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9314U -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9314U
CN218889314U CN202222672956.9U CN202222672956U CN218889314U CN 218889314 U CN218889314 U CN 218889314U CN 202222672956 U CN202222672956 U CN 202222672956U CN 218889314 U CN218889314 U CN 218889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lectronic cigarette
main control
control board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29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章
赵章彬
史澳
覃伟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29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9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9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9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它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它包含带有吸嘴与进气通孔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且一端与吸嘴连通的油杯组件;设于油杯组件内的雾化芯;设于外壳内靠近进气通孔一侧的气流传感器;设于外壳内的用于感应外部信息以唤醒气流传感器的感应识别模块;设于外壳内且与雾化芯、气流传感器和感应识别模块电连接、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主控板;设于外壳内且与主控板电连接的供电模块。感应识别模块为手势识别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为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通过在电子烟内设置与主控板电连接的感应识别模块从而实现避免由于用户在不使用电子烟时由于外部空气进入电子烟而导致雾化芯自启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利用雾化芯把烟油加热雾化成烟雾状,供吸烟者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通常是通过气流传感器来直接控制雾化芯的启动或关闭,在用户未主动抽吸的情况下,电子烟在口袋、公文包内或汽车内时气流传感器可能会感应到气流进入而导致雾化芯自动启动,而消耗电子烟内的雾化介质,而降低电子烟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具有结构简单,通过在电子烟内设置与主控板电连接的感应识别模块从而实现避免由于用户在不使用电子烟时由于外部空气进入电子烟而导致雾化芯自启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包括:带有吸嘴与进气通孔的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一端与所述吸嘴连通的油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油杯组件内的雾化芯;设置于外壳内靠近所述进气通孔一侧的气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用于感应外部信息以唤醒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感应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雾化芯、所述气流传感器和所述感应识别模块电连接的、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主控板;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供电模块。
所述感应识别模块为手势识别模块,所述手势识别模块为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电池外的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主控板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控板上远离所述电池一侧。
所述手势识别模块为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所述外壳外侧壁上靠近所述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一侧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上设置有红外滤光片。
所述感应识别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板上的用于识别读取带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或NFC卡片的信息的NFC读卡芯片。
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
所述外壳包括顶部设有吸嘴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的壳体;及,盖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进气通孔;所述底盖顶部设置有咪头安装槽与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承载部,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承载部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进气通孔贯穿于所述咪头安装槽内,所述壳体内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吸嘴连通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油杯组件与所述供电模块并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油杯组件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气流传感器位于所述咪头安装槽内。
所述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底盖上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所述外壳包括:两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插接在所述壳体的一个开口上的吸嘴;及,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开口上的底盖,所述进气通孔设置于所述底盖上;所述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咪头固定座,所述咪头固定座上设置有咪头安装孔和辅助气孔,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咪头安装孔内,所述油杯组件、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咪头固定座自上向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当感应识别模块检测到外部信息时,主控板才能唤醒气流传感器,此时气流传感器才能检测气流而控制雾化芯工作,在感应识别模块唤醒气流传感器后,气流传感器在超出设定时间未检测到气流时,主控板控制气流传感器关闭。通过感应识别模块的设置避免电子烟在用户携带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流传感器感应到气流变化而导致电子烟自启而消耗电子烟内的雾化介质从而降低电子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二种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第三种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第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第二种爆炸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吸嘴;2、油杯组件;3、雾化芯;4、气流传感器;5、主控板;6、供电模块;a、进气通孔;7、手势识别模块;71、指示灯;61、电池;62、限位支架;b、安装孔;8、红外滤光片;12、壳体;13、底盖;c、咪头安装槽;d、第一限位槽;9、承载部;e、第二限位槽;10、电源控制开关;f、咪头安装孔;g、辅助气孔;14、充电接口;15、咪头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如图1-5所示,包括:外壳1、油杯组件2、雾化芯3、气流传感器4、感应识别模块、主控板5及供电模块6。
