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8261U -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98261U CN219998261U CN202321587129.8U CN202321587129U CN219998261U CN 219998261 U CN219998261 U CN 219998261U CN 202321587129 U CN202321587129 U CN 202321587129U CN 219998261 U CN219998261 U CN 2199982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pole piece
- roller
- wast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装设在机架上沿料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储存料带且放卷料带的放卷上料机构、用于裁切放卷上料机构放卷输送的料带的裁边机构、用于收集裁边机构裁切后余下废料的废料收集机构、用于牵引经裁边机构裁切后的料带的主牵引机构、用于冲切与分切主牵引机构输送的料带的极片成型机构、用于撕去经极片成型机构得到的极片表面的薄膜的除膜机构以及用于将极片分类下料的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能完成裁边、裁切极耳、分切料带的步骤,料带无需在不同设备之间转移,避免了转移时被二次污染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极片作为电池中的重要结构,对极片的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极片成型是电池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行业内的极片成型一般采用激光裁切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218612335U公开的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极耳的裁切装置,包括放卷纠偏机构、激光切割机构、主牵引机构;该裁切装置在主牵引机构启动后,放卷纠偏机构进行料带的放卷,料带进入激光切割机构的工位,激光切割机构对料带进行切割,使料带上形成极耳,切割出极耳后的料带继续前进至下一个工位。该裁切装置采用激光裁切极耳的毛刺大,容易刺破隔膜从而导致电芯短路,降低电池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该裁切装置仅完成了极耳的裁切,后续还需其他设备对料带进行分段、撕去表面薄膜才能得到极片成品,料带在不同设备之间的转移容易造成料带的二次污染,还有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待克服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装设在机架上沿料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储存料带且放卷料带的放卷上料机构、用于裁切所述放卷上料机构放卷输送的料带的裁边机构、用于收集所述裁边机构裁切后余下废料的废料收集机构、用于牵引经所述裁边机构裁切后的料带的主牵引机构、用于冲切与分切所述主牵引机构输送的料带的极片成型机构、用于撕去经所述极片成型机构得到的极片表面的薄膜的除膜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极片并将极片分类下料的下料机构;
所述极片成型机构包括裁切模具、装设在裁切模具靠近主牵引机构一侧且用于检测料带位置的纠偏传感器、用于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裁切模具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裁切模具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移动组件。
通过在机架上沿料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装设放卷上料机构、裁边机构、废料收集机构、主牵引机构、极片成型机构、除膜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使得所述设备能够完成料带裁长边、裁切极耳、分切成极片、除去极片表面薄膜以及极片分类下料的步骤,得到极片成品。实现无需将料带转移到其他设备,避免了在转移过程中造成料带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了将料带转移到其他设备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用到多台设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放卷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装设在第一安装架上且供料带缠绕的辊筒组件、用于牵引经过辊筒组件的料带的牵引装置、装设在第一安装架底部且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架前后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以及装设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辊筒组件包括用于储存料带且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储料辊、若干个依次左右交错装设在储料辊上方的第一过辊、装设在远离储料辊的一个第一过辊斜上方的第二过辊以及装设在第二过辊下方的第三过辊;所述第二过辊与第三过辊之间装设有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处的第二传感器。
通过在放卷上料机构的第二过辊与第三过辊之间装设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处,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料带边缘不在设定位置时,第一移动组件驱动第一安装架进行前后移动,使得料带边缘始终保持在设定位置,保证放卷上料机构输送料带位置的一致性。
较佳的,所述放卷上料机构还包括装设在牵引装置与裁边机构之间的放卷张力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的纠偏相机;所述放卷张力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板、装设在固定板上的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且能够在第二移动组件带动下上下移动的移动辊以及装设在固定板上且位于移动辊一侧的固定辊。
通过设置放卷张力控制机构,避免料带在被牵拉向前输送时,拉力过大而造成料带变形的风险;通过设置纠偏相机,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处,当检测到料带边缘不在设定位置时,第一移动组件驱动第一安装架进行前后移动,使得料带边缘始终保持在设定位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还装设有用于检测储料辊上料带卷径的第一传感器。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实现实时检测储料辊上料带的卷径,有利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更换料带卷。
