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4660U -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4660U
CN218884660U CN202222693208.9U CN202222693208U CN218884660U CN 218884660 U CN218884660 U CN 218884660U CN 202222693208 U CN202222693208 U CN 202222693208U CN 218884660 U CN218884660 U CN 218884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tering
gas
visual
hearth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2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传灯
赖梦媛
张现利
李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2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4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4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4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包括烧结炉体和成像组件:所述烧结炉体内部形成有炉膛且表面设置有可观察所述炉膛内部情况的观察窗;所述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烧结炉体外部,包括反射镜片、聚光灯和相机,所述反射镜片和所述聚光灯均设于与所述观察窗对应的位置;所述反射镜片用以将所述炉膛内的景象向所述相机的镜头方向反射,所述相机用以将所述反射镜片所反射的景象拍摄下来,所述聚光灯用以给所述相机提供灯光补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烧结炉表面开设有观察窗以及外部设置有成像组件的方式解决了烧结过程中无法看到物料的真实烧结反应过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炉是在真空和保护性气氛中,对金属、陶瓷及一些难熔金属中间化合物粉末加热烧结炉,获得具有一定密度及一定机械性能的致密体材料。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烧结炉一般为不可视烧结炉,在烧结过程中无法看到炉内物料的真实烧结反应过程,或者仅仅有耐火度的红外观察、激光观察,观察到的情况与实际肉眼看到的烧结反应过程有很大差别,且光路难以调控清晰。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旨在解决烧结过程中无法看到物料的真实烧结反应过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包括:
烧结炉体,内部形成有炉膛,且表面设置有可观察所述炉膛内部情况的观察窗;
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烧结炉体外部,包括反射镜片、聚光灯和相机,所述反射镜片和所述聚光灯均设于与所述观察窗对应的位置;
所述反射镜片用以将所述炉膛内的景象向所述相机的镜头方向反射,所述相机用以将所述反射镜片所反射的景象拍摄下来,所述聚光灯用以给所述相机提供灯光补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气体置换系统,所述气体置换系统包括第一温热电偶、第二温热电偶、补气管、第一抽气管和温度调节器,所述烧结炉膛包括烧结区以及设于所述烧结区上方的气体置换区;其中,所述第一温热电偶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的感应端分别伸入所述烧结区和所述气体置换区;
所述第一抽气管和所述补气管的一端上下排布设于所述气体置换区,所述第一抽气管用以将所述烧结炉膛内部的气体抽出,所述补气管用以向所述炉膛内充入气体;
所述温度调节器根据所述第一温热电偶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所感应的温度差调节所述补气管中所充入气体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抽气管设于所述补气管上方,所述第一抽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补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炉膛内被所述第一抽气管抽出的气体通过所述补气管回流进所述炉膛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烧结炉体包括底部设有进料口的炉主体以及用以盖合所述进料口的底盖,所述烧结炉体下方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底盖连接且用以驱动所述底盖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料口的开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盖上方设有载台,所述底盖带动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
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载台下方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下端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旋转柱和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底盖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旋转柱带动所述载台围绕所述旋转柱的轴心相对于所述底盖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柱包括金属柱、第一冷却套和耐热套,所述金属柱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载台和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套和耐热套由内至外依次套设于所述金属柱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隔热层和驱动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驱动层之间,所述驱动层用以驱动所述旋转柱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和所述聚光灯外周分别套设有第二冷却套和第三冷却套,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以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套、所述第二冷却套