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9638U - 蛇骨管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蛇骨管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9638U
CN218889638U CN202223528448.XU CN202223528448U CN218889638U CN 218889638 U CN218889638 U CN 218889638U CN 202223528448 U CN202223528448 U CN 202223528448U CN 218889638 U CN218889638 U CN 218889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ke bone
parts
bulge
convex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84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长胜
蒋卓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Wan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Wan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Wan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Wan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84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9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9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9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蛇骨管及内窥镜,蛇骨管包括前固定件、后固定件和多个蛇骨,蛇骨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凸连接部,蛇骨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凹连接部;凸连接部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连接部,第一凸出部沿轴向凸出蛇骨的端面,第二凸出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凸出部上并凸出第一凸出部;凹连接部包括凹槽和两个托板部,两个托板部分别设置在凹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托板部之间设置有卡槽;在后蛇骨的凸连接部与在前蛇骨的凹连接部活动连接,第一凸出部设置在凹槽内并设置在托板部上,连接部设置在卡槽内,第二凸出部穿过卡槽与在前的蛇骨的内壁邻接;内窥镜包括蛇骨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生产和组装,且不易脱扣的优点。

Description

蛇骨管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蛇骨管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的蛇骨管一般包括多个蛇骨,相邻两个蛇骨之间依靠微量的斜度连接在一起,且相邻两个蛇骨之间可相对转动。这种连接方式不耐用,相邻两个蛇骨之间容易脱离,存在临床使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蛇骨管,其相邻两个蛇骨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采用该种连接方式,虽然连接牢固,但是其加工成本较高,且生产和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生产和组装,且不易脱扣的蛇骨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蛇骨管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蛇骨管包括前固定件、后固定件和多个蛇骨,多个蛇骨均连接在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之间,相邻两个蛇骨活动连接,蛇骨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凸连接部,两个凸连接部相对设置,蛇骨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凹连接部,两个凹连接部相对设置;凸连接部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连接部,第一凸出部沿轴向凸出蛇骨的端面,第二凸出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凸出部上并凸出第一凸出部的自由端;凹连接部包括凹槽和两个托板部,两个托板部分别设置在凹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在蛇骨的径向上,托板部凹陷于蛇骨的外周壁,两个托板部之间设置有卡槽;在后的蛇骨的凸连接部与在前的蛇骨的凹连接部活动连接,在后的第一凸出部设置在在前的凹槽内并设置在托板部上,在后的连接部设置在在前的卡槽内,在后的第二凸出部穿过在前的卡槽与在前的蛇骨的内壁邻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二凸出部与蛇骨的内壁连接,起到防止外脱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凸出部与托板部连接,起到防止内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两方面作用防止相邻两个蛇骨脱离,特别是防止在弯曲角度过大或弯曲力度过强时,能避免相邻两个蛇骨发生脱扣现象,确保蛇骨的连接稳定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蛇骨管无需铆钉连接,既方便蛇骨的生产加工制造,又方便蛇骨管的组装操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连接部与凹连接部沿轴向排列布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连接部与凹连接部在蛇骨的周向上间隔90°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出部设为弧形,第二凸出部设为长条形,第二凸出部沿蛇骨的轴向延伸,且第二凸出部的两侧侧壁均缩入第一凸出部的外周壁。
进一步的方案是,蛇骨在卡槽的封闭端设置有导引斜面;或者,蛇骨在第二凸出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引斜面。