进一步地,所述裁边机构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裁边模具安装架、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上且用于裁切料带长边的裁边模具、固定装设在裁边模具顶部的第一下压装置、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后侧的第三安装架、装设在第三安装架上且用于驱动第一下压装置向下压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平衡裁边模具自身重量的拉力弹簧。
较佳的,所述裁边模具安装架靠近废料收集机构的一端装设有供裁边机构裁切后的余下废料通过的第一废料导向辊与第二废料导向辊;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废料牵引组件与第二废料牵引组件、装设在第一废料牵引组件一侧且用于收集经第一废料牵引组件牵引的第一废料带的第一收废组件以及装设在第二废料牵引组件一侧且用于收集经第二废料牵引组件牵引的第二废料带的第二收废组件。
通过设置第一废料牵引组件、第一收废组件,实现将第一废料带从裁边机构牵引至第一收废组件并储存在第一收废组件处;通过设置第二废料牵引组件、第二收废组件,实现将第二废料带从裁边机构牵引至第二收废组件并储存在第二收废组件处。
较佳的,所述第一收废组件包括用于转动收集第一废料带的废料收集轮、与废料收集轮传动连接的步进电机以及用于检测废料收集轮的重量的重力感应器。通过设置重力感应器,当重力感应器检测到废料收集轮的重量增大时,控制步进电机提高速度,从而提高废料收集轮的转动速度,实现保持废料收集轮的收卷速度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成型机构还包括供裁切模具安装的裁切模具安装架、穿过裁切模具安装架且用于驱动裁切模具向下压的第二下压装置、装设在裁切模具安装架顶部且与第二下压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装设在裁切模具安装架底部的X轴移动组件、装设在X轴移动组件底部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装设在第一安装板底部的Y轴移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除膜机构包括装设在机架上且用于吸附与带动极片向前移动的真空吸附传送组件、装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上方且用于吸附极片表面的薄膜的吸膜组件、装设在机架上且用于收集薄膜的薄膜收集框以及架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与薄膜收集框上方且用于驱动吸膜组件移动至薄膜收集框上方的第六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还包括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包括装设在废料收集机构与主牵引机构之间且用于检测料带下表面缺陷的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以及装设在除膜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且用于检测极片上表面缺陷的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极片裁切成型设备,通过在机架上沿料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装设放卷上料机构、裁边机构、废料收集机构、主牵引机构、极片成型机构、除膜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使得所述设备能够完成料带裁长边、裁切形成极耳、分切成极片、除去极片表面薄膜以及极片分类下料的步骤,得到极片成品。实现无需再将料带转移到其他设备,避免了在转移过程中造成料带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了将料带转移到其他设备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用到多台设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2.通过在放卷上料机构的第二过辊与第三过辊之间装设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处;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料带边缘不在设定位置时,第一移动组件驱动第一安装架进行前后移动,确保放卷上料机构输送料带位置的一致性,实现高精度走带;
3.通过在裁切模具靠近主牵引机构的一侧装设纠偏传感器,该纠偏传感器能够检测料带的位置,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当纠偏传感器检测到料带的位置不在设定的位置时,X轴移动组件驱动裁切模具沿X轴方向移动,Y轴移动组件驱动裁切模具沿Y轴方向移动,实现精确定位裁切,有利于提高极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放卷上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放卷上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裁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料收集机构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料收集机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极片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放卷上料机构;11、第一安装架;12、辊筒组件;121、储料辊;123、第一过辊;124、第二过辊;125、第三过辊;13、牵引装置;14、第一移动组件;15、第一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7、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1、固定板;172、第二移动组件;173、移动辊;174、固定辊;18、纠偏相机;19、第一伺服电机;2、裁边机构;21、裁边模具安装架;211、托辊;22、裁边模具;23、第一下压装置;24、第三安装架;25、第一驱动装置;26、拉力弹簧;3、废料收集机构;31、第一废料导向辊;32、第二废料导向辊;33、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1、牵引安装板;332、第一废料过渡轮;333、过废料主动轮;334、第二废料过渡轮;335、第一废料过渡辊;336、第二废料过渡辊;337、压辊;338、第三伺服电机;34、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5、第一收废组件;351、废料收集轮;352、步进电机;353、重力感应器;36、第二收废组件;4、主牵引机构;41、第四安装架;42、第二主动牵引辊;43、第二从动牵引辊;44、第四伺服电机;45、第二驱动装置;5、极片成型机构;51、裁切模具安装架;52、裁切模具;53、第二下压装置;54、第三