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6450U - 一种自动倒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倒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6450U
CN218926450U CN202223361029.1U CN202223361029U CN218926450U CN 218926450 U CN218926450 U CN 218926450U CN 202223361029 U CN202223361029 U CN 202223361029U CN 218926450 U CN218926450 U CN 218926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chamfered
chamfering
driving devic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10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l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l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lin'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l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10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6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6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6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上料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上料待倒角的零件;夹持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从所述上料机构承接所述上料机构上料的待倒角的零件,并夹持或释放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倒角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出料机构,其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倒角,加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倒角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倒角机。
背景技术
电子烟的柱形壳体的两端内侧通常都需要倒角,现有加工电子烟的柱形壳体的方式均采用手动倒角,通过人工在柱形壳体的两端内侧磨出倒角。由于手动倒角不仅很难保证倒角的精度和一致性,而且加工倒角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手动倒角不仅很难保证倒角的精度和一致性,而且加工倒角效率很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倒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
上料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上料待倒角的零件;
夹持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从所述上料机构承接所述上料机构上料的待倒角的零件,并夹持或释放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倒角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出料机构,其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夹具和驱动所述夹具运动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的夹具驱动装置;所述倒角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倒角刀沿X轴方向左右运动和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以倒角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驱动装置。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振动盘,其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有序送出;
传送带,其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承接所述振动盘送出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并传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上料装置,其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将所述传送带传送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输送至所述夹持机构。
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
定位挡板,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以阻挡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倒角的零件继续随传送带运动。
所述自动倒角机构还包括:
到位传感器,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到位传感器感应到待倒角的零件位于所述定位挡板处时发出到位信号;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机械手和驱动所述机械手运动的上料驱动装置,所述上料驱动装置接收所述到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到位信号驱动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至所述夹持机构。
所述夹具包括:
第一夹具;
第二夹具,其正对所述第一夹具设置,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合拢时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所述夹具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第一挡板,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一侧;
第二挡板,其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另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夹取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放至第一夹具、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合成的放料腔处;
第二挡板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X轴左右运动以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推至正对所述第一夹具的位置;
所述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前运动与所述第一夹具合拢,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同步运动,倒角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复位,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零件掉落至所述出料机构。
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具后端的圆弧形第一夹口,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具前端的圆弧形的第二夹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夹持机构、倒角机构和出料机构,利用上料机构上料待倒角的零件至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夹持或释放待倒角的零件,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出料机构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从而完成对待倒角零件的自动倒角,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由于自动加工,倒角的精度和一致性也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倒角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倒角机的夹持结构和倒角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倒角机的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1、上料机构2、夹持机构3、倒角机构4和出料机构5。其中:
机架1支撑于地面,用于支撑上料机构、夹持机构、倒角机构和出料机构。
上料机构2设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上料待倒角的零件1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待倒角的零件10位电子烟的柱形壳体。当然,待倒角的零件也可以是其他类似需要倒角的零件。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震动盘21、传送带23和上料装置24。其中:
振动盘21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有序送出。
传送带23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承接所述振动盘送出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并传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传动带23用于将待倒角的零件传送至上料位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上端。
上料装置24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将所述传送带传送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输送至所述夹持机构。上料装置用于将传送带传送至上料位置的待倒角的零件输送至夹持机构。
夹持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从所述上料机构承接所述上料机构上料的待倒角的零件,夹持或释放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夹持机构夹持定位待倒角的零件,以便于倒角机构进行倒角。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夹具和驱动所述夹具运动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的夹具驱动装置。从而使得夹持机构还可驱动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与倒角机构配合,起到倒角时在Y轴方向驱动待倒角的零件运动的作用。
倒角机构4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41;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倒角刀沿X轴方向左右运动和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以倒角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驱动装置42。倒角驱动装置驱动倒角刀沿X轴和Z轴运动,同时,夹持机构驱动待倒角的零件沿Y轴运动,从而可实现对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
出料机构5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出料机构为倾斜的出料槽。夹持机构释放倒角完的零件后,倒角完的零件即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出料槽中,从出料槽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夹持机构、倒角机构和出料机构,利用上料机构上料待倒角的零件至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夹持或释放待倒角的零件,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出料机构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从而完成对待倒角零件的自动倒角,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由于自动加工,倒角的精度和一致性也更好。
为便于上料装置抓取,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定位挡板73和到位传感器74。其中:
定位挡板73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以阻挡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倒角的零件继续随传送带运动。
到位传感器74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到位传感器感应到待倒角的零件位于所述定位挡板处时发出到位信号。到位传感器可采用光电传感器来实现,当有待倒角的零件阻挡时,光电传感器即发出触发信号给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即夹持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至夹持机构。
