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8329U -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8329U
CN218928329U CN202222829271.0U CN202222829271U CN218928329U CN 218928329 U CN218928329 U CN 218928329U CN 202222829271 U CN202222829271 U CN 202222829271U CN 218928329 U CN218928329 U CN 218928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eversing
rim charge
fee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92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寄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92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8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8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8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切割机构和分隔回收机构;上料机构用于上料膜材,上料机构位于切割机构的下方,切割机构设有刀片,刀片用于切割膜材形成主料和边料,分隔回收机构位于上料机构的底部,分隔回收机构设有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第一换向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底部,第二换向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其中一侧,第一换向组件用于将两侧的边料集中输送到第二换向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将两端的边料统一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可以减少机架上的回收边料装置的数量,解决了传统薄膜生产设备的设备成本高,薄膜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材料的生产设备中,从挤出机挤出的薄膜通过牵引、分切、等工艺后,再通过收卷装置将薄膜缠绕在纸芯筒上,最终把收卷好的薄膜进行下料;在对薄膜分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边料,边料的产生造成原料的浪费,不加以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
现有的薄膜生产设备设有专门的收集边料的设备,该收集边料的设备需要往往设有两个,且两个收集边料的设备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端部,从而做到两边同时收料的效果。
如此,薄膜生产设备的设备成本较高,且占地面积较大,从而严重增加了薄膜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收边料装置,通过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将两端的边料统一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可以减少机架上的回收边料装置的数量,解决了传统薄膜生产设备的设备成本高,薄膜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切割机构和分隔回收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膜材,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切割机构的下方,所述切割机构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切割膜材形成主料和边料,所述分隔回收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底部,所述分隔回收机构设有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所述分隔回收机构的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其中一侧,所述分隔回收机构用于分隔所述主料和所述边料,并收集所述边料,所述第一换向组件用于将两侧的所述边料集中输送到所述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二换向组件用于输送所述边料到下一工位。
可选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安装辊,所述安装辊水平安装于机架的顶部,所述刀片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辊;
向上转动刀片,刀片与膜材相分离;向下转动刀片,刀片抵接所述膜材。
可选的,所述分隔回收机构还包括回收辊,所述回收辊安装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位于所述回收辊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组件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回收辊用于分隔主料和边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安装于所述回收辊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第二换向辊、第三换向辊和支架;
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支架包括水平突出部和竖直突出部,所述支架的水平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换向辊转动连接,所述竖直突出部与所述第三换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换向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三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二换向辊位于所述第三换向辊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机架设有限位辊,所述限位辊位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限位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向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可选的,所述上料机构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上料辊、第二上料辊、第三上料辊和第四上料辊;所述第一上料辊、第二上料辊、第三上料辊、第四上料辊均与所述回收辊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上料辊和所述第三上料辊均位于所述安装辊的下方,所述第二上料辊和所述第三上料辊之间的空隙为所述刀片切割膜材的空间;
所述第一上料辊用于输送所述膜材,所述第四上料辊用于输送所述主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将两端的边料统一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可以减少机架上的回收边料装置的数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节省了薄膜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他的设备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从而提高薄膜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并丰富薄膜生产设备的功能;
2.限位辊和第二换向辊可以相互配合,此时限位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的空隙即为边料的左右活动范围,使得边料只能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回收边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上料机构;21、第一上料辊;22、第二上料辊;23、第三上料辊;24、第四上料辊;3、切割机构;31、刀片;32、安装辊;4、分隔回收机构;41、回收辊;42、第一换向组件;421、第一换向辊;43、第二换向组件;431、第二换向辊;432、第三换向辊;433、支架;44、限位辊;5、膜材;51、主料;52、边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上料机构2、切割机构3和分隔回收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2用于上料膜材5,所述上料机构2位于所述切割机构3的下方,所述切割机构3设有刀片31,所述刀片31用于切割膜材5形成主料51和边料52,所述分隔回收机构4设有第一换向组件42和第二换向组件43,所述分隔回收机构4的所述第一换向组件42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第二换向组件43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其中一侧,所述分隔回收机构4用于分隔所述主料51和所述边料52,并收集所述边料52,所述第一换向组件42用于将两侧的所述边料52集中输送到所述第二换向组件43,所述第二换向组件43用于输送所述边料52到下一工位。