驱动装置;55、X轴移动组件;56、Y轴移动组件;57、废料通管;58、第一安装板;59、第二安装板;6、除膜机构;61、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2、吸膜组件;621、支架;622、吸膜板;623、第四驱动装置;624、吸膜装置;6241、第三安装板;6242、第五驱动装置;6243、真空吸盘;63、薄膜收集框;64、第六驱动装置;7、下料机构;71、尺寸检测装置;72、搬运装置;73、收料盒;74、NG料盒;75、定位装置;8、调节机构;81、第五安装架;811、卡槽;82、第一连接块;83、第一调节过辊;84、第二连接块;85、第二调节过辊;9、检测机构;91、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2、定位相机;913、线扫相机;92、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该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和外壳,该外壳罩设在机架外部;所述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还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放卷上料机构1、裁边机构2、废料收集机构3、主牵引机构4、极片成型机构5、除膜机构6、下料机构7、调节机构8以及检测机构9;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裁边机构2、废料收集机构3、主牵引机构4、极片成型机构5、除膜机构6、下料机构7沿料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4、图5,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安装架11、辊筒组件12、牵引装置13、第一移动组件14、第一传感器15、第二传感器16、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纠偏相机18以及第一伺服电机19;所述辊筒组件12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所述牵引装置13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用于牵引经过辊筒组件12的料带;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4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的底部,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架11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传感器15、第二传感器16以及第一伺服电机19均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所述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装设在牵引装置13与裁边机构2之间;所述纠偏相机18装设在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与裁边机构2之间,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14。
所述辊筒组件12包括储料辊121、若干个第一过辊123、第二过辊124以及第三过辊125。所述储料辊121用于储存料带;所述储料辊121还与第一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能够在第一伺服电机19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放卷;所述第一传感器15装设在储料辊121的斜上方,用于实时检测储料辊121上料带的卷径,有利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更换料带。所述第一过辊123依次左右交错装设在储料辊12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五个第一过辊123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过辊123,故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二过辊124装设在远离储料辊121的一个第一过辊123的斜上方;所述第三过辊125装设在第二过辊124的下方,使得第二过辊124与第三过辊125之间的料带是竖直传输的。所述第二传感器16装设在第二过辊124与第三过辊125之间,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14处。当第二传感器16检测到料带边缘不在设定位置时,第一移动组件14驱动第一安装架11前后移动,使料带边缘回归到设定位置,确保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输送料带位置的一致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4包括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底部的至少两个直线导轨与电缸,该电缸与第一安装架11连接,带动第一安装架11沿直线导轨方向来回移动。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4还可以设置为包括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底部的至少两个直线导轨与气缸或者直线电机,故不以此为限。
所述牵引装置13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一主动牵引辊、第一从动牵引辊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架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所述第一主动牵引辊转动装设于第二安装架内部;所述第一从动牵引辊装设于第二安装架内部,并且设置于第一主动牵引辊上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装设在第二安装架的侧面,并且与第一主动牵引辊传动连接,带动第一主动牵引辊转动,将料带继续向前传输。
请参阅图6,所述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包括固定板171、第二移动组件172、移动辊173以及固定辊174;所述固定板171装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172装设在固定板171上;所述移动辊173与第二移动组件172连接;所述固定辊174装设在固定板171上,并且位于移动辊17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172包括装设在固定板171上的直线导轨与气缸,该气缸与移动辊173连接,带动移动辊173进行上下移动。料带被牵拉向前输送,当拉力过大时,气缸带动移动辊173向上移动,以减小移动辊173与固定辊174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料带受到的拉力,避免料带变形。