层和所述第三冷却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气体检测系统,所述气体检测系统包括第二抽气管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二抽气管一端伸入所述炉膛内用以抽取所述炉膛内的气体,所述第二抽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检测器连接,所述气体检测器用以对所述第二抽气管所抽取的气体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以接收、分析所述相机所拍摄的景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用以控制所述气体检测系统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烧结炉表面开设有观察窗以及外部设置有成像组件的方式解决了烧结过程中无法看到物料的真实烧结反应过程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实时观察到所述炉膛内的景象,所述反射镜片将所述炉膛内的景象传输给所述相机,所述相机由此拍摄的照片被扫描记录,当所述炉膛内的烧结物料出现大变化,如沸腾、液化、出现大量气体时,记录所述炉膛内的烧结温度,程控按需录像。相对于从所述观察窗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所述炉膛内的景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观察方法可避免直接贴近所述观察窗观察而带来的高温烤炙的安全风险;相对于采用相机直接对炉膛内的景象进行拍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拍摄方法可减小相机直接贴近观察窗拍摄而带来的贵重设备的损耗。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在烧结过程中可对物料的烧结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具有安全系数高和设备损耗率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视化烧结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86696560000031
Figure BDA00038866965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100。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包括烧结炉体10和成像组件20,所述烧结炉体10内部形成有炉膛10a且表面设置有可观察所述炉膛10a内部情况的观察窗10b;所述成像组件20设于所述烧结炉体10外部,所述成像组件20包括反射镜片21、聚光灯23和相机25,所述反射镜片21和所述聚光灯23均设于与所述观察窗10b对应的位置;所述反射镜片21用以将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向所述相机25的镜头方向反射,所述相机25用以将所述反射镜片21所反射的景象拍摄下来,所述聚光灯23用以给所述相机25提供灯光补偿。
更具体的,所述烧结炉体10呈圆柱体状,所述观察窗10b设置于所述烧结炉体10顶部,所述观察窗10b的制作材质选用耐高温透明玻璃。所述聚光灯23呈圆环状,所述反射镜片21镶嵌于所述聚光灯23的内圆,较为优选的,所述反射镜片21镶嵌于所述聚光灯23内环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反射镜片21与所述聚光灯23的距离可调节,如此设置可避免因灯光导致所述反射镜片21发白而无法将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清晰地反射;所述聚光灯23的亮度可根据所述炉膛10a内的烧结温度自动调节,低温时由所述聚光灯23提供光源,高温时自动关闭所述聚光灯23;所述相机25可设于距离所述反射镜片21
1m-5m的位置,在该距离范围内,既可以避免所述相机25被所述炉膛10a顶部的高温烤炙,又能保住将所述反射镜片21所反射的景象清晰地拍摄下来,所述相机25既可选用普通相机,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所述相机25还可以选用耐高温相机;所述相机25的焦距为自动识别,可根据所述炉膛10a内物料的热胀冷缩自动调整焦距,以保证拍摄清晰。另外,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包括中控系统90,所述中控系统90可接收并分析所述相机25所拍摄下来的景象;具体的,所述相机25将拍摄下来的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发送给所述中控系统90,当所述炉膛10a内物料的烧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所述中控系统90会将其接受的景象以照片形式保存下来,同时在该保存的照片上显示所述炉膛10a内的温度和拍摄时间;所述聚光灯23的亮度以及所述聚光灯23和所述反射镜片21之间的距离也可通过所述中控系统90调节。
可以理解的,所述观察窗10b上方设有高温测温枪27,所述高温测温枪27用以直接量测所述炉膛10a内的烧结温度,当所述观察窗10b打开时,所述高温测温枪27可自动定位测量所述炉膛10a中心的温度。当然,还可以通过所述中控系统90控制所述高温测温枪27测量所述炉膛10a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烧结炉体10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0b以及外部设置有成像组件20的方式解决了烧结过程中无法看到物料的真实烧结反应过程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实时观察到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所述反射镜片21将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传输给所述相机25,所述相机25由此拍摄的照片被扫描记录,当所述炉膛10a内的烧结物料出现大变化,如沸腾、液化、出现大量气体、出现明显膨胀或收缩时,记录所述炉膛10a内的烧结温度,全程保持录像。相对于从所述观察窗10b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所述炉膛10a内的景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观察方法可避免直接贴近所述观察窗10b观察而带来的高温烤炙的安全风险;相对于采用相机25直接对炉膛10a内的景象进行拍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拍摄方法可减小相机25直接贴近观察窗10b拍摄而带来的贵重设备的损耗。