进一步的方案是,前固定件在其后端设置有两个凹配合部,凹配合部与凸连接部配合连接,后固定件在其前端设置有两个凸配合部,凸配合部与凹连接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蛇骨在其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鼓包部,第一鼓包部与凸连接部及凹连接部错位设置,第一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过孔;前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鼓包部,第二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前过孔和前固定槽,前固定槽位于前过孔的前端,前固定槽、前过孔均与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后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两个第三鼓包部,第三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后过孔与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蛇骨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一鼓包部,四个第一鼓包部呈矩形布置,第一鼓包部分别与凸连接部及凹连接部错位设置,第一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过孔;前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二鼓包部,第二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前过孔,前过孔与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后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三鼓包部,第三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后过孔与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蛇骨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省去部分蛇骨时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中蛇骨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中蛇骨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中前固定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中前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一实施例中后固定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省去部分蛇骨时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中蛇骨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中蛇骨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中前固定件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蛇骨管第二实施例中后固定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蛇骨管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蛇骨管能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弯曲转向,本实施例的蛇骨管包括前固定件2a、后固定件3a和多个蛇骨1a,多个蛇骨1a均连接在前固定件2a和后固定件3a之间,且相邻两个蛇骨1a之间活动连接。
参见图3和图4,蛇骨1a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凸连接部,两个凸连接部相对设置,蛇骨1a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凹连接部,两个凹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在同一侧上,凸连接部与凹连接部沿轴向排列布置。
凸连接部包括第一凸出部11、第二凸出部12和连接部13,第一凸出部11沿轴向凸出蛇骨1a的端面,第二凸出部12通过连接部13连接在第一凸出部11上并沿轴向凸出第一凸出部11的自由端。连接部13连接在第一凸出部11和第二凸出部12之间,使得在径向上,第一凸出部11与第二凸出部12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凹连接部包括凹槽14和两个托板部15,两个托板部15分别设置在凹槽14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在蛇骨1a的径向上,托板部15凹陷于蛇骨1a的外周壁,两个托板部15之间设置有卡槽16,卡槽16沿蛇骨1a的轴向延伸。
相邻两个蛇骨1a在连接时,在后的蛇骨1a的凸连接部与在前的蛇骨1a的凹连接部活动连接。具体地:在后的第一凸出部11设置在在前的凹槽14内并设置在托板部15上,在后的连接部13设置在在前的卡槽16内,在后的第二凸出部12穿过在前的卡槽16与在前的蛇骨1a的内壁邻接。本实施例将第一凸出部11设置在托板部15上,能限制第一凸出部11向蛇骨1a内侧偏移或变形;将第二凸出部12插装在蛇骨1a内并与蛇骨1a的内壁邻接,能限制第二凸出向蛇骨1a外侧偏移或变形,有利于提高相邻两个蛇骨1a之间的连接牢靠性,即使蛇骨管在弯曲角度过大或弯曲力度过强时,也不会发生脱扣或变形现象。
为了方便蛇骨管弯曲活动,第一凸出部11设为弧形,凹槽14设为与第一凸出部11的形状匹配的弧形,第一凸出部11插装在凹槽14内时,蛇骨管能绕该第一凸出部11向两侧弯曲摆动。第二凸出部12设为长条形,第二凸出部12沿蛇骨1a的轴向延伸,且第二凸出部12的两侧侧壁均缩入第一凸出部11的外周壁,即第二凸出部12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出部11的宽度,有利于减小第二凸出部12与蛇骨1a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两者的摩擦力,使得蛇骨管能轻松顺畅地弯曲摆动。
结合图2和图4,蛇骨1a在卡槽16的封闭端设置有导引斜面161,导引斜面161从靠近卡槽16的一端向蛇骨1a中心倾斜延伸。在组装时,在后的第二凸出部12能沿导引斜面161向前移动,直至第二凸出部12的表面与蛇骨1a内壁邻接,最好是抵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二凸出部12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引斜面161,导引斜面161与蛇骨1a的内壁邻接,在组装时,蛇骨1a在卡槽16端部处的内壁边缘与导引斜面161滑动连接,直至第二凸出部12的表面与蛇骨1a内壁抵接。