本方案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上料机构2将膜材5输送到切割机构3的下方,其中切割机构3的设有刀片31,使得刀片31可以切割位于切割机构3下方的膜材5,从而将膜材5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切割成合适的宽度的主料51和边料52。上料机构2继续向前输送主料51,此时分隔回收机构4可以对边料52进行回收,并将工位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从而完成对边料52的回收。
第一换向组件42可以将机架1两端部的边料52收集起来,然后一起输送到第二换向组件43中。其中,第二换向组件43仅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可以同时输送两侧的边料52,提高本方案回收边料装置的回收速度。
值得说明的是,传统的薄膜生产设备需要在机架1的两端部均设有回收边料装置,本方案通过第一换向组件42和第二换向组件43的协同作用,可以将两端的边料统一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可以减少机架1上的回收边料装置的数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节省了薄膜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他的设备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从而提高薄膜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并丰富薄膜生产设备的功能。
分隔回收机构4可以将边料52和主料51分隔开,然后将边料52输送到下一工位上,进行重复利用,还可以解决了传统边料52只能堆积在一旁然后丢弃,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还容易造成对工厂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3还包括安装辊32,所述安装辊32水平安装于机架1的顶部,所述刀片31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辊32;向上转动刀片31,刀片31与膜材5相分离;向下转动刀片31,刀片31抵接所述膜材5。
值得说明的是,刀片31滑动安装于安装辊32上,当生产线需要生产其他宽度的膜材5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滑动刀片31,使得相邻两个刀片31的间距为生产需要的宽度。然后转动刀片31,使得刀片31的刀尖向下设置,使得刀片31的刀尖可以切割膜材5。
由于切割机构3设有多个刀片31,部分刀片31并不需要切割膜材5,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转动刀片31,使得部分刀片31与膜材5相分离,从而减少切割后的膜材5宽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回收机构4还包括回收辊41,所述回收辊41安装于所述上料机构2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组件42位于所述回收辊41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组件43位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回收辊41用于分隔主料51和边料52。
其中,切割组件将膜材5切割成主料51和边料52,边料52在回收辊41上移动,主料51继续在上料机构2上移动,从而可以将边料52与主料51分开,然后回收辊41将边料52输送到第一换向组件42中。第一换向组件不仅可以将两侧的边料52集中在一起,还可以对两侧的边料52进行换向,使得两侧的边料52均改变了输送方向,然后一起向第二换向组件43的方向移动。
第二换向组件43仅安装在机架1的其中一侧,使得两个边料52只能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第二换向组件43继续改变两个边料52的移动方向,使得两个边料52完全与主料51分隔开,然后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从而完成回收工作。此时,通过第一换向组件42和第二换向组件43的协同作用后,两侧的边料52经过多次换向后,在一侧集中收料,避免了传统薄膜生产设备需要在机架1的两侧进行边料52回收,造成薄膜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回收辊41和第二换向组件42安装于机架1的底部,可以充分利用机架1的竖直空间,从而减少分隔回收机构4的占地面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换向组件43位于机架1的顶部,提高竖直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边料52从机架1的顶部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进一步减少薄膜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膜材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向组件4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换向辊421,所述第一换向辊421安装于所述回收辊41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辊4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第一换向辊421的长度方向与回收辊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使得边料52与第一换向辊421相抵接时,改变输送方向。其中,第一换向辊42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换向辊421均安装在回收辊41的底部,使得膜材5两侧的边料52均可以与第一换向辊421相抵接,然后被多个第一换向辊421输送到第二换向组件43上。
其中,靠近第二换向组件42的边料52与其相对的第一换向辊421相抵接,然后只需经过少量的第一换向辊421后,就能被输送到第二换向组件43中。远离第二换向组件43的边料52与其相对的第一换向辊421相抵接,需要依次经过多个相互水平的第一换向辊421,然后一起向第二换向组件43移动。通过多个第一换向辊421的相互作用,可以确保两侧的边料52汇集在机架1的靠近第二换向组件43的一侧,然后一起收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向组件43包括第二换向辊431、第三换向辊432和支架433;所述支架433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支架433包括水平突出部和竖直突出部,所述支架433的水平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换向辊431转动连接,所述竖直突出部与所述第三换向辊4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辊4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换向辊42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三换向辊43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4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值得说明的是,边料52在第一换向辊421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二换向辊431,第二换向辊431与边料52相抵接,然后向上输送边料52,使得边料52与第三换向辊432相抵接,此时第三换向辊432可以改变边料52的输送方向,使得边料52向下一个工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向辊431位于所述第三换向辊432的远离所述支架433的一端的下方。