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烧结装置100在烧结过程中可对物料的烧结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具有安全系数高和设备损耗率低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包括气体置换系统30,所述气体置换系统30与所述中控系统90连接,所述中控系统90可控制所述气体置换系统30的运行,所述气体置换系统30包括第一温热电偶331、第二温热电偶333、补气管353、第一抽气管351和温度调节器31,所述烧结炉膛10a包括烧结区10a1以及设于所述烧结区10a1上方的气体置换区10a2,所述气体置换区10a2为由所述烧结区10a1顶部的炉膛10a壁开设的且向上延伸的圆柱形通孔,所述观察窗10b将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烧结区10a1的一端盖合;其中,所述第一温热电偶331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333的感应端分别伸入所述烧结区10a1和所述气体置换区10a2,所述第一温热电偶331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33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温度调节器31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和所述补气管353的一端上下排布设置于所述炉膛10a内,所述第一抽气管351用以将所述炉膛10a内部的气体抽出,所述补气管353用以向所述炉膛10a内充入气体;所述温度调节器31根据所述第一温热电偶331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333所感应的温度差调节所述补气管353中所充入气体的温度。
具体的,所述补气管353和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均由刚玉管和金属管嵌套而成,且两者位于所述烧结炉体10内部的部分为刚玉管,位于所述烧结炉体10外部的部分为金属管。为了较为均匀地将所述炉膛10a内的气体进行置换,所述补气管353和所述第一抽气管351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补气管353以及两根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均以所述炉膛10a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当然,所述补气管353和所述第一抽气管351的数量均可以大于两根,只要多根所述补气管353或多根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围绕所述炉膛10a的中心轴等间距均匀排布即可。
所述补气管353和所述第一抽气管351的位于所述烧结炉体10外的金属管部分均设有阀门;当需要进行气体置换时,所述阀门打开,所述炉膛10a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抽气管351抽出,同时通过所述补气管353向所述炉膛10a内部补入不同温度的气体。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可以设于所述补气管353的上方或设于所述补气管353的下方;当需要将所述炉膛10a内的高温气体置换为低温气体时,所述第一抽气管351设于所述补气管353上方,当需要将所述炉膛10a内的低温气体置换为高温气体时,所述第一抽气管351设于所述补气管353上方。
由于所述炉膛10a内的热气流会向上流动堆积于所述炉膛10a顶部,为了减少热流由下往上走而产生的热流堆积对所述观察窗10b、成像装置以及相机25造成影响,需要将所述炉膛10a顶部的热流抽出并补入与所述烧结区10a1对应温度的气体,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抽气管351设于所述补气管353上方,且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和所述补气管353伸入所述炉膛10a的端部均设于所述气体置换区10a2,所述第二温热电偶333设于所述第一抽气管351和所述补气管353之间,当进行气体置换时,所述炉膛10a顶部的高温气体得到稀释,但又不影响所述烧结区10a1的烧结温度。在进行气体置换时,所述第一温热电偶331测定所述烧结区10a1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热电偶333测得所述炉膛10a顶部热流的温度,所述温度调节器31根据所测得的两个区域的温差调节所述补气管353向所述炉膛10a内所补入气体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气管353与所述第一抽气管351一体成型,所述补气管353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抽气管351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炉膛10a顶部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抽气管351从所述炉膛10a内抽出经过所述温度调节器31冷却后通过所述补气管353回流进所述炉膛10a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器31包括感应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调节模块均与所述中控系统90连接,所述感应模块感应到所述第一抽气管351所抽出气体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中控系统90,所述中控系统90向所述调节模块输出指令,使得所述调节模块对所述第一抽气管351所抽出气体的温度调节到预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以选择通过手动调节所述温度调节器31以调整所述补气管353向所述炉膛10a内所补入气体的温度,使得在所述烧结装置的降温阶段可以设置更大的回流温度差,从而加快降温速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炉体10包括底部设有进料口的炉主体11以及用以盖合所述进料口的底盖13,所述炉主体11和所述底盖13均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烧结炉体10下方设有升降组件50,所述升降组件50与所述底盖13连接且用以驱动所述底盖13相对于所述炉主体11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料口的开合。所述底盖13上方设有载台15,所述载台15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载台15用以盛放烧结物料,所述底盖13带动所述载台15相对于所述炉主体11上下移动。当需要将物料从所述炉膛10a中取出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50驱动所述底盖13向下移动,所述载台15载着物料随着所述底盖13一同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物料全部移出所述炉主体11;同理的,将所述载台15向下从所述炉主体11移出后,将物料放置于所述载台15,通过所述升降组件50驱动所述底盖13向上移动至将所述进料口盖合,从而使得所述载台15将物料送入所述烧结区10a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50包括升降平台51和运动轨道53,可通过所述运动轨道53自动化控制所述升降平台51的上升或下降以及相应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当烧结完毕后,所述运动轨道53控制所述升降平台51下降将物料移出,装取样品时,所述运动轨道53可使所述升降平台51自动对准并上升到位。
