件上,所述推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槽相配合的推块,所述推块可在推槽上移动;产品居中定位机构,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用于放置产品;第一机械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纸板或木板进行定位、避免纸板或木板产生位移,方便上料,能够提高上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打托,就是把产品码到托盘上进行打包带缠膜的一种劳动过程。打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固定产品不散架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防潮和保护的作用,在产品拆卸上也较为方便;在玻璃制品,五金工具,电子电器,造纸,陶瓷,化工,食品,饮料,建材等行业中都可能需要用到打托。
对于很多产品的打托,国内外打托模式是以传统的人工作业为主,尤其是在工厂车间内,传统的打托作业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时由于人工自主性强,在包装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方式,导致不同的人工在打托后,呈现出的成品不一,可能影响外形或运输;且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工会产生疲劳,导致包装的效率降低,同时人工成本较高。
产品在打托时,需要先将纸板或木板放置在产品上,以保护产品;传统的方式为人工放置;若采用自动上料的方式,则普通的上料机构只是通过机械手直接抓取料框内的物料(纸板/木板)进行上料,而纸板或木板可能因为机械手在抓取过程中产生的力导致剩余纸板或木板不整齐,产生位置错位,或位置发生偏移等问题,影响机械手后续的抓取,从而影响后续产品的打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产品打托上料机构,能够对纸板或木板进行定位,不让纸板或模板发生位移,辅助完成产品的打托,取代人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纸板或木板进行定位、避免纸板或木板产生位移,方便上料,能够提高上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包括
第一框架,
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
定位放置机构,所述定位放置机构用以放置纸板或木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所述定位放置机构包括工作台、推槽、滑动件及推动件,所述推槽横纵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滑动件上,所述推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槽相配合的推块,所述推块可在推槽上移动;
产品居中定位机构,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用于放置产品;
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一机械手用于夹取居中定位机构上的纸板/木板,且活动往返于定位放置机构和产品居中定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传动主齿轮、传动副齿轮、传动杆及传动带,所述传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传动杆上设置有三个传动副齿轮,分别位于传动杆的两端,第一框架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传动副齿轮,升降电机驱动连接传动主齿轮,传动主齿轮通过传动带与一传动副齿轮连接,第一框架底部的两传动副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与传动杆上两端的传动副齿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各固定有一第二滑轨,两第二滑轨上皆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一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滑块上,且第一机械手与第一框架两侧的两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包括主支架、驱动电机、滚筒、主齿轮、副齿轮、驱动链条、第一推动气缸及第一推板,所述滚筒间隔安装在主支架上,所述滚筒的一端安装有副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所述主支架底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推动气缸,两第一推动气缸各连接一第一推板,两第一推板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两侧。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滑轨及多个第一滑块,多个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与推槽的位置相对应,每个第一滑轨上皆设置有一第一滑块。
进一步,所述推动件还包括多个推动底座及多个第二推动气缸,所述推动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底部,第二推动气缸与所述推动底座连接,所述推块固定在推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产品打托上料机构与车间生产线上的滚筒运输线对接,产品从滚筒运输线输送至产品居中定位机构上,通过产品居中定位机构对产品进行定位居中;再通过第一升降机构控制第一机械手的升降,通过第一机械手吸取定位放置机构上的纸板或木板,并将纸板或木板放置在产品上,从而完成上料;通过定位放置机构对纸板或木板进行定位、避免纸板或木板产生位移,方便上料,采用机械上料代替人工上料,减少了工人的需求量,能够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上料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产品居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一框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居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居中定位机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看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产品打托上料机构1,其包括第一框架11、第一升降机构12、定位放置机构13、产品居中定位机构14、第一机械手15。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2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2包括升降电机121、传动主齿轮122、传动副齿轮123、传动杆124及传动带125,所述传动杆124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11的顶部,传动杆124上设置有三个传动副齿轮123,其中两传动副齿轮123位于传动杆124的两端,第一框架11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传动副齿轮123,升降电机121驱动连接传动主齿轮122,传动主齿轮122通过传动带125与一传动副齿轮123连接,第一框架1底部的两传动副齿轮123分别通过传动带125与传动杆124上两端的传动副齿轮123连接。
升降电机121驱动传动主齿轮122,传动主齿轮122通过传动带125带动传动副齿轮123传动,传动副齿轮123与传动杆124配合,使得传动杆124两端的传动副齿轮123与传动带125之间配合传动,实现传动功能。
所述第一框架11的两侧各固定有一第二滑轨111,两第二滑轨111上皆设置有第二滑块112,第一机械手15设置在第二滑块112上,且第一机械手15与第一框架11两侧的两传动带125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手15包括平移机构151、平移电机152、安装支架153及多个吸盘154,所述平移机构151设置在第二滑块112上,且平移机构151与传动带125连接,安装支架153设置在平移机构151上,平移电机152与平移电机151配合,平移电机152驱动平移机构151移动,平移机构151移动带动安装支架153移动,安装支架153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吸盘154,吸盘154用于吸取纸板或木板。
第一机械手15的平移机构151设置在第二滑块112上,且平移机构151与传动带125连接,传动带125在传动时,带动平移机构151上升或下降。
所述定位放置机构13用以放置纸板或木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前端,所述定位放置机构13包括工作台131、推槽132、滑动件133及推动件134,所述推槽132横纵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31上,所述工作台13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133,所述推动件134设置在滑动件133上,所述推动件134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槽132相配合的推块1341,所述推块1341可在推槽132上移动;