请参阅图7,所述裁边机构2包括裁边模具安装架21、裁边模具22、第一下压装置23、第三安装架24、第一驱动装置25以及拉力弹簧26;所述裁边模具安装架21装设在机架上;所述裁边模具22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21上,用于裁切料带长边;所述第一下压装置23固定装设在裁边模具22的顶部;所述第三安装架24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21的后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装设在第三安装架24上,用于驱动第一下压装置23向下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包括伺服电机、偏心轮,伺服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下压装置23向下压。所述拉力弹簧26用于平衡裁边模具22自身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裁边模具安装架21在靠近放卷上料机构1的一端装设有托辊211,该托辊211用于使料带从放卷上料机构1过渡到裁边机构2的裁边模具22中。
请参阅图3、图8至图9,所述废料收集机构3包括第一废料导向辊31、第二废料导向辊32、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第一收废组件35以及第二收废组件36。所述第一废料导向辊31、第二废料导向辊32分别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21在靠近废料收集机构3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废料导向辊31、第二废料导向辊32分别供裁边机构2裁切料带后余下的废料通过。具体的,第一废料导向辊31供第一废料带通过;第二废料导向辊32供第二废料带通过。所述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与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废组件35装设在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的一侧;所述第二收废组件36装设在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的一侧。
所述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包括牵引安装板331、第一废料过渡轮332、过废料主动轮333、第二废料过渡轮334、第一废料过渡辊335、第二废料过渡辊336、压辊337以及第三伺服电机338;所述第一废料过渡轮332、过废料主动轮333、第二废料过渡轮334、第一废料过渡辊335、第二废料过渡辊336以及压辊337均装设在牵引安装板33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废料过渡轮332与第二废料过渡轮334平行设置在牵引安装板331的下部;所述过废料主动轮333设置在牵引安装板331的上部,该过废料主动轮333与第三伺服电机33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辊337设置在过废料主动轮333的上方,第一废料带穿设于过废料主动轮333与压辊337之间进行传输;所述第一废料过渡辊335设置在过废料主动轮333远离裁边机构2的一侧,所述第二废料过渡辊336设置在第一废料过渡辊335的下方,使得第一废料过渡辊335与第二废料过渡辊336之间的料带是竖直传输的。第一废料带依次缠绕第一废料过渡轮332、过废料主动轮333、第二废料过渡轮334、第一废料过渡辊335和第二废料过渡辊336以进行传输,用于将第一废料带牵引至所述第一收废组件35处。
所述第一收废组件35包括废料收集轮351、步进电机352以及重力感应器353;所述废料收集轮351设置在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的一侧,用于转动收集第一废料带;所述步进电机352与废料收集轮35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废料收集轮351进行转动;所述重力感应器353装设在步进电机352上,用于检测废料收集轮351的重量;当重力感应器353检测到废料收集轮351的重量增大时,控制步进电机352提高速度,从而提高废料收集轮351的转动速度,实现保持废料收集轮351的收卷速度稳定。
所述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的结构与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二收废组件36的结构与第一收废组件3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将第二废料带牵引至第二收废组件36处,第二收废组件36对第二废料带进行收集。
请参阅图10,所述主牵引机构4包括第四安装架41、第二主动牵引辊42、第二从动牵引辊43以及第四伺服电机44;所述第四安装架41装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主动牵引辊42转动装设于第四安装架41内部;所述第二从动牵引辊43装设于第四安装架41内部,并且设置于第二主动牵引辊42的上方;所述第四伺服电机44装设在第四安装架41的侧面,并且与第二主动牵引辊42传动连接,带动第二主动牵引辊42转动,将料带继续向前传输。
优选的,所述主牵引机构4还包括两个第二驱动装置45;第二驱动装置45分别装设在第四安装架41的两内侧壁上,并且分别与第二从动牵引辊43的两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从动牵引辊43进行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5为滑台气缸。
请参阅图11,所述极片成型机构5包括裁切模具安装架51、裁切模具52、第二下压装置53、第三驱动装置54、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第一安装板58以及第二安装板59;所述第二安装板59装设在机架上;所述Y轴移动组件56装设在第二安装板59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58装设在Y轴移动组件56的顶部;所述X轴移动组件55装设在第一安装板58的顶部;所述裁切模具安装架51装设在X轴移动组件55的顶部;所述裁切模具52装设于裁切模具安装架51内部;所述第二下压装置53穿过裁切模具安装架51并与裁切模具52连接,用于驱动裁切模具52向下压;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4装设在裁切模具安装架51顶部,并且与第二下压装置53传动连接,带动第二下压装置53向下压,从而带动裁切模具52下压裁切料带,使料带上形成极耳并分切成极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4包括伺服电机、偏心轮,伺服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下压装置53向下压。