外壳1上带有吸嘴11与进气通孔a。油杯组件2安装于外壳1内且一端与吸嘴11连通。雾化芯3设置于油杯组件2内。气流传感器4设置于外壳1内靠近进气通孔a一侧。感应识别模块设置于外壳1内的用于感应外部信息以唤醒气流传感器4。主控板5设置于外壳1内且与雾化芯3的发热体的引脚、气流传感器4和感应识别模块电连接且用于进行信号处理。供电模块6设置于外壳1内且与主控板5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5为集成电路板,主控板5上设置有可编程的微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烟内设置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感应识别模块,当感应识别模块检测到外部信息时,主控板5才能唤醒气流传感器4,此时气流传感器4才能检测气流而控制雾化芯3工作,在感应识别模块唤醒气流传感器4后,气流传感器4在超出设定时间未检测到气流时,主控板5控制气流传感器4关闭。通过感应识别模块的设置避免电子烟在用户携带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流传感器4感应到气流变化而导致电子烟自启而消耗电子烟内的雾化介质从而降低电子烟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感应识别模块为手势识别模块7,手势识别模块7为现有技术中的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具体地,主控板5预先设置有唤醒气流传感器4的手势动作。手势识别模块7用于感应使用者的手势变化所产生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至主控板5,主控板5根据该信号与预先设置的动作信号进行匹配,进而唤醒气流传感器4与否。优选的,供电模块6包括电池61及限位支架62,电池61设置于外壳1内且与主控板5电连接。限位支架62设置于外壳1内且套设在电池61外,限位支架62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b,主控板5嵌设在安装孔b内,手势识别模块7设置于主控板5上远离电池61一侧。为便于电池61的散热,安装孔b均匀设置有多个,主控板5嵌设在其中一个安装孔b内。在本实施例中,手势识别模块7为现有技术中的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外壳1外侧壁上靠近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一侧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上设置有红外滤光片8。
优选地,主控板5上靠近检测孔一侧设置有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用于提醒用户气流传感器4是否唤醒的指示灯71。
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子烟时,用户可单手手握电子烟,并将拇指放置在检测孔上方且使得用户拇指与红外滤光片8不接触(即隔空),然后在设定时间内用户手指在检测孔上方隔空来回移动设定次数(3秒内用户手指在检测孔上方隔空来回经过检测孔2次)后,气流传感器4被唤醒,同时指示灯71灯亮以提醒用户气流传感器4已被唤醒,用户可抽吸电子烟,当气流传感器4设置时间内,如1分钟内没有检测到气流的变化,主控板5控制指示灯71关闭同时控制气流传感器4关闭,当用户想要再次抽吸电子烟时,只能再次在检测孔上方在设定时间内来回移动手指设置次数,才能唤醒气流传感器4,此时用户才能使用电子烟。通过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与检测孔的设置,避免电子烟在用户携带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流传感器4感应到气流变化而导致电子烟自启而消耗电子烟内的雾化介质从而降低电子烟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电子烟启动的操作动作,避免直接抽吸电子烟就可启动雾化芯3,从而避免小孩模仿用户直接抽吸电子烟而使得雾化芯3启动而抽吸烟雾而影响小孩健康的影响,从而实现童锁的功能。该使用方法只是本申请的其中一种设置或操作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电子烟内的气流流畅,外壳1包括壳体12及底盖13,壳体12顶部设有吸嘴11、底部设置有开口。底盖13盖设在开口上,底盖13上设置有进气通孔a。为使得油杯组件2与气流传感器4稳定的安装在外壳1内,底盖13顶部设置有咪头安装槽c与第一限位槽d,第一限位槽d内设置有承载部9,承载部9呈环状。第一限位槽d与承载部9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进气通孔a进入的气流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油杯组件2与雾化芯3,进气通孔a贯穿于咪头安装槽c内,壳体12内一体设置有与吸嘴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e,油杯组件2与供电模块6并列设置在外壳1内,油杯组件2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二限位槽e与第一限位槽d内且限位在承载部9上。气流传感器4位于咪头安装槽c内。进一步的,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穿设于底盖13上并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4,外部电源可通过充电接口14为电池61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实现童锁的功能,外壳1上还设置有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10。在该实施例中,电源控制开关10为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开关或指纹开关。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6-9所示,感应识别模块包括NFC读卡芯片(不在图中显示),NFC读卡芯片设置于主控板5上的用于识别读取带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或NFC卡片的信息。NFC读卡芯片用于识别用户移动设备上的识别信息,主控板5用于接收NFC读卡芯片传输的识别信息来判断是否唤醒气流传感器4。在本实施例中,NFC读卡芯片贴片固定在主控板5上。需要说明的是,需要使用电子烟时,用户将移动设备靠近电子烟,当NFC读卡芯片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识别信号时,主控板5唤醒气流传感器4,此时用户抽吸电子烟,雾化芯3才会启动,否则雾化芯3不工作。通过NFC读卡芯片的设置,避免电子烟在用户携带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流传感器4感应到气流变化而导致电子烟自启而消耗电子烟内的雾化介质从而降低电子烟的使用寿命,只有电子烟识别到特定的识别信息且用户再抽吸时,雾化芯3才会启动工作,避免直接抽吸电子烟就可启动雾化芯3,从而避免小孩模仿用户直接抽吸电子烟而使得雾化芯3启动而抽吸烟雾而影响小孩健康的影响,从而实现童锁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识别模块为能够与用户移动设备向匹配且能够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蓝牙芯片。