所述滑动件133包括多个第一滑轨1331及多个第一滑块1332,多个第一滑轨133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31的底部,与推槽132的位置相对应,每个第一滑轨1331上皆设置有一第一滑块1332。
所述推动件134还包括多个推动底座1342及多个第二推动气缸1343,所述推动底座134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1332上,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34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31底部,第二推动气缸1343与所述推动底座342连接,所述推块341固定在推动底座1342上。
推动底座1342设置在第一滑块1332上,第一滑块1332可在第一滑轨1331上滑动;第二推动气缸1343动作,带动推动底座1342移动,推动底座1342移动,带动推块1341在推槽132内移动。
纸板或木板可放置在横纵间隔设置的推槽132形成的空间内,通过推块1341可在推槽132内移动的动作,将纸板或木板推到较为合适的位置,同时通过推块1341对纸板或木板进行限位,使得纸板或木板不会轻易发生位置位移,能够处在固定的位置上。
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14包括主支架141、驱动电机142、滚筒143、主齿轮144、副齿轮145、驱动链条146、第一推动气缸147及第一推板148,所述滚筒143间隔安装在主支架141上,所述滚筒143的一端安装有副齿轮145,所述驱动电机152驱动主齿轮144,主齿轮144与副齿轮145之间通过驱动链条146连接,所述主支架141底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推动气缸147,两第一推动气缸147各连接一第一推板148,两第一推板148位于所述滚筒143的上方两侧。
产品放置在滚筒143上,通过驱动电机142驱动主齿轮144,主齿轮144通过驱动链条146驱动副齿轮145,副齿轮145带动多个滚筒143传动,两个第一推动气缸147动作,推动两个第一推板148移动,两侧第一推板148移动,将产品进行居中定位,使得产品位置位于滚筒143上居中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打托上料机构与车间生产线上的滚筒运输线对接,产品从滚筒运输线输送至产品居中定位机构14上,通过产品居中定位机构14的第一推板148对产品进行定位居中;再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2控制第一机械手15的升降,通过第一机械手15上的吸盘154吸取定位放置机构13上的纸板或木板,并将纸板或木板放置在产品上,从而完成上料;通过定位放置机构13的推块1341对纸板或木板进行定位、避免纸板或木板产生位移,方便上料,采用机械上料代替人工上料,能够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上料效率。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框架,
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
定位放置机构,所述定位放置机构用以放置纸板/木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所述定位放置机构包括工作台、推槽、滑动件及推动件,所述推槽横纵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滑动件上,所述推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槽相配合的推块,所述推块可在推槽上移动;
产品居中定位机构,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用于放置产品;
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一机械手用于夹取居中定位机构上的纸板或木板,且活动往返于定位放置机构和产品居中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传动主齿轮、传动副齿轮、传动杆及传动带,所述传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传动杆上设置有三个传动副齿轮,分别位于传动杆的两端,第一框架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传动副齿轮,升降电机驱动连接传动主齿轮,传动主齿轮通过传动带与一传动副齿轮连接,第一框架底部的两传动副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与传动杆上两端的传动副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各固定有一第二滑轨,两第二滑轨上皆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一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滑块上,且第一机械手与第一框架两侧的两传动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居中定位机构包括主支架、驱动电机、滚筒、主齿轮、副齿轮、驱动链条、第一推动气缸及第一推板,所述滚筒间隔安装在主支架上,所述滚筒的一端安装有副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所述主支架底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推动气缸,两第一推动气缸各连接一第一推板,两第一推板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滑轨及多个第一滑块,多个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与推槽的位置相对应,每个第一滑轨上皆设置有一第一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打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还包括多个推动底座及多个第二推动气缸,所述推动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底部,第二推动气缸与所述推动底座连接,所述推块固定在推动底座上。
CN202222621620.XU 2022-09-30 2022-09-30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Active CN218929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620.XU CN21892996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620.XU CN21892996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960U true CN218929960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620.XU Active CN21892996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1416B (zh) 一种自适应式自动装箱设备及其装箱方法
CN111422608A (zh) 一种板材加工设备中的输送装置
CN109623926B (zh) 用于非金属矩形板类零件加工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CN111268444A (zh) 一种uv地板生产中的自动码垛装置
CN211517832U (zh) 一种地板生产线的单层地板上料设备
CN214988702U (zh) 一种板材全自动夹取转移装置
CN112122838B (zh) 箱式房用全自动焊接装置
CN218929960U (zh) 产品打托上料机构
CN113844942A (zh) 一种纸板整理输送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机器人手臂
CN110816967B (zh) 一种细长杆件自动堆码打包装置及打包方法
CN112158590A (zh) 一种全自动下料机
CN212449944U (zh) 一种铝基板分层储存系统
CN212449947U (zh) 一种铝基板铺装运输系统
CN212449945U (zh) 一种铝基板码放出料线
CN212636039U (zh) 一种用于加工板材侧面孔槽的装置
CN211728241U (zh) 基体成型装置
CN109093789B (zh) 一种侧压式竹集成材层板的机械组坯装置
CN112192630A (zh) 一种橡胶密封条裁切上料装置和方法
CN218892798U (zh) 顶部护角放置设备
CN111113032A (zh) 基体成型装置
CN214359012U (zh) 一种自动板材叠合设备
CN218929911U (zh) 自动打托机
CN220283052U (zh) 一种叉臂式纸板上料机构
CN220412241U (zh) 用于模切机纸板上料的机器人手爪装置
CN218929912U (zh) 横向打扎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