所述裁切模具52靠近主牵引机构4的一侧装设有纠偏传感器,该纠偏传感器用于检测料带的位置,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当纠偏传感器检测到料带的位置不在设定位置时,所述X轴移动组件55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裁切模具安装架51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驱动裁切模具52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Y轴移动组件56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第一安装板58沿Y轴方向移动,从而驱动裁切模具52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调整裁切模具52的位置,实现对料带进行精确定位裁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均设置为至少两个直线导轨、伺服电机以及滚珠丝杆,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杆传动连接。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还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直线导轨以及气缸,故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所述极片成型机构5还包括废料通管57,该废料通管57装设在裁切模具52下方,且穿过裁切模具安装架51、第一安装板58、第二安装板59以及机架,与设置在极片成型机构5下方的废料箱连通,使裁切模具52裁切料带后的废料能够通过废料通管57落入废料箱中,便于工作人员清理。
请参阅图2与图3,图13与图14,所述除膜机构6包括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吸膜组件62、薄膜收集框63以及第六驱动装置64;所述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装设在机架上,用于吸附与带动极片向前移动;所述吸膜组件62装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方,用于吸附极片表面的薄膜;所述薄膜收集框63装设在机架上且位于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的一侧,用于收集薄膜;所述第六驱动装置64架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薄膜收集框63的上方,且与吸膜组件62连接,用于驱动吸膜组件62移动至薄膜收集框63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驱动装置64为滚珠丝杆直线模组;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驱动装置64还可以设置为同步带型直线模组,故不以此为限。
所述吸膜组件62包括支架621、吸膜板622、第四驱动装置623以及吸膜装置624;所述支架621与第六驱动装置64连接;所述吸膜板622装设在支架621的底部,用于吸附极片表面的薄膜;所述第四驱动装置623分别装设在支架621的两侧壁上,且分别与吸膜板622连接,用于带动吸膜板622向下移动;所述吸膜装置624装设在吸膜板622靠近下料机构7的一端上。
具体的,所述吸膜装置624包括第三安装板6241、第五驱动装置6242以及至少一个真空吸盘6243。所述第三安装板6241装设在吸膜板622靠近下料机构7的一端上;所述第五驱动装置6242装设在第三安装板6241上;所述真空吸盘6243与第五驱动装置6242连接,在第五驱动装置6242的带动下,真空吸盘6243能够进行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驱动装置6242为三轴气缸;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驱动装置6242还可以设置为电缸或者直线电机。
请查阅图2、图3以及图12,所述调节机构8装设在废料收集机构3的后侧。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第五安装架81、第一连接块82、第一调节过辊83、第二连接块84以及第二调节过辊85;所述第五安装架81装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块82装设在第五安装架81上;所述第一调节过辊83装设在第一连接块82上;所述第二连接块84装设在第五安装架81上;所述第二调节过辊85装设在第二连接块84上。
所述第五安装架81上开设有若干个卡槽811,该卡槽811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82的背后装设有凸条,第一连接块82通过凸条卡设在卡槽811中,且能够沿卡槽811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调节过辊83沿卡槽811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块84的背后装设有凸条,第二连接块84通过凸条卡设在卡槽811中,且能够沿卡槽811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调节过辊85沿卡槽811方向上下移动。料带通过调节机构8,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过辊83与第二调节过辊85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使裁边机构2与极片成型机构5之间的料带长度保持稳定。
请查阅图2、图3,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所述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装设在废料收集机构3与主牵引机构4之间;所述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包括定位相机912与线扫相机913;所述定位相机912用于检测料带的移动量;所述线扫相机913用于检测料带的下表面缺陷。所述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装设在除膜机构6与下料机构7之间,用于检测极片的上表面缺陷。
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尺寸检测装置71、搬运装置72、收料盒73、NG料盒74以及定位装置75。所述尺寸检测装置71、搬运装置72均架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的上方,且搬运装置72设置在尺寸检测装置71远离除膜机构6的一侧。所述收料盒73装设在机架上方,NG料盒74装设在机架上,收料盒73与NG料盒74分别设置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的两侧;所述定位装置75装设在机架下方并穿过机架与收料盒73连接。
所述尺寸检测装置71包括若干个相机,用于检测由除膜机构6传输来的极片的尺寸以及极片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偏移的角度,并将信息分别反馈至搬运装置72、定位装置75。所述搬运装置72用于接收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以及尺寸检测装置71反馈的信息,并将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合格的极片抓取并放置到收料盒73中,将不合格的极片抓取并放置到NG料盒74中。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75用于接收尺寸检测装置71反馈的信息,并带动收料盒73转动,转动的角度与极片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偏移的角度相同,以确保搬运装置72能够将极片放入收料盒73中。