优选的,外壳1上还设置有与主控板5电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10。在该实施例中,电源控制开关10为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开关或指纹开关。用户可通过电源控制开关控制电子烟的电池61是否为感应识别模块和主控板5与雾化芯3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包括:壳体12、吸嘴11及底盖13。壳体12两端设置有开口。吸嘴11插接在壳体12的顶部的开口上。底盖13盖设在壳体12的底部的开口上,进气通孔a设置于底盖13上。在本实施例中,底盖13与吸嘴11均与壳体12过盈配合。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内的咪头固定座15,咪头固定座15由硅胶制成,咪头固定座15上设置有咪头安装孔f和辅助气孔g,咪头安装孔f和辅助气孔g均与进气通孔a和油杯组件2连通,气流传感器4设置于咪头安装孔f内,油杯组件2、供电模块6及咪头固定座15自上向下设置于壳体12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6包括限位支架62,该限位支架62呈套筒状,限位支架62上下两端开口分别与咪头固定座15和油杯组件2的下密封硅胶插接,咪头固定座15和油杯组件2的下密封硅胶均与限位支架62密封连接。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吸嘴(11)与进气通孔(a)的外壳(1);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且一端与所述吸嘴(11)连通的油杯组件(2);设置于所述油杯组件(2)内的雾化芯(3);设置于外壳(1)内靠近所述进气通孔(a)一侧的气流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用于感应外部信息以唤醒所述气流传感器(4)的感应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雾化芯(3)、所述气流传感器(4)和所述感应识别模块电连接的、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主控板(5);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主控板(5)电连接的供电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识别模块为手势识别模块(7),所述手势识别模块(7)为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6)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主控板(5)电连接的电池(61);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套设在所述电池(61)外的限位支架(62),所述限位支架(62)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b),所述主控板(5)嵌设在所述安装孔(b)内,所述手势识别模块(7)设置于所述主控板(5)上远离所述电池(6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识别模块(7)为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所述外壳(1)外侧壁上靠近所述红外手势识别传感器一侧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上设置有红外滤光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识别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板(5)上的用于识别读取带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或NFC卡片的信息的NFC读卡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板(5)电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顶部设有吸嘴(1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的壳体(12);及,盖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底盖(13),所述底盖(13)上设置有进气通孔(a);所述底盖(13)顶部设置有咪头安装槽(c)与第一限位槽(d),所述第一限位槽(d)内设置有承载部(9),所述第一限位槽(d)与所述承载部(9)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进气通孔(a)贯穿于所述咪头安装槽(c)内,所述壳体(12)内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吸嘴(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e),所述油杯组件(2)与所述供电模块(6)并列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油杯组件(2)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二限位槽(e)与第一限位槽(d)内,所述气流传感器(4)位于所述咪头安装槽(c)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底盖(13)上并与所述主控板(5)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4)。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控制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两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12);插接在所述壳体(12)的一个开口上的吸嘴(11);及,盖设在所述壳体(12)的另一个开口上的底盖(13),所述进气通孔(a)设置于所述底盖(13)上;所述感应控制电子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咪头固定座(15),所述咪头固定座(15)上设置有咪头安装孔(f)和辅助气孔(g),所述气流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咪头安装孔(f)内,所述油杯组件(2)、所述供电模块(6)及所述咪头固定座(15)自上向下设置于所述壳体(12)内。
CN202222672956.9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Active CN218889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2956.9U CN218889314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2956.9U CN218889314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9314U true CN21888931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2956.9U Active CN218889314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9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60467U (zh) 电子雾化器装置
CN204273244U (zh) 触控式电子烟
CN107072294B (zh) 一种电子烟的电池组件、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WO2016019546A1 (zh) 一种电子烟
CN209346109U (zh) 一种感应加热的抽吸装置
WO2018041048A1 (zh) 手自一体化的电子烟
CN212260474U (zh) 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9619698B (zh) 电池装置及电子烟
CN218889314U (zh) 一种感应控制电子烟
WO2019105256A1 (zh) 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电子烟
CN211832812U (zh) 防冷凝液回流的电子烟杆和电子烟
CN111345517A (zh) 一种感应加热的抽吸装置
CN112826135A (zh) 一种加密匹配功能电子烟
WO2021056350A1 (zh) 电子烟
CN212520805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具
CN208242837U (zh) 一种利用磁性检测烟油的雾化装置
CN212519382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11567887U (zh) 一种车辆控制钥匙
CN205622714U (zh) 一种红外接触感应启动的手机控制系统
CN216796478U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具有指纹解锁功能的烟杆
CN219741877U (zh) 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
CN213756686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06482020U (zh) 一种自启动卡片式电子烟
CN215649269U (zh) 一种带指纹解锁电子烟
CN219613095U (zh) 一种智能控制进油及输出功率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