由于第三换向辊432的端部没有遮挡,使得边料52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偏移,从第三换向辊432掉落,然后边料52与第三换向辊432相分离。因此,本方案将第二换向辊431安装在第三换向辊432的端部的下方,此时第二换向辊431可以对边料5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减少边料52从第三换向辊432上掉落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设有限位辊44,所述限位辊44位于所述支架433的下方,所述限位辊4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向辊43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值得说明的是,限位辊44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与边料52相抵接,使得边料52与机架1的侧壁之间存在空隙,从而减少边料52在收料过程中出现紧贴机架1,与机架1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此外,限位辊44和第二换向辊44可以相互配合,此时限位辊44和第二换向辊44之间的空隙即为边料52的左右活动范围,使得边料52只能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2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上料辊21、第二上料辊22、第三上料辊23和第四上料辊24;所述第一上料辊21、第二上料辊22、第三上料辊23、第四上料辊24均与所述回收辊41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上料辊22和所述第三上料辊23均位于所述安装辊32的下方,所述第二上料辊22和所述第三上料辊23之间的空隙为所述刀片31切割膜材5的空间;所述第一上料辊21用于输送所述膜材5,所述第四上料辊24用于输送所述主料51。
此外,第一上料辊21、第二上料辊22、第三上料辊23和第四上料辊24可以调节膜材5的张力,确保膜材5在上料机构2上活动时保持绷紧状态。
膜材5首先在第一上料辊21上活动,然后依次经过第二上料辊22和第三上料辊23,其中刀片31位于第二上料辊22和第三上料辊23之间,使得刀片31可以切割膜材5,使得膜材5被切割成主料51和边料52。主料51继续在第四上料辊24上移动,然后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上,边料52绕过第三上料辊23,然后在回收辊41机构上移动,从而可以将主料51和边料52完全分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前到后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切割机构和分隔回收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膜材,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切割机构的下方,所述切割机构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切割膜材形成主料和边料,所述分隔回收机构设有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所述分隔回收机构的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其中一侧,所述分隔回收机构用于分隔所述主料和所述边料,并收集所述边料,所述第一换向组件用于将两侧的所述边料集中输送到所述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二换向组件用于输送所述边料到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安装辊,所述安装辊水平安装于机架的顶部,所述刀片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辊;
向上转动刀片,刀片与膜材相分离;向下转动刀片,刀片抵接所述膜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回收机构还包括回收辊,所述回收辊安装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位于所述回收辊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组件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回收辊用于分隔主料和边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安装于所述回收辊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第二换向辊、第三换向辊和支架;
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支架包括水平突出部和竖直突出部,所述支架的水平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换向辊转动连接,所述竖直突出部与所述第三换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换向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三换向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收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辊位于所述第三换向辊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限位辊,所述限位辊位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限位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向辊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收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上料辊、第二上料辊、第三上料辊和第四上料辊;所述第一上料辊、第二上料辊、第三上料辊、第四上料辊均与所述回收辊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上料辊和所述第三上料辊均位于所述安装辊的下方,所述第二上料辊和所述第三上料辊之间的空隙为所述刀片切割膜材的空间;
所述第一上料辊用于输送所述膜材,所述第四上料辊用于输送所述主料。
CN202222829271.0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Active CN218928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9271.0U CN218928329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9271.0U CN218928329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8329U true CN21892832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9271.0U Active CN218928329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8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6501A (zh) 一种无纺布分切折叠输送装置
CN103401027A (zh) 一种极板自动堆叠机
CN102945984A (zh) 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并联包片机构
CN108213731B (zh) 一种电池极片切割设备
CN204751667U (zh) 一种无纺布分切折叠机
CN218928329U (zh) 一种回收边料装置
CN212386806U (zh) 一种模切产品剥离装置
CN113161595A (zh) 全自动蓄电池防护网板连续安装及短路检测系统
CN219095972U (zh) 一种压延机的自动回料装置
CN214520704U (zh) 一种斜拉自动排废装置及模切机
CN213500854U (zh) 一种自动裁切覆膜机
CN204722233U (zh) 一种改进型烟包整包投料烟叶叶柄切断分离预松散设备
CN209304213U (zh) 一种废烟支处理机磨刀装置
CN210695730U (zh) 一种面粉皮卷棍生产线
CN114750213A (zh) 一种胶圈切割装置
KR102047045B1 (ko) 접착테이프의 지관 자동 분리장치
CN210061345U (zh) 一种滚轮冲针模切排废机
CN208954855U (zh) 一种薄膜开关面贴组合线
CN207825027U (zh) 一种电路板切板机
CN205466542U (zh) 一种rfid 标签复合设备的模切、分离装置
CN110745595A (zh) 一种全伺服自动品检机
CN220242327U (zh) 一种涂膜机切边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04824819A (zh) 新型烟包整包投料烟叶烟柄切断分离预松散设备
CN219768446U (zh) 一种切胶机的切料清料装置
CN216609240U (zh) 一种滤纸输送切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