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包括位于所述载台15和所述升降组件50之间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柱61,所述旋转柱61的下端与所述升降组件50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0可带动所述旋转柱61和所述载台15相对于所述炉主体11上下移动,当需要从所述炉膛10a中取出或向其中放入物料时,所述升降组件50带动所述旋转柱61、所述底盖13和所述载台15一同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柱61的上端穿过所述底盖13与所述载台15连接,所述旋转柱61可带动所述载台15围绕所述旋转柱61的轴心相对于所述底盖13旋转,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柱61带动所述载台15按0-2rpm/min匀速旋转。
当所述旋转柱61转动时,所述底盖13和所述升降组件50保存相对静止状态,所述旋转柱61带动所述载台15与其上方的物料一同旋转。在所述载台15旋转过程中,其上托放的物料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相对于在固定物质对物料进行烧结,物料在烧结过程中不断旋转有利于保证物料的受热均匀性,从而提高烧结效率和烧结品质。
具体的,所述旋转柱61包括金属柱615、第一冷却套613和耐热套611,所述金属柱615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载台15和所述升降组件50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套613和耐热套611由内至外依次套设于所述金属柱615外围。所述耐热套611的材质选用刚玉,起到初步隔热作用,所述第一冷却套613进一步起到隔热作用,以避免降低所述金属柱615受到的热冲击。
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隔热层63和驱动层65,所述隔热层63设于所述底盖13和所述驱动层65之间,所述驱动层65用以驱动所述旋转柱61旋转,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65由电机和齿轮组成,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旋转柱61旋转。所述隔热层63由靠近所述底盖13一侧依次排布的金属层631、保温层633和冷却层635复合而成。所述金属层631用于起到初步隔热的作用,所述保温层633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保温层633起到进一步隔热的作用,所述冷却层635由冷却水套组成,所述冷却层635设于所述驱动层65和所述保温层633之间,所述冷却层635用于降低所述驱动层65受到的热冲击。
所述观察窗10b和所述聚光灯23外周分别套设有第二冷却套和第三冷却套,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包括冷却系统70,所述冷却系统70用以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套613、所述第二冷却套层和所述第三冷却套以及所述冷却层635,所述冷却系统70与所述中控系统90连接,所述中控系统90可控制所述冷却系统70的运行。
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100还包括气体检测系统,所述气体检测系统与所述中控系统90连接,所述中控系统90可控制所述气体检测系统的运行,所述气体检测系统包括第二抽气管81和气体检测器83,所述第二抽气管81一端为刚玉管且伸入所述炉膛10a内用以抽取所述炉膛10a内的气体,所述第二抽气管81另一端为金属管且与所述气体检测器83连接,所述气体检测器83用以对所述第二抽气管81所抽取的气体进行检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器83主要对所述第二抽气管81所抽取气体中的CO2、SO2和O2等的含量进行分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抽气管81伸入所述炉膛10a的一端设有气敏接头,所述气敏接头用以及时感应烧结过程中气体的产生,当所述气敏接头感应到气体产生时,所述第二抽气管81可及时抽取产生的气体进行检测、分析,可设置全程监控,也可设置中途间隔不同时间监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第二抽气管81所抽取的气体需依次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和所述降温装置降温后再进行检测、分析。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烧结炉体,内部形成有炉膛,且表面设置有可观察所述炉膛内部情况的观察窗;
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烧结炉体外部,包括反射镜片、聚光灯和相机,所述反射镜片和所述聚光灯均设于与所述观察窗对应的位置;
所述反射镜片用以将所述炉膛内的景象向所述相机的镜头方向反射,所述相机用以将所述反射镜片所反射的景象拍摄下来,所述聚光灯用以给所述相机提供灯光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气体置换系统,所述气体置换系统包括第一温热电偶、第二温热电偶、补气管、第一抽气管和温度调节器,烧结炉膛包括烧结区以及设于所述烧结区上方的气体置换区;其中,
所述第一温热电偶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的感应端分别伸入所述烧结区和所述气体置换区;
所述第一抽气管和所述补气管的一端上下排布设于所述气体置换区,所述第一抽气管用以将所述烧结炉膛内部的气体抽出,所述补气管用以向所述炉膛内充入气体;
所述温度调节器根据所述第一温热电偶和所述第二温热电偶所感应的温度差调节所述补气管中所充入气体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气管设于所述补气管上方,所述第一抽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补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炉膛内被所述第一抽气管抽出的气体通过所述补气管回流进所述炉膛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炉体包括底部设有进料口的炉主体以及用以盖合所述进料口的底盖,所述烧结炉体下方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底盖连接且用以驱动所述底盖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料口的开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方设有载台,所述底盖带动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
