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5703U -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5703U
CN218925703U CN202222923958.0U CN202222923958U CN218925703U CN 218925703 U CN218925703 U CN 218925703U CN 202222923958 U CN202222923958 U CN 202222923958U CN 218925703 U CN218925703 U CN 218925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rawing
traction
groups
traction mechanism
driv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39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达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ongjia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ongjia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ongjia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ongjia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39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5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5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5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拉丝牵引机构,针对现有的在牵引时无法使只能对直径小于牵引轮之间的间距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拉丝机构和两组导向轮,两组所述导向轮呈S形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向轮位于拉丝机构的一侧,通过转动转把使主动齿轮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利用螺纹杆转动使连接板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圆环带动第一牵引轮上升或下降,对牵引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避免了在牵引时无法使只能对直径小于牵引轮之间的间距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1637765U的专利提出的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拉丝机,虽然通过多组拉丝模进行连续拉丝,且通过持续水冷的方式保证拉丝孔孔径稳定,且采用多组单独控制牵引机构,对每组拉丝机构进行单独的牵引力供给,保证拉丝的连续性,解决了保证生产效率的作用的问题,但是还存在如下缺陷;
1、该设备的导向牵引机构在牵引时无法使只能对直径小于牵引轮之间的间距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提出了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丝牵引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在牵引时无法使只能对直径小于牵引轮之间的间距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的缺点。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拉丝机构和两组导向轮,两组所述导向轮呈S形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向轮位于拉丝机构的一侧;
牵引机构,另一组所述导向轮位于牵引机构的一侧,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两组固定板、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两组所述固定板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牵引轮的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牵引轮位于第二牵引轮正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轮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通槽内,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连接框、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所述连接框的底部与两组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组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均转动安装于连接框的内底部,两组所述从动齿轮位于主动齿轮两侧,两组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主动齿轮的转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圆环的一侧上下对称连接有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中,逆时针转动转把,转把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两组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通过螺纹杆与两组连接板螺纹连接,使两组连接板随着螺纹杆转动进行上升,并通过圆环带动第一牵引轮上升,加大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的间距,通过顺时针转动转把,主动齿轮会带动两组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减小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的间距,通过可调节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的间距,可达到根据电缆铜线的大小对牵引机构进行调节,提高设备调节的便利性,保证牵引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转把使主动齿轮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利用螺纹杆转动使连接板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圆环带动第一牵引轮上升或下降,对牵引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避免了在牵引时无法使只能对直径小于牵引轮之间的间距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电缆铜丝进行牵引导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的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拉丝机构;3、导向轮;4、牵引机构;5、固定板;6、通槽;7、第一牵引轮;8、第二牵引轮;9、圆环;10、连接板;11、螺纹杆;12、限位块;13、连接框;14、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6、转把;17、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包括:
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拉丝机构2和两组导向轮3,两组导向轮3呈S形设置,其中一组导向轮3位于拉丝机构2的一侧;
牵引机构4,另一组导向轮3位于牵引机构4的一侧,牵引机构4包括两组固定板5、第一牵引轮7和第二牵引轮8,两组固定板5呈对称设置,固定板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固定板5的一端开设有通槽6,第二牵引轮8的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板5之间,第一牵引轮7位于第二牵引轮8正上方,第一牵引轮7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杆17,转动杆17位于通槽6内,转动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环9,其中,拉丝机构2与申请号为CN202020052649.9的专利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拉丝机中的拉丝机构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其构造与原理。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导向轮3使电缆铜线在移动过程中对其方向进行引导,并且移动起来更省力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包括:
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拉丝机构2和两组导向轮3,两组导向轮3呈S形设置,其中一组导向轮3位于拉丝机构2的一侧;
牵引机构4,另一组导向轮3位于牵引机构4的一侧,牵引机构4包括两组固定板5、第一牵引轮7和第二牵引轮8,两组固定板5呈对称设置,固定板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固定板5的一端开设有通槽6,第二牵引轮8的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板5之间,第一牵引轮7位于第二牵引轮8正上方,第一牵引轮7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杆17,转动杆17位于通槽6内,转动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环9。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通槽6使第一牵引轮7可进行升降,并且通槽6的宽度与转动杆17的直径一致,使其能避免第一牵引轮7发生晃动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4,牵引机构4还包括连接框13、主动齿轮14和两组从动齿轮15,连接框13的底部与两组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从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14均转动安装于连接框13的内底部,两组从动齿轮15位于主动齿轮14两侧,两组从动齿轮15均与主动齿轮14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主动齿轮14带动两组从动齿轮15转动,使两组从动齿轮15可进行同步转动,并且通过连接框13将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5包裹起来,可防止齿轮受到异物撞击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3图4,主动齿轮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主动齿轮14的转把16。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转把16对主动齿轮14进行控制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3,从动齿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一端贯穿连接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圆环9的一侧上下对称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0,两组连接板10与螺纹杆11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限位块12可对螺纹杆11的一端进行限位,防止连接板10从螺纹杆11上脱落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
在使用时,将电缆的铜线接进拉丝机构2,通过拉丝机构2进行拉丝,再通过导向轮3对铜线进行导向,然后通过牵引机构4将铜线牵引至卷线筒;
根据电缆铜线的大小,可对牵引机构4进行调节,通过逆时针转动转把16,转把16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带动两组从动齿轮15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15通过螺纹杆11与两组连接板10螺纹连接,使两组连接板10随着螺纹杆11转动进行上升,并通过圆环9带动第一牵引轮7上升,加大第一牵引轮7与第二牵引轮8之间的间距,顺时针转动转把16,主动齿轮14会带动两组从动齿轮15逆时针转动,减小第一牵引轮7与第二牵引轮8之间的间距。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拉丝机构(2)和两组导向轮(3),两组所述导向轮(3)呈S形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向轮(3)位于拉丝机构(2)的一侧;
牵引机构(4),另一组所述导向轮(3)位于牵引机构(4)的一侧,所述牵引机构(4)包括两组固定板(5)、第一牵引轮(7)和第二牵引轮(8),两组所述固定板(5)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开设有通槽(6),所述第二牵引轮(8)的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板(5)之间,所述第一牵引轮(7)位于第二牵引轮(8)正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轮(7)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位于通槽(6)内,所述转动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还包括连接框(13)、主动齿轮(14)和两组从动齿轮(15),所述连接框(13)的底部与两组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从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14)均转动安装于连接框(13)的内底部,两组所述从动齿轮(15)位于主动齿轮(14)两侧,两组所述从动齿轮(15)均与主动齿轮(1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主动齿轮(14)的转把(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一端贯穿连接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拉丝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9)的一侧上下对称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0),两组所述连接板(10)与螺纹杆(11)螺纹连接。
CN202222923958.0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Active CN218925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958.0U CN218925703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958.0U CN218925703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5703U true CN21892570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3958.0U Active CN218925703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5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8376U (zh) 一种导地线断股修补装置
CN108879497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
CN113788359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CN211604801U (zh) 绞线机
CN110054025B (zh) 一种金属线收卷装置
CN111613386B (zh) 一种电力电缆生产的成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60922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0795322U (zh) 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打结的电缆收卷装置
CN218925703U (zh) 一种拉丝牵引机构
CN209747243U (zh) 一种绞线装置
CN2928919Y (zh) 集成化金属丝双捻股机
CN107628478B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可调节放线装置
CN113546975B (zh) 一种金属拉线机
CN105060009B (zh) 一种绞合线收卷生产线
CN212670124U (zh) 一种多股一次成型编织机构
CN210676781U (zh) 一种多杆联动式铁网丝绕簧机
CN209849577U (zh) 一种电缆拉丝装置
CN107954356B (zh) 一种娱乐表演用同步球起吊设备
CN221093250U (zh) 一种电线牵引固定架
CN219730083U (zh) 一种房建施工现场用放线架
CN220787651U (zh) 一种扁线漆包机的自动排线机构
CN221101773U (zh) 一种导体主动放线装置
CN219393038U (zh) 一种电缆制备用成缆绞线机
CN214733408U (zh) 一种电力机车线束绕线装置
CN205194430U (zh) 绕丝机的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