工作过程为:储料辊121转动放卷料带,放卷上料机构1中的第二传感器16检测料带边缘,当料带不在设定位置时,第一移动组件14驱动第一安装架11前后移动,确保放卷上料机构1传输料带位置的一致性。料带经牵引装置13的传输进入裁边机构2的工位,裁边模具22对料带进行裁长边操作。经裁边模具22裁切后余下的第一废料带、第二废料带进入废料收集机构3的工位,被分别收集在第一收废组件35、第二收废组件36处。经裁边模具22裁切后的料带在主牵引机构4的牵引下继续向前传输,进入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的工位时,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检测料带的下表面缺陷,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搬运装置72。料带进入极片成型机构5的工位时,纠偏传感器检测料带的位置,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处,X轴移动组件55、Y轴移动组件56根据得到的信息驱动裁切模具52,实现对料带进行精确定位裁切;裁切后的废料通过废料通管57落入废料箱中。极片进入除膜机构6的工位,极片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向前移动,吸膜组件62的吸膜装置624吸住极片表面的薄膜,随着极片向前移动而实现将极片表面的薄膜撕去;吸膜板622吸住薄膜,在第六驱动装置64的驱动下,吸膜板622移动至薄膜收集框63上方,吸膜板622解除吸附,薄膜落入薄膜收集框63中。撕去薄膜后的极片经过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的工位,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检测料带的上表面缺陷,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搬运装置72。极片进入下料机构7的工位,尺寸检测装置71对极片进行尺寸检测、偏移角度的检测,并将信息分别反馈至搬运装置72、定位装置75,搬运装置72根据接收的信息将合格的极片抓取并放置到收料盒73中,将不合格的极片抓取并放置到NG料盒74中。所述极片裁切成型设备的生产效率高,无需用到多台设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生产得到的极片产品质量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机架上沿料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储存料带且放卷料带的放卷上料机构(1)、用于裁切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放卷输送的料带的裁边机构(2)、用于收集所述裁边机构(2)裁切后余下废料的废料收集机构(3)、用于牵引经所述裁边机构(2)裁切后的料带的主牵引机构(4)、用于冲切与分切所述主牵引机构(4)输送的料带的极片成型机构(5)、用于撕去经所述极片成型机构(5)得到的极片表面的薄膜的除膜机构(6)以及用于检测极片并将极片分类下料的下料机构(7);
所述极片成型机构(5)包括裁切模具(52)、装设在裁切模具(52)靠近主牵引机构(4)一侧且用于检测料带位置的纠偏传感器、用于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裁切模具(52)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55)以及用于接收纠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驱动裁切模具(52)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移动组件(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安装架(11)、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且供料带缠绕的辊筒组件(12)、用于牵引经过辊筒组件(12)的料带的牵引装置(13)、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底部且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架(11)前后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14)以及装设在第一安装架(1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19);
所述辊筒组件(12)包括用于储存料带且与第一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的储料辊(121)、若干个依次左右交错装设在储料辊(121)上方的第一过辊(123)、装设在远离储料辊(121)的一个第一过辊(123)斜上方的第二过辊(124)以及装设在第二过辊(124)下方的第三过辊(125);所述第二过辊(124)与第三过辊(125)之间装设有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14)处的第二传感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上料机构(1)还包括装设在牵引装置(13)与裁边机构(2)之间的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以及用于检测料带边缘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组件(14)的纠偏相机(18);
所述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7)包括固定板(171)、装设在固定板(171)上的第二移动组件(172)、与第二移动组件(172)连接且能够在第二移动组件(172)带动下上下移动的移动辊(173)以及装设在固定板(171)上且位于移动辊(173)一侧的固定辊(17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上还装设有用于检测储料辊(121)上料带卷径的第一传感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边机构(2)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裁边模具安装架(21)、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21)上且用于裁切料带长边的裁边模具(22)、固定装设在裁边模具(22)顶部的第一下压装置(23)、装设在裁边模具安装架(21)后侧的第三安装架(24)、装设在第三安装架(24)上且用于驱动第一下压装置(23)向下压的第一驱动装置(25)以及用于平衡裁边模具(22)自身重量的拉力弹簧(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边模具安装架(21)靠近废料收集机构(3)的一端装设有供裁边机构(2)裁切后的余下废料通过的第一废料导向辊(31)与第二废料导向辊(32);