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载台下方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下端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旋转柱和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炉主体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底盖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旋转柱带动所述载台围绕所述旋转柱的轴心相对于所述底盖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包括金属柱、第一冷却套和耐热套,所述金属柱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载台和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套和耐热套由内至外依次套设于所述金属柱外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隔热层和驱动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驱动层之间,所述驱动层用以驱动所述旋转柱旋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和所述聚光灯外周分别套设有第二冷却套和第三冷却套,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以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套、所述第二冷却套和所述第三冷却套。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气体检测系统,所述气体检测系统包括第二抽气管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二抽气管一端伸入所述炉膛内用以抽取所述炉膛内的气体,所述第二抽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检测器连接,所述气体检测器用以对所述第二抽气管所抽取的气体进行检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化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烧结装置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以接收、分析所述相机所拍摄的景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用以控制所述气体检测系统的运行。
CN202222693208.9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Active CN218884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208.9U CN21888466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208.9U CN21888466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4660U true CN21888466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208.9U Active CN21888466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4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9149B2 (en) Glass melting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1839846B (zh) 高分辨率高温金相组织分析仪
US5162906A (en) Apparatus for observing the interior of a hot furnace
CN218884660U (zh) 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CN110332801A (zh) 一种兼具在线熔体粘度测量和在线监测的多功能高温加热装置
CN107621169B (zh) 一种小型真空感应熔炼炉及其熔炼方法
CN109211438B (zh) 一种原位观察连铸保护渣相变过程热流密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7074008U (zh) 高温升降炉
CN103075886B (zh) 牙科炉
US9480544B2 (en) Dental furnace
CN105067657B (zh) 一种铁矿石烧结高温特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286066A (zh) 一种悬滴法测量高温熔体表面张力的测量装置
US11073334B2 (en) Furnace having vertical arrangement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dental components and heat-resistant base
CN206377994U (zh) 一种智能箱式电阻炉
CN106198280B (zh) 高温维氏硬度计
EP0364578A1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for hot furnace
JP7111583B2 (ja) エチレン生成分解炉のコイル外表面温度の推定方法および推定装置、並びにエチレン製造装置
FR2578834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duite d'une installation de fabrication de clinker de ciment
CN109370619A (zh) 3d立体照相机在干熄焦炉内衬检测中的应用
CN107328811A (zh) 一种高温共聚焦熔化结晶炉及其温度测定装置
CN209558910U (zh) 熔解保持炉
JPS59205581A (ja) 炉の容器壁又は蓋の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CN110926619A (zh) 一种钢包内钢水温度的连续测温方法
CN219935690U (zh) 观测系统
CN108204737A (zh) 一种卧式还原气氛真空退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