所述上料装置24包括机械手241和驱动所述机械手运动的上料驱动装置242,所述上料驱动装置接收所述到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到位信号驱动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至所述夹持机构。上料装置可采用常用的机械手机构来实现。
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具31、夹具驱动装置32、第一挡板33、第二挡板34和第二挡板驱动装置35。其中:
夹具31包括第一夹具311和第二夹具312。夹具驱动装置32包括第一夹具驱动装置321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322。
第二夹具312正对所述第一夹具设置,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合拢时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合拢时正好与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侧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具后端的圆弧形第一夹口,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具前端的圆弧形的第二夹口,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的形状相同。
第一夹具驱动装置321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第二夹具驱动装置322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第一挡板33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一侧。
第二挡板34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另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夹取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放至第一夹具、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合成的放料腔处。
第二挡板驱动装置35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X轴左右运动以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推至正对所述第一夹具的位置。第一夹具驱动装置、第二夹具驱动装置、第二挡板驱动装置均可通过常用的电机实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二挡板驱动装置用于定位待倒角的零件,使得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合拢时能准确的夹持待倒角的零件。
所述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前运动与所述第一夹具合拢,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同步运动,倒角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复位,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零件掉落至所述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振动装置将待倒角的零件有序送出至传送带上,传送至定位挡板处,到位传感器感应到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后输出触发信号至上料驱动装置,上料驱动装置驱动机械手抓取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至第一夹具的后方,第二挡板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挡板朝左运动,将待倒角的零件推至第一挡板处,所述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前运动与所述第一夹具合拢,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同步运动至倒角机构位置处,倒角驱动装置驱动倒角刀沿X轴和Z轴运动,同时,夹持机构驱动待倒角的零件沿Y轴运动,从而可实现对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倒角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复位,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零件掉落至所述出料机构,完成一个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夹持机构、倒角机构和出料机构,利用上料机构上料待倒角的零件至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夹持或释放待倒角的零件,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出料机构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从而完成对待倒角零件的自动倒角,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由于自动加工,倒角的精度和一致性也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
上料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上料待倒角的零件;
夹持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从所述上料机构承接所述上料机构上料的待倒角的零件,并夹持或释放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倒角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倒角机构倒角完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释放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出料机构,其承接所述夹持机构释放的所述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夹具和驱动所述夹具运动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的夹具驱动装置;所述倒角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倒角刀沿X轴方向左右运动和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以倒角所述待倒角的零件的倒角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振动盘,其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有序送出;
传送带,其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承接所述振动盘送出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并传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上料装置,其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将所述传送带传送的所述待倒角的零件输送至所述夹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倒角机还包括:
定位挡板,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以阻挡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倒角的零件继续随传送带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倒角机构还包括:
到位传感器,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到位传感器感应到待倒角的零件位于所述定位挡板处时发出到位信号;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机械手和驱动所述机械手运动的上料驱动装置,所述上料驱动装置接收所述到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到位信号驱动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定位挡板处的待倒角的零件至所述夹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第一夹具;
第二夹具,其正对所述第一夹具设置,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合拢时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
所述夹具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Y轴前后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第一挡板,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一侧;
第二挡板,其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初始位置的另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夹取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放至第一夹具、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合成的放料腔处;
第二挡板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且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X轴左右运动以将所述待倒角的零件推至正对所述第一夹具的位置;
所述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前运动与所述第一夹具合拢,夹持所述待倒角的零件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同步运动,倒角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装置和第二夹具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复位,倒角完的所述待倒角零件掉落至所述出料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具后端的圆弧形第一夹口,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具前端的圆弧形的第二夹口。
CN202223361029.1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自动倒角机 Active CN218926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029.1U CN218926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自动倒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029.1U CN218926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自动倒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6450U true CN218926450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1029.1U Active CN218926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自动倒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6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2954B (zh) 电池焊接机
CN114309823A (zh) 一种车磨中心
CN218926450U (zh) 一种自动倒角机
CN102825406A (zh) 银点自动焊机
CN110665744A (zh) 一种点胶机
CN111689149B (zh) 自动装配装置及其输送点胶组件
CN218193308U (zh) 焊接机
CN218639000U (zh) 一种晶体装配设备
CN218193305U (zh) 焊接机
CN215357918U (zh) 手机屏磨削送料机
CN109986400A (zh) 一种小型排刀机床机内上下料装置及含有其的机床
CN113059245B (zh) 一种二极管用自动焊线设备
CN210306136U (zh) 一种焊锡机
CN211887671U (zh) 一种点胶机
CN111185754B (zh)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生产线
CN114313370A (zh) 一种自动焊接组装编带机
JP2687009B2 (ja) 部品の整列取出し装置
CN209506881U (zh) 一种削笔器滚刀套自动检测设备
JP3314560B2 (ja) 円筒形金具の整列方法及び整列装置
CN112896945A (zh) 一种内丝球头零件上料排序装置
CN110587183A (zh)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安装设备
CN111889907A (zh) 一种风机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7550507U (zh) 下料机构及检测设备
CN216326262U (zh) 一种转向接头组装设备
CN218695240U (zh) 一种注塑件齿轮和配件的预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