结合图5至图7,并结合图3和图4,前固定件2a在其后端设置有两个凹配合部21,凹配合部21与蛇骨1a的凸连接部配合连接,后固定件3a在其前端设置有两个凸配合部31,凸配合部31与蛇骨1a的凹连接部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凹配合部21与蛇骨1a的凹连接部结构相同,凸配合部31与蛇骨1a的凸连接部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蛇骨管一般通过钢丝绳控制其弯曲转向,为了更好地固定钢丝绳,蛇骨1a在其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鼓包部17a,第一鼓包部17a与凸连接部及凹连接部错位设置,优选地,在蛇骨1a的周向上,第一鼓包部17a与凸连接部及凹连接部均间隔90°。第一鼓包部17a沿轴向开设有钢
丝绳过孔171,钢丝绳设置在钢丝绳过孔171内。第一鼓包部17a、凸连5接部及凹连接部均与蛇骨1a一体成型。
前固定件2a在其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鼓包部22a,在前固定件2a的周向上,第二鼓包部22a与凹配合部21间隔90°布置,且第二鼓包部22a从前固定件2a的后端向其中部延伸,第二鼓包部22a沿轴向开
设有前过孔221a和前固定槽222,前固定槽222设置在前过孔221a的前0端,前固定槽222、前过孔221a均与钢丝绳过孔171对应连通。钢丝绳的前端设置在前固定槽222并受到前固定槽222的限制,使得钢丝绳的前端不能向后脱离前固定槽222。
后固定件3a在其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鼓包部32a,在后固定件3a的周向上,第三鼓包部32a与凸配合部31间隔90°设置,且第三鼓5包部32a设置在后固定件3a的前端。第三鼓包部32a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321a,后过孔321a与钢丝绳过孔171对应连通,钢丝绳设置在后过孔321a内。
蛇骨管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8至图13,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0的蛇骨管能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转向。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蛇骨1b的凸连接部1b1与凹连接部1b2在轴向上错位设置,即在蛇骨1b的周向上,凸连接部1b1与凹连接部1b2之间间隔90°。
相邻两个蛇骨1b在连接时,需将其中一个蛇骨1b绕其自身轴向旋转90°,然后与另一蛇骨1b连接。
5为了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转向,蛇骨1b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一鼓包部17b,四个第一鼓包部17b呈矩形布置,第一鼓包部17b分别与凸连接部1b1及凹连接部1b2错位设置,优选地,第一鼓包部17b设置在凸连接部1b1和凹连接部1b2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一鼓包部17b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过孔171b。
0前固定件2b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二鼓包部22b,第二鼓包部22b与第一鼓包部17b对应设置,第二鼓包部22b沿轴向开设有前过孔221b,前过孔221b与钢丝绳过孔171b对应连通。前固定件2b在其一侧还开设有管道避让槽23,管道避让槽23与蛇骨管内部连通。
后固定件3b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三鼓包部32b,第三鼓包部32b与第一鼓包部17b对应设置,第三鼓包部32b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321b,后过孔321b与钢丝绳过孔171b对应连通。
本实施例中,前固定件2b的后端设置有凸配合部,凸配合部与蛇骨1b的凹连接部1b2配合连接;后固定件3b的前端设置有凹配合部,凹配合部与蛇骨1b的凸连接部1b1配合连接。本实施例的凸配合部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凸配合部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凹配合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凸配合部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内窥镜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蛇骨管和至少两根钢丝绳,钢丝绳设置在蛇骨管内,钢丝绳用于控制蛇骨管弯曲转向,一般地,钢丝绳的数量可设为两根或四根,设为两根时,蛇骨管可向两个相对的方向弯曲转向,设为四根时,蛇骨管可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转向。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凸出部与蛇骨的内壁连接,起到防止外脱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凸出部与托板部连接,起到防止内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两方面作用防止相邻两个蛇骨脱离,特别是防止在弯曲角度过大或弯曲力度过强时,能避免相邻两个蛇骨发生脱扣现象,确保蛇骨的连接稳定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蛇骨管无需铆钉连接,既方便蛇骨的生产加工制造,又方便蛇骨管的组装操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蛇骨管,包括前固定件、后固定件和多个蛇骨,多个所述蛇骨均连接在所述前固定件和所述后固定件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蛇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骨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凸连接部,两个所述凸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蛇骨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凹连接部,两个所述凹连接部相对设置;
所述凸连接部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沿轴向凸出所述蛇骨的端面,所述第二凸出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并凸出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自由端;