所述废料收集机构(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与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装设在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一侧且用于收集经第一废料牵引组件(33)牵引的第一废料带的第一收废组件(35)以及装设在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一侧且用于收集经第二废料牵引组件(34)牵引的第二废料带的第二收废组件(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废组件(35)包括用于转动收集第一废料带的废料收集轮(351)、与废料收集轮(351)传动连接的步进电机(352)以及用于检测废料收集轮(351)的重量的重力感应器(3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成型机构(5)还包括供裁切模具(52)安装的裁切模具安装架(51)、穿过裁切模具安装架(51)且用于驱动裁切模具(52)向下压的第二下压装置(53)、装设在裁切模具安装架(51)顶部且与第二下压装置(53)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54)、装设在裁切模具安装架(51)底部的X轴移动组件(55)、装设在X轴移动组件(55)底部的第一安装板(58)以及装设在第一安装板(58)底部的Y轴移动组件(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机构(6)包括装设在机架上且用于吸附与带动极片向前移动的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装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上方且用于吸附极片表面的薄膜的吸膜组件(62)、装设在机架上且用于收集薄膜的薄膜收集框(63)以及架设在真空吸附传送组件(61)与薄膜收集框(63)上方且用于驱动吸膜组件(62)移动至薄膜收集框(63)上方的第六驱动装置(6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裁切成型设备还包括检测机构(9),该检测机构(9)包括装设在废料收集机构(3)与主牵引机构(4)之间且用于检测料带下表面缺陷的下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1)以及装设在除膜机构(6)与下料机构(7)之间且用于检测极片上表面缺陷的上表面缺陷检测组件(9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7129.8U CN219998261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7129.8U CN219998261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98261U true CN219998261U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0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87129.8U Active CN219998261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9826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42328A (zh) * | 2023-11-22 | 2024-01-05 | 常州东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eva小条自动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7507053A (zh) * | 2023-11-22 | 2024-02-06 | 常州东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eva胶膜自动冲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23
- 2023-06-21 CN CN202321587129.8U patent/CN2199982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42328A (zh) * | 2023-11-22 | 2024-01-05 | 常州东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eva小条自动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7507053A (zh) * | 2023-11-22 | 2024-02-06 | 常州东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eva胶膜自动冲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98261U (zh) |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 |
CN109158324B (zh) | 一种自动检测及分拣装置 | |
CN108598547B (zh) | 电池制作机 | |
CN209401773U (zh) | 一种高速方形电芯卷绕机 | |
CN111572032A (zh) | 一种口罩片成型机 | |
CN208470181U (zh) | 一种全自动精密对贴机 | |
CN110371739A (zh) | 一种全自动供料方法 | |
CN113602878A (zh) | 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及极片激光切割辊压一体机 | |
CN216105162U (zh) | 一种多段式张力控制的激光切割辊压一体机 | |
CN110052658A (zh) | 钢卷分切设备 | |
CN218856161U (zh) | 一种锂电池软极片裁切设备 | |
CN117342328A (zh) | 一种eva小条自动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8909345U (zh) | 全自动双面胶剥离剪贴一体机 | |
CN117507053A (zh) | 一种eva胶膜自动冲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7766865A (zh) | 一种切叠一体设备 | |
CN212245596U (zh) | 涂分一体机 | |
CN115535334A (zh) | 垂直u型包膜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969542U (zh) |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的平板口罩加工用切割装置 | |
CN213497234U (zh) | 一种激光极耳成型设备 | |
CN211998118U (zh) | 一种极耳胶与转镍带的传送控制装置 | |
CN212245595U (zh) | 隔膜分切机 | |
CN110340952A (zh) | 圆压平模切机 | |
CN221352835U (zh) | 一种联体电芯极组生产装置 | |
CN118040085A (zh) | 一种圆柱电芯卷绕机 | |
CN218642096U (zh) |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裁切机的收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