所述凹连接部包括凹槽和两个托板部,两个所述托板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在所述蛇骨的径向上,所述托板部凹陷于所述蛇骨的外周壁,两个所述托板部之间设置有卡槽;
在后的所述蛇骨的凸连接部与在前的所述蛇骨的凹连接部活动连接,在后的所述第一凸出部设置在在前的所述凹槽内并设置在所述托板部上,在后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在前的所述卡槽内,在后的所述第二凸出部穿过在前的所述卡槽与在前的所述蛇骨的内壁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连接部与所述凹连接部沿轴向排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连接部与所述凹连接部在所述蛇骨的周向上间隔9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设为弧形,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为长条形,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蛇骨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侧壁均缩入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周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骨在所述卡槽的封闭端设置有导引斜面,或者,所述蛇骨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引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固定件在其后端设置有两个凹配合部,所述凹配合部与所述凸连接部配合连接,所述后固定件在其前端设置有两个凸配合部,所述凸配合部与所述凹连接部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骨在其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鼓包部,所述第一鼓包部与所述凸连接部及所述凹连接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过孔;
所述前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鼓包部,所述第二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前过孔和前固定槽,所述前固定槽位于所述前过孔的前端,所述前固定槽、所述前过孔均与所述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所述后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两个第三鼓包部,所述第三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所述后过孔与所述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骨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一鼓包部,四个所述第一鼓包部呈矩形布置,所述第一鼓包部分别与所述凸连接部及所述凹连接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过孔;
所述前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二鼓包部,所述第二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前过孔,所述前过孔与所述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所述后固定件在其内侧设置有四个第三鼓包部,所述第三鼓包部沿轴向开设有后过孔,所述后过孔与所述钢丝绳过孔对应连通。
9.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蛇骨管。
CN202223528448.XU 2022-12-27 2022-12-27 蛇骨管及内窥镜 Active CN218889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448.XU CN218889638U (zh) 2022-12-27 2022-12-27 蛇骨管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448.XU CN218889638U (zh) 2022-12-27 2022-12-27 蛇骨管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9638U true CN218889638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8448.XU Active CN218889638U (zh) 2022-12-27 2022-12-27 蛇骨管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9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9597B2 (ja) バックル
JP3179489U (ja) サイドリリース型バックル組立体
JP5130306B2 (ja) バックル
TWI286064B (en) Buckle
JP396384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KR20110123208A (ko) 유니버설 조인트
US6899408B2 (en) Track device for a drawer
EP2753768B1 (en) Cross runner connector
JP2014530969A5 (zh)
CN218889638U (zh) 蛇骨管及内窥镜
US8028510B2 (en) Link for a linear actuator
JP2006010007A (ja) パイプ柄および前記パイプ柄を使用した清掃用品
CN116076988A (zh) 蛇骨管及内窥镜
CN219661634U (zh) 一种鞘管接头、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
JP6546699B2 (ja) クリップ
JP2008014132A (ja) 管継手
CN213401717U (zh) 一种连接器孔座针座组件
JP2009293790A (ja) 配管等の固定具
JP4865576B2 (ja) 螺旋状ケーブル支持具の連結具
CN216417122U (zh) 一种蛇骨结构及内窥镜
JP2003346958A (ja) 雌端子金具
JP4546364B2 (ja) 螺旋状ケーブル支持具の連結具
JP2023156176A (ja) 管継手、管継手と波付管との接続方法
JPH10328130A (ja) 内視鏡
JP3226478B2 (ja) 流体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